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读点金融学
22669200000005

第5章 为什么贫者越贫,富者越富——每天读点金融学原理

货币也会排斥异己的——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这就是著名的格雷欣法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类似的现象。

假定男A,男B,美女C,从客观条件和个人禀赋来看,男A较有优势,男B稍逊。若从资源配置来看,A、C结合实属大快人心,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简单。A男因自身禀赋或客观条件好,选择面比较广,“吊死在一棵树上”的机会成本过大。而B男则相反,可能是“一无所有”,索性“孤注一掷,拼命一搏”。这样B男在追求美女C的努力程度上显然会大于A男,而C女只能凭借对方的行为表现来评判其爱恋自己的程度。往往会被B男刻意粉饰的“海枯石烂,一心一意”的倾慕和忠诚而迷惑,被B男拖入婚姻的“围城”。于是,婚恋角逐画上了句号。

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最后,良币将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基础。因为如果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用出去,或者即使能够用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币的“实际”而非“法定”价值与对方进行交易。

18世纪20年代之后,由于某人不懈努力,白银终于变为非主流,黄金成为货币世界永恒的主题。某人,叫作艾萨克·牛顿,而且,与你认知的牛顿是同一个人。牛顿,是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是经典力学、微积分的奠基人。对物理和数学来说,牛顿是奠基人;对牛顿来说,物理和数学只是业余爱好。牛顿的本职工作,只是英国王室造币大臣。在这个职位上他一干就是三十多年,那是相当兢兢业业。

牛顿当政之前,“造币大臣”只是一个闲职,没有任何实权。各家银行自己发行银行券,自行铸造铸币,日子过得那是相当滋润,关造币大臣何事。黄金为币,始于牛顿。

18世纪初,金银同为英国货币,但牛顿发现黄金越来越多,白银越来越少。因为,黄金在欧洲大陆购买力低于英国,白银的情况则恰恰相反。也就是说,在英国本土金贱银贵,在海外金贵银贱。

牛顿不但掏空了国库的白银家底,而且收购英国居民银器,就是为了增加白银铸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出约700万英镑白银,依然不能扭转金贱银贵的局面,新铸的银币也在流通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牛顿很伤心,伤心之后就明白了:既然黄金在本土便宜,无论铸多少银币都会被人藏起来,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的托马斯·格雷欣爵士发现并加以明确表述的。格雷欣是英国著名的金融家、慈善家,格雷欣学院的创建者,英国王室财政顾问和金融代理人。1559年,他根据对当时英国货币流通状况的考察,上书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建议收回成色不足的劣币,以防止成色高的良币外流,并重新铸造足值的货币,以维护英国女王的荣誉和英国商人的信誉。格雷欣在建议书中首次使用“劣币驱逐良币”的说法,指出由于劣币与良币按面额等值使用,因此人们往往把良币贮藏起来或运往外国使用。这样就出现市面上所流通的都是劣币,而良币被驱逐出流通领域的货币现象。

格雷欣法则是金属货币流通时期的一种货币现象。但随着时代变迁,金属货币被纸制货币所代替。第一代纸币是可兑换的信用货币,其主要的、完善的形式是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它是银行的债务凭证,承诺其持有人可随时向发行人兑换所规定的金属货币。所以,这一种纸币叫作可兑换纸币。第二代纸币是由银行券蜕化而成的不可兑换纸币,它通常由中央银行发行,强制通用,本身价值微乎其微,被认为是纯粹的货币符号。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货币、信用与商业》一书中写道:“可兑换的纸币——即肯定可以随时兑换成金币(或其他本位硬币)的纸币——对全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几乎和面值相等的本位硬币一样。当然,哪怕对这种纸币十足地兑换成本位硬币的能力稍有怀疑,人们就会对它存有戒心;如果它不再十足兑现,则其价值就将跌到表面上它所代表的黄金(或白银)的数量以下。”显然,硬币是良币,可兑换纸币是劣币。在正常情况下,两者完全一样,但当纸币兑换成硬币发生困难时,其名义价值就会贬值,严重时就会发生挤兑。这时纸币就会被卖方拒收,流通困难,从而迫使其持有人不得不涌向发行银行要求兑换硬币。这种情况,实际上宣告格雷欣法则的失效,即已经不是作为劣币的纸币代替硬币,而是相反,人们将持有硬币以代替纸币。

