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其实很有趣:超有用超好看的心理学故事
22663400000002

第2章 走近心理学:心理学是什么

第一节 认识真实的自我,由心开始

——普通心理学

小公主长大了

——感觉

我们的一切知识和能力都来自感官,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都来自感觉。

——(法国)孔狄亚克

炎炎夏日,人们在外面的时间过长,常常会慨叹:“热死了!”由此可见,大家对“感觉”这一现象并不陌生。

事实上,人体上分布着很多神经,这些神经支配着我们的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于是,我们通过感觉器官和感觉神经把外界的声、光、味、冷、热等传到大脑,即所谓的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从生理学角度分析,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只对客观刺激的个别属性做出反应,因而,也是最简单的心理活动。

感觉的形成要依赖感觉系统。感觉系统由感受器、感觉通络及大脑感觉皮层组成;各部分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整个感觉过程。感觉系统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将外界各种能量形成的刺激(如光、声波等)转变成能量在神经系统中传导的生物电信号,完成这种转变的装置就是感觉系统的感受器。

每种感受器对神经形成的刺激特别敏感,该刺激就是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例如,人眼的适宜刺激是400~700纳米的光波。不同的适宜刺激引起感受器的反应,感受器把刺激转化成能量,引起神经的冲动,从而形成感觉。感觉形成后,其作用也就开始发挥了。

感觉是由某种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但并非任何刺激物都能引起感觉。例如,人们无法看到落在皮肤上的灰尘,也无法感觉到它的重量。只有当刺激物的作用达到一定强度时,才可能引起感受器的反应,发放神经冲动引起感觉。感觉器官这种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称为感受性。

从前,印度有个国王,他的小女儿最得他喜爱。国王总嫌小公主长得太慢。这天,他派人找来了一个医生,命令医生:“你给公主一种药,让她吃了马上长大。办到了,我重重赏赐;办不到,我就杀了你。”医生寻思了一阵,说:“这种药我从前有过,只是年深日久,早已用完。不过,我可以立即去找。只是用这种药,必须遵守一个条件:在我找药期间,你必须同公主分开,相互不能见面。不然,公主就是吃了这种药,也不见效。”

国王虽不愿和女儿分开,可他巴望着公主快快长大,也就答应了。医生到远方去找药,一去就是12年。医生把带回的药给公主服了,然后领着她去见国王。大殿里,一个长得高挑又十分美丽的姑娘站在国王面前。国王拉着公主的手,从头看到脚,乐得合不拢嘴,连声夸奖医生有本事,并赏给他很多珠宝。

故事中的那位印度国王,因为每天都和心爱的女儿在一起,因此对小公主成长变化的差别感受性就很小。那位医生改变了刺激国王视觉的时间和空间模式,使国王的感受性发生了变化。12年后进行对比,虽是同一个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但国王的差别感受性却提高了。

科学地讲,感受性有绝对感受性与差别感受性之分。感受性的强度以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所谓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对绝对感觉阈限的感觉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即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也称最小可觉差。对差别感觉阈限的感觉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即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概括来讲,我们在现实世界里对冷、热等各种感受的不经意慨叹,不过都是人体感觉的反映而已。

寻回遗失的手表

——听觉

黑夜使眼睛失去它的作用,却使耳朵的听觉更为灵敏,它虽然妨碍了视觉的活动,却给予了听觉加倍的补偿。

——(英国)莎士比亚

听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人们接受外界刺激的第二个最主要通道。人类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物质世界里,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外界声音的刺激。听觉使我们能够享受到美妙的音乐和小鸟的歌唱,它使我们能与家人和朋友们交谈。电话铃声、敲门声和汽车的喇叭声能对我们进行提醒告诫,通过听觉人们可获得声音所传递的各式各样的信息,得以通往来,传授知识,交流思想。听觉影响到人们实际生活的许多方面,也是认识外界的重要信息源。

和视觉一样,听觉也需要听觉刺激。它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例如,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婉转的鸟鸣是由鸟儿声带的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时对周围的空气产生压力,使空气分子做疏密相间的运动,就形成了声波。声波再通过空气传递到人耳,使之在耳中产生了听觉。

一个声音传来,我们一般能听出声音来自哪里,这种现象就是听觉的空间定位,听觉对我们进行空间定位是很重要的。盲人判断事物,主要靠听觉,但就听觉而言,单靠一只耳朵进行空间定位时,不能十分有效地判断声源的方位,却可以有效地判断声源的远近。

我们要准确地判断声源的方位,两只耳朵必须协同作用。由于我们的双耳位于头部左右不同的位置上,因而当声音从左右不同的方向传过来到达我们双耳时就会有一个先后的时间差,这一短暂的时间差就成为我们对声源左或右定位的重要线索;而当声波同时到达我们双耳时,我们就会对声源进行定位。

在一间安静的房间内,我们可以听到钟表的“滴答”声、暖气管中的水流声、窗外的流水声,但是如果室内人声嘈杂,上面的那些声音马上就会听不到了。这种现象被称为声音的掩蔽。下面这则故事中的小孩就充分利用了声音掩蔽的现象。

一位富有的农夫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手表遗失在谷仓里,他在偌大的谷仓内遍寻不到,便定下赏金,要农场上的小孩到谷仓帮忙,谁能找到手表,便给他50美元。

重赏之下,小孩们马上都卖力地四处翻找。只有一个贫穷的小孩在众人都忙着寻找手表的时候,坐在那里不为所动。谷仓内尽是成堆的谷粒以及散置的大批稻草,要在这当中找寻小小的一只手表,实在是大海捞针。

小孩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无所获,一个接着一个放弃了50美元的诱惑,一起回家吃饭去了。那个贫穷的小孩在众人都离开之后,才开始努力寻找那只手表,原来他早就有了主意,手表在谷粒中肯定会发出声音,那么多人一起寻找,吵吵嚷嚷,手表发出的声音肯定听不到,若天色晚了,没人的时候,就一定可以听到手表的“滴答”声,这样就能找到手表了。

谷仓中慢慢变得漆黑,小孩虽然害怕,但他仍然凝声屏气,默默寻找。突然他发现在人声静下来之后,出现了一个奇特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立刻停下所有动作,谷仓内更安静了,“滴答”声十分清晰。小孩循着声音,终于在偌大的漆黑谷仓中找到了那只名贵的手表。

故事中的小孩非常聪明,巧妙地利用听觉找到了手表。事实上,萧瑟的风声、潺潺的流水、悠悠的琴声、啾啾的鸟鸣、优美的歌声……如此一个优美动听、充满生机的世界,都是听觉赐给我们的珍贵礼物。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世界上会有上述千差万别的声音呢?其实,这是由音调决定的。音调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声波的频率不同,人耳听到的音调高低也不同。音乐的音调一般在50~5000赫兹之间,言语的音调一般在300~5000赫兹之间,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6~20000赫兹。其中1000~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轰隆的飞机、呼啸而过的火车、刺耳的电锯声,人耳在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会感觉非常难受,这其实和声音的音响有关。音响是由声音强度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强度大,听起来响度就高,反之则响度低。测量音响的单位为贝尔或分贝尔。

失去感觉的贵族

——感觉剥夺

一个人可能感觉失望但永远不要绝望。

——(以色列)西蒙·佩雷斯

感觉剥夺指的是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有机体处于这种状态,外界的声音刺激、光刺激、触觉刺激都被排除。几天后,有机体将发生某些病理心理现象。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贵族男子因为勾引了国王的妃子而被打入死牢,愤怒的国王打算用最严酷的刑罚来惩戒他。国王把他关在一个没有光线的地下室,那里没有阳光进入,任何时候都是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这名贵族男子的四肢和脖颈被铁环套住并固定在墙上,这样一来他就完全不能动弹了,狱卒遵照国王的命令每天给他喂一些没有味道的干面粉。

这名贵族男子对国王充满仇恨,他打算复仇,可是无法动弹,该怎么办呢?于是,他每天在单纯的复仇意念中用想象力来锻炼自己的体格和武艺,由于没有各种感觉刺激,他的理智和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每天吃干面粉也使他的体格变得越来越强壮,而且能够免除一切疾病的侵害……

多年以后,这名贵族男子终于重见天日,而此时他已经成了一个无坚不摧的强者,凭着多年在牢狱中练就的一身本领,他很快便打败了国王,并且最终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传说毕竟是传说,在那样的牢狱里生活,真的能够仅凭感觉就把人锻炼成一个伟大的强者吗?感觉对于人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吗?如果丧失了感觉,那么对人会有什么影响吗?为了解答这一系列的问题,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博克森做了一项名为“感觉剥夺”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实验对象戴半透明的护目镜,只能透过光线而看不见图像;棉手套和卡片纸做的护腕剥夺了受试者手指的触觉;听觉刺激被一只围在头上的U形枕头和一只始终嗡嗡作响的空调机控制了。实验对象在小房间里尽可能长久地躺在床上,吃喝都由实验者安排好,而自身不能移动手脚。总之,实验对象的各种感觉都被实验者“剥夺”了。博克森教授找了2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并且承诺这些实验对象每忍受一天的感觉剥夺,就可以得到20美元的酬劳,这在当时的美国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这些大学生都以为自己得到了一个美差,毕竟闭着眼睛睡大觉就能赚钱的差事并不是那么常见。最初的时候,实验对象都能做到安静地睡着,可是过了没多久,他们就开始出现失眠、不耐烦的症状,他们迫切地渴望寻找一些刺激,他们想说话、唱歌,用手套互相敲打。总之,他们变得焦躁不安,很不舒服,甚至思维都变得混乱了。被隔离12、24、48小时后,实验对象要分别接受包括简单算术、字谜游戏及组词等内容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被隔离时间的延长,测试的成绩越来越差,隔离一段时间后,实验对象很难集中注意力并变得容易激动。此外,他们还常常会产生幻觉。他们处于隔离状态下的脑电波比隔离前明显减慢了。刚解除隔离状态时,实验对象常产生感觉失真,脑电波要过几小时后才能重新恢复正常。

我们靠视觉感受色彩和光线,靠听觉感受声音和旋律,靠皮肤感受冷暖、粗糙和细腻……感觉是我们一些外界刺激的来源,它对人的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没有感觉,我们将无法获得外界的一切信息,我们的心灵将会是一片空白。其次,人体是一个内外平衡的系统,只有在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保持平衡状态的时候,人的心理才能保持健康。

最后,感觉对于人际关系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感觉,我们就不能和他人建立同感,也无法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变化。在一个感觉被剥夺的环境中,人很快便会出现思维混乱、注意力涣散、语言能力受损等现象,这种环境将会严重损害人们的心理健康。

长不大的男孩

——假装长不大

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除了彼得·潘。

——(美国)巴里

有一天,一位行为谦恭的父亲带着孩子来到某位心理咨询师的诊室。一开始,这位父亲坐在儿子旁边,对着咨询师,接着他站起来走到咨询师面前的沙发上坐下,很急切地看着咨询师说:“这是我的儿子,今年已经18岁了,可是他依旧和他母亲睡,这使得我们夫妻分居多年了。以前他小,我没觉得什么,可是现在他都这么大了,还是这样,我很担心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接下来,孩子的父亲对着咨询师侃侃而谈,说从前家里的房子小,三口之家一直住在一起,后来房子大了,因为老人的原因使得三人仍不能分开睡,不过由于他常常出差,所以儿子一般是和妻子一起睡。后来,他的工作逐渐稳定下来了,可以每天回家,但那时,已经13岁的儿子却不愿和母亲分开,所以他就只好自己一个人睡。而如果妻子有事不在家的话,孩子也要让他陪着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

于是,咨询师转向孩子,询问他的同学关系,考察他的言语表达能力。男孩很沉着地讲述自己喜欢听音乐、跳舞和同学聚会等。还说到,有时候如果高兴的话,还能向别的同学成功推销一些小东西,获得一点赢利。他说自己和同学的关系往往开始的时候很顺利,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深交不下去,所以也就逐渐疏远了。以前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近来有明显退步的迹象,他觉得可能是由于自己的脑子不好使的缘故。他对于自己注意力、记忆力的下降,深感苦恼。而且,他认为自己和父亲的关系是“矛盾性亲近”,既愿意接触,又比较逆反。而和母亲的接触则为“亲近性疏远”,即关系很亲,但心里又觉得很疏远。

咨询师觉得现在和自己对话的男孩,是以更成熟的年龄在与自己交流。这样的孩子不该有严重的分离焦虑。

“那你觉得你父母的关系怎么样?”咨询师问。

“他们过去总是吵架,不过最近几年稍微好了一点。”男孩回答说。

“是不是自从父母不吵架了,你的成绩反而开始下降了?”咨询师又问道。

男孩想了想,说:“这两者之间好像没有什么联系吧。”

这时,一直坐在一旁的父亲开始插话:“我在公司工作,平时会有一些应酬,为此,他母亲经常跟我吵架。这孩子其实很佩服我,但我常常言语会比较粗暴、武断,虽然他和他母亲比较亲一些,因为他母亲宠着他,但是他母亲工作一般、文化程度也不高,他心里是瞧不起他母亲的。”

现在,问题的根源慢慢浮现出来了,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母亲的原因

一方面,母亲喜欢溺爱孩子的感觉,当母亲自己需要孩子的欲望强过放手让孩子独立生活的愿望时,母亲对孩子的控制就会多于关注。另一方面,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会紧紧抓住母亲,不愿意体验新的但充满风险的生活。

2.父亲的原因

强大的父亲(事业有成,与母亲各方面相差悬殊),对孩子来讲具有危险的“攻击性”,他认同父亲,就会轻则与父亲发生对抗,重则表现为放弃父亲的安排,学习下降甚至做出打架、逃学等对外攻击行为。攻击性不恰当的表现,还会以相反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性格孤僻、情感脆弱等。为了不与父亲直接对抗,孩子有时会表现出身体不适或将自己变得弱小一些。

3.孩子的原因

当孩子长大后,家里就有了两个强大的男人,面对一个弱小无助的女性,母亲失去了照顾的功能,又没有知识上的跟进,母亲可能被父亲淘汰,也可能被社会所淘汰,这是孩子所不能接受的“幻想现实”。作为妥协,他必须使自己不进步,回到被照顾的状态中去,即孩子表现得在父母面前仍然是年幼的、需要照顾的。在孩子看来,自己表现得弱小,母亲的“照顾”价值才能继续体现出来。

4.家庭的原因

“共生家庭”使孩子不愿意长大。“共生”就是指孩子与父母,特别是与母亲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望子成龙”“老有所养”讲的是父母对孩子的依靠,前者是职业希望,后者是生活希望,合起来就会造成对孩子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假装长不大”,既可以维持父母抚养孩子的价值感,还可以逃避前面所说的精神压力,何乐而不为?同时,这种“假装长不大”,父亲事业有成、家里存在绝对权威、与母亲各方面的悬殊差异导致孩子不经意地表现出对母亲的不屑。

问题的症结已经找出,咨询师也给出了解决的方案:其一,孩子独立是迟早的事情,父母不能溺爱孩子,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才是父母的大爱;其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事情不是由他来负责的,父母和他本身都存在独立人格,必须对各自负责。

“和尚在,我去哪儿了”

——自我认知

认识你自己。

——希腊箴言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看不到自我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从前有个解差,押送一名和尚服役,途中解差为避免出现闪失,就每天早晨把所有重要的东西全部清点一遍。他先摸摸包袱,自言自语地说:“包袱在。”又摸摸押解和尚的官府文书,告诉自己说:“文书在。”然后再摸摸和尚的光头和系在和尚身上的绳子,说道:“和尚在。”最后他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我也在。”

解差每天早晨都这样清点一遍,什么都不缺才放心上路。那个和尚把解差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逃跑的好办法。

一天晚上,他们俩照例在一家客栈里住了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和尚一个劲儿地给解差劝酒:“长官,多喝几杯,没有关系的。顶多再有一两天,我们就该到了。您回去以后,因为押送我有功,一定会被上级提拔,这不是值得庆贺的事吗?应该多喝几杯!”解差听得心花怒放,喝了一杯又一杯,最后酩酊大醉,躺在床上鼾声如雷。

和尚赶快去找了一把剃刀来,三两下把解差的头发剃得干干净净,又解下自己身上的绳子系在解差身上,然后就连夜逃跑了。

第二天早晨,解差酒醒了,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就开始例行公事地清点。先摸摸包袱:“包袱在。”又摸摸文书:“文书在。”“和尚……咦,和尚呢?”解差大惊失色。忽然,他瞅见面前的一面镜子,看见了自己的光头,再摸摸身上系的绳子,就高兴了:“嗯,和尚在。”不过,他马上又迷惑不解了:“和尚在,那么我跑哪儿去了?”

