一切幸福都是和谐的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求知欲望是通向天堂的道路。他这样推论:幸福需要意识,而唯有精神,唯有有意识的存在才能够幸福;幸福就是处在和谐状态,最大的和谐或幸福需要使自身融进宇宙的和谐,而宇宙的和谐就是上帝。所以,“一切幸福都是和谐的”。“然而,只有不怨世愤俗的人,才能知晓这个真理,他们懂得痛苦无论有多么大,这个世界也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任何怨愤都是不公正的,任何不安静的灵魂震荡都是不虔诚的。纵情享乐,欲壑难填,这是罪恶,是愤恨上帝、愤恨现实、愤恨作为现实基础的连续性和普遍和谐。
禁止抱怨,视愤恨为罪薮,凭靠思辨的伟力保持平静,这只是莱布尼茨内心世界在哲学上的扭曲表现。莱布尼茨表面上从不过分喜悦或过度悲哀,甚至不苟言笑,无动于衷。而实际上他是一个想抱怨并感到义愤和苦恼的人。他做出否定的回答,也许是为了否定宇宙秩序,而与他自己的混乱和某种丧父感抗争。
他对父亲有某种隐约的怨愤,因为父亲给他灌输了信仰,后来却弃他而去。或许对现实事物的不满在他看来就是对父亲的反抗,不管是人间的父亲还是天上的父亲。
在莱布尼茨看来,与上帝融为一体就像与父亲融为一体,都是依靠知识。他谈到上帝时说:“一个人不知道上帝尽善尽美,就不可能爱上帝……也就是说,人们应该知道理性的奇迹和自然的奇迹。”他还以同样的口吻说:“一个人的爱愈带有理性,他就愈爱上帝……我们心灵的最高功能是知识,或者说是对更完善事物的爱,这是一回事……”
莱布尼茨所说的知识,实际上不过是学者、科学家和哲学家的知识。上帝所以垂青这些人,是因为他们“有能力知道很多关于上帝和宇宙的真理……上帝从他们那里永远能比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更大的荣誉”。
莱布尼茨并没有因此而忽略每个人或每种精神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他说:“单独一种精神就值得作为一个完整的世界,因为它不仅表现了世界,而且还认识了世界,并追随上帝的样式行动。”
然而,尽管世界的每一个成员、居住在世界上的每一个实体都是独立的,但上帝的意志在他们之间建立了和谐,因为上帝与他们的关系是“君主与其臣民的关系,甚至是父亲与其子女的关系”。
莱布尼茨具备调和的气质,但他的调和精神并未用到其哲学对手笛卡尔和斯宾诺莎身上。他认为,笛卡尔是一个走上歧途的伟人。他指责笛卡尔对于许多他曾剽窃过的哲学家和科学家非但不感恩戴德,反而想靠怀疑的辩术和新颖的外衣建立一个派别,哗众取宠。他非难笛卡尔用主观的回答来代替客观的逻辑证明。
而对斯宾诺莎,他是既着迷又厌恶。他从未公开说过或写过对斯宾诺莎有好感的话,大肆批判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无法无天、不可容忍。但对斯宾诺莎本人,他写过邀请信,称赞他具有“非常透彻的判断力”。他拜访过斯宾诺莎,想买下斯宾诺莎身后的手稿,并渴望阅读斯宾诺莎的遗著。但当他读了斯宾诺莎的《论理学》之后,发现其中的证明是错误的,其中的理论对基督教是有害的。他无疑曾被斯宾诺莎迷惑,或许也受过其影响,但最终还是按陈规陋习而视斯宾诺莎为劲敌。他大概忘记了斯宾诺莎的哲学文如其人。
莱布尼茨的胆量比笛卡尔小,却比斯宾诺莎大。可以比较一下这三个人的几件轶事:莱布尼茨的仆人爱克哈特讲,莱布尼茨经常向他提到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这位哲学家独自一人乘坐别人的小帆船航行,途中天空骤起风暴,水手们估计莱布尼茨不懂他们的语言,当着他的面商定把他抛入大海,瓜分他的财物。莱布尼茨对水手们的谈话佯作不知,却拿出一个十字架,假装祈祷。水手们看出他不是异教徒,便发了慈悲,没有谋财害命。笛卡尔也经历过这样的事,但他在与此非常相似的危险时刻,抽出了他的剑,迫使水手们放弃了他们的打算。
莱布尼茨也像斯宾诺莎一样对苍蝇奇妙的结构感兴趣。他虽然很讨厌苍蝇,但从不打死一只苍蝇。他认为毁掉这样绝妙的“机器”是一种罪过。这种心境显然是科学家的钦佩心,而不是一般人的同情心。这同斯宾诺莎喜欢观察蜘蛛如何杀死苍蝇的搏斗轶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斯宾诺莎认为,我们可以从甲虫的战争中获得快感,怜悯只是女人的气质。
莱布尼茨追求赞扬和名望的欲望如此强烈,竟至得到了狄德罗的讽刺短诗,说他是“圣徒,或是疯人,你怎么叫都行……他爱听颂扬之声犹如财迷爱听金钱之声”。