在现实生活中,格雷欣法则实现要具备如下条件:劣币和良币同时都为法定货币;两种货币有一定法定比率;两种货币的总和必须超过社会所需的货币量。“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仅在铸币流通时代存在,在纸币流通中也有。大家都会把肮脏、破损的纸币或者不方便存放的镍币尽快花出去,而留下整齐、干净的货币。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譬如说,平日乘公共汽车或地铁上下班,规矩排队者总是被挤得东倒西歪,几趟车也上不去,而不遵守秩序的人倒常常能够捷足先登,争得座位或抢得时间。最后遵守秩序排队上车的人越来越少,车辆一来,众人都争先恐后,搞得每次乘车如同打仗,苦不堪言。再比如,在有些大锅饭盛行的单位,无论水平高低、努力与否、业绩如何,所获得的待遇和奖励没什么差别,于是,年纪轻、能力强、水平高的就都另谋高就去了,剩下的则是老弱残兵、平庸之辈,敷衍了事。这也是“劣币驱逐良币”。再有,官场上的腐败现象如同瘟疫一样蔓延,不贪污受贿损公肥私只能吃苦受穷。而且,在众人皆贪的时候,独善其身者常常被视为异己分子,无处容身,被迫同流合污,否则就会被排挤出局。最后廉吏越来越少,越来越无法生存。这还是劣币驱逐良币原则在起作用。

什么让你一夜暴富,或一夜破产——财务杠杆率

曾经的次贷危机使整个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受到波及,除新世纪金融公司、美国的Countrywide、英国的诺森罗克银行、北岩银行因其业务主要集中在抵押贷款领域而遭受重创外,花旗集团、美林证券、瑞士银行等大型综合银行和投资银行也都未能幸免。

美林有稳定的经纪业务,花旗有大量的零售银行业务和全球化的分散投资,瑞士银行有低风险的财富管理业务,一贯享受着最高的信用评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只是他们利润来源的一小部分。但正是因为这个抵押贷款业务让这些金融寡头们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在20倍的高杠杆放大作用下,各大金融集团在次贷危机中的投资损失率竟然达到18%至66%,平均损失约30%。

很多投资银行在追求暴利的驱使下,采用20~30倍的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通过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高杠杆率对投行的影响是双向的,它既能放大投行的盈利,也能放大投行的风险损失;其资产的小幅减值或业务的微小损失都有可能对孱弱的资本金造成严重冲击,令其陷入绝境。

所谓的杠杆率即一个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与资产之比率。杠杆率是一个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出公司的还款能力。一般来说,投行的杠杆率比较高,美林银行的杠杆率在2007年是28倍,摩根斯坦利的杠杆率在2007年为33倍。

财务杠杆之所以叫杠杆,有它省力的因素。物理杠杆通过增加动力臂长度,提高动力的作用,来节省所付出的力量;而财务杠杆则通过增加贷款数量来节约自有资金的支出,增加资金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收益水平。这里需要符合一个基本的条件,就是贷款利率低于资金利润率,也就是说,用借来的钱赚得的钱要比借钱的利息高,否则贷得越多,赔偿的就会越多。

财务杠杆率等于营业利润与税前利润之比,反映的是由于存在负债,所产生的财务费用(利息)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负债的程度和企业偿债能力,财务杠杆率越高反映利息费用越高,导致ROE指标越低。

简单地讲就是把你的资金放大,这样的话你的资金成本就很小,同时你的风险和收益就放大了,因为盈亏的百分比不是依据原来的资金,而是根据放大后的资金来衡量的。也可以把财务杠杆简单看作是公司利用债务资产的程度,即公司负债与公司净资产的比值。可以确定的是,该比值越高,公司的杠杆比率就越大,说明公司的经营风险越高;比值越低,公司的杠杆比率就越低,公司的经营风险也就越低。