自我,是一个“陌生的朋友”,既十分熟悉,又常常令人困惑。它是你“自己手中的东西”,然而我们往往对其熟视无睹,似乎它远在天边,神秘缥缈得很。例子中解差的行为就是对自我的不认知。

一般来说,认知发展是随着我们的年龄发展的,有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0~2岁的时候,这个阶段叫做感觉运动阶段。这个时候的心理运动特点主要是,婴儿通过自身的动作及与动作相联系的感知来认识外部世界,没有表象和言语,所以只能认识在眼前的物体。

这个阶段的孩子,只能认识父母,并用最简单的符号来表达自己的需要。

第二个阶段是在2~6岁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心理运动叫做前运算时期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心理运动特点是儿童产生了象征性的功能,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表征与语言来进行思维。儿童已经开始认识到事物的存在不依赖自己对事物的动作和感知。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容易被事物的现象所左右。这一阶段的思维是一种象征性思维,它一方面使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对动作的依赖,另一方面也使儿童的思维局限于现象的世界,从而缺乏逻辑性。

第三个阶段是在6~11岁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已经和上两个阶段显著不同了,他们已经认识到一个事物的认知特征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变化的,它们的量也永远不会发生变化。这个阶段的儿童,不仅能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且对事物的本质性和类属关系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第四个阶段就是形式运算的阶段。大约自11~12岁开始,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心理的发展也会不断成长,个性心理与性别心理就会凸显出来。个性心理是随着自己心理的成熟逐渐体现出来的东西,也是在自己的生活中逐渐体会出来的东西。

德国间谍现形记

——注意力

“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俄国)乌申斯基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意识的警觉性和选择性的表现。一切心理活动都必须有注意的参加,否则,就不能顺利有效地发生、发展。注意可以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一种有目的、有准备、必要时还需要一定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准备的、自然发生的,也就是不需要任何努力的一种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往往是交互进行的,因为任何单一的注意都不可能维持长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都十分重视间谍机构的活动,都希望在情报方面战胜对手,以期在整个战争中获取主动。同时,反间谍机构也都在积极活动。一次,盟军反间谍机关收审了一位自称是来自比利时北部的“流浪汉”。他的言谈举止使人怀疑,眼神也不像是农民。因此,法国反间谍军官奥克多认定他是德国间谍,可是他没有更有力的证据。奥克多决定通过审讯找到突破口。

审讯开始了。奥克多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会数数吗?”这个问题很简单。“流浪汉”用法语流利地数数,没有露出一丝破绽,甚至在说德语的人最容易说漏嘴的地方,他也能说得很熟练。于是,他被押回小屋去了。

过了一会儿,哨兵用德语大声喊:“着火了!”“流浪汉”仍然无动于衷,似乎真的听不懂德语,照样睡他的觉。

后来,奥克多又找来一位农民,和“流浪汉”谈论起庄稼的事。这“流浪汉”谈得居然也不外行,有的地方甚至比农民更懂行。

第二天,“流浪汉”在被押进审讯室的时候,显得更加沉着、平静。奥克多非常认真地审阅完一份文件,并在上面签字之后,抬起头突然用德语说:“好啦,我满意了,你可以走了。你自由了。”“流浪汉”一听到这话,长长地松了口气,像放下一个沉重的包袱。他仰起脸,愉快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流浪汉”露出的欣慰表情,虽然是一刹那间发生的,却透露出他懂德语这一信息,使他露出了马脚。经过进一步的审讯,“流浪汉”最终承认自己是一个德国间谍。

这真是一场精彩的心理战。法国军官奥克多利用人的潜意识心理,转移德国间谍的有意注意,忽然用德语说释放他,引发他的无意注意,让他在不经意间露出得意忘形之色,暴露了自己。

一般来说,突然发生变化的刺激会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比如平常下班回家看见自己的孩子活蹦乱跳地玩,一般不会引起家长的注意,因为孩子一贯如此。可如果有一天回家,发现孩子无精打采,一个人在家里发呆,就会引起家长的注意。在背景中特别突出的人或事物能够引起人的注意,比如人群中的大高个子。不断变化的刺激,也能引起人的注意,比如电影中不断变化的镜头。

自己需要的东西,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就像故事中的“释放”命令对于那个德国间谍,使他无意地注意到,从而也在无意中暴露了自己的情绪。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集中,没有注意的参与,任何心理过程、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注意具有两个特点,即指向性和集中性。除了指向性和集中性以外,注意还具有广度、分配和转移等特性。因为思维特点的不同,不同的人所注意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注意都有他自己的选择性。

注意是一种稳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学习和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训练自己的注意力呢?

1.明确目的任务

当我们对学习和工作的目的、任务有清晰的了解时,我们就会提高自觉性,加强责任感,集中注意力。即使注意力有时涣散,也会立刻引起自我警觉,把分散的注意力收拢回来。

2.培养间接兴趣

注意与兴趣是孪生姐妹。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注意力高度集中。

3.克服内外干扰

外部干扰,主要是指无关的声音分散注意的视觉刺激物以及人们感兴趣的事物等。内部干扰,主要是指疲劳、疾病、与学习无关的思想情绪等。克服内部干扰,除了要培养正确的思想、情感外,还要避免用脑过度,保持充足的睡眠,防止过度的身心疲劳;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完善,增强对各种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例如工作和学习时把桌子上的报纸杂志收起来,还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使注意力能高度集中。

4.变换学习活动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单调的刺激最易使注意涣散,或降低注意效率,使人易感疲劳,甚至昏昏欲睡;反之,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最能保持注意的稳定性,或提高注意效率,使人精力充沛,不易感到厌倦。因而在学习时,不要单纯地看,或单纯地读、单纯地写,这都有碍于注意的保持。要把看、读、写结合起来,交替进行,才能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从而有效地维持自己的注意。

猩猩的惊人智慧

——顿悟

顿悟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慧能

顿悟指的是通过观察,对情境的全局、对达到目标途径的提示有所了解,从而在主体内部确立相应的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

德国一位心理学家长期致力于猩猩的智力问题研究,他在担任猩猩研究站站长期间,发表了大量研究报告,揭示了猩猩的生活习性和学习本领。

猩猩研究中心有一只名叫沙尔的雄性猩猩,有一次,为了在它身上做一项特殊的实验,饲养员专门在一个上午不给它吃任何东西,让它处于极度饥饿状态。午饭时间过后,等到时机差不多成熟了,饲养员才把它领到一个房间,房间的天花板上吊着一串香蕉,沙尔即便站立起来也够不到。

沙尔一见香蕉便又蹿又跳,可怎么也够不着。它急得在屋子里来回打转,嘴里发出不满的吼声。这时候,饲养员在房间里放了一个大木箱、一根短木棒。沙尔犹豫了一下,它拿起棍子,试探着去够香蕉,可依然够不着。沙尔失望了,它沮丧地蹲在地上。就在它万般无奈的时候,突然,它直奔箱子,把它拖到香蕉的下面,然后又拿着那根短木棒,很敏捷地爬到了箱子上,轻轻一跳,香蕉就到手了。

几天之后,他们再次测试沙尔的学习本领。这次,他们把香蕉挂得更高,短棍换成了一个小木箱。

沙尔一开始仍然沿袭上次得到的经验,它把大箱子搬到香蕉下面,然后爬上去,但它并没有跳起来去抓香蕉,因为香蕉太高了,无论如何也是够不着的。

它茫然地坐在箱子上,有些不知所措。突然,它又跳了下来,抓住小箱子,拖着它满屋子乱转,同时发出愤怒的怪叫声,并用力地踢打墙壁。等到它气撒得差不多的时候,它忽然像明白了什么似的拖着小箱子来到大箱子跟前,稍微一用力,便将小箱子扔在了大箱子上面,然后迅速爬了上去,解决了难题。

除此之外,这位心理学家还设计了许多不同的难题让猩猩解决。猩猩似乎能时不时地突然在某个关键时刻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这位心理学家解释说,这是猩猩在脑海里对形势的重塑。他将这种突然的发现叫做“顿悟”,定义为“某种相对于整个问题的布局而出现的完美解决方法”。

通过一系列实验,这位心理学家还发现顿悟式学习不一定依靠奖励,而且当动物得到某种顿悟时,它不仅知道用顿悟得到的知识来解决当时的问题,而且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融会贯通,甚至举一反三,把稍加改变的方法应用到其他不同的情形之中。按照心理学的术语来说,顿悟式学习能进行“积极传递”。

和珅为什么受宠

——同理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同理心又叫“同感”,指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的情绪和心境保持敏感和理解。

和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而且还是一个劣迹斑斑的奸佞小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奸佞的大贪官得到了乾隆皇帝长达20多年的宠信,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和珅之所以得宠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善解人意,他总是能够“想乾隆之所想,急乾隆之所急”。

乾隆皇帝喜欢吟诗作赋,而和珅也在很早的时候就下了很大功夫来收集乾隆的诗作,并对其用典、诗(词)风、喜用的词句了解得一清二楚,闲来还有所唱和,这让乾隆对他另眼相看。要知道,和珅作为一个满族人,却能在诗赋上有所建树,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乾隆母亲去世时,和珅表现得非常出色。他并不像其他皇亲国戚、官宦臣下那样一味地劝皇上节哀,或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和珅只是默默地陪着乾隆跪泣落泪,不思寝食,几天下来人就搞得面无血色、形容枯槁。能如此与皇帝同感共情的人,满朝文武中也就和珅一人,因此,他深受乾隆皇帝宠信。

一次乾隆出游,途中忽命停轿却不言为何,别人都很着急。和珅知道后,立即找到一个瓦盆递进轿中,结果让乾隆非常高兴,溺毕继续起驾。一路上,所有的人全都非常佩服和珅脑子的灵活,取悦龙心有术。

乾隆是一个非常诙谐的人,总是喜欢和大臣们开玩笑。因此,和珅就经常给乾隆讲一些市井的俚语笑话,使得龙心大悦,而这些,绝对不是一般军机大臣所能做到的。

清人笔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按照惯例,顺天(指北京)乡试《四书》考题,例由皇上钦命,由内阁先期呈进《四书》一部,命题完毕,书归内阁。有一次,乾隆在命题之后,由内监捧着《四书》送还内阁。途中正好遇到和珅,于是,和珅便打听起皇上命题的情况,内监又不敢多言,只说皇上手批《论语》第一本,在快批完的时候,就微笑着开始书写。

和珅听了沉思片刻,就立刻想到乾隆肯定批的是“乙酰”一章。因为乙酰两字包含“乙酉”二字,而那年乡试就是在乾隆乙酉年举行。和珅便以此通知他的弟子们,结果正如和珅所料,那年的乡试考题果然是“乙酰”一章。从这一点上,足以看出和珅“以帝心为心”,功夫非同寻常!

和珅同感共情的能力在心理学中称为“同理心”。同理心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的临床心理学家罗杰斯针对医患关系中的医生而谈的,如今已扩展到医患关系双方及普通的人群之中了。同理心又译作“移情”“同感”“共情”等,是指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的情绪和心境保持敏感和理解。在与他人交流时体验到对方的内心世界的感受,并能对对方的感情做出恰当反应。而且,这种共情层次越高,感受越准确、越深入时,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缓解情绪状态,促进双方的自我理解和双方深入的沟通,自然就能建立起一种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通常,一个具有同理心的人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会产生一种关心和了解的心理趋向。当自己在与他人在认识上出现了分歧时,能够真诚地尊重对方,并容忍这种差异;当自己在与他人在行为上出现摩擦时,能善意地理解对方,并分担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心理负担。因此,这便会使人感受到这种力量在支撑着他或是她,使他们感觉到无论说什么都会得到宽容和尊重,并由此而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从而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缺乏同理心的人是不能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人的,他们常常不能接受别人的观点,却一定要求别人接受他们的观点。对这样的人,人们自然就会“敬而远之”。

女王与妻子

——角色转换

世界是个舞台,各种角色都有人扮演。

——(英国)托·米德尔顿

角色转换就像演员在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一样,人处在不同的社会地位,从事不同的社会职业都要有相应的个人行为模式,即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因此,社会角色就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的社会角色转换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维多利亚是英国历史上有名的女王,但是她私下和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相处,不免也有一般家庭的争执场面。

有一次,他们夫妇又吵架了,丈夫阿尔伯特愤而回到卧室,并且关上了门。事后维多利亚女王想想,知道是自己理亏,就在房间外敲门,打算向丈夫道歉。

“谁?”女王在敲门后,听到丈夫这样问道。

“英国女王!”

可是屋内没有任何回音,于是女王又敲了敲门。

“谁呀?”

