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
22666300000002

第2章 以平常心泰然处世

第一节 修持一颗平常心

我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灵魂之唯一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徐志摩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现代诗人、散文家。

平常心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平常心是一种情趣、一种修养、一种韵味。平常心是一个人心灵中最美丽的地方,因为它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学,是一种生活艺术。拥有这颗心的人能够“像一个凡人那样活着,像一个诗人那样体验,像一个哲人那样思考”。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总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面对人生的起伏,真正的高手都是那些能以平常心牢牢地驾驭人生这匹烈马的人。古人说:“君子如兰。”懂得用一生践行谦逊之道的人,就是古人所说的君子,他们温婉含蓄、风度翩翩,用美德的芬芳熏醉着世人。保持平常心使你在成功的路上不但越走越远,还越来越有内涵、越来越有魅力。

林语堂先生说:“我总以为生活的目的即生活的真享受,是一种人生的自然态度。”保持一颗平常心,波澜不惊,生死不畏,于无声处听惊雷,超脱眼前得失,不受外在情感的纷扰,喜怒哀乐,收放自如,才能体会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

曾经有一天,一个信徒这样问慧海禅师:“您是有名的禅师,与芸芸众生不同,您是如何做到超越常人的呢?”

慧海禅师答:“很简单,我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睡觉。”

“这算什么超越常人之举,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有什么区别呢?”

慧海禅师答:“当然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不一样呢?”信徒又问。

慧海禅师说:“他们吃饭的时候总是想着别的事情,不专心吃饭;他们睡觉时也总是做梦,睡不安稳。而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想;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梦,所以睡得安稳。这就是我超越常人之处。”

慧海禅师继续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在利害中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无为、无争、不贪、知足,保持对名利的淡泊心,对屈辱的忍耐心,对他人的仁爱心,做好每天当作之事,享受每一件事情带来的快乐,自然会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生活中永恒存在的挫折和痛苦,也自然能够获得更纯粹的幸福。

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所谓的无为,不在于毫无作为,而在于顺乎自然,遵从自然之道。面对人生,我们要选择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心境,选择一种从容自在的人生态度,既要正视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做到宠辱不惊,也要正确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做到自在随意。

中国古代有很多人因失去平常心,得意忘形,从而招致灾祸,沈万三就是其中之一。

沈万三是明初江南首富,原籍为浙江湖州南浔。洪武三年(1370年),输粮京师,明太祖亲自召见,故其名噪一时。明太祖修建南京城,他捐了大量资财。《明史·马皇后传》记载:“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之军,此乱民也,宜诛之。’后曰:‘其富敌国,民自不详。不详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终因其富可敌国,成为皇家的心腹大患,家产被抄,全家被发配到云南。

俗话说:“何妨得意,不可忘形。”沈万三虽富可敌国,却得意忘形,终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惨境地。得意不可忘形,同样,失意也不能忘形。道理极简单,在失意忘形者的身后,也会有苦痛接踵而至。

平常心贵在平常,这也是一种超脱眼前得失的清静心、光明心。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安贫乐富,富亦有道;得到一点成功,看见些许景象,也不沾沾自喜,四处张扬;即使悲剧来袭,遇到许多不顺,也不怨天尤人,这样就是拥有了一颗平常心。

平常心是一种心态,是生命盛开的鲜花,是灵魂成熟的果实。平常在心,在于修身养性,平静便无处不在。只要有一颗看淡荣辱之心,追求自然者,便能心胸开阔,不被诱惑,坦荡自然。

保持一颗平常心能使一个人耳聪目明,看到别人的优势,也看到自己的不足。一个拥有平常心的人,偶有所得、偶有成就,他绝不会夸张地宣扬,因为他知道他的所得和成就,和过去别人的所得和成就比较起来太渺小,太微不足道。这样积极、谦逊的人,才能在一个成功上铸就新的成功。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季羡林

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散文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上感叹道:“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说,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凡事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

孟子说:“士穷不离义,达不离道。”如果一个人很轻易就被身边发生的事改变心态,那么他永远都会为外物所累。范仲淹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就,能够不怨天尤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实在得益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人生境界,它要求我们学会取舍,学会忘却,能够宠辱皆忘,能够挣脱物质的诱惑,摆脱名利枷锁,泰然面对一切,做一个超然物外之人。这是一种大境界,也就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不管是怎样的诱惑,不管处于什么状态,都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不喜、不悲、不痛、不恨。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似乎总是缺乏“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勇气;缺乏“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从容,所以,既难以拒绝生活的威胁,也难以拒绝生活中的诱惑。当那些能搅乱内心的事物出现的时候,我们再也无法享受淡定的人生。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跑来安慰,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

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

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扬扬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策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这是塞上老翁的故事,正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成语的由来。这种透过长远时空、利弊并重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自然产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心态,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睿智的典型。

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可以支配的,比如兴趣和志向。在处世和做人方面好好努力,至于努力的结果是什么,只须顺其自然。因此,如果我们尽了力,结果得到的不是最好,而是次好,次次好,我们也应该坦然地接受。人生原本就是有缺憾的,在人生中需要妥协。不肯妥协,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是一种痴愚,是对人生的无知。

德国的尤利乌斯先生是一个画家,而且是一个很不错的画家。他的画中都是快乐的世界,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不过却很少有人来买他的画,这使他想起来有点伤感,但那也只是一小会儿。

有一天他的朋友劝他说:“玩玩足球彩票吧!只花两个马克就可以赢很多钱!”

性格随和的尤利乌斯听后就花了两个马克买了一张彩票,并且真的中了彩,他因此赚了50万马克。

他的朋友前来祝贺,对他说:“你多走运啊!现在你还经常画画吗?”

尤利乌斯笑着回答说:“我现在只画支票上的数字!”

尤利乌斯买了一栋别墅并装修了一番,他很有品位,买了阿富汗地毯、维也纳柜橱、佛罗伦萨小桌、迈森瓷器,以及古老的威尼斯吊灯来装饰这栋别墅。装修完毕之后,他很满足地坐下来,点燃一支香烟静静地享受着新居的美妙,忽然他想到应该去看看朋友了,就把烟往地上一扔,马上出门了。燃烧着的香烟躺在地上,点燃了华丽的地毯。

一个小时以后别墅变成了火的海洋,真到完全消失在灰烬中。

朋友们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纷纷跑来安慰尤利乌斯:“尤利乌斯,真是不幸啊!”

尤利乌斯反问他们说:“怎么不幸了?”

“大火造成的损失啊!尤利乌斯,你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尤利乌斯回答说:“什么呀?不过是损失了两个马克而已。”

物质的得失是人生的常态,当我们将物质与心灵捆绑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心境就会随着物质的得失而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尤利乌斯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才拥有了平和宁静的心境,不因人生的得失而困扰。

生活中,有许多人因为毫无节制的狂热而骚动不安,因为不加控制欲望而浮沉波动。整日被自己的欲望所驱使,好像胸中燃烧着熊熊烈火一样;一旦受到挫折,一旦得不到满足,便好似掉入寒冷的冰窖中一般。生命如此大喜大悲,哪里还有平静可言?

我们知道,竹林七贤本是魏晋时期的隐士高人,他们在竹林中饮酒赋诗,过着神仙般的生活。但他们最终分崩离析,原因就在于其中的部分人难以耐得住那份清凉与寂寞,红尘的诱惑使得他们的内心蠢蠢欲动,最终走出“竹林”,投入到俗世当中。

所以,与其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心态,不如说是一种静美的人生哲学。一切大智慧、一切摆脱烦恼的秘诀原本不在大风大浪中,也不在沧桑变迁间,只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至上境界是在很多人生经历之后,方才明白“历经千山万水,原来只隔条溪”。

对世态炎凉的感受或认识的程度,却是随年龄的大小和处境的不同而很不相同的,绝非大家都一模一样。我在这里发现了一条定理:年龄大小与处境坎坷同对世态炎凉的感受成正比。年龄越大,处境越坎坷,则对世态炎凉感受越深刻。反之,年龄越小,处境越顺利,则感受越肤浅。这是一条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定理。

季羡林

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散文家。

世态炎凉心不凉

俗语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我国最早在先秦时期,这种世情风气就已经形成并蔓延在社会上,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根除。“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当我们看够了人间的沧桑沉浮,听惯了社会上的风言冷语,知道了利益是永恒追求的时候,作为社会性的人就很容易变得自私和漠然。

人们常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失又何悲,得又何喜。曾经沧海,不期而遇。繁花过后,落陌成溪。”在这个复杂的世界,想发现简单的、单纯的情感实属不易,心灵深处的感动更是难以被激发,所以,从古至今,会有人一直感叹着世态炎凉。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能够保持一种世态炎凉心不凉的心态,显得格外珍贵。因为世态炎凉并非是说真情已经不存在,而是更加能够衬托真情的可贵。如果你的身边能够有人在你大起大落的时候,待你始终如常,那么你应该感到非常庆幸,因为你终究还是获得了真情。所以,古人对此也有盛赞:“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从古至今,有很多的书籍都对世态炎凉进行了描述,并且教我们怎样应对。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去相信。对待世态炎凉的最好办法就是世态炎凉心不凉,只要我们始终对生活充满热情,将生活中的人情冷暖,视为风轻云淡,那就足够了。

人走,茶凉,是自然规律;人未走,茶已凉,那便是世态炎凉。一杯茶,佛门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的是气,儒家看到的是礼,商家看到的是利。而茶说:“我就是一杯水,给你的只是你的想象,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所以,心既茶,茶既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很微妙,浓淡可能不在远近而在造化。其实,人情世情,冷暖自知,不如看茶是茶,看心是心。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恐怕比任何人对世态炎凉都要有切肤之痛。曹家本和皇室有着密切的联系,康熙皇帝南下的时候也曾经住在他的家中。这样的荣宠无量,不知道有多少人对曹家巴结奉承,曹雪芹作为曹家的一分子,自己也见过很多这样的嘴脸,年幼的曹雪芹就在这秦淮风月之地过着众星捧月的生活。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雍正年间,曹雪芹一家受政治斗争的牵连,被查抄家产,曹雪芹从贵公子,一下子成了贫民。

这个时候,那些曾经想要依附曹家的人全都作鸟兽散,曹雪芹也不再是别人心中的贵公子,而是一个落魄之人,昔日那些人也没有一个人愿意再与他来往。一贫如洗的曾雪芹在那个时候终于感受到了真正的世态炎凉。

但是曹雪芹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经历过伤痛之后,曹雪芹安贫乐道,过着自己的日子,即使衣食无着,他也毫不在意。在这样的生活中,曹雪芹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最终写出了旷世奇作《红楼梦》。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是一种世俗情态。正是因为有了许多世态炎凉的故事,败坏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情,产生出许多消极的所谓的“世情格言”。比如“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等。把正常的人际关系交往笼罩一层人情反复世态炎凉的阴云,或许因为这词义弄得人们心灵一片荒芜。

许多有识之士揭露和批判过这种丑恶世态。对这些现象,我们当然无法视而不见,甚至完全不受侵蚀也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我们可以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尽可能地对那些丑恶的东西有清醒的认识,净化自己的灵魂,陶冶自己的情操,以抵制世俗的恶习。正像古人所说的:以青铜作镜子,可以正衣冠,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兴亡,以别人作镜子,可以明得失。

人生苦短,匆匆几十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我们一定要拥有的,也没有什么是我们无法忘记的。我们尽可以放开那些在我们生命中无法长久存留的,不去钻进欲望的沼泽。如果我们心中保有梦想,我们就能以一种平和的目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有时候,我们能看清自己是一个入世的人,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我们有理由笑看今天和明天,笑看我们经历过的和即将经历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的心,我们的路,都会清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将一一看透。