公正地补充一点,狄德罗也说过,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才能和莱布尼茨的才能作个比较,“他就会恨不能扔掉一切书,在世界上找个昏暗的角落躲藏起来,无声无息地死掉”。
伊壁鸠鲁的快乐清单
伊壁鸠鲁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如果我把口腹之乐、性爱之欢、悦耳之娱、见窈窕倩影而柔情荡漾,一概摒弃,那我将无法设想善为何物。因此,一切善的根源都是身体五官的快乐,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推源于此。”也因此,伊壁鸠鲁的哲学乃是一种刻意追求幸福生活的实践体系。但是,这位哲学家对快乐的实际爱好却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伊壁鸠鲁不喝酒,一顿饭只有面包、蔬菜和一把橄榄,如果有一个朋友送给他一罐奶酪,他就会感觉像饱餐了一顿盛宴一般。他觉得对于“如何才能快乐”这个问题,如果不提钱的话根本就不是个难题。
他语出惊人地提出了快乐清单,对于缺少钱财的人来说并不昂贵:
1.友谊
凡智慧所能提供的助人终身幸福的事物中,友谊远超过一切。他说:除非有人看见我们存在,我们是不存在的;在有人能懂得我们的话之前,我们说什么都没有意义;而经常有朋友围绕身旁,我们才能确认自我;朋友知我们,关心我们,构成一种力量,唤起我们于麻木不仁之中。大多数的人追求财富的欲望不一定单纯出自对奢侈生活的渴望,更重要的动机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善待,大多数人追求财富最大的目的可能就是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否则他人就会对我们视而不见。
2.自由
伊壁鸠鲁的信徒们用简朴的生活换取了独立自由的生活,他们的钱少了,但从此不再需要听从那些令人厌恶的上级指示了。生活简朴并不影响朋友们感到自己是有地位的人,不以物质标准衡量自己,就钱财而言,没有什么需要证明自己的。
3.思想
很少有比思想更好的医治焦虑的良方了。把我们的焦虑写下来或者说出来,其主要内容的实质就显露出来了,了解实质之后,我们即便不能消除问题本身,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消除使问题严重化的那些特点,例如迷茫、错位、惊愕等。
伊壁鸠鲁立论的关键在于我们只有钱而没有朋友、自由和经过剖析的生活,我们绝不可能真正快乐。如果我们有了这些,只缺财富,我们决不会不快乐。我们会快乐吗?我们欣赏这样一句话:快乐可能来之不易,不过障碍不在金钱方面。
幸福在于自我实现
我们很容易想象,当我们感到焦虑、失望、心神不安时会是什么感觉。但是,当我们处于最佳状态,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所能并且从生活中获取了更多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是否会知道其中的滋味?假如我们预先明白我们在寻求什么,也许我们将更容易找到幸福。
这正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大约从30年前就着手研究的问题。他并没有着重于有关幸福本质的理论上的研究,相反,马斯洛决定研究的是那些他能够找到的最幸福的男人和女人们,看看他们的经验向我们提供了哪些关于幸福的准则。
马斯洛教授为这样的人编造了一个名字,这个已经被纳入心理学术语的词就是“自我实现者”。这些人往往是幸福的。
有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我从来没有遇到哪一个幸福的人不是投身于一项自我以外的工作或事业的。”马斯洛教授说,“正因为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有一个使命,他们才不会无所事事,许多人对眼前的生活置之不顾,却把时间浪费在回忆过去或思考未来。这些人不懂得现在的每一时刻要比过去或将来重要得多。就像电影是由相互连接的分镜头组成的一样,你的生活也是由成千上万个瞬间构成的,所以,千万不能忽视每一个瞬间。”