“我是女王。”

可是对方依旧没有回答。

最后,维多利亚又敲了敲门,温柔地说道:“对不起,亲爱的,开门好吗?我是你的妻子。”

这回房门从里面打开了。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在不同时候、不同场合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家里,维多利亚女王就是妻子,她不再是女王。在社会中,每个人都要扮演几种角色,如果弄错了场景,这些角色之间就会发生冲突,能否处理好这些冲突,决定了我们社会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

每个人都要在社会中扮演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当个人在所履行的两个或多个社会角色之间或角色与人格之间,有难以相容感时,就发生了角色冲突。

消除角色冲突,可以采取如下几项方法:

1.防止角色混同

不同角色的权利与义务是各不相同的,不能混为一谈,应当区别对待。如在与异性交往中,男性要把妻子、女朋友、女同事区别开来;同样道理,女方也要对丈夫、男朋友、男同事区别对待。

2.学会换位思考

考虑和处理问题时,要站在他人的立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体验不同于自己的别的角色的需求、遭遇和感受。比如丈夫站在妻子的角度,妻子站在丈夫的角度,下级站在领导的角度,领导站在下属的角度,这样自然就能消除角色冲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3.做好角色转换

我们在角色转换后,应当及时对所承担角色的权利与义务有明确的认识,对该角色应有行为做出清晰的理解,以求顺应变化,尽早进入新角色,转换角色行为。在单位时是领导,习惯于发布命令、指挥别人,但回到家里,履行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职责时,就不能一味地严肃正经。

惊人的谈话效果

——人是感性动物

人是感性动物。

——(奥地利)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在经过深刻的理性思考后,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人是感性动物。人是永远不可能用自己的理性去理解、指挥人类自己全部的情绪、情感以至于命运的。

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的实验之一。这一系列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研究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这个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员工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探究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该工厂进行了一个“谈话实验”,研究者在工厂中开始了访谈计划。此计划的最初想法是要工人就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策、工头的态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出回答,但这种规定好的访谈计划在进行过程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工人想就工作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谈,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或调查者认为意义重大的那些事。访谈者了解到这一点,及时把访谈计划改为事先不规定的内容,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从30分钟延长到1~1.5个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工厂的产量大幅提高。

工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许多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计划的实行恰恰为他们提供了发泄机会。发泄过后,工人们心情舒畅,士气高涨,产量得到提高。

另外,他们还做了一个群体实验。

梅奥等人在这个实验中选择14名男工人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工人计件工资制度。实验者原来设想,实行这套奖励办法会使工人更加努力工作,以便得到更多的报酬。

但观察结果发现,产量只保持在中等水平上,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平均都差不多,而且工人并不如实地报告产量。调查发现,这个班组为了维护他们群体的利益,自发地形成了一些规范。

他们约定,谁也不能干得太多,突出自己;谁也不能干得太少,影响全组的产量,并且约法三章,不准向管理当局告密,如有人违反这些规定,轻则挖苦谩骂,重则拳打脚踢。

进一步调查发现,工人们之所以维持中等水平的产量,是担心产量提高,管理当局会改变现行奖励制度,或裁减人员,使部分工人失业,或者会使干得慢的伙伴受到惩罚。

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把人看做理性动物。后来的管理学,无一不是以理性为前提的。从泰罗的科学管理到韦伯的官僚制,把理性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固然都是正确的,而且人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反映出理性。

但是,如果彻底排除了非理性,人类的自身属性就不复存在。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霍桑实验更清晰地说明,人的思想和行动更多的是由感情而不是由逻辑引导的。梅奥的管理思想在一定意义上,是要纠正古典管理学中过度理性化的偏失。完全理性必然把人机器化,进而破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梅奥从改变管理行为、培养人际关系型经理人员入手,要求实现管理形态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的本质,是要以人性化替代理性化。所谓人性,既要包容理性因素,又要包容非理性因素,把人的非理性和理性统一起来。如果说梅奥开创了新的管理模式的话,那么,这种管理模式就是人性化管理。

在谈到组织内的人际关系问题时,有一个现象不可不谈,就是小团体。不论是在公司企业、军队抑或学生群体中,非正式的小团体都广泛存在着。这些小团体是在成员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群体,这些小团体有自己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一般来说,每个小团体都会有一两个核心人物,是小团体的领袖,他们有着很强的号召力,其意见不论是对小团体还是整个正式的组织都有较大的影响。要想控制小团体对正式组织的消极影响,并增强其积极影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小团体“领导”的工作。

第二节 为什么这个社会充满了不安

——社会心理学

黑猩猩的政治

——动物心理

我赞同动物均有其权利,如同人类均有人权一样。这才是扩充仁心之道。

——(美国)林肯

研究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属于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的范围,与生物学特别是动物学相交叉。动物心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动物心理学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然的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受刺激性)向高级形态(思维的萌芽)发展的。

在荷兰的一家动物园中饲养着25只黑猩猩,最初的1号雄性叫做麦克,2号叫马力,3号是一只年轻的雄性,叫做杰里。麦克享有首领的一切权力和尊荣:它可以优先进食,可以指挥其他的猩猩,所有的雌性猩猩都是它的王妃,当它竖着毛、迈着沉重而有节奏的步子走向任何一只猩猩的时候,没有谁敢坐着不动,都要起来给它让路。

不久,2号马力开始向麦克示威——跺脚拍地围着它转,甚至敢在它面前与雌性交配。马力在一次最猖狂的示威中,响亮地拍了麦克一下就跑掉了。麦克似乎不能容忍了,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但不去追马力,而是去拥抱在场的每位雌性,特别是狠狠拥抱一个地位最高的叫做妈妈的雌性。

此举以来,这些雌性黑猩猩都起来跟着麦克去追击马力,把它赶到了树上。从此以后,马力不再直接向麦克示威,而是更多地接近雌性,常常追逐和攻击与麦克亲近的雌性。在此期间,杰里也常常冒出来帮助马力,同时,杰里也不再向麦克作恭谨的问候,而对马力更加恭顺了。

这种变化的过程有段时间,直到麦克越来越孤立,终于在一天夜里,3只雄猩猩在睡觉的笼子中爆发了战争。第二天早上,负了伤的麦克一副沮丧的样子——它失去了头领的位置。

以后的日子里,麦克和杰里一起向马力献殷勤。但是不久,杰里对马力越来越不恭顺,常向它竖毛示威。最终,麦克和杰里站到了一起,雌性猩猩们也和马力逐渐疏远。马力遭到了麦克曾经受到的那种孤立,时时表现出忧郁和不安的神情。不久在夜里又发生了血腥的战斗,人们发现的时候,马力已经躺在血泊中奄奄一息。马力最后没有被救活。

动物心理是比较心理学家们所关注的内容,它们通过比较人与动物的心理,来解释心理起源和发展的原因。

以上故事是比较心理学弗朗斯·德·瓦尔在荷兰阿纳姆的一个动物园对黑猩猩进行长期观察记录的一部分。他对灵长类进行潜心研究,其研究著作的题目是《黑猩猩的政治》。他断言,政治是唯一描述黑猩猩复杂群体关系的词语,“黑猩猩的社会组织太像人类了,简直难以置信”。

每位灵长类学家,都会告诉你黑猩猩难以想象的机敏,一个对另一个的巧妙控制,小的雄性向大的雄性求宠以及同盟的变换和秘密的接管。理论认为在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正是这样的社会交往——复杂的等级体制的形成——推动人脑飞跃似的向前发展。

灵长类学家描述黑猩猩的行为时写道,居主导地位的雄性具有人的特征,是“克制的、狡猾的、合作的”,它们“从来不会打无准备之仗”。黑猩猩还是高度的机会主义者,它们从不像哈姆雷特那样犹豫或拖延时间。它们如果在竞争对手身上看到弱点,会立刻加以利用。

猩猩是讲战略的。它们表现出我们人类具有的虚伪和欺骗的本性。德·瓦尔认为,雄猩猩经常形成它所谓的“三人同盟”。德·瓦尔就像描述一个政治风云人物那样,描述了一个德高望重的领头雄猩猩如何被一个年轻的对手赶下权力的宝座,结果岌岌可危的首脑不得不与另一个强大的猩猩结成同盟,推翻觊觎权力的人。

黑猩猩用这样的联盟形成它所谓的“最小获胜联盟”。他指出,雄猩猩结盟是为了获得统治地位,而雌猩猩更愿意与它们喜欢的雌性结盟,尽管这些雌性不一定能帮助它们提高地位。雌猩猩形成一种身份序列然后维持这一序列。同时,它们也需要食物,经常为了食物而交配。

像所有动物一样,黑猩猩从自身基因考虑,选择最恰当的方式交配,欺骗被认为是这种自我利益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雄猩猩在同领头雄猩猩的一个妻妾偷偷交配之后,会过分热情地拜倒在领头雄猩猩面前,而后者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发生的一切。黑猩猩企图推翻现有秩序,它就会在领头雄猩猩面前表现得很恭敬,同时秘密地与其他猩猩形成同盟。在权力斗争中寻求群体支持的雄猩猩开始梳理雌性,而且同它们的幼崽玩耍,这是一反常态的。

勒温的拓扑理论

——动机的拓扑理论

好理论最实际。

——(美国)库尔特·勒温

库尔特·勒温1890年9月9日生于普鲁士波森省的一个小村庄。兄弟姐妹4人,他排行第二。父亲拥有并经营一家百货店。1905年,全家迁往柏林,他在柏林上完中学后进入弗莱堡大学计划学医,但很快他放弃了这种想法,在慕尼黑大学上了一学期,于1910年回到柏林,在柏林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

他的主要教授卡尔·施通普夫是一位深受尊重的实验心理学家。勒温在1914年完成博士生必修课后,作为步兵在德国军队服役4年,他从士兵一直提升为中尉。战争结束后,他回柏林大学在心理研究所做教员和研究助教。他是一个善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员,很多学生纷纷跑到他班上,并在他的指导下做研究工作。

在柏林大学,他和完形心理学的两位奠基人马克思·韦特海默和法沃尔夫冈·克勒相识。他受到他们观点的影响,但没有成为完形心理学家。此外,他也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影响。1926年,他晋升为教授。在柏林大学期间,勒温和他的学生们出版了一系列精彩的论文。

希特勒掌权时,勒温在斯坦福大学任访问教授。他用很短时间回德国料理私事后又回到美国度过他的后半生。他在康奈尔大学任儿童大学教授两年。之后,他被任命为艾奥瓦州立大学儿童福利所心理学教授。1954年,勒温接受麻省理工团体动力学研学中心教授和主任的职位。同时,他还是美国犹太人会议的社会关系委员会主任,该会从事社会问题研究。1947年2月12日,他因心脏衰竭于马萨诸塞州纽顿维尔突然逝世,终年56岁。

勒温的心理学研究活动可分为3个时期:

1.在柏林时期,他根据大量有关成人与儿童实验,提出了他的动机理论。他着重研究和分析了学习和知觉的认识过程、个体动机和情绪的变动等问题。

2.在艾奥瓦州立大学时期,勒温的理论兴趣和研究重点放在奖励、惩罚、冲突和社会影响等人际关系。他进行了关于领导、社会气氛、群体标准和价值观念等群体现象的研究。他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关于民主与专制领导条件下的儿童群体的研究。

3.在麻省理工群体变动研究中心时期,他分析了技术、经济、法律和政治对策群体的社会约束,研究了工业组织中的冲突与群体之间的偏见和敌对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勒温对现代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巨大的贡献。他在意志动机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弥补了格式塔心理学在情绪与意志方面研究的不足。他对志愿水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证明人们在活动中成功或失败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志愿水平。

他很重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他的实验证明,在民主领导作风下的工作效果比在专制或放任的作风下都要好。他最后的一大成就,就是他为群体动态研究中心设计了“行动研究”计划。他接触了许多组织与个人,这些组织和个人都希望改进工业与社会团体中的群体关系,因此,他认为有必要进行很多研究。

勒温曾提出心理学的许多理论。他认为应该用“拓扑学”和“向量分析”的概念来阐明心理的现象。“拓扑学”可以帮助了解在一个特殊的生活空间之内可能发生的某些事件,或可能发生某些事件,而向量分析是进一步明确在一个特殊的个案之内,哪些事件有可能实现。

漂亮的优势

——光环效应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

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请了四名演员来协助他们的研究,两男两女,其中一位男士英俊潇洒,另一位则比较普通,但并不难看。两位女士中,也是一位如花似玉,另一位长相一般。

在应聘之前,心理学家特意地把他们的学历背景、工作经验全都做得基本一样,还对他们进行了训练,使他们在面试时表现一致。在他们的安排下,每次都是长相普通的面试在先,然后是长相出色的。

女士面试的其中有一个是公司前台的接待员。长相一般的女士先面试的时候,面试者是位男士,他先问其打字速度,回答说每分钟50字,错误为零,面试者连声说不错不错。面试者告诉对方,本公司的作息时间是朝九晚五,中午一小时午餐时间,一点钟准时回公司上班。该类工作的薪水一年是35000美元左右。结束时面试者说,他对她的技能很佩服,下星期一会给她回话。

第二天,长相出众的女士去同一公司面试,着装、公文包与那位长相平平的女士完全一样。她坐下来没几分钟,面试者突然压低了声音,问她在别的地方还有没有面试,她点头说还有几个,面试者就很严肃地问她能不能将其他的面试取消,因为他已决定将她录用。同时他告诉她公司的午餐时间为一小时,但又说,其实这个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同时他说,该工作的薪水每年是37000美元左右,希望她能答应上班。

接连几次实验下来,情况都相似。心理学家推测是不是因为面试者是男性,所以对女性的容貌特别敏感,于是他们为两位女士安排了主管是女性的应征工作。那位女主管也要招一名接待员,在面试长相出众的应聘者时,她说:“我觉得你做接待员有点大材小用了,看你的外表,我觉得你做我的私人秘书会更合适。”私人秘书比接待员要高几级,没想到这位女主管更受容貌的影响!

而两位男士那边,他们去面试的工作中其中有一个是股票经纪人。那个长相普通的男士先去面试,面试者问了几个简单问题后,就说我觉得你还不错,下星期一等通知。然后便轮到长相英俊的男士面试。该男士在走廊里就碰到了面试者,面试者一看见他,就脱口而出:“你长得就像一个股票经纪人!”几个简单的问答下来,面试者就对他说:“你下周一可以来上班了,现在去人力资源部办手续。”

心理学家在实验结束后,邀请四位假定应聘者以及他们的面试者一起商讨关于容貌对就职的影响,结果只有那位面试前台接待员的男士和那位面试股票经纪人的女士来了。心理学家问那位前台接待员面试者,为什么录用了长相出众的应聘者,面试者矢口否认是看中了女演员的容貌而录取了她。

心理学家分析,这是所谓的“光环效应”——当我们看到一个长相出色、气质不凡的个体时,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将其他一些良好的质量加之于对方,比如容貌好的人嗓音也格外甜美,回答问题的水平也高过常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方面有了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好;反之,若先发现了某个人的某些缺点,就可能认为这个人什么都不好。总之,这个人某一方面的优点就像给他戴上了一个闪亮的光环,使得他的其他方面也变得更加完美了。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

从心理学角度讲,光环效应仅仅抓住并根据事物的个别特征,而对事物的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是很片面的。因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光环效应所影响,而陷入光环效应的误区。

孩子们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过度理由效应

激励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艺术。

——(美国)德西

在一个小乡村里,有位老人在那里休养。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这里非常安静,但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住在附近的几个孩子总爱到这里玩耍,整天在那里互相追逐打闹,吵得老人无法好好休息。于是,老人不时地出来阻止,却根本不管用。

有一天,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然后拿出一些零钱。并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于是,10多个孩子就在那里拼命地叫着。而老人也根据孩子们每次吵闹的情况,给予他们不同的奖励。

这种情况持续3周之后,来这里吵闹的孩子们习惯了这种获取奖励的方式。这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立刻有几个孩子反对,他们觉得不应该减少自己的奖励。但无论他们怎么说,老人始终不妥协。孩子们没有办法,觉得奖励虽然少点,可也总比没有奖励要强得多了。结果,又过了1周左右,老人拒绝向他们支付奖励。而且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再给了。