其实,我们的生活宛如一架钢琴,黑白键相互交错,奏出一首首交响曲,有高音,必有低调;有欢快的节奏,也有悲伤的韵律。其实,无论遭遇的是黑色的,还是白色的,无论人情多么淡薄,我们都可以将它看成是将生命弹奏优美旋律的乐器。只要热爱生活,我们就可以像蚌壳一样,将烦恼它的沙砾化成珍珠,生活的世界依然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淡看世态炎凉,人间自有真情在,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感恩的心,就会拥有快乐的生活。

有人说:“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其实,人生风雨,是我们锻炼心性的环境;世态炎凉,是我们忍耐心性的地方;世事黑白,是我们修炼操行的资源。总而言之,淡看世态炎凉,不管人情冷暖,拥有一颗关爱他人、善待自己的心,我们才能积极地面对人生,在暖意的世间真实地生活。

我一生写作自以为是比较随意和顺性的,秉笔直书,怎样想就怎样写,写成了也不太计较个人得失和别人的毁誉。

费孝通

曾担任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

少一些计较之心

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也说过:“假如一个人只是希望幸福,这很容易达到。然而,我们总是希望比其他人幸福,这就是困难所在,因为一般人坚信其他人比自己幸福。”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不断地累积着令自己烦恼的东西,包括名誉、地位、财富、亲情、人际关系、健康、知识、事业,也包括烦恼、郁闷、挫折、沮丧、压力,等等。这些东西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使人们失去了原本应该享受的乐趣,增添许多无谓的烦恼。其实人生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大惊小怪,更没有什么事情值得斤斤计较。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行动起来,做有意义的事情。

古人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其实,做人、做事太过于精明和斤斤计较,样样都不肯放手,就会使生命负重,活得很累;反之,少一些计较之心,对他人多一些宽容,就会很轻松。有生活智慧的人,会有所不为,懂得收放自如,所以这样的人通常比平常人更快乐一些。

通常情况下,斤斤计较往往源于利益的纷争。当自己的利益受损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自然而然地作出反击的行为。然而,这种计较带来的最终只能是矛盾的激化与升级,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人会在利益上让步。所以,斤斤计较的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选择这样做的人不仅不能得到任何好处,还会因此搅乱自己的生活。

一个快乐的人不是因为拥有得多,而是因为很少计较;一个事事都计较的人,他失去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更珍贵的东西。特别是对于金钱,当一个人和钱斤斤计较的时候,钱也会和你斤斤计较;如果你看得开一些,当你不是为了钱而活着的时候你才能获得更多金钱,金钱仅仅是成功的附带品罢了。与之相反,不计较,则可能让人拥有许多宝贵的东西,这些都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

美国著名的幽默大师威尔·罗吉士继承了一个牧场。

有一天,他养的一头牛,冲破了附近一家农户篱笆,偷吃那家的玉米,结果被农夫杀死了。按照当地牧场的共同约定,农夫应该通知罗吉士并说明原因,但是那名农夫并没有那样做。罗吉士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非常生气,于是带人去找那位农夫理论。

那个时候,天气非常寒冷,罗吉士走到一半的时候,他和马车都挂满了冰霜。和他同行的人也一样要冻僵了。好不容易到了农夫家,农夫却不在家。农夫的妻子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去等待。罗吉士在农夫的家中获得了温暖,于是打量起这个家。他看到了瘦削的农妇,还有桌椅后同样瘦削的孩子。

不久,农夫回来了。他的妻子告诉他:“他们可是顶着狂风严寒而来的。”这个时候,原本打算和农夫理论的罗吉士改变了主意,他友好地伸出手,与农夫握手并热情地拥抱。农夫显然也不知道罗吉士是谁,于是热情地邀请他共进晚餐。

农夫满脸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委屈你们吃这些豆子,原本有牛肉可以吃的,但是忽然刮起了风,还没准备好。”

那几个皮包骨头的孩子听到有牛肉可吃,眼睛都发亮了。

晚餐的时候,佣人一直等着罗吉士开口谈正经事。但是罗吉士似乎已经忘记了那件事,他开心地和农夫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说笑。晚餐以后,天气依然很差,农夫坚持要两人住下,罗吉士答应了。

第二天早上,他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后,就告辞回去了。在回家的路上,佣人终于忍不住说道:“我以为,您准备去为您的那头牛讨回公道呢。”罗吉士微笑着说:“我原本是这样打算的,但是等我见了那家人,我改变了主意,决定不再追究了。你知道吗?我并没有白白地失去一头牛啊!因为我得到了一点人情味。毕竟,牛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然而人情味,却并不是很容易得到。”

在生活中,大度包容的心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一个人气量狭小,遇事只替自己打算,与他人斤斤计较,那么在生活中就会人见人烦,处处碰壁;反过来,如果能以实际行动理解、包容别人,那么也会换来别人的理解和包容。

想要有所成就的人,就要放开斤斤计较的狭隘心胸,学会豁达和包容,在工作中与他人积极配合,在生活中与人为善,以宽阔的胸怀为人处世,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不为一点点的蝇头小利去计较,这样的人才能够得到成功女神的青睐。而斤斤计较的精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十分实用,实际上却害了自己,因为他在计较中失去了宽容。我们唯有抱持“不比较、不计较”的态度待人处世,才能恰到好处,得其所在。

每个人的路途中都有无数的困难阻挠,很多人计较困难的侵袭,放弃努力,最后只能自己抱怨。困难和挫折对于强者来说是垫脚石,是走向成功的奠基石,因为他们不畏惧挫折,不计较挫折,对困难毫不动摇。在不断的磨炼中,失败,成长,成功。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少一些计较,把困难看作人生路上的垫脚石,只有经过了磨炼的人生才更灿烂辉煌。

生活的酸甜苦辣每个人都要品尝,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灿烂的人生,但真正能够活得精彩无限、有滋有味的,却是那些始终以积极的方式回应生活的人。生活就是一种态度,你能驾驭自己的心态,其实就开始了你的精彩人生。不去计较生活中的得失与公平与否,会让我们的生活少一些失落,多一些希望。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人生经历中,寻找到它的意义和价值。

你如果问我,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说,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你如果问我,人们生活在这幻变无常的世相中究竟为着什么?我说,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说,人生是多么苦恼呵!我说,人们并非生在这个世界来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算奇怪。

朱光潜

曾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不同的人生境遇皆有意义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的一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直矗立在山峰之上,为人所敬仰,但真实的情况是我们总还是会处于谷底之中,一次次缓慢地向上方爬去,再慢慢地滑下来。因此,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遭遇中所持何种心态,就成了考验他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

我们的生命本应体验不同的境遇,感受不同的人生风景。每个人都在这个世界上扮演着一个角色,那么我们就必须让自己这个角色有更丰富的经历,能够为自己,也为这个世界带来一定的意义,这一意义无关大小,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觉悟。只要我们能够在平凡中不失精神,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那么我们这个角色的意义就一定能够体现出来,我们的人生也就不会平凡。

人生的挫折在所难免,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挫折。然而,挫折只是人生的过程,而不是人生的终结。只要我们能够坦然面对,保持积极的心态,那么我们一定可以从挫折中走出,重新拥有成功的人生。

在有生命的日子里,我们会面临顺境,也同样会遭遇挫折。有人说“跌宕起伏才是完整的人生”,的确不无道理。要知道,生活中的顺境和挫折都有它的意义。我们要做的,就是拥有“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的心境和态度。

熊十力曾任教于北京大学,作为著名革命家、哲学家,他早年参加辛亥革命,革命成功之后他归隐著书,从此投身学海。在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中,他曾经历过好几次的大起大落,几次走入“谷底”,但豁达坦然的性格让他每次都能够平静地面对失意,最终从谷底中慢慢走出。

1920年,熊十力到南京求学。报到时因为很穷,因此他穿得破破烂烂的。书院接待人员看他一脸穷酸相,就把他安排到了下人住的地方,一住就是三年。没有同窗,到处都是鄙夷的目光,熊十力的窘迫可想而知了。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仍能泰然处之,终于凭借一个有关佛学方面的论文一鸣惊人。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当时在北京大学教书的熊先生不愿做亡国奴,连夜跳上一辆拉煤的火车逃亡南方。他离开北京的当天正下着大雨,熊先生躺在煤堆上,又冷又饿,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竟然还能甘之如饴地欣赏铁路两边的景致,先生的坦然可见一斑。

其实,任何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众星捧月、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刻,就有藏于角落、无人问津的时候。得意和失意是人生的必然的状态,伴随着这两种极端的人生状态的往往是两种极端的个人情绪,一个是大喜,一个是大悲。殊不知,人生本就是一个自然的状态,失意和得意也属平凡,我们不必为此改变自己的情绪。

用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不同的人生状态,也就是心态平和,顺其自然,这是我们面对生活时应该有的心态。

“诗仙”李白一生漫游,创作了大量的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传世诗歌。他的诗歌之所以能够充满浪漫主义,正是源于他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中,都抱持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

李白和那个时期的年轻人一样,也希望能够晋身仕途,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李白不愿意和其他人一样通过科举考试晋身,而是希望有人能够赏识他卓越的才华,直接上位。所以,他四处漫游,到处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希望能够得到引荐,一举实现自己的理想。

天宝元年,机会终于到来,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道出了诗人的自信和豪放。不过,李白的才气虽为玄宗所赏识,却不见容于权贵。

不愿意谄媚于权贵的李白,三年之后就弃官离开,继续他那漂泊的流浪生活。而且经历了宫廷风波之后,李白反倒变得更加洒脱了,他不再强迫自己进入自己并不熟悉的官场。终其一生,李白就再没有什么“建功立业”的机会了,但坦然的心境成了他创作的源泉。其后,李白创作了大量的诗歌,那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诗歌受到后世文人的不断追捧。千年以后,大唐王朝早已不复存在,但“诗仙”的名号依然闪耀在李白的头上。

其实,无论是荣华富贵还是颠沛流离,那不过都是外部的因素,真正决定一个人人生高度的是他的内心。生活中,我们不需要做一个看破红尘、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而是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人生的起起落落。

可以说,懂得不同的人生境遇皆有意义,是一种高超的人生境界。“十年寒窗无人知,一朝成名天下闻”固然可喜可贺,但我们不能为此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拥有一份悠然,拥有一份豁达,在每一次经历中都能看到其意义,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洞悉自己的心灵,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如果不能忘,或者没有忘这个本能,那么痛苦就会时时刻刻都新鲜生动,时时刻刻像初产生时那样剧烈残酷地折磨着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下去的。

季羡林

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散文家。

该忘记的要学会忘记

泰戈尔有这样一句诗:“如果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是的,如果我们总是纠结于不愉快的往事,那么现在正经历的美好时光也会被我们忽视。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旅程,沿途我们会遇到很多别样的风景,也会遇到很多坎坷的道路。

人生在世,忧虑与烦恼有时也会伴随着欢乐与快乐,正如失败常伴随着成功。如果一个人的脑子里整天胡思乱想,把没有价值的东西存在头脑中,那他就会感到前途渺茫,就会觉得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头脑中存储的东西及时进行清理,把该保留的保留下来,把不该保留的抛弃。那些给人带来诸方面不利的因素,实在没有必要过了若干年还回味不已或耿耿于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得洒脱一点。

如果我们一路走来,总是把自己曾经的遗憾和伤害都记住,那么我们所背负的东西就会越来越重,生活的道路就会越来越难走。而且,不好的记忆太多,美好的记忆便也难以承载。

因此,一个人只有学会忘记,忘记那些曾经的哀伤和遗憾,记住曾经的快乐和幸福,才能够让我们以积极的、坦然的心态去面对现在、面对未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天,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小和尚去山下化缘,来到一条小河边,师徒二人看到一个女子,由于没有桥,想过河的女子正在河边徘徊,不知如何是好。看到此情景的老和尚就背着那名女子过了河。女子道谢离开了,小和尚心中大惑不解,师父怎么可以背一个女子过河呢?走了很长时间,小和尚终于忍不住了,就问师父:“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一个女子过河呢?”老和尚淡淡地说:“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却背了那么久。”