不要总是对自己这样说:“一旦我实现了目标,我就会心情舒畅,我就幸福了。”相反,现在就应该高兴起来,因为你已开始为实现目标做出努力。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是美好和令人向往的。如果把这种看法当作你的人生哲学,那么,即使生活给你带来挫折或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充满诗情画意,你也会对人生充满信心的。不要把生活看作是杂乱无章的事件的堆积,生活应该是每一天的每一时刻。你可以把你的生活与壮观的镶嵌图案作一比较。当你近距离观看这些图案时,你会发现这些艺术珍品是由成百上千的闪光颗粒组成的。每一粒本身都是微不足道,但聚集在一起却构成一幅壮观的杰作——幸福。
我们对待生活也应如此,每一时刻本身都平凡渺小、微不足道,而你的全部生命却又正是由无数个这样的时刻组成的,千万不要随便丢弃掉生活中每一闪光的微粒。要学会把你的日常生活同志向、抱负或怨恨不满分离开来。我们都会遇到悲伤、恐惧和失败,而且生活往往同我们获得成功和幸福的美丽画卷相差很远。总之,不要让抱怨和不快的思想控制你。
例如,做一项你所喜爱的工作,这是使你感到自己有用并且为社会所需要的最简单的方法。这就是为什么哺育婴儿的母亲不像其他人那样容易生病的原因。一位业余雕刻家一度因为没有创造性而苦恼,他去请教一位雕刻大师,大师告诉他说:“应该每天早晨一吃完早饭就埋头工作,就好像一位拿不起活儿来就可能被解雇的钳工一样。把工作当成是你生活的支柱,你将会发现它确是如此。”
了解自己,为自己感到骄傲。“自我实现者”接受自己和自己的天性,他们不会因看不起自己而焦虑不安。面对不幸和灾祸,他们像其他人一样感到痛苦,但是,对于那些无法改变的事他们能够想得开,并且能照常生活。他们不大像许多人那样,因为担心事情可能会怎样而憔悴。
“自我实现者”摸透了自己的脾气、欲望和观点,他们在评论一个杰出的产品之前,用不着先偷看一眼商标;在决定是否看一出新戏或一部电影之前,也用不着参考一下报纸上的评论。他们不必察言观色,而只是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并相信这样的生活是幸福的。
容忍未知。这些人知道如何在变化无常的情况下生活,而不会感到提心吊胆、顾虑重重。他们接受这一现实,甚至有时还被它所吸引。当他们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时,他们采取承认的态度。事实上,他们总是倾向于去解开未知之谜,而不是坚持公认的真理。
现实的思考。自我实现者又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具有一种不寻常的察觉虚假、欺骗和不老实的能力。他们不会通过玫瑰色的眼镜或墨镜看待生活。他们看到的是现实而不是自己的愿望、希求或是担心。作为马斯洛教授研究对象的一位企业家写道:“一个人不能因为水的潮湿或岩石的坚硬而抱怨不休,同样,当一个竞争者战胜了你,使你不能签订一份承包契约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同时,由于他们是按人们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愿望去待人接物的,他们就很少对别人感到失望。
他们不会对周围疾苦和不公正视而不见,然而他们也不会相信世界会因为使用一种社会和政治上的万应灵丹一夜之间就变好了。他们不走极端,既不激进,也不保守,兢兢业业,并努力从自身做起来改善社会。
良好的心态。自我实现者对于生活中存在的司空见惯的美好事物总是带有一种新鲜的、朴实的感情,一遍又一遍地欣赏,不管这类体验对其他人来说也许是多么乏味。早晨起来读读报,开始工作;在院子里踱踱步;拜访朋友们;摆一束花;观赏日落——这一切都是无穷无尽的快乐之源。我们偶然碰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都是珍奇、独特的。一天,马斯洛注意到他的研究对象之一、一位产科大夫似乎心情特别愉快。“我刚刚接生了我的第一千名婴儿,”他说“他似乎就像我接生的第一个婴儿那样令我感到惊叹不已。”
在这些自我实现者身上发现的品质,没有哪一样是我们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即使是他们“最高的体验”也不难得到。当我们将所有的怀疑、恐惧和紧张都抛到脑后,体会到一种与宇宙融为一体的感觉时,这便是纯粹的、积极的幸福时刻。这样的时刻将会使我们普普通通的日子升华为一种充满意义的生活。爱因斯坦这样写道:“我们能够体验到的最美好的事物就是神秘莫测,这是一种存在于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摇篮中的最基本的情感。”他的话代表了所有“自我实现者”的心声,他们是幸福的。
幸福不是固定的,它有时到来,有时离开。尝试着用自己的努力去把握住它吧!
人的幸福在于善行
人类的一切活动的目的一般都在于幸福。那么,什么是幸福呢?