于是,孩子们全都认为这实在是太可气了,自己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觉得“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那样不是明摆着自己吃亏吗”。从此之后,孩子们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即便有时候路过老人住的地方,也全都静悄悄地离开了,他们认为,就应该这样回复老人对自己的不公正。

上述故事中的老人所利用的,就是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老人提供了一个对孩子们有足够吸引力的理由,把这些孩子引进了一个心理学上的误区,使他们用外在理由(得到报酬)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吵闹),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没有报酬了),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

过度理由效应是由一个叫做德西的心理学家提出的。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使用实验方法,很好地证明了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他以学生为实验对象者,请他们分别单独解决诱人的测量智力的问题。

这一实验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每个实验对象者自己解题,不给奖励;

第二阶段,实验对象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得到1美元的报酬;

第三阶段,自由休息时间,实验对象者可以自由活动。目的是考察实验对象者是否维持对解题的兴趣。

最终结果显示,与奖励组相比较,无奖励组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奖励组虽然在有报酬时解题十分努力,而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时间,明显失去了对解题的兴趣。

实验说明,过度理由将会在每个人的身上发生作用,人们为了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总是喜欢为发生过的行为寻找原因,在这个过程中,还往往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如果找到的理由足以对行为作出解释,人们也就不再往更深处追寻了。

其实,过度理由效应也给了我们两点启示,分别是:

1.不要止步于任何外部理由,而要深入发掘外在理由背后的原因,哪怕这种理由看上去是一种无稽之谈。

2.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过于充分的外在理由。

飞机将推迟一小时着陆

——留面子效应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谚语

在一架由美国纽约飞往法国巴黎的航班上,坐满了来自各国的乘客。他们都是为即将开幕的巴黎服装节而去的。一路上,他们各自谈论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眼看这次完美的旅途即将结束,飞机已经到达了巴黎上空,估计马上就要着陆了。乘客们都开始兴奋起来,有的乘客干脆开始整理自己的衣服了。于是,整个机舱里非常热闹,有的补妆,有的整理杂志、报纸……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以良好的形象进入巴黎。

此时,飞机上的乘务人员向大家报告道:“由于机场拥挤,飞机暂时无法降落,着陆时间将推迟一小时。因此,给大家带来了不便,请各位见谅。”

这个消息刚一发出,机舱里马上就响起了一片喧嚷抱怨之声。尽管如此,乘客们也不得不做好在空中等上一小时的思想准备。可是让人意外的是,没过几分钟之后,乘务人员又向乘客宣布:“由于机场部门的积极调整,预计本班飞机的晚点时间将缩短到半个小时。”听完这个消息,所有的乘客都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毕竟相较于等待一个小时来说,等待半个小时已经好太多了。

又过了几分钟,乘客们还没有从刚才的宣布中回过神来的时候,再次听到机上的广播说:“告诉各位乘客一个好消息,最多再过10分钟,本机就可以安全着陆了。”这下子,乘客们个个喜出望外。虽然飞机最终仍是晚点了,但是,乘客们反而感到非常庆幸和满意。

在上述的故事中,就是“留面子”效应发挥了作用。留面子指的是在向别人提出自己真正要求之前,先向别人提出一个大要求,待别人拒绝之后,再提出自己真正的比较小的要求来,别人答应自己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心理学家认为,留面子效应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们在拒绝别人的大要求时,感到自己没有能够帮助别人,损害了自己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形象,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良好愿望,会感到一点内疚。这时,为了恢复在别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达到自己心理的平衡,便欣然接受了第二个小一点的要求。

在销售、募捐以及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都可以使用留面子效应,但这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是否会发生作用,关键在于双方关系的亲密程度以及你的需求的合理程度。如果既无责任,又无义务,双方素昧平生,却想别人答应一些有损对方利益的事情,这时候“先大后小”也是没有用的。

“被精神分裂”的心理学家

——刻板印象

信念的固定性不仅可能反映思维的一贯性,而且还可能反映思想的惰性。

——(俄国)克留切夫斯基

某日,一个衣着整洁、文质彬彬的中年人来到美国东海岸一家著名的精神病院,要求到门诊就医。

他告诉给他接诊的精神病医生,说自己很多天以来一直幻听,这些声音时隐时现、时大时小,但“就我所能分辨的是,它们好像在说‘真的’‘假的’和‘咚咚’”。精神病医生初步判断他患了精神分裂症,并且立即批准他住院。

这个中年人住院后,没有再提及那些声音,而且行为都十分正常,但医院的医生仍然认为他是精神病患者,护士们还在他的病历卡上面记录了这样一句:“病人有写作行为。”

奇怪的是和这个中年人同室的几个病人一开始就不认为这个中年人是精神病人,其中的一位甚至说:“你看上去根本不像一个疯子,你可能是个记者,或者是个大学教授。你是来医院体验生活的吧?”

事实上,这个中年人真的是一位大学教授,而且是一位心理学教授。这位病人说对了,而精神病医生却在自己的专业上犯了错误。

原来,这是美国某大学心理研究所进行的一项心理学实验,这项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精神病医患之间的相互影响。当时,参加实验的人员除了一位心理学教授之外,还有7名年轻的心理学工作者。他们分别来到东海岸和西海岸的12家医院,全部声称自己幻听,结果无一例外地被当作精神病人给关进了医院。

住进医院之后,无论是言谈还是举止,他们立即表现得像个正常人。然而,就像那位心理学教授一样,这些人在医生的眼里是标准的“病人”,有的甚至被视为最危险的“病人”,因为他不吵不闹,还不停地写作、记笔记;在病人的眼里,他们则都是正常人,是有学问的人。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身份,他们得以公开地观察医生对病人的态度和行为。他们观察的情况令人震惊:精神病院的医生和护士一旦认为某个病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对于该病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举动,就一律视为反常行为:写作被视为写作行为,与人交谈被视为交谈行为,按时作息被视为嗜睡行为,发脾气被视为癫狂行为,要求出院被视为妄想行为,等等。结果,他们出院时费了很大的周折,从要求出院并一直做出正常表现平均20天,才得以离开医院。

上述故事中这种匪夷所思的情况其实就是我们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一种心理效应,即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且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刻板印象广泛存在,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比如美国极端的种族主义者认为黑人都是懒惰和邪恶的,我们还常听人说的“意大利人比较浪漫”“女人比较善变”等,实际上都是给同一人群“贴标签”,也就是对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说来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与人交往时,就会像削足适履的郑人,宁可相信作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就会出现错误,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

震惊全美的凶杀案

——责任分散效应

动手的人和袖手旁观的人比较,袖手旁观的人更坏些。

——(法国)雨果

1964年3月13日晚上,在美国纽约郊外一个公园附近的某公寓前,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

一位叫朱诺的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3点结束工作回家的路上,被一不相识的男性杀人狂杀死。这名男子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而且,她当时也绝望地叫喊、呼救:“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

她的呼救声,惊扰了附近大部分住户。这时候,好多屋子全都亮起了灯,有的甚至还打开了窗户,向外窥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由于有很多人家都往这里看,心虚的凶手被吓跑了。住户们看了半天,没发现歹徒,就又关上窗户、电灯,进入梦乡。

当这一切恢复平静之后,凶手返回作案现场,朱诺又开始大喊大叫。接着,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窗户,凶手又被吓跑了。

就在所有人,甚至连朱诺自己都认为,一切都已经过去,自己也已经安全了的时候,凶手竟然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尽管她再一次地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40多位到窗前观看,但没有一人前来救她,甚至没有一人打电话报警。于是,她就这样被杀死在自家门前的楼梯上。

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小,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有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是什么杀死了那个年轻人

——群体冷漠

人情冷漠是最大的文明杀手。

——谚语

有位精神分裂症患者从医院逃回家之后,家人都极力打算把他再次送入疯人院。结果,患者恼怒之下爬上9楼的屋顶准备自杀。他的行为引来近2000人的围观,而那些消防、警察们也都展开了营救行动。但是,由于患者的情绪非常激动,任何一丁点儿的忽视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就这样,双方逐渐进入对峙状态。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将近3个小时过去了,警察仍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这时候,围观的人们有些不耐烦了,不断有人大声嘲笑,起哄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其中,有一多半中青年在那里大喊:“跳啊,跳啊!”“跳完了我们还要回去工作呢!”“不敢跳的话就赶快滚下来。”

人群中叫喊声此起彼伏,却没有一人对患者加以劝说和开导,反而都催促他快点跳下来。这时候,患者从心理上已经开始绝望了,他气愤地抓起一块砖头,使劲地向楼下起哄的人们砸去。然而,这一砸,不仅没有砸醒那些对生命的冷漠、麻木人们的良知,反而使他们变本加厉地叫骂起来。现场一小部分有良知的人们和警察都很气愤,但又不能对起哄者做出处理,只能厉声制止。

此时,患者已经丧失了赖以维系其情绪和心理平衡的外在支持,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无法忍受的情境中,感到痛苦不堪,不能自持,彻底地绝望了,终于在一片起哄和催促声中纵身跳下,随着一声闷响,当着众人的面,重重地摔在了冷冰冰的水泥地上,经抢救无效身亡。

这时候,人群中居然传来了喝彩声:“好!敢作敢为。”这件事给患者的父亲造成了很大刺激,事隔多年后,每每提及,他都会对众人的冷漠愤慨万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是他们‘杀’了我的儿子。”

上述的悲剧,说到底是从众心理和冷漠行为造成的。众多的围观者对于人命关天的事,怀着看热闹取笑的心态,只是想看他是怎么跳楼的、怎么摔死的。很多人只是因为从来就没有目睹过自杀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也为给自己平淡的生活平添一些茶余饭后的“见闻”,而采取了那种态度。由此可见,其人情冷漠程度。

这些迫使那个患者最终自杀的起哄者到底是抱持着怎样的心态呢?这里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1.从众心理下的从众行为。社会心理学认为,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道德原则,改变了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是个体寻求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一种手段。因为人云亦云总是安全、不担风险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求得心理平衡,减少内心冲突。

2.责任分散,意思是当很多人共同面对一个任务或者一件事情的时候,人越多个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就越小,个人隐藏在群体中,往往出现偷懒或者冷漠等消极的心理状态。单独的个体往往更具有道德责任感,并更有可能做出利他行为,可以毫不犹豫地付出代价,有时甚至是生命。

3.群体冷漠行为,这是最关键的。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自己的帮助时,却持坐视不管、袖手旁观的态度。这样的冷漠行为,直接导致了人们选择了从众以及不愿承担责任。

给总统送书

——名人效应

崇拜往往是朦胧的,距离恰好产生朦胧感。

——郑渊洁

一位出版商手里压有一批滞销书,过了很久都不能脱手。万分着急的时候,他忽然想出了绝妙的主意——“给总统送去一本书”。

第二天他便把书送了过去,然后三番五次地去征求意见。可整天忙于政务的总统根本就没有时间看他送来的书,所以,不愿与他有过多的纠缠,便随口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

出版商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回去之后便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立刻被一抢而空。

可没过多久,这位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了,于是,他又送了一本书给总统。总统上了一回当,想奚落他,就说:“这本书糟透了。”出版商听了之后,脑子一转,又立刻跑回去做了这样一则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又有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购买,结果,所有的滞销书被一抢而空。

第三次,出版商又将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教训,便不作任何答复。出版商却又大做广告:“现有令总统难以断定的书,欲购从速。”居然又被一抢而空。搞得总统哭笑不得,而商人却赚了大钱。

上述故事讲述的是受到名人的暗示,从而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现象,也就是名人效应。名人效应,是指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的统称。名人效应已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比如名人代言广告能够刺激消费、名人出席慈善活动能够带动社会关怀弱者等。

名人效应的产生依赖名人的权威和知名度,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在他们那一领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名人知名度高,为世人所熟悉、喜爱,所以名人更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关注、议论和记忆。由于名人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人们都有羡慕名人、模仿名人的心理,所以由名人作出的示范作用效果会非常显著。

偷车贼的心理

——破窗效应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刘向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曾做过这样一项有趣的“偷车实验”:他找来了两辆无论是款式还是别的,全都是一模一样的汽车,然后,他就叫人把其中的一辆汽车停在比较贫穷、杂乱的底层人群聚集的街区,而另外一辆则停在中产阶级的小区里。

然后,他又派人去底层人群聚集的街区,把停在那里的汽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然后安排人手在那里监视,但对任何事情都不加干涉。结果一天之内汽车就被人偷走了。

停放在中产阶级小区的那辆汽车,则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地停放在那里。但是,当菲利普·辛巴杜教授再次让人用锤子在这辆汽车的玻璃窗上敲了个大洞之后,仅仅过了几个小时,汽车就被小偷给偷走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窗户玻璃,而窗户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角度不同,道理相似,“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学领域中有所应用,而且现在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和教育管理等诸多领域中。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必须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的玻璃窗户”。如果说“偷车实验”和“破窗理论”更多的是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么,推而广之,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所发生的许多事情,不正是环境“暗示”和作用的结果吗?比如,在窗明几净、环境幽雅的场所,可曾见过有谁大声喧哗,甚至“噗”地飞出一口痰来?相反,如果环境脏乱不堪,倒是时常可见吐痰、打闹、相骂之举。又比如,在公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又有多少人会不顾众人的文明举动和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相反,车辆尚未停稳,猴急的人们你推我拥,争相往前挤,后来者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难有耐心了。

总而言之,破窗理论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都将传递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玻璃窗户”,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因此,我们一定要记住,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当发现一扇“破窗”时,一定要及时补救,换上新的,否则会有更多的“窗户”遭到破坏。

曾参杀人

——从众效应

在激流中能够屹立的人,未必能坚挺于人海中。

——谚语

春秋时期,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消息传出不久,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便席卷了曾参的家乡。

第一个向曾参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

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了人”的消息告诉曾参的母亲时,并没有引起预想的那种反应。

曾参的母亲一向引以为骄傲的正是这个儿子。他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好学生,怎么会干伤天害理的事呢?曾母听了邻人的话,不惊不忧。她一边安之若素、有条不紊地织着布,一边斩钉截铁地对那个邻人说:“不可能,我的儿子是个乖孩子,他是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参的母亲面前说:“伯母,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母依旧说:“不可能,我的儿子是个乖孩子,他是不会去杀人的。”然后就不去理会他了,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现在外面议论纷纷,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现在已经被官兵抓起来了。”

曾母听到这里,心里骤然紧张起来。她开始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了,她害怕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要株连亲眷。她难过地哭了起来:“参儿呀!我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可是大家都说你杀了人,这些人跟你无冤无仇的,他们为什么要骗我呢?参儿啊!你真的杀了人吗?你是不是真的被官兵抓起来了?”

这时候,大家全都劝说曾母赶快逃跑,免得被官兵一起抓起来,曾参的母亲擦干眼泪说:“不行,如果我逃走了,那谁来照顾全家大小呢?”这时候,曾参回来了,大家都吓了一跳:“曾参,你不是杀了人,已经被官兵抓起来了吗?”

曾参说:“那个曾参不是我,是一个和我同名同姓的人!”