生命是由每一天的经历累积起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生命的记忆。在已经过去的岁月中,会有无数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有的让我们开心,有的让我们难过;有的让我们自豪,有的让我们难堪。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往事是一笔财富,时常回望自己走过的人生,会对我们未来的人生之路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并非所有往事都是应该牢牢记住的,有的时候,太多的回忆反而会成为我们的负担,让我们未来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加艰辛。而且耿耿于怀于过往的一些事情,会让我们无法坦然地面对现在的人生。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管昨天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已成为历史,不能成为最终的决定因素。因此,不要沉溺于过去,把过去的一切都放下,卸下心头的包袱,才能更好地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三个很要好的朋友相约去旅行。这一天,他们来到一座荒山,在攀岩的过程中,有一个人踩在了湿滑的青苔上,差点滑下山谷,幸亏他旁边的那个朋友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他,把他拉了上来。被救的那个人非常感激,他在山上的石头上刻下了这样的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好朋友某某救了我一命。”刻完之后,他们继续前行。

这一天,他们又来到了海边,也不知因为什么事情,两个人吵了起来。当初救人的那个人还打了被救的那个人一巴掌。那人非常愤怒,然后就在沙滩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某年某月某日,好朋友某某打了我一巴掌。”

另外的一个人对他的举动很不理解,旅行结束之后,他就问那个人为什么要把被救的事情刻在石头上,而把被打的事情写在沙滩上。

那人回答说:“写在石头上的字迹永远不会消失,我对他的感激之情就会永远存在;写在沙滩上的字迹会随着潮水的涌动和人们的踩踏而很快消失,我对他的怨恨,也就无影无踪了。”

人的一生总会有很多经历,那些曾经令我们感动的、开心的事情往往很容易淡忘,而那些曾经令我们愤怒的事情却很容易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而这些回忆正是造成我们人生痛苦的根源。

忘记该忘记的也是一种勇气,我们生活的天空也会因此而晴空万里。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脆弱的生命不能承载太多的负荷,要学会忘记,忘记那些不该记住的东西,忘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无论那些有多美,我们只能远远地欣赏。

哲人告诉我们:“能够忘记,是最大的幸福。”如果每当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我们的脑海里涌现的不是那些温馨的画面,而是那些令我们陷入难过的场景,这样,我们就会忽略正在进行的生活中的种种美好的事物,沉溺于过去的痛苦中。只有忘记伤痛,我们的生活才可能变得更美好、更轻松。

聂绀弩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其诗文体例和风格都别具匠心,为当时很多大学问家所推崇。聂绀弩早年参加过北伐战争,并多年从事办报生涯。无论在政界,还是在文化界,聂绀弩都有非常高的声望,但他在“文革”中却一次次跌进痛苦的深渊。

后来,恢复了名誉地位的聂先生,因其学识也因其傲骨再次引起了学界和政府的重视,先生声名地位渐渐比过去更高。但是,恢复了正常生活的聂先生似乎忘记了他人的背叛和自己受到过的磨难,对那些亲友一如既往地给予关照和帮助。

有很多人对聂绀弩的所作所为不理解,其实,这正是聂绀弩先生的睿智之所在。无论如何怨恨憎恶,过去的时光终究是追不回来了,与其苦苦纠结不能释怀,倒不如将其忘记。这样,不但能够重新拥有失去的朋友,还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只有忘记该忘记的,我们才能够平静地面对现在的生活。

生活是在不断进行的,它向未来无限延伸着。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回味过去,没有太多时间一味活在过去的记忆里。只有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我们才能够一路收藏人生最美好的风景,洒脱地面对人生的种种苦难与幸福。

学会忘记是一种豁达、一种千帆过后的沧桑沉淀。世事无常,命运颠沛,生活还是无谓地继续着,除旧迎新,遗忘一些过往之后会使体内的血液更新鲜地涌动。遗忘是一种成熟,一种阅尽繁华之后的淡泊。在每一个无人的夜晚,梳理思绪,不要再有目光穿透伤悲,活在当下,更真实地拥抱自己。

学会忘记也是一种哲学的空灵。刻意遗忘则是很累的。只要我们想抛弃掉沉重的包袱,没有不可能的,学会遗忘,是一种深刻的生活体验,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对人生的旷达。

忘记无缘的朋友,忘记花开花落的烦恼,忘记夕阳易逝的叹息,忘记一切不愿记忆的东西。人活一世重要的是经历,过去的伤痛其实不必过分在意,追忆过去,反而只能徒增伤悲。当我们为过去而掩面流泪的时候,时光已悄悄流逝,幸福也从指缝间悄悄地溜走。而懂得放弃,学会忘记,生命升华出安静超然的精神,也就收获了幸福。

我不在乎外界的评论,我一路都是在非议中走过来的。虱子多了不怕咬,我被人说惯了,无所谓了。这些年自己生生从一个老实听话的农村孩子变得逆反了,别人都说好的事儿我还不乐意干呢;别人都说这事儿不成,你别去,我还偏去了!

刘震云

曾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作家。

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

叔本华曾经说:“一切的真理,都得经历这样三个阶段,才会为世人接受。第一阶段,觉得可笑而不加理会。第二阶段,视为邪说而强烈抗拒。第三阶段,未加思索就欣然接受。所以,一旦你接受了别人的信念,就如神经系统被下了一道紧箍咒,你的现在和未来,都会受到它的影响。”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想主宰自己的人生,就必须好好掌握自己的信念。按照通俗的说法,就是在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意见之间,有一个自主的判断,否则,我们很可能会失去自我。

意大利诗人但丁有这样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他告诉我们,选择自己的路,然后坚定地走下去,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必定面临着诸多反对的声音,但有时候并不需要理会,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一直往前走。

曾有记者采访英特尔前CEO安迪·格鲁夫,问他:“有没有什么事情,是您不在乎的?”他的回答很坚定:“其实很多事情,我都不在乎。我不在乎别人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他们对我有什么评论我不在乎。我自己想,我应该做什么事情,我应该说什么话,假如说我这样说了,这样做了,给别人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我也不觉得烦恼。我也不太在乎那些外表的形式,比如说有什么潮流要跟,我应该穿什么才合潮流,我都不太在乎。怎么说话,怎么交谈,这些形式上的东西我也不太在乎,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实质内容。”

其实,正是因为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才成就了今天的安迪·格鲁夫。这样一件事也告诉我们,取得成功需要的是自身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他人的肯定。有时候我们要放下内心中被认同、被喜爱、被尊重的需求,让自己从依赖他人的欣赏、赞美和认可中解放出来。我们活着不是为了让别人看,是为了证明我们自己。

另外,如果我们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就很容易失去自我,在作判断与选择的时候,你是盲目的,也总是随着别人的意念而改变。所以,别人的看法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在一个山里的一个小村镇,那天清晨天气晴朗,阳光普照。有一对祖孙赶着要到一个集市里去卖一头驴子,他们把驴子清洗得非常干净,毛也刷得很柔顺,之后,祖孙就很快乐地出发了。

就在他们经过一个陡峭的小路时,在一旁闲聊天的人们看着他们说:“你们看看这两个笨蛋,他们竟然不坐在那驴子舒服的背上,让驴子载着他们走,自己却走得那么累。”爷爷听了他们的话,想想也对,于是他和孙子两人一起坐上驴子的背继续走去。

很快,他们又碰到了另一群路边闲聊的人:“看看他们这两个懒人,他们难不成要坐断那可怜驴子的背啊!”

老人想想也对,他觉得自己比较重,于是下来步行,让孙儿一人骑在驴背上。

不久之后,他们又听见有人说:“你们看看那小孩多不孝顺啊,竟然自己骑在驴背上,而让爷爷走得那么累,哎……”

老人听了之后,心想没错啊,所以就自己骑坐在驴背上,让孙儿自己走路。

再过不久之后,又有人说:“你们看看那个老人多么残忍啊,自己轻轻松松地坐在驴背上,却让一个小孩独自卖力地行走。”

这时祖孙二人真是困惑不已,他们停下来,在一旁想到底要用什么方法别人才不会被别人议论,却耽误了自己的行程。

英国有一句谚语: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一千个人看同一个问题,就可能得出一千种答案。如果你太过于在意他人的想法,被他人的眼光所左右,对自己来说也就永远都无从选择。

有位名人曾经说:“生命短促,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一切随心自由才是应该努力去追求的,别人如何议论和看待我,便是那么无足轻重了。”许多时候,我们都在为别人活着,我们太在意别人的感觉,因而在一片迷茫之中迷失了自己。

其实,别人的眼光和议论你不必太在意,我们何必太在意那些属于我们生命以外的一些东西呢?我们所应牢牢把握的只是生命本身,如果我们一直活在别人的目光下,那么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还有多少呢?

生命是一艘巨大的船,我们要让自己成为掌舵人,即使这艘船在我们的生命中行驶得有点颠簸,我们也会在航行的快乐中到达自己的生命彼岸。如果总是因为他人的看法改变自己,你会活得越来越没有自我。想要达到最终的目标,就不能放弃自己,要自己去走完这条路。放弃了自己不仅会使你失去成就的机会,你的生命也会随之失去意义。

很多时候,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在面对双向甚至多向选择时,决定权永远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也许有的时候我们自己的选择并不是最好的,但这就是人生。

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朱光潜

曾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生命无常,泰然处之

世间的一切都有生住异灭的过程,生命的无常是无法回避的。人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如同春夏秋冬的轮转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所以,面对生命无常的泰然心态,不但不是消极的,反而是积极进取的,是给人以希望与光明的。因为,只有明白了生命的无常,才会珍惜生命的有限,才能放下无谓的执着,才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的苦难。

自然通达之人,能够看破事物的表象,优游物外,而化解险境和忧烦;一般凡夫俗子却总被世间的烦恼困惑缠缚而难以自拔。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不论美与丑、善与恶、得与失,既是相对,亦非绝对,却是无常的,缘生的。在热闹的尘世中,看破了名利、得失的虚妄,放下了贪爱的执着,活也活得自在,死亦死得安然。唯有旷达超然的态度,以乐观、宽容的心去正视现实,眼下的世界才会越来越广阔。

佛说:“涅槃寂静。离苦得乐,苦与乐乃是生命的盛宴。”活在世间的生命,总是感慨苦多于乐,要离苦才能得乐。因此,佛学是离苦得乐的哲学。只有深刻体验苦,才能透彻体会其中之乐。

圆满的人生并不是一辈子没有吃过苦、没有失过恋,而是经历过、体验过、面对过那苦的滋味,超越那苦的感觉。苦为乐、乐为苦,苦与乐的感受全在于一心。达摩面壁,凡人皆称其为苦修。达摩祖师在静修中心归空灵、慧及宇宙,体肤之苦尽皆化为心灵的极乐,并无半点苦楚可言。世间许多有非凡成就的人并不害怕困苦,他们往往以自己的智慧和心胸化苦为乐,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从容、更成功。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就是一个善于以苦为乐的人。

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巴尔扎克一生共完成了90部长篇小说,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每天深夜12点时,仆人就会叫醒他,于是他穿上衣服,立刻奋笔疾书。一般他会连续写五六个钟头,直到累到极点才会离桌休息。

巴尔扎克是举世公认的观察和剖析人性的高手,但在现实生活里,他却不太精明。年轻时,他曾经商失败,欠下了6万法郎的债务。等他成名后,尽管收入不菲,但由于奢侈浪费,最后弄得入不敷出。在他入不敷出的日子里,还发生了一桩趣事。

有一天晚上巴尔扎克醒来,发觉有个小偷正在翻他的抽屉,他不禁哈哈大笑。小偷问道:“你笑什么?”

巴尔扎克说:“真好笑,我在白天翻了好久,连一毛钱也找不到,你在黑夜里还能找到什么呢?”

小偷自讨没趣,转身就要走。巴尔扎克笑着说:“请你顺手把门关好。”

小偷说:“你家徒四壁,关门干什么啊?”