财务杠杆是用公司的资本金去启动更多的资金,在金融学中,经常用杠杆比例这一指标来表示。杠杆比例是总资产与净资产之比,这一比例越高,风险就越大。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高杠杆所带来的高收益与高风险。

以投资股票为例,假如某投资者有1万元可用于投资,欲购买A股票,当前价格10元,他可买1000股,在不计手续费的情况下,股价上涨至15元,他可获利5000元,股价下跌至5元,他将损失5000元。

又假如他可以按1:1的比例融资(其杠杆是2倍),那么,他可购买2000股A股票。股价上涨至15元,他可获利1万元,股价下跌至5元,他将损失1万元。如此,收益和风险都扩大了两倍。

再假如他使用4倍的杠杆融到4万元,则其可以买4000股股票,如果股价同样从10元上涨至15元,他每股盈利5元,可以赚2万元,股票下跌至5元,他将损失2万元。其投资的收益与风险与初始投资相比,也放大了4倍。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更多更快地获得资产性收益,利用财务杠杆开始压缩生活杠杆,通过炒股炒房获得资本,尝到甜头之后,往往抵押房地产炒股,甚至继续利用房地产抵押买来的股票做抵押再炒股炒房,杠杆比例持续上升。当资产价格上涨,这些杠杆带来正面效应,获得大量收益的时候,个人往往因为钱来得太容易而昏头,冲动买入大量奢侈品,刺激了生活杠杆。但是,如果资产价格下跌,这些杠杆作用的威力也是巨大的,你所有的资产均可能会化为泡影,成为负债累累的负翁。

因此,控制杠杆是分散业务风险的前提,在金融创新中要秉持“可以承受高风险,绝不承受高杠杆”的原则,当风险不可测时,控制杠杆比控制风险更重要。

随大流是明智还是愚蠢——博傻理论

在艺术品市场中,商品琳琅满目,很多人对艺术品一知半解,也完全不去管某件艺术品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也愿意花高价买下。这是因为大部分人都在期望会有比自己更不在行的人,可能会凭借一时冲动,或者喜欢它的做工和外表,而再以更高的价格从自己手中买走。像其中所描述的一样,投资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准确判断究竟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出现。只要你不是最大的笨蛋,就仅仅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如果再也找不到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从你手中买走这件艺术品的话,那么,很显然你就是最大的笨蛋了。

“博傻理论”所要揭示的就是投机行为背后的动机,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么自己就一定是赢家,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没有一个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来做你的“下家”,那么最终最大的笨蛋就是你。任何一个投机者对“最大的笨蛋”理论都深信不疑。

那什么是博傻?在股票和期货市场上,博傻是指在高价位买进股票,等行情上涨到有利可图时迅速卖出。这种操作策略通常被市场称为傻瓜赢傻瓜,所以只能在股市处于上升行情中适用。从理论上讲博傻也有其合理的一面,博傻策略是高价之上还有高价,低价之下还有低价,其游戏规则就像接力棒,只要不是接最后一棒都有利可图,做多者有利润可赚,做空者减少损失,只有接到最后一棒者倒霉。投机狂潮最有力的动机解释就是博傻理论。

1593年,一位维也纳的植物学教授到荷兰的莱顿任教,他带去了在土耳其栽培的一种荷兰人此前没有见过的植物——郁金香。荷兰人对此非常痴迷,于是教授认为可以大赚一笔,但是他所出示的高价令人望而却步。不得不让人想到了其他秘密的举动。终于在一个深夜,教授带来的全部郁金香球茎都被一个窃贼收入囊中,并以比教授低很多的价格很快卖空。

郁金香就以这种方式出现在荷兰人的花园里。后来郁金香受到花叶病的侵蚀,病毒使花瓣生出一些反衬的彩色条纹或“火焰”。富有戏剧性的是带病的郁金香成了珍品,以致一个郁金香球茎越古怪价格越高。于是有人开始囤积病郁金香,又有更多的人出高价从囤积者那儿买入并以更高的价格卖出。1638年,最大的笨蛋出现了,持续了五年之久的郁金香狂热悲惨落幕,球茎价格竟然跌到了一只洋葱头的售价。