这时候,曾参的母亲才放心地笑起来:“我真是的,因为大家都说曾参杀了人,让我也怀疑自己的乖儿子杀了人。”

以曾参良好的品德和慈母对儿子的了解、信任而论,“曾参杀了人”的说法曾参的母亲是不应该相信的。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人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生活中由于从众心理而产生的效应,称为“从众效应”。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这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总是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想法或态度,以证明自己并不孤立。研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多少是影响从众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明证,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

第三节 人格的魅力与困惑

——人格心理学

青蛙和蝎子

——人格稳定性

人格像一棵树,而名声就像树影。

——(美国)林肯

在遇到分歧的时候,我们似乎总能听到这样的对白:“你怎么总是这样!”“我就是这样,怎么着吧!”……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时间形成、很难改变的“本性”,即我们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术语,类似于我们平常说的个性,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因此人格就表现在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行为能力、情绪反应、人际关系、态度、信仰、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人格的形成与生物遗传因素有关,但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所以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格包括两部分,即性格与气质。性格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从好的方面讲,人对现实的态度包括热爱生活、对荣誉的追求、对友谊和爱情的忠诚、对他人的礼让关怀和帮助、对邪恶的仇恨等;人对现实的行为方式比如举止端庄、态度温和、情感豪放、谈吐幽默等。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结合就构成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性格。性格从本质上表现了人的特征,而气质就好像是给人格打上了一个标记。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方面的特点,赋予性格光泽。同样是热爱劳动的人,可是气质不同的人其表现就不同:有的人表现为动作迅速,但粗糙一些,这可能是胆汁质的人;有的人很细致,但动作缓慢,可能是黏液质的人。气质和性格就这样构成了人格。

人格很复杂,它是由身心的多方面特征综合组成的。人格就像一个多面的立方体,每一方面均为人格的一部分,但又不各自独立。此外,人格还具有持久性。通常情况下,人格特质的构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稳定的有机系统。张三无论何时何地都表现出他是张三,李四无论何时何地也都表现出他是李四。一个人不可能今天是张三,明天又变成李四。

从前,有一个地方住着一只蝎子和一只青蛙。一天,蝎子想过一条大河,但不会游泳,于是它就央求青蛙道:“亲爱的青蛙先生,你能载我过河吗?”

“当然可以,”青蛙回答道,“但是,我怕你会在途中蜇我,所以,我拒绝载你过河。”

“不会的,”蝎子说,“我为什么要蜇你呢?蜇你对我没有任何好处,你死了我也会被淹死。”

虽然青蛙知道蝎子有蜇人的习惯,但又觉得它的话有道理,它想:也许这一次它不会蜇我。于是,青蛙答应载蝎子过河。青蛙将蝎子驮到背上,开始横渡大河。就在青蛙游到大河中央的时候,蝎子实在忍不住了,突然弯起尾巴蜇了青蛙一下。青蛙开始往下沉,它大声质问蝎子:“你为什么要蜇我呢?蜇我对你没有任何好处,我死了你也会沉到河底。”

“我知道,”蝎子一面下沉一面说,“但我是蝎子,蜇人是我的天性,所以我必须蜇你。”

说完,蝎子沉到了河底。

正如上面故事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为人格。例如,一位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都会表现出沉默寡言的特点,这种特点从入学到毕业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排除它会发展和变化,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是一成不变的。人格变化有两种情况:第一,人格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同是焦虑特质,在少年时代表现为对即将参加的考试或即将考入的学校心神不定,忧心忡忡;在成年时表现为对即将从事的新工作忧虑烦恼,缺乏信心;在老年时则表现为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也就是说,人格特性以不同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内在秉性的持续性是有其年龄特点的。第二,对个人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例如移民异地、严重疾病等,都有可能造成人格的某些特征,如自我观念、价值观、信仰等的改变。

不过,需要注意,人格改变与行为改变是有区别的。行为改变往往是表面的变化,是由不同情境引起的,不一定都是人格改变的表现。人格的改变则是比行为更深层的内在特质的改变。所以,你如果想改变一个人,应该明白这种改变是有限的。

截然不同的双胞胎兄弟

——气质

做一个杰出的人,光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头脑是不够的,还要有一种强烈的气质。

——(法国)司汤达

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非常乐观,弟弟却出奇的悲观。

某一天,他们的父亲对他们进行“性格改造”。于是,他把那个乐观的哥哥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房间里,把悲观的弟弟锁进了一间放满精美玩具的房间里。

过了一个小时以后,那位父亲走进悲观孩子的房间里,发现他坐在一个角落里,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伤心哭泣着。父亲看到悲观的孩子泣不成声,觉得很奇怪,便问:“你哭什么啊?为什么不去玩那些玩具呢?”“我是很想玩的,可是我要是玩的话它们就会被我玩坏了。”孩子难过地说。

当父亲走进乐观孩子的房间时,发现孩子正在兴奋地用一把小铲子挖着马粪,把散乱的马粪铲得干干净净。看到父亲来了,乐观的孩子高兴地叫道:“看,这里有这么多马粪,附近肯定会有一匹漂亮的小马,我要为它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来!这样我们兴许会成为很好的朋友,你说这是不是棒极了?”

一对双胞胎兄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其实,那只是因为他们的气质不同。

我们通常所说的气质,就是指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质与量方面的个体差异。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是先天形成的,当我们出生以后,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气质是人的天性,它只给人们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相同气质的人在不同的实践领域中,经过自己的努力既可能取得成就,也可能成为平庸无为的人。

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很早就观察到人有不同的气质,他提出“体液学说”,即认为人体内有4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希波克拉底根据人体内的这4种体液的不同配合比例,将人的气质划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

(1)多血质:体液中血液占优势;

(2)黏液质:体液中黏液占优势;

(3)胆汁质:体液中黄胆汁占优势;

(4)抑郁质:体液中黑胆汁占优势。

为了让大家更为深刻地区分这4种气质,我们将以一个小故事形象地描述在同一情境中4种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的不同表现。

4个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去剧院看戏,但同时迟到了。检票员拦在门口,告诉他们不能进入,只有等到这一幕结束,幕间休息时才能进入。

多血质的人面对这样的情形,立刻明白,检票员是不会让他进去的,但他猜楼上应该有小门,就跑到楼上看看能不能从小门进去。

黏液质的人看到检票员不让他进入戏院,就想:“第一场大概不精彩吧!我还是暂时到小卖部喝茶,等幕间休息再来吧!”

胆汁质的人与检票员吵了起来,企图进入剧院,他分辩说戏院的表走快了,他进去不会影响别人,并且企图推开检票员闯进剧院。

抑郁质的人则会想:“我老是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院,就这么倒霉。”接着就回家去了。

通过上述的故事,我们很容易归纳出上述4种气质各具有哪些典型特征:

1.多血质

灵活性高,易于适应环境变化,善于交际,在工作、学习中精力充沛而且效率高;对什么都感兴趣,但情感兴趣易于变化;有些投机取巧,易骄傲,受不了一成不变的生活。

2.黏液质

反应比较缓慢,坚持而稳健地辛勤工作;动作缓慢而沉着,能克制冲动,严格恪守既定的工作制度和生活秩序;情绪不易激动,也不易流露感情;自制力强,不爱显露自己的才能;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

3.胆汁质

情绪易激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暴躁而有力;性急,有一种强烈而迅速燃烧的热情,不能自制;在克服困难上有坚忍不拔的劲头,但不善于考虑能否做到,工作有明显的周期性,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事业,也准备克服且正在克服通向目标的重重困难和障碍,但当精力消耗殆尽时,便失去信心,情绪顿时转为沮丧而一事无成。

4.抑郁质

高度的情绪易感性,主观上把很弱的刺激当作强作用来感受,常为微不足道的原因动感情,且有力持久;行动表现上迟缓,有些孤僻;遇到困难时优柔寡断,面临危险时极度恐惧。

气质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因为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例如,多血质的人灵活、亲切,但是轻浮、情绪多变;黏液质的人沉着、冷静、坚毅,但是缺乏活力、冷淡;胆汁质的人积极、生气勃勃,但是暴躁、任性、感情用事;抑郁质的人情感深刻稳定,但是孤僻、羞怯。因而,我们要注意发扬气质中积极的方面,克服其消极的方面。

同处一室的不同性格者

——性格

一样米养百种人。

——谚语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核心的人格差异。

恩格斯说:“刻画一个人物不仅应表现他做什么,而且应表现他怎样做。”做什么,说明一个人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反映了人的活动动机或对现实的态度;怎样做,说明一个人如何去追求要得到的东西,如何去拒绝要避免的东西,反映了人的活动方式。

如果一个人对现实的一种态度,在类似的情境下不断出现,逐渐得到巩固,并且使相应的行动方式习惯化,那么这种较稳固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动方式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例如,一个人在待人处事中总是表现出高度的原则性、热情奔放、坚毅果断、深谋远虑、见义勇为,那么这些特征就组成了这个人的性格。构成一个人的性格的态度和行动方式,总是比较稳固的,在类似的甚至不同的情境中都会表现出来。当我们对一个人的性格有了比较深切的了解,就可以预测这个人在一定的情境中将会做什么和怎样做。

例如,一个人比较自信、勇敢、有毅力,但又比较任性和粗暴;另一个人缺乏自信、不好外露、没有主见、易受暗示,但有一股韧劲。当要求他们去完成同样的任务时,对前者就要叮嘱其注意工作方法,密切联系群众;对后者则要给予更多的鼓励、更具体的帮助。

性格和能力都是个性心理特征,但性格和能力不同。能力是决定心理活动效率的基本因素,人的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这与能力有关。性格则表现为人的活动指向什么、采取什么态度、怎样进行。例如,一个人识记比较差,反映的是这个人的能力特点。如果这个人不论识记什么材料,总是粗枝大叶、马马虎虎,这就反映了这个人对现实的特殊态度和某种习惯了的行动方式,而这就是这个人的一种性格特点。同样,某人思考一些问题总是很深刻、很有逻辑性,就表明了这个人的一种智能特点。如果这个人考虑问题总是很细心、很周到,处事很谨慎,行动很坚定,就在言行态度上反映了这个人的性格特点。

安娜和克丽丝是两个性情爱好完全不同的姑娘,但由于现实的一些原因,她们不得不同处一室,生活中的诸多摩擦令她们常常争论不休。

一天早晨,跑完步的安娜从外面回来,一进门便嚷着屋里太闷太热了,随手将门窗全部打开。克丽丝刚从被窝里爬起来,风从窗户吹进屋子里,她觉得浑身都冷,便责怪安娜不该只顾自己舒服就打开门窗。两个人互不相让,一个要开,一个要关,一个说闷,一个说冷,为一点小事闹了好半天,都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对的。

还有一次,安娜从地摊上买了几件廉价的生活用品,回来后便告诉克丽丝地摊上的东西如何便宜实用,克丽丝不以为然,甚至责怪安娜没眼光,她认为地摊上的东西不好,而且质量很差,甚至是残次品,根本比不上专卖店、大商场里卖的。安娜则认为地摊上的东西便宜,能用就用,不能用就可以丢掉,而且即便丢掉也不会心疼。为此,两个人又争论得面红耳赤。

上述故事中的两个姑娘之所以常常为了一些小事争论,是因为性格不同。大千世界的人形形色色,没有任何两个人的性格会完全相同。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有的人谦虚好学,有的人狂妄自大;有的人公而忘私,有的人自私自利;有的人喜怒形于外,有的人则遇事不动声色;有的人和蔼可亲,有的人蛮横无理。那么,性格不同是不是一定意味着矛盾和争执呢?

其实并非如此。既然理解了人和人本来就不同,就应该放开心胸,不必强求别人和自己一样。在一些非原则性的小事上强求别人,其实是在自寻烦恼。如果都像安娜和克丽丝那样,只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固执己见、强人所难,我们的生活将不得安宁。所以,如果我们生活中遇到了性格跟自己不同甚至迥异的人时,一定要秉持求同存异的心理,不必刻意要求别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性格标准,而要注重和睦相处,这样我们也就能快乐处世了。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

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美国)亚伯拉罕·马斯洛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他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此外,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指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

在马斯洛看来,人都潜藏着5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的。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因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人的5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人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觉。

实验证明,当人待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1)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感情上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二是归属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得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怀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价值。

(5)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马斯洛认为,这5种需要是从低到高的递升,不过次序却不是固定的。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

另外,它又分为高低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特质

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的顺应环境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

——(美国)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心理组织的基本建构单位,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些稳定的性格特征。

奥尔波特是在他哥哥、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高尔顿·弗劳德·奥尔波特的影响下考入哈佛大学学习心理学的。他曾在一个有著名心理学家在场的研讨会上介绍自己的人格特质论,但他发言后,全场一片沉默。他没有气馁,于1937年出版了《人格:一种心理学的解释》一书。两年后,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奥尔波特的兴趣主要在于意识的部分,而非难以确定的深层潜意识。他经常谈到与弗洛伊德唯一的一次见面,因为这次见面对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在22岁参观访问维也纳时,写了一封信给弗洛伊德,说他这时就在城里,想与其会面,弗洛伊德大方地接待了他,但只是一声不响地坐着。奥尔波特试图找话题,提到来弗洛伊德办公室的途中,听到一个小孩告诉他母亲说,他想避开一些很脏的东西。这个小孩显露出对脏乱的恐惧,然而他母亲穿戴整齐、衣衫烫过、气质非凡,奥尔波特认为这与小孩畏惧脏乱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

但是,弗洛伊德用那双仁慈的、治病救人的眼睛看着奥尔波特说:“那小孩是你本人吗?”奥尔波特目瞪口呆,只好转换了话题。他后来回忆道:“这次经验告诉我,深层心理学研究尽管有种种好处,但它容易钻牛角尖,而心理学家在深入潜意识的世界以前,能够把动机等事情说清楚,也同样可以获得认可。”

奥尔波特是人格心理学的先驱。他重视人格的个体性,他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属于同一文化形态下人们所具有的一般人格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从共同特质看,个体间的差异,只不过是指个人所具备这种特质的多寡或强弱不同而已。奥尔波特提出了人格的14种共同特质,如支配——顺从、外向——内向、自信——自卑、合群——孤独、理论兴趣高——理论兴趣低等。

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代表着个人独特的行为倾向。奥尔波特特别重视个人特质。他指出:“严格地说,只有个人特质是真实的特质。因为第一,特质是个人的而不是地区社会的;第二,特质是以个人经验独特方式发展起来的动力倾向,所以共同特质不是真正的特质。”在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个人特质是完全相同的,即使两个人在共同特质上是相似的,但他们行为上所表现的仍各具独特性。例如有两个人的攻击性特质(共同特质)可能相似,但两个人对人或对物作攻击表现时,仍有差异。所以个人特质不能在个人间彼此比较。

除此之外,奥尔波特将个人特质视为一种组织结构,每一种特质在这个人的人格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与其他的特质处于不同的关系之中。

他因而区分了3种不同的个人特质:

1.首要特质是指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特点的人格特质,它在个人特质结构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影响着这个人行为的各个方面。

2.中心特质是指能代表一个人性格的核心成分。

3.次要特质是指一个人的某种具体的偏好或反应倾向,如偏好某种颜色的衣服,闲暇时喜欢收拾房间,等等。显然,某种特质是一个人的首要特质,但在另一个人身上却是中心特质,在第三个人身上可能只是次要特质。人们通常用中心特质来说明一个人的性格。