巴尔扎克幽默地说:“它不是用来防盗,而是用来挡风的。”

巴尔扎克曾自诩要超过拿破仑:“他的剑做不到的,我的笔能完成”。他的确做到了,虽然他只活了50岁,却留下许多伟大的作品,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苦与乐并非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人的一生总要生活在一种特定的境遇中,无数的不同境遇连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线段。这个处境线既不可能是圆的,也不可能是直的,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总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急流险滩,但是也会搭上顺风船,一路风平浪静。

唐代的孔颖达是为《周易》作详细注解的大学者。这天,他注释到“丰”卦的时候,不知该如何下笔,伏在桌子上睡着了。梦中,他遇到了先哲孔子,孔颖达赶紧问道:“伟大的圣人啊,请告诉我什么是‘丰’吧。”

孔子反问道:“那你说什么是‘丰’呢?”

孔颖达毕恭毕敬地回答说:“按照学生的看法,‘丰’就是丰富、顺利、兴旺的意思。”

孔子捋着白胡子笑了,说:“是这样的,可是你只说对了一半。你看,太阳在天空中运行,正当顶的时候,骄阳万里,可是大家都知道,过了这个顶峰,它就向西方倾斜了。月亮到了每月十五,圆圆的像一面明镜,可是从第二天开始,它就开始亏缺了。夏天最炎热的时候,一片叶子悄悄落下,昭示着秋天即将来临。正午的太阳不‘丰’吗?十五的月亮不‘丰’吗?万物生长的夏季不‘丰’吗?可是,它们都面临着下降、亏缺和衰败的危险啊。”

孔颖达恍然大悟,醒来后,在“丰”卦下写道:“日月盈亏,寒暑往来,山陵升降,都是一个道理啊。增长的时候随着时间一同增长,衰减的时候也随着时间一同衰减,天地日月这样的宏伟之物还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一定要在盛的时候想到衰,在存的时候想到亡,警惕吧。”

万事万物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好的可以变坏,弱的可以变强,冬去春来,斗转星移,所以,我们要举起双手划桨,左手上写着“乐观”,右手上写着“忧患”,两只手同时用力,就不会让心灵偏离正确的航向。

其实,每个人都有“潜龙在渊”的阶段,此时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即使我们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不过,一味乐观就有了盲目之嫌,所以要学会在乐观的同时未雨绸缪,心中长存忧患意识,否则换来的可能是盛极而衰的结局。另外,就现实的情形而言,悲观失望者一时的呻吟与哀号,虽然能得到短暂的同情与怜悯,但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别人的鄙夷与厌烦;而乐观上进的人,经过长久的忍耐与奋斗,最终赢得的将不仅仅是鲜花与掌声,还有别人饱含敬意的目光。

圣人的生活,原也是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不过他比一般人对于日常生活用品了解得更为充分。了解有不同,意义也有了分别,因而他的生活超越了一般人的日常生活。

冯友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平平淡淡才是真

有位哲人说过:“做人的极致是平淡。”周国平先生也曾说:“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所以我们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它是一种归宿,也是一种胸怀。当我们拥有了一颗淡然之心,也就拥有了宁静、淡泊、从容和美好。

世间万物都是平平淡淡的。小草是平平淡淡的,它用自己轻柔的生命,铺就了绿色天涯;水流是平平淡淡的,它坚持不懈,能把顽石击得百孔千疮;母爱是平平淡淡的,却能使铮铮铁汉潸然泪下。用一个平平淡淡的心去看这个世界,你就会发现美无处不在,看似平淡的生活,其实是绚丽多彩的。

佛家讲,有求皆苦;儒家说,无欲则刚;道家言,清心寡欲方为道。渔人说,心平好过海;农夫说,知足者常乐;读书人曰,人到无求品自高。众说纷纭,虽然说法各自不同,但是道理却是一样的:平平淡淡才是真,难得一颗平常心。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梦,人生不过一轮回。

张中行先生为人治学都讲求平淡朴实。他的心态很平淡,他没有什么刻意的要求,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希望顺其自然。而这种顺其自然,也就是一种平淡的真实。他的二女儿张文说:“父亲死后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但即便是能留,他也不会留的。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看得很淡,希望一切都能顺其自然。”季羡林曾评价张中行先生“学富五车,腹笥丰盈”,并用“高人、逸人、至人、超人”来形容这位老友。

每一次经历,都始于平淡,也归于平淡,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平淡并不拒绝轰轰烈烈,然而,无论多么绚烂,最后都会归于平淡,曾经所有的丰功伟业,也必将归于平凡的过往。

其实,幸福就像手心里的沙,握得越紧,失去得越快;欲望又像彼岸的花朵,隐约可见,却无法触摸。与其终日如发条般紧绷度日,不如放松下来,拥有一份平淡的心境,也便拥有一种惬意的生活。

62岁的苏轼被朝廷贬到海南时,天空正下着绵绵细雨,斜风吹打在身上,透出一丝凄凉。虽然居陋室,食粗饭,但苏轼并不以之为苦,倒是经常和当地士绅百姓共叙桑麻乐事。他也不以文豪自居,入乡随俗,身披当地衣冠,走街串巷,享受难得的快慰。

一次,苏轼来到一座山头,惹来一个黎山樵夫的善意笑声。虽然语言不通,但樵夫也看得出,他是一个身居山林的贵人,出于对他的好感,慷慨地送了一匹布,好让他抵御寒冷的海风。

苏轼和周围的邻居关系也非常融洽,左邻右舍常送饭食给他。当人们听他说起往事的时候,苏轼的脸上总是乐呵呵的,并没有伤感怅然之色,笑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

而事实上,苏轼在海南的谪居生活是十分困顿的。岭南天气卑湿,地气蒸溽,而海南为甚,这对于年老的苏轼,无疑是难以适应的。

但是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却将贬官黄州、惠州、儋州看成是自己的平生功业。

由此可见,苏轼是深谙“平淡才是生活”这个道理的,而且他也做到了,他为后人留下的豪放词句就是最好的证明。

平淡则安乐,其实,人生不过如此。只需用心做好眼下应做之事,人生就会像“云在青天水在瓶”般自然,同时也就能从中悟出平淡生活中的智慧。

平淡是真性灵的流露,是原原本本的自然呈现,不用刻意强求,只有借由神奇妙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定神闲,自然下笔行云流水。平淡好滋味,不用多沾上一点调味料,味道依然恬淡风清,令人赏阅品尝后,口齿留香,身心舒朗,言有尽而意无穷。

平淡是一种崇高深远的智慧,是哲理,也是人世间最深刻的美。心淡如菊,心静如水,那是一种美的精神境界。在嘈杂的红尘人世中,不张扬,不浮夸,凡事看到别人的长处,检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淡淡在荣辱之外,淡在名利之外,淡在诱惑之外,却淡在风华之中。这样的淡,能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击破纷扰,洞察世事,洞察繁华,回归本真。

或许当我们白发苍苍,悠闲地躺在树下的藤椅上,旁边放着一杯香茗,手里拿着一本书时,也许我们会懂得享受生活的平平淡淡。到那个时候,已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我们的一生即将逝去。在那个时候,我们才会发现生命的珍贵、生活中的美好,才会明白自己的一生其实是在虚度,自己的心灵没有享受过片刻的安宁,将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在生活中,我们被很多表象所迷惑,人们总是在为生活而奔波,追名逐利,不断地追求金钱、权势和地位,却忽视了生活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平淡即是人生之真味。平淡之中能见真情真意,平淡之中是一种另类的幸福所归。回归平淡,乃人生之真境,虽看似淡而无味,品尝之时却有幸福的甘甜。

第二节 淡泊名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他最初的动力,绝不是想要拿个什么奖,或者得到什么样的名和利。他之所以狂热地去追求,是因为热爱和一心想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缘故。

王选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科学家。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因此,中国人不仅倾慕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还欣赏他的淡泊人生观,常常借用这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来自我勉励。

淡泊的心态也是孔子所提倡的,《论语》里他讲到“无欲则刚”,意在告诉人们: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是“没有欲望”的——因为“没有欲望”,所以才不会患得患失。

淡泊与宁静,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然与豁达,是一种历经尘世间诸多磨难和变迁后的成熟与从容,也是大彻大悟的宁静心态。淡泊名利并非不追求名利,而是能在名利中游刃有余,顺势取得名利,并及时从名利中抽身。只有这样,我们的一生才不会被名利牵绊,身在红尘里飘摇,心在诗意地栖居,拥有一个洒脱的人生。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为了写这本书,决心去森林中过两年隐士生活。梭罗以种豆和玉米为食,摆脱了一切剥夺他时间的琐事俗务,专心致志,去体验山林湖泊的景色与他心灵所产生的共鸣。这样,他便从中发现了许多道理,从而完成了这本名著。

而我们身处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往往心浮气躁,似乎难以找到那种宁静、平和的精神境界。然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看轻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宁恬静,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季羡林是淡泊名利的表率,当他在学界声誉四起之后,各种邀请、聘任、采访纷至沓来。面对众多虚名实利,季先生却选择了躲避,对于这些他是能推就推,不能推掉的也尽量不让它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

1981~1998年,17年间,当有的人靠着资历名望大赚外快、大捞实惠的时候,季先生却把自己关在书斋里,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对《唐史》的撰写上面。

季羡林告诉我们:只要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心态,我们就能从容应对一切的挫折与困难。因此,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头脑清明起来,必须先放下一切,使自己真正空起来,才能拥有无限的可能。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追求精神境界的一种方式。淡泊名利不是超凡脱俗,宁静致远不是与世无争。

财富追求无止境,地位追求无止境,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当人们成为财富和地位的奴隶时,不是快乐和幸福,只有痛苦和烦恼。淡泊是不要成为财富和地位的奴隶,明志是明确自己的志向,是要作出贡献,这样就可以在恬静的人生中感受更美的风景。

淡泊就是不争,不纠结,不骄躁,保持平常心的心态去面对人和事,“淡中出真味,常中识英奇”,越是生性淡泊的人越能体会平淡中的长久。淡然而不虚妄,从容面对得与失,静心必能修性致,淡泊可少纷争,锦衣丰食不长久,安于本分,淡泊随性,才能快乐生活、安然度日。

宋朝的雪窦禅师喜欢云游四方访学,这天,禅师在淮水旁遇到了曾会学士。曾会问:“禅师,您要到哪里去?”

雪窦回答说:“不一定,也许去往钱塘,也许会到天台那里去看看。”曾会建议道:“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和我交情甚笃,我给您写封介绍信,您带去交给他,他一定会好好招待您的。”

于是雪窦禅师来到了灵隐寺,但他并没有把曾会的介绍信拿出来,而是潜身于普通僧众之中过了三年。

三年后,曾会奉令出使浙江,便到灵隐寺去找雪窦禅师,但寺僧告诉他说并不知道这个人。曾会不信,便自己到云水僧所住的僧房内,在一千多位僧众中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雪窦禅师。

曾会不解地问:“为什么您不去见住持而隐藏在这里呢?是我为您写的介绍信丢了吗?”