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专业投资者不愿将精力用于估计内在价值,而宁愿分析投资大众将来如何作为,分析他们在乐观时期如何将自己的希望建成空中楼阁。成功的投资者会估计出什么样的投资形势最容易被大众建成空中楼阁,然后在大众之前先行买入股票,从而占得市场先机。

在如此这般疯狂的投资世界,每分钟都会诞生无数个傻瓜——他之所以出现就是要以高于你投资支付的价格购买你手上的投资品。只要有其他人可能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再高的价格也不算高。发生这样的情况,正是大众心理在发酵。凯恩斯本身也是因为在投机行为中发现了“博傻理论”。

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了能够专注地从事学术研究,经常出外讲课以赚取课时费,但课时费的收入毕竟是有限的,在不满足的情况下,他在1919年8月,借了几千英镑去做远期外汇这种投机生意。仅仅4个月的时间,凯恩斯净赚1万多英镑,这相当于他讲课10年的收入。刚开始有惊无险,狂妄之余仍然任由自己的欲望膨胀,仅仅3个月之后,凯恩斯就把赚到的利润和借来的本金输了个精光。赌徒的心理是输掉的总要想尽办法赢回来,上帝总是眷顾幸运的人,结果7个月后,凯恩斯又涉足棉花期货交易,又大获成功。

此间凯恩斯把期货品种几乎做了个遍,而且还涉足股票。到1937年他因病而“金盆洗手”的时候,他已经积攒起一生享用不完的巨额财富。

与一般赌徒不同,作为经济学家的凯恩斯在这场投机的生意中,除了赚取可观的利润之外,最大也是最有益的收获是发现了“笨蛋理论”,也有人将其称为“博傻理论”。

对于博傻行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性博傻;一种是理性博傻。前者是在行动时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一场未知结果的博傻游戏,而后者是清楚地知道博傻及其相关的规则,只是相信一定会有更傻的投资者会介入,因此会拿些少量的资金来赌一把。

始于1720年的英国股票投机狂潮有这样一个插曲:一个无名氏创建了一家莫须有的公司。自始至终无人知道这是什么公司,但认购时近千名投资者争先恐后把大门挤倒。没有多少人相信它真正获利丰厚,而是预期更大的笨蛋会出现,价格会上涨,自己要赚钱。饶有意味的是,牛顿参与了这场投机,并且不幸成了最大的笨蛋。他因此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但人们的疯狂实在难以估计。”

理性博傻能够赚取利润的前提是,会有更多的傻子来跟风,这是对大众心理的判断,当投资者发现当前的价位已经偏高准备撤离时,市场的高点也真正到来了。所以“要博傻,不是最傻”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没有人能准确地判断出会有多少更傻的人介入,一旦理性博傻者成为最大的傻瓜,那么为何当初会加入理性博傻的队伍中。所以参与博傻的前提是要对大众心理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控制好自己的心态。对于博傻现象,完全放弃也不一定是完全合理的理性,在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状况下,适当保持一定的理性博傻,也不失是一种投资策略。

贫者越贫,富者越富——马太效应

《圣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富人将要远行去国外,临走之前,他将仆人们叫到一起并把财产委托给他们保管。主人根据每个人的才干,给了第一个仆人五个塔伦特(注:古罗马货币单位),第二个仆人两个塔伦特,第三个仆人一个塔伦特。拿到五个塔伦特的仆人把它用于经商,并且赚到了五个塔伦特;同样,拿到两个塔伦特的仆人也赚到了两个塔伦特;但拿到一个塔伦特的仆人却把主人的钱埋到了土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主人回来了。拿到五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另外五个塔伦特来见主人,他对自己的主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五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五个。”“做得好!你是一个对很多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同样,拿到两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他另外两个塔伦特来了,他对主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两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两个。”主人说:“做得好!你是一个对一些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很多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最后,拿到一个塔伦特的仆人来了,他说:“主人,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强人,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我很害怕,于是就把钱埋在了地下。看那里,埋着你的钱。”主人斥责他说:“又懒又缺德的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那么你就应该把钱存在银行,等我回来后连本带利还给我。”说着转身对其他仆人说:“夺下他的一个塔伦特,交给那个赚了五个塔伦特的人。”“可是他已经拥有十个塔伦特了。”“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这个故事出自《新约·马太福音》。20世纪60年代,知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首次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如今,马太效应在经济领域的延伸意义就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其实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在金钱方面也是如此:即使投资报答率相同,一个本钱比他人多十倍的人,收益也多十倍;股市里的大庄家可以兴风作浪而小额投资者往往血本无归;资本雄厚的企业可以纵情运用各种营销手腕推广自己的产品,小企业只能在夹缝中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地马太效应适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经济学规律告诉我们,财富的增减有时候以几何的形式呈现。每一个有志于扩张财富的人,都应掌握财富增长的规律,去实现自己的计划。