奥尔波特认为每个人的特质都是以一种层次结构集中在一起的:顶层是一个人的首要特征或关键特质;其下是一些中心特质,也就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凝聚焦点;最后在这一切之下的,是一大堆次要特质,每种次要特质都是由少数特殊的刺激引起的。

扼住命运的咽喉

——自励

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

——(英国)毛姆

自励,是一种自觉,一种在困难面前不卑不亢和不屈不挠支持下的自觉;自励不求人恩赐,不靠人同情,不怨天尤人。

贝多芬,一个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乐圣”,用他的坚强意志与旷世才华,演奏出了人类音乐史上荡气回肠的华美乐章。他将生命中所有的苦难化作一个个起舞的音符,谱写成一曲最动人心弦的英雄悲歌。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家族是科隆选帝侯宫廷歌手世家,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8岁便开始登台演出。在他19岁那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他满怀激情地写了《谁是自由人》的合唱曲来表达自己对自由与民主的渴望。此后,他很快以自己的即兴钢琴迷住了维也纳人,其音乐旋律时而如溪水潺潺,时而如惊涛骇浪,时而如暴风骤雨。有人曾评论贝多芬的即兴曲“充满了生命和美妙”。贝多芬在26岁的时候,已经引起乐坛的重视。那时候的他风华正茂、踌躇满志,他那动人的音乐清晰明亮,宛若初春大地的一抹新绿,虽然稚嫩,却生机无限地在乐坛上铺展开来。

然而,病魔却开始向贝多芬一天天逼近——在他的耳边总伴有一种“嗡嗡”的声音。这种无休止的嗡嗡声日夜缠绕着贝多芬,像一个魔鬼在光明的道路上洒满阴森的迷雾。贝多芬预感到一个寂寞无声的世界正在向他逼近,那将剥夺他生命中最宝贵的、不可缺少的财富——声音。

作为一个音乐家,贝多芬十分清楚失去听觉意味着什么。他无法听清楚朋友们轻松的谈笑,美妙的乐音也变得模糊不清。贝多芬悄悄地去看医生,尝试着用杏红油和香草油敷在耳中。他战栗着,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医生身上,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医生已经对治愈他的耳疾表示无能为力。恐惧、痛苦、忧伤和愤怒充满了贝多芬那年轻的心灵。在苦难中,贝多芬用尽他的整个心灵,对上苍、对万古不语的星空,悲愤地呐喊:“哦,上帝,上帝呀,往下看看不幸的贝多芬吧……”

最初,贝多芬甚至想割断他与音乐的一切联系,他要在美丽的乡村里做一个农夫。可是,贝多芬怎么逃得了呢?他内在的音乐力量是那样的激越澎湃,像风暴中的大海,他怎能逃离它?在他5岁时,在他受到父亲严厉的教训而站在风琴前饮泣时,他的泪水、他幼嫩的手指、他那敏感的思想就已经同音乐永远地融在一起了。

终于,贝多芬决定向苦难发出挑战:“我不能再忍受了,我要同命运搏斗,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把退隐、逃避抛在了脑后。外来的灾难激发了贝多芬内在的力量——一种崭新而坚定的手法,深切而纯洁的景象,赶跑了失败的软弱。

在海利根斯塔特,贝多芬重新出没在寂静森林的浓阴处、乡村牧场的碧草间。在那里,贝多芬漫步、构思、创作,用音乐虔诚地歌颂着大自然的辉煌壮丽、万千气象。也就是在那里,他完成了著名的《第二交响乐》。

1803年,贝多芬完成了他著名的《英雄交响乐》。这部交响曲的理想英雄主义是自傲的音乐和个人的经历,宛如一部自传。在贝多芬的音乐中,塑造的“英雄”是不怕痛苦,不怕死亡,敢于直面艰难险阻,去成就惊心动魄伟业的硬汉。这硬汉,也就是贝多芬自己。他将自己不屈的精神升华,证明自己胜利地通过了命运的考试。

从此之后,贝多芬所创作的一切重要乐曲,无一不是英雄同命运的抗争,无一不是他同世界进行搏击的惊天动地的音响记录。贝多芬奏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他留给人们的不仅是听不完的贝多芬音乐,更重要的是他留给了世人不朽的灵魂。

从心理学上讲,贝多芬之所以在极度艰苦的状况下,一再创作出辉煌无比的音乐篇章,这与他的自励人格有极大关系。自励人格的突出特点是能很快将生活中的压力转化为自我励志的动力,并在不断的奋斗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自励人格的人还很善于升华个人的精神痛苦,他们会把每一次生活挫折都当成个人成长的契机,从而磨炼个人的意志。

贝多芬人格之高贵在于他每每生活失意时,都会在音乐创作中寻求内心的平衡,以及他的傲视达官显贵,不因自己出身卑贱就去刻意巴结他们。他在音乐创作当中也突出体现了他的傲骨。

贝多芬一生的遭遇告诉我们,人并不是生来被打败的。真正的强者不会畏惧在人生道路上袭来的暴风骤雨。我们的一生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境,但是困难更能磨炼我们的意志,锻炼我们的品格,只要我们不断自励、不断进取,终有一天理想会丰满我们的羽翼,让我们飞得更高!

伯乐王旦

——贝尔效应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曾经不止一个人预计说,如果他毕业后进行晶体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一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心甘情愿地走了另一条道路,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科学高峰。于是有人把他这种甘为人梯的行动称为贝尔效应。

宋朝的时候太尉王旦打算推荐寇准为宰相,因此,他多次向皇帝夸赞寇准的优点,希望皇帝能够重用他。然而寇准完全和王旦相反,他在皇帝面前不仅不替王旦说好话,反而多次指责王旦的缺点。

有一天,王旦又向皇帝推荐寇准的时候,皇帝很奇怪地对王旦说:“你虽然经常夸赞寇准的优点,可难道你不知道他经常说你的坏话吗?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王旦说:“其实,我觉得事情应该这样理解。我的宰相位子坐了这么久了,所以,在处理政事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失误。而寇准能不顾我的官位比他大,对陛下不隐瞒我的缺点,这就越发显示出他的忠诚,而我自己,也就是因为这点,才这么看重他的。”

有一次,王旦主持的中书省送寇准主持的枢密院一份档,违反了规定,结果,寇准马上将此事向皇帝汇报,使王旦因此受到皇帝的责备,而且连具体承办这项工作的人也一并受到处分。

可事情过去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枢密院有档送中书省也违背了规矩,办事人员很高兴地把这份文件送交王旦。不过,让人意外的是,王旦不但没有告发寇准,还把档退还给枢密院,请他们主动改正。

对于这件事,寇准十分惭愧,他再次见到王旦的时候,恭维王旦度量大,王旦默不作声。后来,寇准升任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寇准感谢皇帝时说道:“不是陛下了解我的话,我又如何能得到如此重用呢!”然而,皇帝对他说:“这跟我没多大关系,主要是王旦推荐你的啊!”寇准更加敬服王旦。

王旦当大臣18年,其中当宰相12年,经他推荐的大臣十几个,其中未当上宰相的仅李及、凌策二人。

从王旦身上所反映的这种甘当伯乐的心理,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贝尔效应。

德国哲学家尼采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提出的著名的人梯学说认为:

(1)人类艰辛劳作的终极目的,是使最接近人类超越理想的完美个体诞生,因此,那些自愿被超越并且支撑超越者的个体是阶梯,而人类正是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向上进化的。

(2)作为阶梯的个体的价值,也是应当被肯定的。虽然他们距离终极理想远一些,但是他们作为人类个体,特别是作为阶梯使人类超越了自己,其意义更应肯定;从终极的角度讲,任何人类个体都注定要被超越,注定要成为超越者上升的阶梯,因此,如果不正面肯定人梯的价值,任何个体都只有被否定的意义。

总而言之,这一心理学效应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伯乐精神、人梯精神,尤其是领导者在人才培养方面,一定要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业为重,以单位和集体为先,慧眼识才,放手用才,敢于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积极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石引”治病

——意志品质

困难对于有个性的人,特别有吸引力。一个有个性的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才会真正认识自己。

——(法国)戴高乐

明朝时,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叫周小牛,妻子叫粉莲。一天,周小牛在外面受了点气跑回家,粉莲上前询问,却被周小牛顶撞回来。粉莲从小没有受过气,这一下无端受了丈夫的辱骂,越想越生气,越生气哭得越伤心。周小牛连忙赔礼,她也不听,一连几天茶饭不沾,滴水不进,躺在床上生了大病。周小牛请来了许多医生都没有治好,眼看病势越来越重,就远道去请名医傅青主。傅医生听周小牛说了病情,就在路旁捡了一块石头,递给小牛说:“这是做药引用的,你回去用文火煮软,煮的时候千万不能离人,烧干了再加水,等石头软了再来找我要药。”周小牛回家就按医生的吩咐煮石头,水烧干了加水,加了水又开始煮。

就这样煮了七七四十九次,石头依旧坚硬。粉莲也看不过去了,问:“是不是搞错了?”小牛说:“肯定不会错!”又接着煮了一夜,石头仍然坚硬如故。粉莲过意不去,坚持要下床照看着火,让他去傅医生那儿问清楚。傅医生问了煮石头的经过后哈哈大笑道:“你妻子的病已经好了,你放心回去吧!”周小牛回去一看,粉莲的病果然好了。

原来妻子看到周小牛如此诚心牵挂她,气消了,所以病也好了。

周小牛诚心为爱妻煮石头,反映了他坚韧的意志品质。坚韧是指一个人能长时间地保持充沛的精力,克服各种困难,向既定目标奋斗的品质。意志的坚韧和个人能克服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是分不开的。

意志力并非生来就有的,它是一种能够培养和发展的技能。下面几条有助于增强你的意志力,不妨一试。

1.积极主动

不要把意志力与自我否定相混淆,当它应用于积极向上的目标时,将会变成一种巨大的力量。主动的意志力能让你克服惰性,把注意力集中于未来。在遇到阻力时,想象自己在克服它之后的快乐,积极投身于实现自己目标的具体实践中,你就能坚持到底。

2.目标明确

没有明确的目标,不可能发生任何事情,也不可能采取任何步骤,意志力也就无从谈起。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意志力的培养也有绝对的必要。

3.逐步培养

坚强的意志不是一夜间突然产生的,它是在逐渐积累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形成的。中间还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失败,必须找出使自己意志不坚定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

4.乘胜前进

实践证明,每一次成功都会使意志力进一步增强。如果你用顽强的意志克服了一种不良习惯,那么就能获取与另一次挑战决斗并且获胜的信心。

每一次成功都能使自信心增加一分,给你在攀登悬崖的艰苦征途上提供一个坚实的“立足点”。或许面对的新任务更加艰难,但既然以前能成功,这一次以及今后也一定会胜利。

苏章判案

——道德感

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美国)爱默生

苏章是出了名的清官。他为官清正、公私分明,从来不因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冤枉好人、放过坏人,深受百姓的爱戴。

有一年,苏章被委任为冀州刺史。上任伊始,苏章便认真地处理政事,办了几件颇为棘手的案子。可是有一天,却发生了一件令苏章头疼不已的事情。

苏章发现有几个账本记得含混不清,不由得起了疑心,就派人去调查。调查的人很快呈上了报告,说是清河太守贪污受贿,数额巨大。苏章大怒,决心马上将这个胆大妄为的清河太守逮捕法办。可是当他的目光停留在报告上清河太守的名字上时,不由得呆住了。原来这个清河太守就是他以前的同窗,也是他那时最要好的朋友。那时两人总是一桌吃、一床睡,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简直情同手足。真是没有想到这个朋友竟会堕落到这种地步,苏章感到非常痛心。同时,想到自己正在处理这件案子,怎么能对老朋友下得了手呢?苏章又感到十分为难。

而那位清河太守知道自己东窗事发,惊恐万分。但是当他听说冀州刺史是自己的老朋友苏章时,又心存几分侥幸,希望苏章能念及旧情,网开一面;同时他对于苏章清廉的名声也有所耳闻,所以拿不准苏章究竟会怎样对待自己,因而感到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这时,苏章派来了手下人请他去赴宴。

苏章一见老友,忙迎上去拉着他的手,领他到酒席上坐下。两个人相对饮酒说话,痛痛快快地叙着旧情。饮酒过程中,苏章绝口不提案子的事,还不停地给老友夹菜,气氛很是融洽。这时候,清河太守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不禁得意地说道:“苏兄呀,我这个人真是命好,别人顶多有一个老天爷的照应,而我却得到了两个老天爷的庇护,实在是幸运啊!”

听了这话,苏章推开碗筷,站直身子整了整衣冠,一脸正气地说:“今晚我请你喝酒,是尽私人的情谊;明天升堂审案,我仍然会公事公办。公是公,私是私,绝对不能混淆!”他的朋友一听,不禁傻了眼。

第二天,苏章开堂审案,果然不徇私情,按照国法将罪大恶极的清河太守正法了。

苏章对好友不徇私情、秉公判决,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感。从心理学角度讲,道德感是一种思维的知觉,主要的体现就是人们对事物的主观判断,是人对自己和别人的思想言论、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现在许多年轻人整日沉迷于吃喝玩乐之中,一生就这样迷迷糊糊、浑浑噩噩地过下去,不懂得如何辨别是非善恶,整天谈论和奔波忙碌的就是钱财和名誉地位等,从不想从高僧大德圣贤们那里学习一些人类高尚的知识。

人同畜生的最大区别,乃是作为人,应具有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道德理想,而我们要想达到很高尚的道德境界,也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久不断地磨炼自己的心性,修正自己的行为,而这些高尚品质的修炼和提升之始乃是基于反省,如文学家高尔基所说:“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因此我们应时时反省自己,通过反省,提高自我。

第四节 身体健康的人心也会生病

——医学心理学

希特勒的变态心理

——本我和超我冲突

“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

——(奥地利)弗洛伊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欧洲战场上的形势转为对同盟国有利后,美、英、苏三国便商定将在欧洲登陆作战,开辟第二战场。

对于登陆时间,罗斯福总统下令情报机构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一份有关希特勒性格分析的报告。一个月后,一份《希特勒性格特征及其分析报告》放在了总统的办公桌上。

报告指出,希特勒当权后,曾做了多次“鼻美容”手术。他的“理论”是,对于日耳曼人,有一个高挺的鼻子会给人一种真正男子汉的气概。然而,他对这种手术非常保密,绝对不让他的臣民们知道,他们的“至高无上的元首”居然会像一名爱漂亮的少女一样钟情于“美容”。当时在欧洲,人们普遍认为,整容是一种“破坏上帝赋予自己容貌”的爱虚荣的行为。于是,他就让医生一点一点地加高鼻子,以便让他的百姓们感觉不到他们“敬爱的元首”竟然会做“整鼻手术”。即便是德军在苏德战场上节节败退的时候,他的鼻子加高手术仍未停止。

希特勒50岁之后已经开始戴老花眼镜了。可是,他禁止任何人拍摄他戴眼镜的照片。

此外,本身作为嗜血魔头的希特勒居然患有“晕血症”,有一次,他的情妇爱娃不小心扎破了手,他看到之后,竟然吓得哇哇大叫。对于犹太人的种族屠杀,让人们看到了希特勒的残忍和疯狂,可是,另一方面他却对动物充满了仁爱,有一只孔雀死了,他竟然伤心得掉泪。