雪窦禅师微笑着回答道:“不敢不敢。我只是一个云水僧,一无所有,所以我不会做您的邮差的!”说完拿出介绍信,原封不动地交给曾会,两人相视而笑。曾会随即将雪窦引荐给住持珊禅师,珊禅师甚惜其才。后来,苏州翠峰寺缺住持,珊禅师就推荐雪窦去任职。在那里,雪窦终成一代名僧。

人格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超出了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一个人做到淡泊、宁静的时候,就是放弃了心中的杂念,就是清空了心灵中积存的枯枝败叶。人只有清空了心灵,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生命的自由、独立,才能收获未来的光荣与辉煌。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仅是自我调节的心境宁静,而是要有更高的追求目标。淡泊于名利才能有更高的志向,将人们共同的快乐和幸福作为个人追求的目标,就会有持久的快乐。宁静才能对事物的规律有更清楚地认识,才能在努力奉献的过程中少犯错误。终日劳碌会烦恼,无所事事会更烦恼。

当人们处在劳碌之中时,会因为烦恼不能静心而更忙碌,如果能静心可以事半功倍,因为许多人是在反复重复着自己的错误。静心可以看清自我、提高智慧,提高智慧就能有更高的境界,境界提高了就会减少错误。

人生如花草植物,枯荣不定,岁月无情,生命短暂,名利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过眼云烟,根本不用为功名利禄而煞费苦心。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从功名利禄交织的尘世中超脱出来,认清生命的本质,从而掌握人生的禅机,游刃于变幻莫测的人生。只有做到淡泊,方能真正体会人生真义;只有心灵宁静,方能在生命的旅途中走得更远。

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侵蚀着学术,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的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有的人甚至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的手段换取一时的名利。这简直就是学术自杀的行为。

袁行霈

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文学部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著名文学家。

君子不追名逐利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句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人世间的生活百态。名与利,这几乎是每个人都关心的东西,很多人匆匆一生,几乎都只用在追名逐利上。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有一次借宿江苏镇江的金山寺。在寺中乾隆与方丈攀谈,忽然他看到寺外京杭大运河中万帆相竞、百舸争流,于是大发感慨,开口问道:“老方丈,你在这镇江住了几十年,可知道每天来往多少船只吗?”老和尚略作沉吟后回答道:“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

追名逐利,这四字几乎就可以概括很多人的一生。世人却总是脱不开“名利”二字,因此才有了庸庸碌碌的一生,而那些能够看淡名利的人,却最终能够成就别人无法企及的事业。这个道理也许每个人都懂,很多人也都想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可一旦到了名利面前,却又变得不甘心,最后纷纷奔走到拥挤的名利路上来。

名利之所以能够对很多人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根源还在于人的欲望太过强烈,欲望促使我们采取行动去追逐和占有自己没有的东西。名利与欲望总是遥相呼应的,名利所能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快感,正是欲望所需求的。

等我们对财富有极强的欲望的时候,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求利;当我们向往雷鸣般的掌声和鲜花的簇拥时,我们就会动用一切力量去为自己争取名誉;当我们贪图享乐的时候,我们就会不断地去累积财富。

朱元璋的心腹军师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他不仅有张良的才能,还有张良的智慧,在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他就萌生了退意。当时,朱元璋大封功臣,很多和他一起的功臣,甚至是没有他功劳大的人都封了公爵,但是刘伯温没有接受公爵,只领了一个诚意伯的爵位,这是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仅有的一个。

刘伯温疾恶如仇,深知自己得罪了很多人,而朱元璋也不是一个可以共富贵的人,于是在洪武四年(1371年)向朱元璋提出了辞职,朱元璋欣然应允。从此,刘伯温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但是刘伯温的名头实在太大,在民间的影响力也大,朱元璋对他还是不放心。而在朝中,那些与他有隙的人也趁机攻击他。刘伯温为了打消朱元璋的疑虑,特意搬到南京住。虽然刘伯温晚年一直在惊虑中度过,但是相比那些富贵一时,不肯退下来的功臣们,他的结局算是好的。

一个人如果不能淡泊名利,就必然会急功近利,进而为了满足心中的贪婪而不择手段。很多贪污受贿之人都因为追逐名利而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后果。

人如果能少一点贪欲,多一点自制与满足,自然就不会落入生活里各种各样的圈套中,让自己为名利所累,不能轻松面对生活。

张良是刘邦最重要的谋臣,他是一个懂得明哲保身的人。刘邦依靠他的计谋攻城略地,一次又一次地死里逃生。刘邦对张良待之以师礼。然而功成之后,张良却主动请辞,离开了斗争激烈的权力中心。

开国之后,刘邦给他的封赏是“齐地任选三万户”,深知刘邦个性的张良固辞不受,而是对刘邦讨要了一个“留侯”的封号(“留”今江苏省沛县东南的一座小城),算是处于半退隐的状态。

张良假托神道,不再参与政事。在刘邦清除异姓王的过程中,他也没有参与。这样一个人对刘邦来说是没有威胁的,因而张良得以善终。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名利和它背后的欲望就是遮挡在我们成功路上的浮云,如果想要战胜它们,直抵成功的彼岸,我们就要提高自己的境界,始终保持一种超然、淡定的心。

常有人叹息生活忙乱,负担沉重。的确,人生有许多推不开的身外负担,但是,在这些负担之中,有许多是名利场上的。

许多人在除了自己分内该忙的事情外,更要在名利场上奔波,最终由于过早地涉足了各名利场合而纠缠于这种种的俗务中,顾此失彼,使自己的人生迷失了方向,改道而行。正如方仲永,如果不是在他年少时父亲就拉着他整日奔波于达官贵人家求名逐利,也许他就不会过早地归于平庸,泯然于众人。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生命有限,在有生之年,把握住自己真正的志趣与才能所在,专一地做下去,才可能有所成就。我们不但要有魄力,而且还要有判断力,摆脱其他外物的诱惑,不为一切名利权位等虚荣而中途改道。这样,才能促成一个人走向人生的绚烂。

核武器事业,是成千上万人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我只不过做了一小部分应该做的工作,只能作为一个代表而已。

邓稼先

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

以成就为重,而非以名利为先

有一位哲人说:“不要忽略参天大树之下的土壤。”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被一种表象蒙住了眼睛,看不到光环笼罩下的表面背后,也需要有它坚实的基础。自然地,很多人都会重名利而轻成就。其实,成就与名利的关系就好像是花茎和花朵的关系,花朵虽然很引人注目,但是却需要花茎为支撑;花茎虽然看起来很不起眼,却能为花朵传输养分,没有花茎的良好生长,就不可能有美丽的花朵存在。如果我们总是想着追求名利,而忽略了成就,那么我们的行为就有失明智了。

钱锺书先生是我国难得的通才、大家,无论是古学还是新学,无论是中文还是外语,他都无所不通,但更让人慨叹的,还是先生那不以名利为先的情怀。

曾经有一次,法国巴黎的《世界报》撰长文力捧钱锺书先生,认为中国最有资格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非先生莫属。

每天阅读外国报纸的钱先生读到这一信息后迅速作出反应,马上在《光明报》上发表笔谈式文章,历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误评、错评与漏评。条条款款有根有据。其表面上是在批诺贝尔奖委员会,实际上却是在消除自己获奖的可能。

生活中,如果我们一开始的时候,就怀一颗名利之心去从事某个领域的钻研,那么,一方面我们会很难有所成就,另一方面,我们会忽略所做事情本身带给我们的快乐。要知道,名利之心会让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就难以心无旁骛,总是关心自己的努力究竟有没有换来应得的名利。我们总会衡量:如果有好处,我们可能会继续下去;如果没有的话,难免会有些沮丧,进而失去动力。

古罗马国王哈德良手下有一位将军,跟随自己长年征战。

有一次,这位将军觉得他应该得到提升,便在皇帝面前提到这件事。“我应该升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他说,“因为我已经参加过10次重要战役。”

哈德良国王指着拴在周围的驴子说:“亲爱的将军,好好看看这些驴子,它们至少参加过20次战役,可它们仍然是驴子。”

在战场上没有功绩,就不会有本质的改变,就如同参加20次战争的驴子一样,最终还是驴子。其实,很多人都与这位将军的想法一样,总是以名利为先,而非以成就为重。当工作任务没有成功地完成的时候,就产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想法,其实这样的人反而更难有大的成就。

其实,很多时候,一味追逐名利的心态会促使我们急功近利,难以下苦功、用心做事,总是计较暂时的得与失,这样就会大大地增加我们失败的可能性。

名利之心让我们总是把自己的付出与所得到的回报进行对比,追求付出与回报的对等,甚至是付出大于回报。一旦我们怀着名利之心去做某一件事情,必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当然也就很难取得成就了。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所有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在其他方面都不错,就是学业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位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带你去爬山,到山顶之后你就会知道该如何做了。”

山路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很引人注目。每当见到漂亮的石头,大师就让年轻人装进袋子里背着。渐渐地,年轻人吃不消了。

“大师,如果再往袋子里放石头,别说到山顶了,恐怕我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

“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

“该放下。”

“那为何不放下呢?背着石头怎能登山?”大师笑了。

年轻人豁然开朗,向大师道谢。

从此,他再也不处处与人比较,而是一心一意做学问,果然进步飞快……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是我们成就一项事业应有的心态。任何一个人想要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就,都必须付出非常大的努力,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有可能最终有所成就。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不计代价地去做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当我们决定要从事一项行业或研究的时候,往往并不是因为看到了这项行业和研究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名利,而是完全出自于对这一行业或研究的兴趣和热爱,或者是某种崇高的理想,就像周恩来总理所说的那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也许就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赤子之心,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中取得成就。

其实,成就和名利是分不开的,当我们取得很高的成就的时候,名利自然也就随之而来。如果一定要将这两者分开的话,那么成就就是针对于我们所从事的行业或者研究本身而言的,而名利则是外人强加给我们的。而且,虽然成就和名利在一定情况下是相伴而生的,但是我们应该把取得的成就看成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以求取名利为第一要义。这样,我们在人生的路上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淡泊名利并不是拒绝名利,而是要以平常心对待名利。

季羡林

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散文家。

充实内心,名利皆浮云

莎士比亚曾说:“名利是一件无聊的骗人的东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么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么过失。”如同德国诗人海涅所言:“我不盼望我的墓碑上饰着诗人的桂冠,却只要战士、宝剑和盔帽。”诗人的桂冠固然是一种无上的荣誉,但生命的精髓却不在此,有许多真实的东西比它更有价值。

有一位学者说:“假如看破名利,好比把人世间所有的追求都当作挂在驴子前面的胡萝卜,那样的人生想必是绝望而寡趣的;而假如根本看不破,把利害得失看得比山高、比水深,患得患失,那么人就会变得特别输不起,甚至小肚鸡肠、钩心斗角、不择手段,那样即便得到点名利,则不要也罢。”

无论到了何时,都要明白一个道理,人生之中许多事物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即使它曾经使你风光无比,到了该丢弃之时即可大胆丢弃,无名一身轻。懂得了这些,生活就会少掉许多烦恼。

对于名利,庄子用一则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他独到的理解:

有一天,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大臣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将要使你劳累了。”即楚王想要请庄子去做楚国国相。

庄子手持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

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

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孔子说,只要有粗菜淡饭可以充饥,喝喝白开水,弯起膀子来当枕头,靠在上面酣睡一觉,人就快乐无穷,舒服得很。一个人要修养到家,首先能够不受外界物质环境的诱惑,摆脱了虚荣的惑乱,外物于我不是不重要,而是我已经不再被它所牵制,凡俗世界的一切要看我是否愿意要它。如此修养实在了不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可谓道出了世上一切人的心里话,所以,孔子没有标榜自己不喜欢名利,他也喜爱富贵,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说什么样的富贵名利我都要,那是小人的行径。这是一个圣人的自白,也是一个正人君子所应秉持的做人做事态度。

其实,一个人的一生所能承载的东西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能充实自己的内心,任由自己对名利的欲望无限制膨胀,最终会超越我们所能承受的范围,我们失去的将是真正的人生。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眼花缭乱的世界里,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收敛自己的欲望。

李叔同的一生正是追求内心充实的写照。他出身于富商之家,在未出家前可谓锦衣玉食,但钱财在他的眼里却是很淡。他在15岁的时候就有“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的感慨。

李叔同一生学习不辍,这正是他取得成就的根源,他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近代著名的学者都是他的仰慕者,这样的成就是无与伦比的。然而,他并没有用这些成就去换取应有的功名富贵,而是依然沉浸在孜孜不倦的钻研上。

当他再次感觉自己的心灵世界变得空虚的时候,他毅然放弃了尘世中的生活,选择了出家为僧,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李叔同却认为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他能够从佛学的世界里获得精神的满足。

出家之后,他苦心修行,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意图普度众生,终于成为一代高僧,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李叔同一生都在追求精神的满足,功名富贵对于他来说,真的就是浮云,他不仅没有想着去取得功名富贵,而且主动放弃了原有的功名富贵。正因为如此,他的一生才如此丰富多彩,才如此饱含智慧。