在古希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只要在名誉、地位、财富等物质欲望上得到满足,人生就算找到了真正的幸福;另一种则极端鄙视这些物质欲望,认为只有彻底抛弃它们,过苦行僧式的生活,断绝所有的欲望,才能得到精神上的真正的解脱,才是真正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对这两种看法都不赞同,他认为前一种过分地追求物质欲望,而后一种则矫枉过正。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幸福本身就在于善行。
生命的成熟和完善属于幸福。一个小孩不可能有幸福,因为他还未具备从事任何完善活动的能力。然而对于幸福来讲,只有良好的行为是不够的,充分的物质基础对幸福也是必需的,这就是,好的出身、好的容貌、好的命运和好的朋友。但是,外部的和物质的善只是它的消极条件。极度的不幸也不会使一个有德行的人沮丧,虽然这可能妨碍他的幸福。只有无以复加地满足于善和美的完善,并且为获得这种满足而乐意牺牲其他一切的人,才是有德行的人。
然而,即使在短暂的一生中,或者在遭到厄运时,高尚的人也能获得幸福。因为高贵的灵魂能磨炼得不觉痛苦,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也就是说,我们有时可以通过放弃幸福而得到它。此外,按照善行事的人决不会被说成是不幸的。因为这样的人决不会做任何卑鄙可耻的事情。只有完全按照善行事,有充分的财富、健康和友谊,不是偶然而是终生如此的人,才是完全幸福的人。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实践就是为着某种以其自身而被企求的目的而行动,这种目的就是使个体自身从情感到理智都能得到安顿的目的,它不是暂时的目的。如人在不健全的时候寻求的补偿(如生病的时候把健康当成幸福,在贫穷的时候,就把财富当作幸福),这种自足的目的就是幸福。
无论是有教养的还是没有教养的人,都认为至善就是幸福,并且把“美好生活”和“善良行为”当作幸福。所有人都是为了这一目的而行动。所以,如果在所有行为中存在着某一目的,它就是实践所要达到的善。如果有多种目的,那么善就是若干目的的汇总。目的虽然有多种,但我们通过其他东西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
显然,并非所有的目的都是最终的,相反,至善才是终极的或完满的。倘若只有一个东西是最后的、最完满的,那么,它就是我们所寻求的最后目的。倘若有多个目的,就是其中最完满、最后的那一个。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客观的标准,将善或目的分为“为它的”和“自为的”。他说,有些善虽然本身也是目的,但并不是最后的目的,它还要以别的目的为目的。比如,人们追求荣誉和财富,在他看来,荣誉和财富本身并不是自己的目的;人们为什么要追求荣誉和财富呢?是因为有了荣誉和财富以后人生活才幸福。所以,荣誉和财富只能说是“为它的”,而不是“自为的”、最后的目的。只有最后的目的——得到幸福,才是自为的目的。
学会接受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一个人接纳另一个人很难,但一个人接纳自己更难。我们时常对自己不满,为自己的缺点懊恼与烦闷,千方百计想掩饰。自己面对自己时,我们常常会陷入惧怕与悔恨中不能自拔。
但是,自己又不像别的物件,不喜欢了就可以随时扔掉;也不和别人一样,合得来便相处,合不来便分手,用不着去委曲求全。我们自己不可能把自己扔掉,除非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自己随时都在纠缠自己,无论你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满意时,它和你在一起,不满意时它同样不会离开你。生命的无奈也在于此。
有的人很早就接受了自己,有的人至死都无法接受自己。
谁都想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想生活在完美的世界中。我们总期望自己更漂亮些、更动人些,因为美丽不仅带给我们感官的愉悦,还会让我们本能地自信。
尽管我们知道,相貌、性格和生命一样,都是我们所不能自由选择的,然而,对于自己的不满意,却时刻折磨着我们。丑陋使我们不敢大声讲话,不敢仰起头走路,不敢面对他人的注视,在美丽的人面前,我们更本能地感到自卑。总希望有一天,魔镜会突然出现,告诉你是天下第一美人。
性情也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虽然我们并不对自己的容貌与性情负完全的责任,但我们却不得不每日面对它。苏格拉底能够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才宣称自己自知无知。我们虽不能像苏格拉底那样,自知自己无知,但接受自己是无知的,却可以做到。
接受自己,有多种方式,因为,世界上有照脸的镜子,但没有照心的镜子,也因为,这都是个人的私事,别人可干涉不了。
比较世俗的一种是若隐若现。对自己的优点,我们不去自己挑明,而千方百计诱导别人说出,虽然只是说的人不同,可这其中的奥妙就很深了。自己说的,那叫自我吹嘘,叫逞能;别人说的,是“客观”,是“实事求是”。聪明的人最善用这一招,临了还会让对方说一句,“你真谦虚”。
对于自己的缺点,我们难以接受,更不愿意被别人指出,尤其是当众指出。即使外表可以保持不动声色,可内心里能不恨他么?领导每次作完报告都要说“欢迎批评指正”之类的话,你可千万不要当真。这意见不能“指”,更不能“正”,只能当作没有,最好本来就没有。
比较聪明的一种是: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自己知道了,自己觉察出问题,神不知鬼不觉地改掉,这才是上上之策。
老实的做法就是,三缄其口。不要不厌其烦地告诉别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那其实是在自欺欺人,一味地想要改变自己,求全求多。内向的人希望自己能开朗些,外向的人希望自己深沉些,直率的人希望自己圆滑世故些,圆滑世故的人希望自己简单快乐些。