希特勒一生没有驾驶过汽车。可是,他的爱好却是在每天深夜坐上车,要司机以时速超过100公里的速度飞驰。在当时,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疯狂速度”,相当危险。后来,他的司机因为过度紧张而精神失常。但在公开场合,他却严格规定他的车子时速不准超过37公里。

希特勒对长桌情有独钟,他召开会议时总是用很长的会议桌,因此德国一些优秀的木匠常常被召去制造长桌。他拥有的一张最长的桌子将近15.25米。

美国的心理分析专家依据这些资料得出希特勒有严重心理问题的结论。

1.心理脆弱

长桌上居于主席位置的人能给别人一种威严感,同时又同其他与会者离得远一些。对长桌的酷爱,显示出他对这种表面上的“威望”的渴求;同时又表明他对下属心存疑虑,甚至表明他对任何人都有一种恐惧感。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非常脆弱的表现。

2.高度压抑

对于任何人来说,“午夜飞车”很可能是为求得心理压抑的解脱。但是,希特勒竟然到了不顾生命危险飞奔的地步。这不仅有力地证明他在一整天都处于心理压抑状态,而且说明这种压抑的程度已经相当严重了。

此外,以上的种种严重心理缺陷、矛盾、压抑和扭曲也都可以造成或归结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希特勒的种种怪诞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调节弗洛伊德学说中,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从而减轻心灵的痛苦。弗洛伊德说,无论一个人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的人格形成是如何的矫揉造作,但其时刻受到本我的冲击,两者差距越大其人格的扭曲也越厉害。为了缓解和消除这种扭曲造成的痛苦,他必然会用某些特殊的行为来减轻这种痛苦。

盟军掌握了这些秘密,就不间断地炮击希特勒经过的道路,使其心理的压抑无处排解,这样就加速了其精神崩溃和人格分裂,导致他一系列决策的失误,从而为盟军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天才儿童的自闭症

——自闭症

他们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在天上闪着冰冷的光芒,只有我们的关爱才能温暖并唤回他们。

——公益名言

对自闭症的脑功能研究在美国是一项十分热门的课题,曾经有这样一篇关于自闭症的文章:

汤姆在8岁的时候,就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他和家人一起住在美国加州。他从小就显得聪明出众,特别是在数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与此同时,他还是个痴迷于变形玩具的高手,他的手指非常灵巧,如果自己身上没带玩具,而自己又想玩的时候,他就会把自己当成玩具。比如,他可以把自己的手指一会儿变成火车,一会儿又变成了机器人。而且,还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为大家表演滑稽好玩的哑剧,这时候,总是会获得人们热烈的掌声和称赞。

即便这样,汤姆的妈妈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前些日子,汤姆的老师和她进行了一次深谈。说发现汤姆很少直接看着别人的眼睛,即便是直视了,也会立刻躲开。

汤姆的妈妈这下开始担忧起来了,为了验证老师的话,妈妈让汤姆在讲话时直接看着别人的眼睛,然而,这个要求被汤姆当场拒绝。

妈妈回忆起汤姆3岁时的情景,虽然,当时他说话口若悬河,但是抓不住语法要领,直到4岁才学会阅读,却仍然领会不了句子的大意。

直到现在,汤姆的父母才恍然大悟,他们看似聪明的儿子其实还有着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

最后,他们不得不找心理学家咨询,而心理学家告诉他们:汤姆患有轻微的儿童自闭症,也就是阿斯伯格综合征。这个消息对这对夫妇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因为就在两年前,汤姆的哥哥就被查出患有深度自闭症,他出生时看起来一切都正常,随后就陷入了自闭空间。他会把新买的玩具捣烂弄坏,从来都不敢和陌生人说话,不时地发出胆怯的呜呜声。先是汤姆的哥哥,现在又是汤姆,巴利特夫妇感到十分痛苦。

其实,为自闭症而痛苦的家庭并不仅仅是汤姆一家,在美国,每150个儿童中就有一个自闭症患者,若加上成人,自闭症患者就有上百万。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婴幼儿发育障碍,以社会相互作用、语言动作和行为交往三方面的异常为特征。孤独症患儿没有独立交往的能力,不会根据环境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这种障碍随着年龄的增大显得更为突出。伴有严重智力低下者,无任何言语功能,无法克制和难以治疗的尖叫、自伤等行为持续存在,直接威胁着生存,给教育和干预带来障碍。

孤独症对行为的影响,除了语言和社交困难外,还会在父母、家人面前表现得极为亢奋或沮丧。这种疾病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一直延续终生,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孤独症无种族、社会、宗教之分,与家庭收入、生活方式、教育程度无关。

目前,我国约有50万孤独症患儿。虽然专家们已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迄今为止,仍未能阐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但至少把它看成是多种生物学原因引起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所致的异常行为综合征。

此外,自闭倾向也可能表现在成年人身上。如患者表现出的退缩、回避的心理机制和消极的认知偏差等。

他到底是谁

——多重人格

“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肉体,而是人的社会特质。

——(德国)马克思

多重人格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一般说来,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阶段,意识层都只有一种身份,称为主体人格。此时所有的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主体人格的方式活动,不显露另一身份的痕迹。不定期地,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后,可突然转变为另一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后继人格的方式行事。这时,个体对过去的身份完全遗忘,仿佛从心理上另换了一个人。从一种人格到另一种人格的转化通常是突然发生的,当后继的人格开始“执政”时,原先的主体人格是意识不到的,并忘却业已发生过的事情。

有关研究表明,多重人格的每一种人格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它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家庭特征,有不同的智商和视力,更甚者,有的对同一种药物竟也有不同的反应。而尤具戏剧性的是,有些人格还可相互交换意见,并合作进行各项活动。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帕梅拉·爱德华兹是英国人,他患有一种罕见的多重人格分裂病,除了“真我”帕梅拉外,他的身上还有着4个虚构的角色,分别是“安德鲁”“桑德拉”“苏珊”和“玛格丽特”,4个角色会轮流控制帕梅拉的行为,让他做出一些无法理解的古怪举动。

有时候,他是“安德鲁”,这是一个淘气的小男孩角色,当“安德鲁”的人格出现时,帕梅拉总是神经质地梳理头发,或者顽皮地恶作剧,弄坏家里的东西。有时候他忽然温柔而克己,这是“桑德拉”的角色正在控制他——是一位母亲。当“苏珊”的人格出现时,帕梅拉的表情会显得更加直率和自信——“苏珊”是一位成功的白领女性。据悉,帕梅拉的多重人格之间还会发生冲突,甚至互相争吵。

由于帕梅拉童年时曾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直到5岁才被社会工作人员送进福利院抚养。心理专家们认为,童年的虐待可能是帕梅拉发展出罕见的多重人格的主要原因。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多重人格的先导因素主要在于童年时期被父母、亲戚或密友进行身体虐待或性虐待,以及其他的情感创伤。他们可能被他们的亲人或所依赖的人鞭打或监禁,以至于他们无法反击或逃跑,于是他们通过解离分裂状态来做象征性的逃跑,借着创造坚强的内在角色,协助应付遭受创伤的情境,来保护脆弱的自我。他们会创造另外一个世界来取代真实的世界,做原始自我渴望做却不敢做的事。

一个人如果拥有多重人格的话,遇到压力或危急关头,该受哪一个人格支配呢?会不会出现好几个人格争夺对人的控制权,而出现严重混乱状态呢?就拿故事中的帕梅拉来说,怎么才能区分他到底是谁呢?其实,多重人格的各个亚人格都是各自独立、彼此分开的,一种人格出现,其他人格就自动退场,所以,任何时候,都有一个主要人格占优势,人的行为也就由占优势的人格“值班”、控制,不会出现好几个人格争夺控制权的混乱状态。究竟由哪种人格来支配,完全遵循“哪种人格最适应当时的环境和需要,就启动和出现哪种人格”的原则。这实际上就是“适者生存”法则的心理学翻版。如果我们用“变色龙”或者“变形虫”来理解多重人格,也许会更形象、更直观。比如,用比较自信的人格,去应付具有竞争性的环境;用脆弱、神经衰弱的人格去赢得同情、获取依赖;用画家和艺术家的人格和身份,去应付上层社会等。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多重人格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通过频繁地变换人格,来适应环境的心理现象,是一种适应环境的心理努力。

甘受皮肉之苦的贝蒂

——性虐待症

在人的潜意识里,人的性欲一直是处于压抑的状况,社会的道德法制等文明的规则使人的本能欲望时刻处于理性的控制之中。

——(奥地利)弗洛伊德

在美国一个小镇上,女儿贝蒂身上的累累伤痕无意中被母亲莉娜发现了,莉娜为此心疼不已。起初她还以为是女儿夫妇俩打架的“后遗症”,还准备向女婿兴师问罪。谁知经过再三追问,事情的真相令她惊得目瞪口呆,原来那些暴力行为是她女儿在过夫妻生活时所乐于接受的,并认为只有这样做才“够刺激”“够味道”。

于是,莉娜便怀疑女儿有性心理方面的障碍,带着她一同去找心理医生。经过耐心的交谈,心理医生发现其原因在贝蒂的丈夫麦克身上。

麦克是一位计算机工程师,以前在纽约工作,虽然他个性内向孤僻,但技术是一流的,后来他来到这个小镇,开了一家自己的计算机公司。麦克凭着自己的工作条件和技术优势,加上闲暇时在网上纵情遨游,又热衷于“拳头加枕头、热血伴温柔”的场面,以致越看越上瘾,最终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网虫”!

在业务蒸蒸日上的同时,麦克的感情生活却相当不好,同居的女友与其分手后,结婚不足半年的妻子也坚决与他离婚。原来麦克在过性生活时常有对性对象恣意抽打的怪癖,越激烈越过瘾,因此很多女孩根本无法忍受。

但他后来认识了贝蒂,两个人由于“互补”的需要才使婚姻逐渐稳定下来。

像上述故事中麦克与贝蒂这两种情况,在医学心理学上分别被称为性施虐癖与性受虐癖,性施虐癖是指对异性对象施以精神或肉体上的折磨,从中获得性满足和变态心理的满足。性受虐癖正好相反,指的是在性交前或同时要求性对象对自己施加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痛苦,以获得性快感和引起性冲动。两者合称为“性虐待症”。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性受虐癖的女患者是企图透过这种象征“惩罚”的行为方式,以克服或抵消本人在性方面的罪恶感情。尽管性施虐癖的病因还不大清楚,但在麦克身上,我们仍可以看到两点助长性施虐倾向的不良因素。其一是他的性格。专家认为:“典型的性施虐癖患者常常是怕羞的,被动的,是对妇女有极端偏见的人和痛恨妇女的人。”据贝蒂反映,麦克经常上黄色网站。专家们早已指出,暴露于淫秽物品下的观众,除产生原发性损害外,还可产生继发性的损害。有关研究也表明,应用淫秽物品时间越长,性变态持续时间也越长,淫秽物品应用还促进重复性犯罪。由此我们知道,及时纠正不良性格倾向,自觉抵制“黄色”传媒的不良影响,对于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她是在装病吗

——躯体化

对于装病,我认为我有能力写个专论。

——(英国)阿瑟·柯南·道尔

躯体化也叫做扮演病人,就是在遇到生活困境难以面对的时候,潜意识里会让心理压力转换成某种躯体症状,从而应付现实。

心理咨询大师艾维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咨询大师,原就职于马萨诸塞州大学的阿默斯特学院。有一次,她的咨询室里来了一位风姿绰约的少妇,看上去身体健康。但是,当她在艾维教授面前坐定之后,讲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在我一个人的时候,我什么也不敢做,因为我觉得自己根本做不了,是的,做不了任何事情。真的,我觉得我有病,而且还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病。好比我每次都不敢一个人出门一样,我担心自己出去后会晕倒。我30多岁,孩子也快6岁了,却得了这样奇怪的病。我也想过一定要战胜它,可是越想控制就越控制不了,我非常着急,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就这样,我一直待在家里不能出去做事。

“也许你根本无法理解,如果让一个人整天待在家里,那种感觉有多么难熬。所以,我要请你们帮帮我,让我早日摆脱这些病魔。

“我得这个病的时候才22岁,还没有结婚呢。那时候,我头痛得厉害,整夜整夜地睡不好觉,最后,上班也坚持不下来了,就每天在家里养病。医生说我是神经衰弱,最后,我都不能单独出门了。有一次,妈妈陪我出去散步,刚刚走出没多远,我就浑身瘫软,脸色煞白,怎么都走不动了。

“以后,我就更不敢出去了。病情越来越重,吃了不少药,可是总不见好,人也越来越不成样子。

“后来,我们全都放弃了,也不怎么治疗了,这样反倒慢慢见好了。最后我还结了婚,现在,只是当自己一个人出去的时候还是会想:我行吗?我不行。于是就怕一个人出门。您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职业的敏感使艾维意识到,她的病一定是由于生活难题而造成的心理压力。要想彻底解决,就要弄清真正的症结所在。于是,艾维让她回忆一下当年发病的前后是否遇到了什么生活的难题或困扰。

“好像没什么困扰啊!”少妇陷入回忆。

“那时别人正给我介绍对象,那个男孩长得不错,父母说挺好。我那时什么也不懂,也就听父母的。而我心里的感觉告诉我,他不合我意。不过,好像这事儿也没有多大的压力。就是在那段日子前后,我出现了神经衰弱,慢慢就病倒了。我就想:自己都病成这样了,拖着别人不好,家里就同意我退婚了。

“当时,我们全都作了最坏的打算,不过,没过多久,我的病竟然慢慢好了。之后,我就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当初见面我就非常满意。”

最后,艾维教授总结道:女孩第一次谈恋爱,却面对男友既不能接受又不能拒绝,内心的压力和冲突非常激烈,于是,就在潜意识中生病了,也就是潜意识扮演病人。

人们生活中的许多病症,都是这样的心理压力的躯体化。这是人在进行心理防卫,以免除内心的痛苦和焦虑。人的心理防卫机制都是建立在潜意识中的,是不知不觉中使用的。扮演病人是无意的,是潜意识的活动,装病是有意的,是思想意识里的活动。所以这不是装病,是扮演病人,是躯体化现象。

躯体化障碍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可反复出现,呈多种多样并时常变化的躯体症状,症状可涉及全身的任何系统和部位,病情常呈慢性波动,女性多见。这类人常用躯体的症状来处理应激或冲突,表现出过分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反复就诊及要求作医学检查,虽检查结果呈阴性,经医生的合理解释仍不能打消其疑虑,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躯体化症状不仅可见于癔症,在其他障碍中,如抑郁症、焦虑障碍、心因性疾病、恐怖症及躯体性妄想的精神分裂症者中也常见,有时可由医源性因素造成,应特别警惕。不可因为有某些心理因素而忽视了真正躯体疾病,以致造成误诊或延误治疗。要进行各种检查,但要遵循舍繁就简的原则,过多的检查也是不必要的。有时仔细地收集病史与体格检查比各种检验更为重要。有些有躯体化倾向的患者,由于过多地接受检查,从而增强了暗示与自我暗示,反而会增强病者的躯体化症状。