对于投资者来说,储蓄和投资是积累财富的两大重要途径。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最没有风险的,而且可以获得稳定的利息,殊不知在低利率时代仅仅依靠储蓄不可能满足你积累财富的要求。因为通货膨胀一方面会使你手中的货币贬值,另一方面,投资会使以货币计量的资产增值,你持有了能够增值的资产,自然就不用担心资金购买力的侵蚀了。

不如我们先看个案例:

光成和青楠是同一个公司的职工,他们每月的收入都是2000元,光成刚开始每个月从工资中扣除400元存在银行做储蓄,经过3年,积累了近15000元。然后,他将其中的5000元分别存在银行和买了意外保险。再将剩下的1万元投资了股市。起初,股票上的投资有赔有赚,但经过2年多的时间,1万元变成了4万元多,再加上后面两年再投入的资本所挣得的赢利以及留存在银行里的储蓄,他的个人资产差不多达到了7、8万。

而青楠则把钱全都存在了银行,五年下来扣除利息税,再加上通货膨胀,他的钱居然呈现了负增长。也就是说如果他和光成一样,每月存400元,那5年后,他的存款也不过是25000元,再扣除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假定为0.03%)7.5元,则剩下24992.5元。

五年的时间,就让两个人相差将近5万元!一年就是1万,那么40年后呢?就是更大的数字了。而且,光成因为积蓄的增多,还会有更多的机会和财富进行投资,也就是能挣更多的钱。青楠则可能因为通货膨胀,积蓄变得更少。

案例正应了马太效应里的那句话,让贫者更贫,让富者更富。即便是再小的钱财,只要你认真累积,精心管理,也会有令人惊讶的效果,并让你有机会、有能力更加富有。

一些工薪族认为,每个月的工资不够用,即便省吃俭用也没剩下多少。即便理财,效果也不大,还有必要理财吗?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只要理财,再少的钱都可能给你带来一份收益,而不理财则再多的钱也会有花光的时候。再者,理财中还有一种奇特的效应,叫作马太效应。只要你肯理财,时间久了,也就积累了更多的财富,有更多的机会收获成功。不要让你的财富陷入负增长的不健康循环中去,善理财者会更富有,而不懂得运作金钱赚钱的人会日益贫穷,这就好比马太福音中的那句经典之言:让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不可违背的“太太定律”——市场意志原理

投资基于信念。比如,同样的消息释放出来,听闻的投资者会有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不同的分析师也会根据不同的数据得出五花八门的结论;所有的交易单,有多少买方就必定有多少卖方。市场里的每一位交易者,其实都是在根据自己的“信念系统”进行交易。而所谓的“基本面研究”和“技术分析”,不过是辅助手段,或者说让自己的交易单下得更加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对于市场信念各学派有着不同的见解。

奥地利学派的信念是:市场是自然的函数,任何人都不能对抗自然,而只能顺应自然。奥地利学派相信,个体与整体受同样的规则约束。如果说某种原则对个人有益,譬如节俭,那么对私有实体、国家也同样有益。经济学不存在任何的“集合悖论”,也不应人为地规划所谓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自然界有既定的自然规律,比如阴阳交替,潮涨潮落,那么人类本身也难逃自然规律而经历繁荣和衰败,经济活动是人所为,也无法摆脱自然的约束。奥地利学派认为,经济荣枯循环不可避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无休止地维持增长,当乐观情绪蔓延,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只需炒股投资,坐收渔利的时候,实际的储蓄逐渐被耗尽,财产的消亡必会来临。在衰退期,最好的方式就是顺其自然,不要与经济规律对抗。