内心充实,将名利视为浮云,不是玩世不恭,不是自暴自弃,而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学会享受这样的人生,也是一种诗意的人生,才不会终日郁郁寡欢,才不觉得人生活得太累,能够安然地栖息在一片宁静的生存空间。

萨克雷的传世名作《名利场》就上演了一幕幕摆脱不了名利的桎梏,以灵魂换名利的故事:“这里的人们追逐的都是名利,一个不折不扣的名利场。美丽钻营的贝姬,善良软弱同时自私的艾米莉娅,迥然相异而又互相交织,共同奔忙在无法停下来的名利场;人生潮水此起彼落,周围掠过的不过是一个又一个忙碌的人们:有人致力于一代一代地复制积累金钱的营生,有人相貌丑陋内心丑恶却终其一生有钱有势,有人潦倒后更计较蝇头小利,有人表面上不计较地位门第却可以立刻翻脸无情。在这个浮华人间,人人为名利的尘烟所蒙蔽,悲剧因此而生。名利制造的不是快乐,而是恶,它成为主人公一生的桎梏。”

朱熹说:“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名利看起来虽然非常华丽,但是这华丽能否长久也是未知数,当我们对名利的渴望太过强大的时候,我们就难以承受最终失去名利的痛苦,到那个时候,我们的人生将会随着名利的失去而陷入沉沦之中。

落尽繁华,洗尽铅华,生在尘世中的人如若过早地钻营于名利场,不仅会迷失心智,一无所成,甚至连人性中美好的东西都会泯灭。在你能够声震人间之前,请你先学会缄默,与名利场保持应有的距离。

有修养的人士也只能避免利的诱惑,只有最伟大的人物才能够逃避名的诱惑。

林语堂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远离名利,自在生活

名利是世上最难摆脱的诱惑之一,它让人产生幻觉、欲望、争斗,内心难以平静。人人都想将名利据为己有,却常常被名利俘获。这世上能够享受盛名高位,又能保持本性的,少之又少,这就是林语堂先生的名利观。

林语堂认为,只有那些伟大的人才能抵挡它们的诱惑。当权势、财富、名望等人造的幻象向那些人袭来的时候,他们只用宽容的微笑去接受,他们并不相信这些名利有什么特殊,拥有了它,自己又会有怎样的不同。正是有了这种思想和态度,他们才被林语堂先生称为伟大的人物和精神上的圣人。先生说他们的生活是简朴的,精神却是饱满和充实的。不为名利而惑的人是智者,只有这样的人才豁达、自由,少去忧伤和烦恼。

战国时代,孟子名气很大,府上每日宾客盈门,其中大多是慕名而来、求学问道之人。有一天,接连来了两位神秘人物,一位是齐国的使者,一位是薛国的使者。对这两人,孟子自然不敢怠慢,小心周到地接待他们。

齐国的使者给孟子带来赤金100两,说是齐王所赠的一点小意思。孟子见其没有下文,坚决拒绝齐王的馈赠。使者灰溜溜地走了。

隔了一会儿,薛国的使者也来求见。他给孟子带来50两金子,说是薛王的一点心意,感谢孟子在薛国发生兵难的时候帮了大忙。孟子吩咐手下人把金子收下。左右的人都十分奇怪,不知孟子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

左右的人对这件事大惑不解,问孟子:“齐王送你那么多的金子,你不肯收;薛国才送了齐国的一半,你却接受了。如果你刚才不接受是对的话,那么现在接受就是错了;如果你刚才不接受是错的话,那么现在接受就是对了。”

孟子回答说:“都对。在薛国的时候,我帮了他们的忙,为他们出谋设防,平息了一场战争,我也算个有功之人,为什么不应该受到物质奖励呢?齐国人平白无故给我那么多金子,是有心收买我,君子是不可以用金钱收买的,我怎么能收他们的贿赂呢?”

左右的人听了,都十分佩服孟子的见解和操守。

名利与钱财世人都喜爱,让世人疲于奔命而又心甘情愿。但是人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与道义去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不义之财就算被你拿到了,将来也会要你十倍于它地偿还。一个人可以爱财,但是一定要取之有道。那些原本可以安享一生的人正是因为用旁门左道去发财,结果在监狱里终结了自己的人生。

《徐无鬼》篇中也有言曰:“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就是说,追求钱财的人因钱财积累不多而忧愁,贪心者永不满足;追求地位的人常因职位还不高而暗自悲伤;迷恋权势的人,特别喜欢社会动荡,以便从中扩大自己的权势。

县城老街上有一家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时代不同了,如今已经没人再需要他打制的铁器,所以,现在他的铺子改卖拴小狗的链子。

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和传统,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你无论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都会看到他在竹椅上躺着,微闭着眼,手里是一只半导体收音机,旁边有一把紫砂壶。

当然,他的生意也没有好坏之说。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喝茶和吃饭。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他非常满足。

一天,一个文物商人从老街上经过,偶然间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因为那把壶古朴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他走过去,顺手端起那把壶。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三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一件在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件在泰国某位华侨手里,是那位华侨1993年在伦敦拍卖市场上,以56万美元的拍卖价买下的。

商人端着那把壶,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它。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然后很干脆地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

虽然壶没卖,但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60年,并且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0万元的价钱买下它,他转不过神来。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他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这种生活让他非常不舒服。

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来访者络绎不绝,有的人打听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有的甚至开始向他借钱。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

当那位商人带着20万现金,再一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没有说什么。他招来了左右邻居,拿起一把斧头,当众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现在,老铁匠还在卖拴小狗的链子,据说现在他已经106岁了。

老铁匠真正体悟到了人生的本质,他的心中已没有名利等身外之物的束缚,只想从容而安静地生活,因此,他才没有一丝犹豫地砸了别人眼里的宝贝,活出了属于自己悠闲的人生。

然而,名利之心产生容易,摆脱难,一旦产生,也可能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只有当一个人远离名利的困扰时,他才能对客观的、外在的出身、家世、钱财、生死、容貌等,都看得很淡很轻,才能够达到精神的超脱、洒脱的境界。正所谓去留无意,任天空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窗外花开花落。

名利虽然很耀眼,但并不是越多越好。过于靠近,就会刺痛我们的双眼;过分追求,我们将会失去很多人生乐趣。所以,在我们的生命中,远离名利是一种人生的智慧,这样我们拥有的将是淡然自在的幸福生活。

名次和荣誉,就像天上的云,不能躺进去,躺进去就跌下来了。

俞敏洪

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专业,新东方学校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不必在意那些虚名

庄子说:“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大意是,不追求官爵的人,不因为高官厚禄而喜不自禁,不因为前途无望穷困贫乏而随波逐流,趋势媚俗,荣辱面前一样达观,所以他也就无所谓忧愁。因此圣人主张“至誉无誉”。也就是说,在他看来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把荣誉看得很淡很轻,名誉、地位、声望都算不得什么,即使行善做好事也不要留名。

虚名无益,古人云“嚼破虚名无滋味”,可谓深刻至极。其实,名利本为身外物,却是许多人执着追逐之物。五千年历史,自从有了阶级的观念,追名逐利变成了世俗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无几人能免俗,这正应了那句“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名利的背后是虚荣的滋长,虚荣的最高形式就是爱名望,追名逐利之徒“为智者所轻蔑,愚者所叹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有句话说:“荣辱立然后睹所病。”它告诉我们:人们心中有了荣誉的念头之后,就可以看到种种忧心的事情。过分关心个人的荣辱得失,就只能忧虑烦恼,无法摆脱。

弗朗西斯是一名长跑冠军,他极看重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弗朗西斯在得了胃病后,不愿告诉他人,也不去及时就诊治,将病情当成秘密一样倍加守护,唯恐自己给人留下一个弱者的印象。

终于有一天,弗朗西斯再也挺不住了,被家人送往医院。3天后,他便离开了人世。

主治医生说他不是死于长跑的劳累,而是被自己的名气累死的。

为了保持自己在公众中的“光辉形象”,弗朗西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就是为虚名所累的悲剧。

名誉毕竟是身外之物,虽然很重要,但是,人的生命更重要。为了追求名誉,而影响、损害健康,甚至送掉性命,这是舍本逐末,是最愚蠢的选择。

不过,几乎没有人不喜欢鲜花和掌声。在成长的过程中,你肯定也会多次与鲜花和掌声打交道。如果你沉迷于其中,并且为了保护这份声名而愿意损失其他一切,甚至包括健康,那就是一种愚蠢至极的行为,而你的这份虚荣心最终会使你丧失一切。

面对声名,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要懂得珍惜,也要为自己争取良好的声誉,但不能被它们打垮,不能被外在东西所累,否则,当你被虚名所累时,你就逃不脱虚荣的怪圈了。

居里夫人是世界科学史上不朽的人物,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新的化学元素,成为放射性化学和物理的奠基人。

她在8年的时间里,连续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化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1903年12月,居里夫人因为发现镭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震惊了全世界。伴随着这巨大的声名而来的是无数的邀请、宴会、采访等。居里夫人被这些无聊的应酬搞得头昏脑胀,她意识到生活完全被敬意和荣誉毁坏了。

为了躲避人们好奇的目光,她开始深居简出,家门只对几个朋友开放,而她和她的丈夫依旧在一间破旧的房子里做实验。

一向清贫的居里夫人对于诺贝尔奖的巨额奖金也毫不在意,大量奖金被她赠送给大学生、贫困的朋友、实验室的助手、老师等。出于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居里夫人一心进行自己的研究,从没想过要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牟利。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她向政府申请专利,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借此来牟利。”

居里夫人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但她却毫不在意。

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夫人呀,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居里夫人能够有这样的成就,源于她对名利的漠视。爱因斯坦这样评价她:“在世界的所有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追名逐利很难说是一种恶行,但过早地涉足名利场,往往会使自己的言行都围绕虚荣而转,长此以往,为了满足虚荣心可能就会不择手段。

伊索曾经说过:“虚荣是灾祸的根源。”我们往往可能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作出与自己的本性相违背的事。虚荣害人又害己,由于这样的人只关注于自己的名字,他们的名字最终也只被自己记得。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事业有成的人,他们常常在这种名誉下,生活得很苦很累,失去了常人生活的乐趣,总是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这就像给自己戴上了名誉的枷锁,失去了生活的自由,也失去了生命的本真。

洞山禅师感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了。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连朝廷也急忙派人赶来。

洞山禅师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净莲般的微笑。他看着满院的僧众,大声说:“我在世间沾了一点闲名,如今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该去除。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呢?”

殿前一片寂静,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院子里一片宁静。忽然,一个前几日才上山的小和尚走到禅师面前,恭敬地行礼之后,高声说道:“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话刚一出口,所有的人都投来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声斥责小和尚目无尊长,对禅师不敬,有的人埋怨小和尚无知,院子里闹哄哄的。

洞山禅师听了小和尚的问话,大声笑着说:“好啊!现在我没有闲名了,还是小和尚聪明呀!”于是坐下来闭目合十,就此涅槃了。

小和尚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他看着师父的身体,庆幸在师父圆寂之前,自己还能替师父除去闲名。

过了一会儿,小和尚立刻就被周围的人围了起来,他们责问道:“真是岂有此理!连洞山禅师的法号都不知道,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小和尚看着周围的人,无可奈何地说:“他是我的师父,他的法号我岂能不知?”

“那你为什么要那样问呢?”

小和尚答道:“我那样做就是为了除去师父的闲名啊!”