弗洛伊德听来的案例

——移情

我对一个感性对象的知觉直接地引起在我身上的要发生某种特殊心理活动的倾向,由于一种本能,这种知觉和这种心理活动共同形成一个不可分裂的活动。对这个关系的意识就是对一个对象所生的快感的意识,必以对其对象的知觉为先行条件。这就是移情作用。

——(德国)里普斯

“移情”一词来源于精神分析学说。移情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弗洛伊德说,人类总是把过去生活中对某些人的感知和体验安到新近相识的人身上。这就是移情。

在1882年,弗洛伊德就从朋友布洛伊尔那里听到了安娜的病例,布洛伊尔说,安娜一直很健康,成长期并无神经症迹象。她非常聪明,对事物有十分敏锐的直觉,智力极强,有很高的诗歌禀赋和想象力,但受到严厉的和带有批判性的抑制。她意志力坚强,有时显得固执,情绪上总是倾向于轻微的夸张,像是很高兴而又有些忧郁,因而有时易受心境支配,在性方面发育很差。布洛伊尔将她描绘成一位“洋溢着充沛智力”的女子。

安娜在21岁的时候,她父亲患了胸膜周围脓肿。安娜竭尽全力照顾父亲,不到一个月,她自己也出现了诸多症状,如虚弱、贫血、厌食、睡眠紊乱、内斜视等。

按布洛伊尔的说法,“那段时间安娜和她的母亲共同分担着护理父亲的责任”,症状迅速加重,发展为肢体的痉挛和麻木,并伴有交替出现的兴奋、抑郁和失神状态。

12月11日,安娜卧床不起,直到次年的4月1日才起床。4月5日,她父亲去世,她爆发出异乎寻常的兴奋,在这之后,持续两天的深度昏迷。接着她似乎平静了些,但仍有幻觉和失神、睡眠障碍和饮食障碍,出现过语言方面的错乱和强烈的自杀冲动。

随着治疗的推进,安娜的一些症状消失了,但这并不完全是催眠的作用,因为布洛伊尔当初就强调,安娜完全不受暗示的影响,她从不受一丁点儿断言的影响,而只是受争论的影响,所以对于安娜来说,症状的缓解不如说是自我暗示和宣泄的作用。

其中给弗洛伊德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安娜在治疗中说出她的某些幻觉——其实应当包含引发症状的诱因后,她的症状就会消失。

这类典型例子就是安娜曾看见一只狗从杯子里喝水。她可以在长达6个星期的时间里在干渴得无法忍受时,也不喝水。在催眠状态中,她讲述自己在童年时,如何走进她不喜欢的女家庭教师的房间,看见女教师的狗从玻璃杯内喝水,引起了她的厌恶,但由于受尊敬师长的传统影响,只好默不作声。她在催眠中,恢复了对这件往事的回忆,尽量发泄了她的愤怒情绪,此后她不喝水的怪病才消失。

从安娜的病例可以看出,某种症状可以用交谈法治疗,这个交谈疗法要在催眠状态下实施;并且,要使之有效,需采用大声说出症状的原始起因的方式。也就是说,安娜在治疗中重新体验了以往的创伤性事件和相应的情感过程,症状由此而得以缓解。安娜自己称这种方法为“谈话疗法”或“扫烟囱”。

显然,这就是弗洛伊德开始对他的病人实施催眠时所用的“催眠宣泄”法。

其次,安娜的病案中最有意思的,就是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对其症状和治疗过程有不同的看法。表面看来,这只是学术上的分歧,但实际上它所涉及的是精神分析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移情和反移情。布洛伊尔在叙述安娜的病史时,说她在性方面的发育极不成熟。

弗洛伊德则认为,任何一个人,如果依照过去20多年来得到的知识来阅读布洛伊尔记录的安娜的病例史,将会立刻觉察到它的象征作用——蛇、坚硬的、臂膀瘫痪——以及在考虑到那位年轻女士在患病的父亲床边所发生的情境时,将很容易猜测对她的症状的真正解释;布洛伊尔关于性欲在她的心理活动中所起作用的意见,由此而和弗洛伊德的意见大相径庭。

按照精神分析的看法,布洛伊尔之所以在病史中对安娜的性发育如此强调,似乎与她要回避治疗中的某种尴尬、急于证明自己的清白有关。这就是反移情。

反移情是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个术语,它有两种不同的用法:

(1)指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无意识地被激发的情感,指向了求助者,将求助者当成治疗者过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的代表。在这个意义上说,反移情只是说明了一种方向,问题仍然是移情,因为“移情”一词通常是指求助者流向治疗者的感情。此处的“反”意味着相反方向的感情流动。例如一个老年求助者使治疗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结果抑制了治疗者对面前的求助者进行指导。

(2)是指治疗者对求助者移情的反应。在此形式中,“反”表示治疗者对求助者向他身上移情时的刺激给予反应。例如,当求助者将他的仇恨感情移向治疗者时,治疗者没有查出这种感情的移情性起源,而感到自己成了求助者发怒的真正对象,从而自己也以愤怒回报。

由此,反移情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心理治疗中,治疗者能够具有现实主义的感知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些情感问题几乎不可避免,并不像有些人认为是技术或者态度上的失败,而是要求治疗者继续加以注意。治疗者应该允许求助者的认同心理,同时通过内省、自我分析和现实检验来正确解决。

弗洛伊德与埃米夫人

——自由联想法

催眠是一种深度的放松和高度体认的表现。

——(加拿大)亚历山大·格兰

自由联想法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进行精神分析的一个主要方面。让病人在一个比较安静与光线适当的房间内,躺在沙发床上随意进行联想。最终发掘病人压抑在潜意识内的致病情结或矛盾冲突,把他们带到意识领域,使病人对此有所领悟,并重新建立现实性的健康心理。

埃米·冯·N夫人37岁,生长在一个富有家庭,23岁结婚,丈夫是个地位显赫的实业家,比她大很多,婚后不久便死于中风。在这之后的14年中,埃米一直为各种病痛所折磨,频繁在各地旅游,接受过电疗、水疗等。她有两个孩子,分别为14岁和16岁,患有神经过敏。后来,埃米的病情加重,有抑郁、失眠、疼痛症状,被推荐到弗洛伊德处就诊。弗洛伊德建议她与孩子分开,住到疗养院去,以便可以天天去看她,埃米接受了。

弗洛伊德几乎是按照记日志的方法逐一记录埃米的治疗过程的,在讨论中,他把重点放在说明癔症的发病机制和各种症状的关联上。这里我们从治疗的角度做一点简单的说明。按弗洛伊德的说法,埃米是施行催眠术的一个很好的对象。因此,他一开始用的仍然是催眠暗示:

“我只要面对着她,握住她的一个手指,命令她入睡,她就陷于迷茫和糊涂的样子。我暗示她只要睡着,她的所有症状将会改善,等等。她闭着眼但清楚地集中注意听着这些话,她的面部逐渐放松,显得平静的样子。”

但在接下来的治疗中,弗洛伊德不再满足于单纯地让病人接受暗示,他开始在催眠状态下与埃米谈话,并引出了埃米的一连串童年经历。

“傍晚,在催眠状态下……我问她为何如此容易受惊,她答道:‘这与我很年幼时的记忆有关。’我问她什么时候,她又说:‘最初是我5岁时,我弟弟和妹妹经常向我扔死的动物,那是我最先有的晕倒和痉挛。但我姑妈说这是不光彩的事,我不应当有那样的发作,因此我不再有那样的发作;当我7岁时,我出乎意料地看到了我妹妹躺在灵柩中;8岁时,我弟弟经常披着被单,扮成鬼来吓唬我;9岁时,我看见姑妈在灵柩里,她的下颌突然掉下来,我再一次地受到惊吓。’”

随后,弗洛伊德在治疗中,采用了大致相似的方法,对埃米实施催眠,叫她讲述她的每一个症状的起因。

他询问埃米,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是什么引起她的恐惧、令她呕吐或者让她心烦意乱。埃米的应答唤起了一连串的记忆,通常还伴随有强烈的情感。

之所以这样,弗洛伊德说:“我的治疗旨在扫除这些画面,使其不能再展现在她眼前。”在传统催眠中,扫除这些画面主要靠治疗师的暗示,病人只是被动地接受暗示;而弗洛伊德在这里则是让病人进入催眠状态,与病人对话,让她谈出这些画面,即所谓宣泄,以此来达到清除的目的。

不难看出,弗洛伊德不仅仅是停留在对病人施行催眠上,他在探索这种方法的意义和可能达到的治疗效果上下了工夫。宣泄显然已经包含了压抑的意义:当患者处于正常心理状态时,这些经历完全不在他们的记忆中,或以非常扼要的形式存在于记忆中。只有在催眠状态下询问患者时,这些记忆才像最近的事件那样鲜明地呈现出来。

随着治疗的进行,埃米逐渐适应了与弗洛伊德的谈话方式,而且在清醒状态下也能谈出她既往的一些经历。这可以说是自由联想法的萌芽。

弗洛伊德一直在使用催眠,只是他所用的诱导方式不同,他称之为自由联想。弗洛伊德的治疗室设置,他那些奇特的、富于异国情调的摆设、墙纸的颜色和样式、他的声望、他本人在治疗中的表现,这些实际上都是一种暗示。

绵羊和猫的心理阴影

——反向抑制

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德华·利德尔是一位看上去心慈面善的小老头,但是,他做了一项在普通人看来非常疯狂的实验。

他在一只绵羊和一头豪猪身上不断进行电击,直到它们表现出一系列的精神病或某些与人类精神病相类似的症状。

在郊外的一座农场,利德尔利用农场主的羊圈做实验,他和助手经常将一只绵羊关在羊圈里,将一根电线绑到羊腿上,而后打开羊圈的电灯,紧接着传送一股电流,使羊遭到电击。一开始,只有电击时它才会蹦跳几下,并没有把电击和灯光联系起来。直到十几次电击之后,它才明白电灯开关的意义,这回只要一开电灯,它就会开始乱窜乱跳,试图躲避电击,但总是徒劳无功。

就这样,经过大约1000次电击之后,这只羊只要一见到羊圈,就会拼命后退和挣扎,不愿走进羊圈。电灯一打开,它便两眼发直,浑身颤抖,口吐白沫,喘着粗气。这时候,即便是再把它带回草地上的羊群里,它也会行为异常,不愿合群,因为它已像人一样患上了忧郁性精神病。

接下来,利德尔进行的试验是打算将这一过程给扭转过来。他将这只精神创伤十分严重的绵羊仍旧腿上绑着电线关进羊圈,接着打开电灯,但不给它电击。刚开始,即便是没有电击,它仍然出现前面所说的精神状况,直到经过无数次没有电击的灯光照射后,它终于忘记了灯光信号的恐怖意义。最后,它彻底失去了条件反射。

这时候,约翰内斯堡一位名叫约瑟夫·沃尔普的人也在进行着一项实验,只不过,他实验的动物是猫。他把一些猫关在实验室的笼子里,给它们喂食时电击它们,使它们产生恐惧型精神病。经过一段时间的电击,这些猫即使饿得两眼昏花,也不愿意在笼子里进食。

后来,为了消除猫的条件反射,沃尔普让它们换一个房间进食。新的环境减轻了猫的焦虑感,它们很快学会在这间房子的笼子里进食。接着,沃尔普再将猫放进与实验室极为相似的房间,让它们在那里的笼子里进食。之后,猫也逐渐摆脱了这种心理阴影。

沃尔普称这个方法为“反向抑制”或“脱敏”。很快,沃尔普就尝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精神病人的治疗。由于进食在人类身上不会形成足够强烈的反应,且不可能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际运用,于是,他开始寻找一种能够用于病人身上的特殊方法。

20世纪50年代早期,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世并开始介绍自己的诊疗技巧。受沃尔普的启发,其他治疗师也开始进行脱敏和其他形式的行为治疗。到20世纪70年代,它已经成为主导性的治疗方法。

母亲的担心

——认知疗法

除了一个知心挚友以外,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治疗心病。

——(英国)培根

认知疗法,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于美国,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疗法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的主要着眼点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意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心理问题。

有一次,美国心理学家贝克的咨询室里来了一位太太。她非常压抑地对贝克说:“我苦恼极了,你要想办法帮帮我。真的,她们全都不喜欢我,的确,没有人会喜欢我的,她们说我一点用都没有。那些年龄小的孩子也都不再喜欢跟我在一起做事了。”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谈话:

病人:我女儿再也不喜欢跟我一起去戏院或者去看电影了。她开始不喜欢我了。

贝克:哦?那你是怎么知道她不想跟你一起去的呢?

病人:现在这些十几岁的小孩,其实都不喜欢与父母一起去看电影的。

贝克:是吗?那请问你曾经非常真诚地邀请她与你一起去看电影了吗?

病人:哦,这,这倒没有。实际上,这样的事情,她倒是问过我几次,问我需不需要她带我去……但是,我觉得她虽然这样问,但并不是真的想带我去的。

贝克:是吗?那你能不能在今天或有空的时候,回到家里之后,试一试让她直接回答你的问题呢?

病人:教授,我是不会猜错的,她是不会和我一起去的。

贝克:哦!太太,问题的重点在这里,不是她跟不跟你去,是你是否在替她做决定,而不是让她自己直接告诉你。

病人:我想你是对的,但是,她看上去的确不太体贴人的。比如,她总不按时回家吃饭。

贝克:哦,那她总是这样不按时回家吃饭吗?

病人:也不是的,一共有几次吧……不过,现在想想这也算不上总是迟到。

贝克:她很晚回家吃饭是因为她不太体贴人吗?

病人:真要说起来,她的确说过那两天她工作得很晚。还有,她在其他一些方面还是很会疼人的。

后来,这位病人发现,她的女儿事实上是很愿意跟她一起去看电影的。

这就是贝克的认知疗法,它涉及的东西远不是仅仅指出病人的认知扭曲。贝克极重视给病人以温暖、同情和诚心的意义。他运用了很多认知及行为疗法技巧,其中有角色扮演、果断训练和行为预演。他还利用了“认知预演”。他会请一位很熟悉的压抑病人来实验,并与他一起讨论整个过程的每一步。这会排除掉病人的思想产生疑虑的倾向,并使他的能力不足感产生偏移。病人经常说,他们在完成了一个想象中的任务时会感觉好很多。如本例所示,贝克风格的认知疗法的关键是通过提问让病人说出一些与他的假设或者结论相反的情况,因此就纠正了这些认知错误。

从医学心理学角度来说,认知疗法不同于传统的行为疗法,因为它不仅重视适应不良性行为的矫正,而且更重视改变病人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和谐。同时,认知疗法也不同于传统的内省疗法或精神分析,因为它重视目前病人的认知对其身心的影响,即重视意识中的事件而不是无意识。内省疗法则重视既往经历特别是童年经历对目前问题的影响,重视无意识而忽略意识中的事件。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性认知有关。医生的任务就是与病人共同找出这些适应不良性认知,并提供学习或训练方法矫正这些认知,使病人的认知更接近现实和实际。慢慢地,随着不良认知的矫正,病人的心理障碍会逐步得到好转,最终将可能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