做人要接纳自己,不要掩饰自己,嘴上一套心里一套,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也不要我行我素、刚愎自用。接纳自己,实质就是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优点,我们便多一分自信;接受自己的缺点,我们便多一点理智,表现得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平和、不做作、不炫耀。
接纳自己需要勇气,也需要毅力。接纳自己,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人长大、成熟的过程。这当然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因为我们会逐渐发现,自己不是那样完美,也不可能变成理想的自己,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缺点,直面自己的优点需要勇气,直面自己的缺点更需要坦诚,需要包容。
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明白自己想做的不一定就能做,明白自己做的不一定全能做好,我们便会自信、自制、自强,生活便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相反,斤斤计较自己的缺点,不原谅自己的失误,则会使我们沮丧、自卑。
现实粉碎了我们的理想,也粉碎了我们对自己的梦。接受真实的自己,客观地对待自己,我们就能走向幸福之途。
幸福取决于选择
有这样一个寓言:在意大利威尼斯城的一座小山上,住着一个天才老人。据说他能回答任何人提出的问题。当地有两个小孩想愚弄这个老人,他们捕捉了一只小鸟,问老人:“小鸟是死的还是活的?”老人不假思索地说:“孩子,如果我说小鸟是活的,你就会握紧你的手把它弄死。如果我说是死的,你就会松开你的手让它飞掉。你的手掌握着这只鸟的生死大权。”其实,人的命运与那孩子手中的小鸟很相似:你手中握着失败的种子,也握着迈向成功的潜能。我们有权选择成功,也有权选择平庸,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事能强迫你,就看你如何去选择了。
选择与生俱来,与死共灭,摇篮里的啼哭无疑是选择受挫的抗争,而弥留中的叹息则是永远失去选择机会时的遗憾。有的人面对选择,坚毅、果敢,如勇士出征;也有的人面对选择,迟疑、胆怯,如临万丈沟壑。
有的人一生都在漫不经心地选择;也有人把一生的赌注都押给一次铭心刻骨的选择;有的人把选择的视野拓得很宽,唯独忘记自己;也有的人希望整个世界都成为他的垫脚石,为了更好地选择自己。
有的人因为一次选择前程似锦,也有的人因为一次选择抱恨终生:有的人从来都不曾思考应该如何选择,有的人宁愿别人代替他选择。
你可以深思熟虑地作一次选择,但很多时候你是那么的身不由己。朝夕之间,你唯一的权利,就是选择一个走向。你常常在选择,或许你常常别无选择。
无论如何选择是躲不掉的,旧日的传统要求无论什么都要有个模式,有个杠杠,按一条标准一刀切,形成了人们习惯于把选择的责任交给别人。而随着人生大环境的改变,人们开始觉得没有绝对适应一切人、一切场合的标准,人们认为应该在顺应历史潮流的前提下,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而且,当实现本身显现出了多元化的原形,一体化的思想解体后,人只剩下了他的个体,社会将逼着人们选择,甚至你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选择意味着机会,选择越多机会越多,虽然有时会因过多的选择机会感到困惑而不知所措,当几个机会撞在一起时,让人苦恼不堪,拿不定主意,也正是这各种各样的机会,能够使人一举改变自己的命运。
选择是躲不掉的,有志者也不应该躲避选择。
既然生活和工作给了我们机遇,我们就应大胆去把握和争取,只有毫无畏惧、大胆抉择的人,才能抓住成功的契机。此外,我们还要善于审时度势,因势而动,抓住时机,才能做出准确的选择。智者在选择时总是把目光向前延伸,综观全局,做出明智的选择。因此,拥有理性的选择,包含着更多的希望;充满经验的选择,蕴涵着更多的机遇。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多一分成熟和勇气,多一分理智和果断,成功或许就在前头。
人生离不开选择,面对选择,许多人是用改变初衷来代替忠实地按照自己理想的选择行事。因为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干扰选择的因素:
1.不相信自己
不相信自己的人在生活中永远是被动的,他们借口自己能力低,脑子不好,缺乏经验,凡事自己不去做主,听从其他人的意见,谈不上自我选择,只是依赖别人,或听从别人的摆布。这种人没有能力选择自我,或者说只是替别人选择自我。
2.自我奴役
自我奴役是指那些把自我关进心灵集中营的人,他们或者用无知、欺骗、分离来奴役自我,使自我丧失选择权,他们或者设置“围墙”,即给自己的愿望和目标设置障碍和框框,把自我选择权闭锁在这样的“围墙”里。
3.以他人的认同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需要得到别人认同等于是说:你的看法比我的看法更为重要。这无异于把自己选择的主导权交给了他人的“脸”,看脸色行事,或被别人的脸色吓住,悄悄地改变自己选择,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大有人在。
4.害怕冒险
许多人以“因为这样保险,所以……”为理由,而不愿或不敢进行选择,殊不知不敢冒险也是一种消极冒险。
5.逃避应有的竞争
选择中遇到竞争对手,就退避躲让,借口“这个领域已处于饱和状态了”,或者采取闭目塞听的“精神胜利法”而自我满足,因此失去了选择的机会。其实竞争是人生的一部分,同样是逃避不了的。