真正的智者永远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就像故事中的洞山禅师和那个小和尚,除去虚名,就是除去不必要的负担,内心也因此得以宽慰。明白其中道理,人生便会得到解脱,一切烦恼和麻烦也会远离自己。

这种思想正是季羡林所推崇的。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境界也是他极为认同的。看破名利,名利是名利,看不破名利,名利还是名利。所不同的是我们的态度。人最重要的是应该拥有平常心,对于名利有就有,没有也不奢求。

因此,不为虚荣役使就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就不要被眼前的花环、桂冠挡住前面的道路,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抛开这一切身外之物,走自己的路,干自己的事,不因小成就妨碍自己的大成功,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心灵上的自由。

用沉默的力量与高尚的德行来对待他人的毁谤。

季羡林

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散文家。

淡然面对他人的评价

好誉而恶毁,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古代豁达的先贤一直倡导毁誉置之度外、宠辱皆不惊心。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在老子眼里,宠辱观从始至终都不存在,因而无须惊心。

古人说“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赞誉和诋毁总是相伴而生的。当一个人取得很高荣誉的时候,也就逐渐地走向了公众视野,得到很多人的关注。这个时候,有人会赞誉他的功绩,也会有一些不明真相或者带着某种目的去诋毁他的声名。

成就大事者,需要一种宠辱不惊的淡然来面对来自外界的不同声音。赞誉也好,诋毁也罢,都要坦然接受,微微一笑,接收所有对自己的评价,沿着自己选好的道路,继续前行。若是因为别人的赞誉或诋毁而陷入苦恼,摇摆不定,所谓的成就也会被别人的声音淹没。

在诽谤与赞誉中,只有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才能将自己一生的活动进行下去。在历史上曾经留下过浓墨重彩一笔的人,不仅正在接受着我们这些现代人的评价,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也曾遭受过各种各样的非议。但是他们顶受住了毁谤的压力,也接受了各种赞誉。

就像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她冒天下之大不韪登上了皇位,这种“惊世骇俗”的举动自然掀起了轩然大波。但武则天无动于衷,无论是别人对她的称颂,还是对她的诽谤,她都搁置一旁,依旧在皇帝的位置上行使着自己的权力。这种博大的胸襟,使她成功地应对了政治生涯里的种种危机,直到死去,留下一个无字碑,让后人去评述自己的功过。

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就是一个不避毁誉的人。他曾经说:“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惧,祖宗不足法,圣贤不足师。”

王安石当政期间,为了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情况,主持变法运动。他的变法运动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和一部分有革新思想的人的坚决拥护。

王安石的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那些从中得到利益的人,包括宋神宗都对王安石非常赞赏。

但是,他的变法运动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由于用人不当,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对老百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遭到了来自太后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大臣的坚决抵制。

倔强的王安石在这冰火两重天中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誓死将变法运动进行到底。但是支持他的宋神宗很快死去,失去了坚强后盾的王安石不得不退出了政治舞台。

我们暂且不论王安石的变法运动究竟有没有起到作用。仅仅王安石的这种坚持,这种在赞誉和诋毁中始终不动摇的精神就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庄子曾经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真正有修养的人,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对他赞誉有加,他也不会自傲;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诋毁他,他也不会沮丧。这种毁誉不惊的修养,是人生的极高境界。只有毁誉不惊才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动摇。

孔门贤人子路“闻过则喜”,意思是子路听到别人的指责仍然感到欢喜,子路的谦虚美德被传为美谈。

每个人都有朋友,也会有“非友”。友,难免有誉;非友,难免有毁。若是毁誉得有理,从中获益,那完全可以将这种毁誉置之度内,做到“闻过则喜”便不难了。

有位修行很高的禅师叫白隐,无论别人怎样评价他,他从不加以争辩,每次都只是淡淡地说一句:“就是这样吗?”

在白隐禅师所住的寺庙旁,住着一家三口,女儿年方二八,长得如出水芙蓉,上门提亲的人不少,老两口都不满意,便一一回绝了。无意间,夫妇俩发现尚未出嫁的女儿竟然怀孕了。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异常!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二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仍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

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

此时,他的名誉虽已扫地,但他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或是冷嘲热讽,他总是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样。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女子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街北的一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白隐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

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即使有,也只像微风吹过耳畔,转瞬即逝!

白隐禅师的泰然处之是因为将别人的评价完全置之度外了吗?从他那一句发人深省的“就是这样吗”之中,我们不难看出禅师心中泛起的微澜。他将人们的冷嘲热讽放在心上,并非为了报复,而是为了感化。

大千世界,人各有异。由于各人禀赋不同、遗传基因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各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好恶观等,都会千差万别。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各人自是其是,而不必非人之非,若能以自己的德行来感化他人,就是更高的境界。

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就必须接受来自旁人的评价。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誉,而不希望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诋毁。然而,名誉的好坏,是别人的看法,并不受我们的控制。即使我们自我感觉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一样会有人说我们不好。

古语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声名尽管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但是对于别人的评价,无论是赞誉,还是诋毁,我们都不必放在心上。因为出自别人之口的评价,并不一定是最真实的评价,只须淡然面对,而不必去过多在意。只要我们自己无愧于心,便可一路行走,宠辱不惊,坦然自适。

第三节 淡定从容才能走远

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徐志摩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现代诗人、散文家。

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

有位哲人说:“人这一生不可能顺顺利利,有得意必有失意,有快乐必有痛苦,有欢笑必有眼泪。”其实,人生之路就像天气一样。天气不可能总是风和日丽、艳阳高照,也有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时候。不可能晴朗的天气你就享受,恶劣的天气你就回避。不管人生有什么样的风风雨雨,要学会坦然面对,要学会淡然承受。因而做到“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心态的平和能使一个人作出正确的决断,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也看清自己的不足。懂得用一生践行淡然之道的人,必是一个拥有生活智慧的人。“安禅何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生活就是心灵的修炼场,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了然,方是修身养性之道。

淡然并非平庸,而是随性;坦然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低调处理人生之事,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以怡性怡情的胸襟去享受生活。花开任其绽,云散任去飘,得意时不忘我,失意时泰然恬淡,以豁达的心来体会人生的真谛。

世间之事确实如此,很多时候都是和硬币一样,集正反面于一身的。牵牛花靠攀附在篱笆架上成长,有人贬斥它是软骨头,没有人格,可悲;也有人赞美它能利用他物发展自己,开花结果,成就一番事业,可喜。

小草与庄稼争肥料,争地盘,影响庄稼生长,农民把它斩草除根。但它生命力极强,高山、石隙、洼地,都茁壮成长。人们常用“疾风知劲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赞颂它。在这个祸福并行的世间,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关键是看你如何从不利的一面当中看到有利的一面。

面对成功需要淡然以对,面对失败更要淡然以对。经历过千辛万苦,最终换来的却是失败,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痛苦的。但是,即使再痛苦,也要学着用淡然的态度来看待它。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物,都是从失败中走出来的。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他们都选择了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

佛语道:“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有的时候我们要用佛家的思想来劝慰自己。人心本无杂念,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烦恼、工作的压力、情感的纠缠等,才让人心无宁日。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看淡一时的得失,不受外物的纷扰,人生苦乐安然面对,收放自如,才能体会看天上云卷云舒的淡然与自在。

一天夜里,一场雷电引发的山火烧毁了美丽的“万木庄园”,这座庄园的主人迈克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面对如此大的打击,他痛苦万分,闭门不出,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见他还陷入悲痛之中不能自拔,就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孩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泽,一天一天地老去。一双老去的眼睛,怎么能看得见希望……”

迈克在外祖母的说服下,决定出去转转。他一个人走出庄园,漫无目的地闲逛。在一条街道的拐弯处,他看到一家店铺门前人头攒动。原来是一些家庭主妇正在排队购买木炭。那一块块躺在纸箱里的木炭让迈克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线希望,急忙兴冲冲地向家中走去。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迈克雇了几名烧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木加工成优质的木炭,然后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经销店里。

很快,木炭就被抢购一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他用这笔收入购买了一大批新树苗,一个新的庄园初见规模了。

几年以后,“万木庄园”再度绿意盎然。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苦乐成败,不在于外物的左右,而在于自己的心态和看待世界的角度,庄园烧毁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也成了废墟。面对人生的得意和失意,做事心态很重要,要时时保持内心平和,得意时不要过分骄傲。适度的骄傲能增强自信心,但是过分的骄傲则像前进路上的大石,使你失去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这就如狂放地饮酒,没有节制,酒多到“濡其首”,就会危及自身的前途。

一人若不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就会很容易被困难击倒。而一个能够坦然面对困难的人,能够放下心中的负担,反倒可以无往不胜,无坚不摧。其实,沮丧的面容、苦闷的表情、恐惧的思想和焦虑的态度,是我们缺乏自制力的表现,是你不能控制环境的表现。它们是你的敌人,你要把它们抛到九霄云外。面对得意和失意,都能从容面对,这样才算达到了一种较高境界。

世间没有死胡同,就看我们如何去寻找出路。正视不如意之事,不在失意面前退缩,自然不会无路可走。得意是一位贫乏的教师,它能教给我们的东西很少;在失意的时候,我们学到的东西才最多。

所以,不要为自己所没有的东西感到苦恼,能享受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人,才是最聪明的。

我们不妨学着坦然一点,坦然面对一切得到和失去,坦然面对一切成功和失败。我坦然,于是我心美丽;我心美丽,于是人生跟着美丽。坦然,是一份快乐,是一种潇洒;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是沮丧时自我的一种调整;是一种看淡一切功名利禄的成熟,也是平淡中的一份自信。

在人的一生中,许多的成败与得失,并不是我们都能预料到的,很多的事情也并不是我们都能够承担得起的。

很多时候,得未必是好事,失也未必是坏事。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后的无愧于心,便会得之淡然,失之亦坦然。

“最难风雨故人来”,阴森森的天气使我们更感到人世温情的可爱,替从苦雨凄风中来的朋友倒上一杯热茶时候,我们很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子的心境。“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人类真是只有从悲哀里滚出来才能得到解脱,千锤百炼,腰间才有这一把明晃晃的钢刀,“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

梁遇春

曾在北京大学任教,著名散文家、语言学家。

从容是一种心灵优势

《庄子·内篇》有言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人为什么不能鉴于流水,因为流水不是平的,只有止水才能鉴人。水平不流,如止水澄波,能够做到昼夜都在止水澄波中,便是淡定从容的境界所在。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很大的国家,像炖一条小鱼一样简单。传说舜在位时,弹琴赋诗,从容儒雅,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人生也一样。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无限多样的选择。人们似乎应该去更好地选择,选择去过一种更适然、更从容、更惬意的生活。

从容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是一种充满内涵的心灵优势。安之若素、沉默从容,往往比气急败坏、声嘶力竭更显涵养和理智。从容可以沉淀出生活中的浮躁,过滤出浅薄粗率等人性的杂质,可以避免许多鲁莽、无聊、荒谬的事情发生。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下雨了,大家都匆匆忙忙往前跑。唯有一人不急不慢,在雨中踱步。

旁边跑过的人十分不解:“雨这么大,你怎么不快些跑?”

此人缓缓答道:“急什么,前面不也在下雨吗?”

从某种角度看,当人们在面临风雨匆忙奔跑之时,那个淡然安定欣赏雨景的人,其实深谙从容的生活智慧。在现代都市竞争的人性丛林,从容淡定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大境界,别人都在杞人忧天、慌不择路,只有他镇定从容。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意思是说,树根上的小蘑菇寿命不到一个月,因此它不理解一个月的时间是多长;蝉的寿命很短,生于夏天,死于秋末,它自然不知道一年当中有春天和冬天。它们的生命都是短暂的,或许一般人觉得它们可怜,然而,那些生命即使活了几秒钟,也觉得自己活了一辈子,它们有它们自己的快乐。人生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感受的境界也各不相同,其实不必计较太多,只要我们能够从容生活,感受到生命中的快乐就行。

唯有境界从容,才不会眼热权势显赫,不奢望金银成堆,不乞求声名鹊起,不羡慕美宅华第,因为所有的眼热、奢望、乞求和羡慕,都是一相情愿,只能加重生命的负荷,增加心灵的浮躁,而与豁达康乐无缘。

老僧的一位老友来拜访他,吃饭时,他只配一道咸菜。

老友忍不住问他:“这样不会太咸吗?”

老僧回答道:“咸有咸的味道。”

吃完饭后,老僧倒了一杯白开水喝。

老友又问:“白水过于平淡了吧?”