经济学家凯恩斯学派的信念则完全相反,认为市场是“人类意志”的函数,是可以依靠人力改变的。他们否认个体与整体的同一性,主张用两套理论解释经济:研究国家用“宏观经济学”,研究个人行为和公司行为则用“微观经济学”。凯恩斯之所以如此“创新”,很可能是受到了当时物理学界变革的影响,那时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饱受质疑,而量子力学则方兴未艾。物理学家倾向于用量子力学解释微观的原子,而仍然沿用牛顿定律来解释宏观的天体。

然而经过时代的变迁,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这种人为界定“宏观”与“微观”的缺陷。天体是由原子所组成,国家是由个人所组成,一国的经济活动也是无数个人行为的结果。究竟哪一点才是宏观与微观的界线?

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宇宙的规律在于“分形”,即在不同尺度显现出同样的规律,彼此相似却不尽相同。自然界处处都是分形的例子。例如海岸线,无论是放大100倍还是缩小到1%,都是海岸线的形状,你无法区分出自己看到的究竟是哪个尺度的海岸线。类似的还有山脊、雪花,以及天体每个层级的公转无不显现出分形的特质。同样,在市场中,艾略特的波浪理论清晰地展示了各个浪级之间的关系。但是和自然界所有其他分形一样——相似但不尽然。你无法发现两条完全一样的海岸线,也无法看到两组完全一样的波浪形态。

遗憾的是,凯恩斯主义者永远也不认同人类经济活动遵循分形的规律。勤俭节约对个人和家庭是美德,但到了社会层级,就变成了坏事。

凯恩斯主义者还把人类意志独立在自然之外,相信依靠人的力量可以扭转经济走势。一旦经济低迷,就用放松货币的方式实施刺激,从而实现恒久增长,彻底消除起伏不定的经济周期。总而言之,就是“人定胜天”。他们相信,市场不必由“虚无缥缈”的自然规律左右,而完全可以依靠决策者的财政或货币政策来控制。

“相信自然”与“相信意志”,是两套水火不容的信念。信念的区别决定了思维的差异。例如,看涨黄金与看涨美元就是一个典型。前者在“自然阵营”,相信天然货币,相信滥发钞票定会诱发恶性通胀的自然规律;后者则处于“意志与强权阵营”,信任人造货币(还有“国债”),其逻辑是“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强势美元最符合美国利益”。

信念的分歧会产生交易。有人可能会问:黄金从200美元上升到1900美元,为什么却总是有人愚蠢地卖出或做空?如果你认为市场是自然的函数,就应该顺应市场;若相信人的意志(或强权意志)可以改变市场,相信“人定胜天”,那么就会本能地选择与市场对抗。

自里根政府大力缩减政府职能,将很多原来由国家控制的工业放手推向市场以来,美国人一直陶醉在自由经济耀眼迷离的光环之中。20世纪60年代总共只占到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的金融业和保险业在放开监管的宽松环境里追逐利益迅速膨胀,到2006年已经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8%。这个庞大体系内的游戏参与者以超过自身资金储备几十甚至几百倍的杠杆率相互借贷套利并转嫁风险,在没有裁判的情况下攫取似乎没有穷尽的利润。

但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让美国人从云端跌落下来。2009年2月份29万处房产因房主无法还贷而收到强制拍卖通知,比去年同期再上升30%。3月份全美失业人口达到1320万,失业率再创新高达到8.5%。摔得鼻青脸肿的人们,带着满身伤痛互相质问:“这到底是为什么?”这正是自由市场信念过度的结果。

因此,用人的意志来左右市场,或许只会给信奉自然的信徒们一个无风险的交易机会而已。如果违背经济规律,风险将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