6.迷信权威
迷信权威,盲目服从“必须”“应该”之类的条条框框,从而限制了自己的选择权。其实每个人都应明白“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中隐含的道理。
7.在处于自己无法选择的关系之中总是想依靠别人的力量,被迫做违心的事
许多年轻人在选择职业时,“父母希望我这样,所以……”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如果存在着心理上的依赖性,就必然不会有自主的选择,而是必然产生怨恨和痛苦。
8.自我挫败
自我挫败有两种表现,一种认为自己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另一种是虽然好主意、好想法不少,之所以大部分没有付诸实行,主要是头脑中的消极思想作祟,如“大家可能会嘲笑我”“要是去做,说不定被人家拒之门外”。有了自我挫败感,就会缩手缩脚,举起“白旗”,放弃选择。
9.追求完美
许多人渴望一鸣惊人,抱着至善至美不放。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好主意,被人家说了一通:“啊,好是好,但那儿还有缺点”,或者“别人已经在做了,不是什么新东西”,因而把选择的主导权让位给缺点和缺陷。人才学研究证明,那些卓有成效的人,几乎都摆脱了对选择十全十美的苛求。
10.为自己找借口
一些人借口年龄大了,再不会有什么成就了而放弃选择权;也有人借口“要对家庭负责不能胡来”而放弃了选择,还有人借口“事实如此,无法变更”,而放弃了选择权。
其实你只要牢记把握着你的那些一个又一个行动的舵轮应该是你的人生目标,只要忠实地按照目标行事,就可以获得选择的主导权。要经常问自己:“我是为什么而存在的?”如果你这样选择并坚持实践自己的选择,那么,你不但今天是出色的,而且出色的未来正在等待着你。
许多时候选择是最大的困难。有时需要完全顶住,有时需要全部推翻,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一切取决于选择。
在经历过无数次选择后,我们可以明白,人生乃是无数次的选择所构成的。不同的选择,构成不同的人生。有的人无所谓地对待选择,因此他的生命也变得轻飘飘不值一文;有的人审慎而明智地对待选择,因此他路途通达,事业顺遂。有的选择,一生未必能碰上一次;有的选择,多年才能碰上一次;有的选择,天天都存在,时时都在考验着人。
日常的选择是繁多琐碎毫不起眼的,但它们却在主宰着你的心绪、情感,不知不觉地决定和影响着你命运的发展。选择绝非一件易事,它如同一场考试,在检验着每个人的见识、能力、志向和决断。人的遭遇。命运乃是每个人一次次选择积累的结果,而不是冥冥中强加给哪一个人的东西。目迷五色,耳感五音,久久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不断地改换自我去追随时尚,迎合大众,都是不善选择的结果。寻欢作乐、游戏人生是一种选择;孜孜不倦、争分夺秒、埋头苦干也是一种选择;边干边玩、亦玩亦干同样还是一种选择。不同的选择把人们导向不同的路途和方向,使各自的人生呈现出不同的精彩和价值,最终收获不同的果实。人生,在选择中闪光,在选择中成熟。
乐其所苦
人的一生之中,避免不了生老病死、荣辱毁誉、忧乐安危、穷达进退等种种遭遇,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一个人应该怎样做才能安身立命,而后成就一番事业呢?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薛子庸语》书中说:“君子明于死生之分,达于利害之变,则富贵、贫贱、夷狄、患难、寿夭,一以视之矣。”也就是说人对于生死、得失、荣辱、富贵、贫贱等不要看得过重,要克制、忍耐人性中的缺点,豁达地对待这些问题。
人生在世,可谓苦乐相伴,所以苦乐观也是安身立命的一个方面。君子忧乐在天下,小人忧乐在一身,对不同的人而言,苦乐也是截然不同的。“圣贤胼手胝足,劳心焦思,唯天下之安而后乐。是乐者,乐其所苦者也。众人快欲适情,身尊家润,唯富贵之得而后乐。是乐者,乐其所乐也。”吕坤在这里给我们讲明了一个道理,对于贤明的君子来说,他们辛苦劳作,不以为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才是真正的快乐。而那些利己者,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是不可能有这种乐趣的。人应该忍耐对功利的追求,因为这只是一时的,不会长久,搞不好会乐极生悲,所以真正懂得喜忧的人,是得意而忧,逢喜而惧。心志要苦,意趣要乐,在困难和艰险面前,保持乐观的精神。孔子盛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称赞颜回具有这种乐其所苦的精神。宋濂的事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宋濂,字景濂,明朝初年浦江人。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主修《元史》,参加了明初许多重大文化活动,参与了明初制定典章制度的工作,颇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被人认为是明朝开国文臣之中的佼佼者。宋濂年幼的时候,家境十分贫苦,但他苦学不辍。他自己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我小的时候非常好学,可是家里很穷,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寻找书看,所以只能向有丰富藏书的人家去借来看。因为没钱买不起,借来以后,就赶快抄录下来,每天拼命地赶时间,计算着到了时间好还给人家。”正是这样他才得到了丰富的学识。