老僧笑着说:“白水虽淡,可是淡也有淡的味道。”

漫漫人生路,需要品尝各种滋味,咸菜的咸与白水的淡就像人生中遇到的不同情境与事件,超越了咸与淡的分别,才能真正品味到咸的恰到好处与淡的至纯至真。

心灵与外物一经碰触就再也难以分开,这正是造成我们人生苦难的根源。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着在年轻的时候,就摆脱外物的纠缠,尝试着去放松,给自己的心灵腾出一片空间,让自己能够平和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减轻不满足、不平衡带来的负担。当我们真正懂得了从容是一种心灵的优势,能够淡然面对生活的时候,无论过着怎样的生活,我们都能从正在拥有的生命中感受到淡淡的幸福。

梁实秋是近代最负盛名的作家和翻译家,他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至今是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典范。和同时期的文人大多参与政治不同,梁先生对政治的态度是规避三舍,他一再强调文学和文人应该保持独立的思想和生活,尽量去掉阶级性。

在北大教书的时候,梁先生始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过他从容质朴的生活,上课、听戏、下馆子、游园子,从来不将自身和政治挂上钩,无论是身边哪位同事又高升进政务院了,抑或是自己的哪位知己又收到某政府机构的邀请了,梁先生都装作不知。观其一生,这种淡然从容的生活志趣梁先生从未改变过。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心态,梁先生才在旁人都忙于世俗杂务的时候,能够潜心于书斋,把精力放在提高文化修养上面,他先后发表的《雅舍小品》等散文著作开创了一股清新的文风,成为后世争相效仿的对象。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无论是多么的荒凉或不和谐,或者一个人的生活条件是多么的艰难,这都无关紧要。在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着巨大的潜能,这使他能在每一次暴风雨和外在不利环境的重压下保持真诚和平静,他是自己的主人。他可以这样指导他的思想,甚至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这样,任何事物都无法破坏他对天赐的巨大潜能的开发和利用。

人生是不可避免的“劳生”,但“劳生”更要“徐生”。许多人忙碌了一辈子,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忙?到头来自己都无法回答。

其实,真正的动,是明明白白又充满意义的“动之徐生”,心平气和,才能生生不息。“动之徐生”是做人做事的法则,道家要人做一切事都不暴不躁、不乱不浊,一切悠然“徐生”,态度从容,怡然自得。

许多人一世“劳生”,从来不知“徐生”的从容,其实他们陷入了人生的误区,无法自拔。心无旁骛,只做自己该做的,面对纷杂世俗之事,一笑而过,笑看世间风云变幻,只求从从容容、平平淡淡,因此,看到的又是山水的本来面貌。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之道便在其中: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如今的社会,每个人都奔波劳碌,疲于奔命,早已忘却了“从从容容才是真”的人生真谛。青山不改,细水长流,“动之徐生”,从容便是。生命的原则若是合乎“动之徐生”的原则,便能够营魄合一、持盈保泰。

从容是一种心灵优势,从从容容才是真。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不可以强求的,那些刻意强求的东西或许我们终生都得不到,而我们不曾期待的灿烂会在我们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只有做到了平淡、坦然,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达观进取,笑看风云。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在利害关系方面,人己最不容易调协,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

朱光潜

曾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以出世心做人,以入世心做事

中国文人在谈论理想人格时,总是离不开两个词:出世与入世。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出世与入世的思潮永远泾渭流变,枝蔓衍生,成为思想精神文化上的两难选择。特别是在封建时代的文人们,要么选择精神上的困顿,要么远离官场,潇洒自在。

陶渊明因看不惯官场黑暗而退隐江湖,选择了出世,并且没有再回来,即使他有过想法。也有入世成就霸业,急流勇退般出世的人,例如范蠡。相传范蠡帮勾践报仇之后,便弃官从商,富而有德,人称“陶朱公”。而这个世界上,真正像范蠡那样的人不在多数,大多都是像李白、李商隐这样的人,郁郁不得志,无处退隐。

出世与入世,换一种说法其实就是看透进退的玄机。古人讲进退,是指做官还是退隐的问题。明代理学大师薛文清说:“进将有为,退将自修。君子出处,唯此二事。”这是古人的进退观,正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最高明的智者会在出世和入世间进退自如,不受名利的束缚,既能全身,又能成就大业。梁漱溟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代表。

梁漱溟先生说:“挺然是有精神,站立得起。安详则随时可以吸收新的材料,因为在安详悠闲时,心境才会宽舒;心境宽舒,才可以吸收外面材料而运用融会贯通。”

梁漱溟先生到北大讲学后,便开始研读儒家经典。他发现佛学只言苦,而儒家却讲乐。这两者的矛盾迫使他去寻求答案。这时,少年中国学会邀请他去做关于宗教问题的演讲。这件事情在以前本是很容易的,但现在他“写不数行,涂改满纸,思路窘涩,头脑紊乱”。

于是,他放下笔,在《东崖语录》中看到“百虑交锢,血气靡宁”这句话才蓦然惊醒。

正是这件事情,促使他后来重返儒家。

梁漱溟先生认识到自己在散乱暴躁的心境之下,很难认真地去做好每件事情。所以,他选择放下了手头之事,在平和的心境下确立了自己的“精神”——放弃出世,回归儒家。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幸运者,他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的人生只有短短的54年,他出山辅佐刘备的时候,刚好近而立之年,正是人生大好时光。隆中对成了他人生的分界线。他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另一句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分别代表了他前后半生的精神。

诸葛亮是先出世,后入世的。前半生避世草堂之中,躬耕于南阳,博览群书,拥有经世致用的才能,同时在身体力行中,养成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前半生为后半生打好了基础,所以他既不会苟活于乱世,也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所拥有的人生,的确令人向往。现在面对出世与入世,很多人无从选择,往往会从这一面走到那一面。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走的人生路也不可能相同,所以什么样的生存方式都是正确的,只是不要自寻烦恼就是了。毕竟出世与入世只不过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入世却能够不恋世,便是心出家,再经过生活的锤炼而愈发炉火纯青,才会有真正的觉悟。出世却持名利心,不仅不能有助于解脱,反而会影响道心,更堕地狱!

有个说法叫出离心,是以出世之大愿,做入世的事业,也就是“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朱光潜先生也曾用这句话评价弘一法师,即“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印度有一位智者,学识渊博,德高望重。他有一个小徒弟,天资聪颖,却总是怨天尤人。

这天,徒弟又开始抱怨,智者对他说:“去取一些盐来。”徒弟不知何意,疑惑不解地跑到厨房取了一罐盐。

智者让徒弟把盐倒进一碗水里,命他喝下去,徒弟不情愿地喝了一口,苦涩难耐,智者问:“味道如何?”

徒弟皱了皱眉头,说:“又苦又涩。”

智者笑了笑,让徒弟又拿了一罐盐和自己一起前往湖边。

智者让徒弟把盐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掬一捧湖水喝吧。”

徒弟喝了口湖水,智者问:“味道如何?”

徒弟说:“清爽无比。”

智者又问:“尝到苦涩之味了吗?”徒弟摇摇头。

智者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人生中的许多事情如同这罐盐,放入一碗水中,你尝到的是苦涩的滋味,放入一湖水中,你尝到的却是满口甘爽。让自己的心变成一湖水,自然尝不到人生的苦涩。”

做人做事,都应如此,莫让心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心如大海,便可达到出世的境界。但最完美的人生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出世,而是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以出世的心态做人,以入世的心态做事。常怀出世之心,功名利禄才能看得淡、愤懑幽怨才能放得下;常怀入世之志,满腔抱负才能展得开、生命之翼才能飞得起。做人当如隐士,在滚滚红尘中淡泊明志,羽扇纶巾,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做事当如战士,在人生战场上披坚执锐,长剑既出,虽千万人吾往矣!

具体说来,人活着要做事,要谋生,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社会,都来不得半点虚妄。一个人一生能看到几次日出日落的景致?因此主要还是得珍惜,绝不能虚度光阴。要每日都过得充实、有意义,有益于人,也有益于己。

积极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不悲观,不厌世,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走去。明知愈走愈接近那谁也无法逃避的终点,也坚定地前行。这样的人生是摆脱了大悲苦,拥有大欢喜的人生。

生是一种偶然,由父母至祖父母至高祖父母,你想,有多少偶然才能落到你头上为人。上天既然偶然生了你,所以要善待生,也就是要善待人。

张中行

曾在北京大学任教,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

忘记怨恨,淡然面对

屠格涅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但是谁能说是不需要宽容的呢?”的确,我们每天都在生活,过错总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将生活继续下去,是因为别人总是用一种宽容心态在包容我们的过错。而我们所能作出的回应,就是用同样的宽容去面对自己遇到的人和事。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不如意,也难免会遇到怨恨。怨恨就像海水,喝得越多,就越觉得口渴难耐。

可是,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呢?生活中,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去对待爱恨情怨,所以总是活得很累,总有不能淡然面对的事情,其实这都是在跟自己过不去。面对怨恨时,应学会忘记,淡然面对。

释迦牟尼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人生就像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它既种植希望和成功,也会播种仇恨,但最好不要在人生中播散这种仇恨的种子。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不管我们的理由如何,怀恨总是不值得的。学会忘记怨恨,淡然面对,即便他们曾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痛苦。当宽恕的行为一旦产生,我们的内心便会获得永远的安宁与平静,原谅别人的同时,也放过了自己。

人活在世上,生死爱恨一念间,就这么短短的一辈子,一去不会再回,究竟能容纳下多少怨恨?总把怨恨放在心头,就不会拥有快乐的生活。

社会本来就复杂多变,人与人之间多一点美好,少一点怨恨,快乐就会在心头荡漾,我们的生活也就幸福很多。

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的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当时,白人统治者对他进行了残酷的虐待。

罗本岛上布满岩石,到处是海豹、蛇和其他动物。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锌皮房”,平时打石头,将采石场的大石块碎成石料。有时他还要下到冰冷的海水里捞海带,有时也干采石灰的活儿——每天早晨排队到采石场,然后被解开脚镣,在一个很大的石灰石场里,用尖镐和铁锹挖石灰石。因为曼德拉是要犯,看管他的看守就有3人。他们对他并不友好,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他。

1991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以后,他在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

总统就职仪式开始后,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来宾。他依次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他说,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他深感荣幸,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初在罗本岛监狱看守他的3名狱警也能到场。随即他邀请他们起身,并把他们介绍给大家。

曼德拉的博大胸襟和宽容精神,令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颜,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恭敬地向3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场的所有来宾以至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

后来,曼德拉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狱中生活使他学会了控制情绪,因此才活了下来。

牢狱岁月给了他时间与激励,也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的痛苦。他说,感恩与宽容常常源自痛苦与磨难,必须通过极坚韧的毅力来训练。

获释当天,他的心情平静:“当我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海阔天空来自于宽容大度,山高水长来自于淡然面对。对于不幸,与其委靡不振,一味地怨憎,不如淡然面对,主动化解痛苦,达到一种真正的不怨恨任何人的境界。生活中,忘记怨恨,记住恩惠,不仅仅是一种美德,也是能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更愉快的秘方。

忘却过去的疼痛才能好好生活,如果我们一直怀抱仇恨而生活,只会激化矛盾,酿成大祸。只有将恨意化解,才能让紧张的气氛化作脉脉温情。大度一些,宽容一些,做到不惊不扰,反而会让我们拥有平静而快乐的生活。

人有自由意志,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人性与兽性的争斗。即便兽性暂居上风,但终究敌不过人性,这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内心的对决始终在进行,面对兽性的暂时得逞,我们最需要做的便是用人性的慈悲之心去宽恕。

实际上,忘记仇恨,还是关爱他人、关爱世界,都是我们面对人生的一种方式。人人都有不足,事事都有缺憾,但是瑕不掩瑜,只要我们忘记仇恨,不刻意追求完美,我们就能从中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从而拥有更加丰富而美好的真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