有一天,天气特别寒冷,冰天雪地,北风狂呼,以至于砚台里的墨都冻成了冰,家里穷,哪里有火来取暖?手指冻得都无法屈伸,但他仍然苦学不敢有所松懈,借书坚持要抄好送回去。抄完了书,天色已晚,无奈只能冒着严寒,一路跑着去还书给人家,一点不敢超过约定的还书日期。因为这么诚信,所以许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他看。他也就因此能够博览群书,增加见识,为他以后成才奠定了基础。
面对贫困、饥饿、寒冷,宋濂不以为意不以为苦,所追求的是成大业,努力向学。到20岁,宋濂成年了,就更加渴慕向贤达之士学习,常常跑到几百里以外的地方,去找自己同乡中那些已有成就的前辈虚心学习。有一位同乡位尊名旺,他那里的名人来往的很多,名气也很大,有不少人去他那里学习,他的言辞和语气很傲慢,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宋濂侍立在他旁边,手拿着儒家经典向他请教,俯下身子,侧耳细听,唯恐落下什么。有时候这位名气很大的同乡,对宋濂提出的问题不耐烦了,大声叱责宋濂,宋濂则脸色更加恭敬,礼节愈加地周到,连一句话也不敢说。看到老师高兴的时候,又去向他虚心请教。他还自谦说:“我虽然很愚笨,但也学到了许多东西。”
后来宋濂觉得这样学习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就到学校里拜师学习。一个人背着书箱,拖着鞋子,从家里出来,走在深山丈谷之中,寒冬的大风,吹得他东倒西歪,数尺深的大雪,把脚下的皮肤都冻裂了,鲜血直流。等到了学馆,人几乎冻死,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学馆中的仆人拿着热水把他全身慢慢地擦热,用被子盖好,很长时间以后,他才有了知觉,暖和过来。
为了求学,宋濂住在旅馆之中,一天只吃两顿饭,什么新鲜的菜、美味的鱼肉都没有,生活十分艰辛。和宋濂一起学习的同学们一个个衣服华丽,戴着有红色帽缨镶有珠宝的帽子,腰里佩着玉环,左边佩着宝刀,右侧戴着香袋,光彩夺目,像神仙下凡一样,但是宋濂不以为那是什么快乐,丝毫也不羡慕他们,而是穿着自己朴素无华的衣服,不以为低人一等,不卑不亢,照样刻苦学习,因为学问中有许多足以让他快乐的东西——那就是知识。他根本没有把吃的不如人、住的不如人、穿的不如人这种表面上的苦当回事。
正是宋濂能忍受穷苦,自得其乐,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宋濂的那些同学一个个生活得很快乐,但是又有几人名留青史呢?
幸福就在你心中
关于幸福和快乐,从许多哲人的描述中可以感觉到,这是一种很少为人们所获得的奢侈品。比如,叔本华就说,人生更多的时候是寂寞和苦闷,快乐和欢聚只占人生的少部分。由此看来,人生一世,痛苦、悲伤、孤独、苦闷和难过占据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而欢乐只不过是人生的点缀而已。无怪乎人人都在寻找幸福,希望过幸福的生活,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可是,幸福又在哪里?在天上,靠神仙下凡?在人间,靠菩萨保佑?在他人,靠他人恩赐?你不停地寻找幸福,不知奔向哪里,其实幸福就在你心中,在别人的家门口没什么可找的。如果幸福不在你心中,那么它就不会在任何地方。幸福就在你心中,你能爱所有人就是幸福。爱所有人,不是出于什么原因,也不为什么目的,为的是不以个人的生活为生,而是以所有人的生活为生。在尘世中寻找幸福,却不享用我们自己灵魂中的幸福,这就等于你身边就流淌着清澈的山泉,你却去远方一个污浊的泥潭去取水。
所以,幸福只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感觉,一万个人可能就有一万种答案,而处在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幸福感也是不同的。你想要了解幸福、捕捉住它,它却来无影去无踪。所以,幸福这种感觉又是一种很难捉摸,很难用很精确的量化标准去判断的。然而,幸福这种心灵的感受,我们又不是不可捕捉的。我们常常能感觉到幸福的存在。比如,开心大笑,无疑说明你是快乐的、幸福的;而暗自哭泣,则说明你是悲伤的、凄苦的。
获得幸福的途径在何方?布巧谋妙计?行欺诈之途?走不义之道?这些都不行。神仙的本领再大,也无法到人间撒播幸福之水;菩萨的慈悲再多,也无法将幸福的命运降临给每个人;他人的恩赐再多,也无法让幸福之花长久地开在生活里,因为恩赐和怜悯不会是快慰的享受。
如果你期望真正的幸福,无须到遥远的地方,也无须到财富和荣誉中去寻找,不要向别人去乞求,为了幸福,既不要卑躬屈膝,也不要与他们争斗。用这些方式只能捞到财物、官衔和各种不必要的东西,而人人需要的真正幸福,从别人那里是得不到的,既买不到,也讨不到,即使得到了也徒劳无益。你要知道,一切你自己无法获取的东西,都不是你的,你也不需要。只要靠你自己,你随时都能获取你所需要的。是的,幸福既不靠天,也不靠地——只能靠我们自己。
在幸福与痛苦的选择中,每个人都会选择幸福而逃避痛苦,但是能否真正幸福,却在于自己。幸福存在于你的心中,掌握在你的手中。快要到手的幸福,由于你自己的放纵,会遽然消逝。失去的幸福,会由于你的执着而重新回来。
幸福就在你心中,它需要靠你自己去争取,没有救世主,乞求从来没有幸福可言。
把握住拥有的幸福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陶,蜘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1000多年的修炼,蜘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主光临了圆音寺,看见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离开寺庙的时候,不经意间地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蜘蛛。佛主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1000多年来,有什么真知灼见。怎么样?”蜘蛛遇见佛主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佛主问道:“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道:“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点了点头,离开了。
就这样又过了1000年的光景,蜘蛛依旧在圆音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主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还好吗?1000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找你的。”
又过了1000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3000年来最开心的几天。突然,又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这时佛主又来了,问蜘蛛:“蜘蛛这1000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让你到人间走一遭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蛛儿。一晃,蛛儿到了16岁了,已经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得十分漂亮,楚楚动人。
这一日,甘鹿中了状元,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蛛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为之倾倒。但蛛儿一点也不紧张和吃醋,因为她知道,这是佛主赐予她的姻缘。
过了些日子,说来很巧,蛛儿陪同母亲上香拜佛的时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亲而来。上完香拜过佛,二位长者在一边说上了话。蛛儿和甘鹿便来到走廊上聊天,蛛儿很开心,终于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喜爱。蛛儿对甘鹿说:“你难道不曾记得16年前,圆音寺的蜘蛛网上的事情了吗?”甘鹿很诧异,说:“蛛儿姑娘,你漂亮,也很讨人喜欢,但你想象力未免丰富了一点吧。”说罢,和母亲离开了。
蛛儿回到家,心想:佛主既然安排了这场姻缘,为何不让他记得那件事,甘鹿为何对我没有一点感觉?
几天后,皇帝下诏,命新科状元甘鹿和长风公主完婚;蛛儿和太子芝草完婚。这一消息对蛛儿如同晴空霹雳,她怎么也想不通,佛主竟然这样对她。几日来,她不吃不喝,穷究急思,灵魂即将出壳,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赶来,扑倒在床边,对奄奄一息的蛛儿说道:“那日,在后花园众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应。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说着就拿起了宝剑准备自刎。
就在这时,佛主来了,他对快要出壳的蛛儿灵魂说:“蜘蛛,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由谁带到你这里来的呢?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甘鹿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当年圆音寺门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3000年,爱慕了你3000年,但你却从没有低下头看过它。蜘蛛,我再来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听了这些真相之后,好像一下子大彻大悟了,她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刚说完,佛主就离开了,蛛儿的灵魂也回位了,睁开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马上打落宝剑,和太子深深地拥抱在一起……
“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许多人在选择伴侣时,容易东想西想,不知所措,就是因为害怕一时做错决定,看错了人,造成终生的遗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萧伯纳说:此时此刻在地球上,约有两万个人适合当你的人生伴侣,就看你先遇到哪一个,如果在第二个理想伴侣出现之前,你已经跟前一个人发展出相知相惜、互相信赖的深层关系,那后者就会变成你的好朋友,但是若你跟前一个人没有培养出深层关系,感情就容易动摇、变心,直到你与这些理想伴侣候选人的其中一位拥有稳固的深情,才是幸福的开始、漂泊的结束。爱上一个人不需要靠努力,只需要靠“际遇”,是上天的安排,但持续地爱一个人就要靠努力,在爱情的经营中,顺畅运转的要素就是沟通、体谅、包容与自制。而面临诱惑有所自制。有许多人总是为“际遇”所迷惑与苦恼,意念不停、欲念不断、争逐不散,而忘了培养经营感情的能力才是幸福的关键。
人生也是如此,人的出生即是一种偶然,我们无法选择。但是要获得充实、幸福的人生就要靠自己去珍惜和努力经营。所以不要去追问到底谁才是你的最佳伴侣,也不要去抱怨自己的出生以及各种不幸遭遇,而是要问在你眼前的伴侣关系中和你人生历程中,你能努力到什么程度、成长到什么程度,培养出经营幸福的能力。
千万不要随便在偶然的“际遇”中迷失了自己,错放了幸福温暖的手。不要太钻牛角尖,应该把精力用在学会经营幸福的能力上,同时也要提醒自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所以要知福惜福、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