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22670200000002

第2章 沉不住气,难免耐不住寂寞不成器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这“坚忍不拔之志”里面就有沉住气,埋头去做,不放弃、不认输的进取精神。沉得住气,波澜不惊中蕴藏着勇猛精进的态度,低调平实中包含着积极进取的决心。无论何时,沉得住气都是我们通往成功的必备信条。

伟大是熬出来的

伟大究竟是怎样成就的?伟大的力量究竟在哪里?

冯仑在《野蛮生长》一书中说过,决定伟大的有两个最根本的力量,时间就是其中之一,时间的长短决定着事情或人的价值,决定着能否成就伟大。所以当你要做一件你希望它伟大的事情时,首先要考虑你准备花多少时间。如果是一年,绝对不可能伟大,20年或许有可能。这么长时间怎么过?不可能一直顺风顺水,肯定要熬。

想要成就伟大,就要耐得住寂寞,埋头去做,用时间熬成伟大。

这是一个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到的小岛,但历史上西方列强曾7次从这一海域入侵京津。在这个小岛上驻守着济空雷达某旅九站官兵。这个雷达站新一代海岛雷达兵在艰苦寂寞、气候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用青春和汗水铸起了一道天网。近年来,连队雷达情报优质率始终保持100%,先后20多次圆满完成中俄联合军事演习等重大任务,被誉为京津门户上空永不沉睡的“忠诚哨兵”。

这个雷达站80%的官兵是“80后”,70%的官兵来自城镇、经济发达地区和农村富裕家庭,50%的官兵拥有大中专以上学历。尽管如此,这些新一代军人仍然能够像当年的“老海岛”一样,吃大苦、作奉献、打硬仗。

风平浪静时,小岛十分美丽,初进海岛的官兵都会感到心清气爽。可不出一个星期,无法言喻的孤独和寂寞感就会悄然爬上心头。白天兵看兵,晚上听海风。值班时,盯着枯燥的雷达屏幕看天外目标;休息时,围着电视机看外面的世界。除了连队的文体活动场所外,小岛上没有任何可供官兵休闲娱乐的去处。每当有客船来岛,听到进港的汽笛声,没有值班任务的官兵,就会欢呼雀跃地拉起平板车跑向码头,去接捎给连队的货物,顺便看上一眼岛外来人的陌生面孔,呼吸几口船舱带来的岛外空气。孤岛上的寂寞,连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渔民都发出这样的感慨:“初来小海岛,心境比天高;常住小海岛,不如死了好。”

5年间,60多名战士从当兵到复员没有出过岛,他们守住了孤独,守住了寂寞。目前,九站已连续12年保持先进,年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先后两次被军区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用时间熬成伟大,是所有成就事业者遵循的一条原则。它以踏实、厚重、沉思的姿态为特征,以一种严谨、严肃、严峻的表象,追求着一种人生的目标。

人一生中际遇不会相同,伟大的标准也不会相同,但只要你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就能很好地把握机遇,成就伟大。有“马班邮路上的忠诚信使”称号的王顺友就是这样一个踏踏实实“熬”过每一天的人。

王顺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投递员,全国劳模,2007年全国道德模范的获得者。20年来,他一直从事着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的艰苦而平凡的乡邮工作。邮路往返里程360千米,月投递两班,一个班期为14天。22年来,他送邮行程达26万多千米,相当于走了21个二万五千里长征,围绕地球转了6圈!

王顺友担负的马班邮路,山高路险,气候恶劣,一天要经过几个气候带。他经常露宿荒山岩洞、乱石丛林,经历了被野兽袭击、意外受伤乃至肠子被骡马踢破等艰难困苦。他常年奔波在漫漫邮路上,一年中有330天左右的时间在大山中度过,无法照顾多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女,却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

为了排遣邮路上的寂寞和孤独,娱乐身心,他自编自唱山歌,其间不乏精品,像“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等等。为了能把信件及时送到群众手中,他宁愿在风雨中多走山路,改道绕行以方便沿途群众。而且还热心为农民群众传递科技信息、致富信息,购买优良种子。为了给群众捎去生产生活用品,王顺友甘愿绕路、贴钱、吃苦,因而也受到群众的广泛称赞。

20年来,王顺友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也没有丢失过一个邮件、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为中国的邮政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王顺友是伟大的,因为他耐住了寂寞,战胜了自己。很多人以为王顺友的日子太苦太难熬,其实,这就像爬山,熬过艰难的攀登过程,到山顶一看,天高云淡,神清气爽。我们每一个人,只有先去经历“熬”的过程,才能真正体会到“伟大”的境界。

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趟漫长的旅行,沿途有无数的坎坷和泥泞。我们要以熬药、熬粥、熬汤的态度对待人生,能够忍耐,能够战胜坎坷,将日子慢慢地熬,耐心地过,每一天都过得香甜有滋味。

“熬”是一种难得的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长期的艰苦磨炼和凝重的自我修养与完善。“熬”是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积累。一个人的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挫折,会有这样、那样的机遇,然而如果你有一颗能“熬”的心,用心去对待、去守望,伟大就会属于你。

人生最大的享受是磨砺

“滴水石穿,绳锯木断”,成功来自于坚持,功夫全在于磨砺。“磨”不是怯懦的忍耐,而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很多人天赋异禀,但因为没有毅力,很难到达胜利的终点;而那些资质平平的人,却可以凭借恒心,点滴积累,看到成功的顶点。正所谓:十年磨一剑,功夫全在磨。愿意坚持的人笑到最后,耐跑的马脱颖而出。

2006年,一本名叫《明朝那些事儿》的历史小说声名鹊起,受到千万读者的热烈追捧。小说的作者“当年明月”才气横溢、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殊不知,在现实生活中,“当年明月”却是一个毫不起眼,甚至有点木讷内向的小伙子。

“当年明月”本名石悦,1979年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他性格内向,成绩中等,没有任何特长,从小到大,一直被身边的人视为资质平庸、将来不可能有多大出息的男孩。石悦唯一有点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对历史非常痴迷。小时候,别的男孩子都喜欢变形金刚、武侠小说,石悦却对《上下五千年》等历史书籍情有独钟,百看不厌,进入大学,许多同学忙着谈恋爱、沉溺于各种网络游戏,石悦仍然将自己的课余时间全都交给了史书。

大学毕业后,石悦考取了公务员。工作之余,石悦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泡吧,也不爱交朋友,他依旧躲进史书中与各朝各代的历史人物交友为伴。石悦成了众人眼中的另类,甚至大家觉得他有点孤僻。

直到有一天,一本名叫《明朝那些事儿》的历史小说在天涯论坛、新浪网站风起云涌,很多出版商赶到石悦的单位争相要和他签订出版合约时,同事们才知道,这个平时毫不起眼、有点木讷内向的小伙子就是目前网络中大名鼎鼎的当红作者“当年明月”。

后来,有媒体记者向石悦讨取成功经验时,他调侃地说道:“比我有才华的人,没有我努力;比我努力的人,没有我有才华;既比我有才华,又比我努力的人,没有我能熬!”

石悦的成功确实是熬出来的,正因为他十年如一日地耐得住寂寞,迷恋于历史,才会换来今天的辉煌成就。石悦从忍受煎熬到享受煎熬的过程,完成了一个成大事者历经磨砺,进而蜕变腾飞的华美转身。

人生本身就是一种修炼的过程,有些人之所以能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与生俱来的天分,而是因为他们有志气,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在沉稳中磨炼身心。所谓“磨”,就是要磨炼心性,聚精会神地做一件事的过程和态度。无论何时,遇到怎样的困难,成功者都能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经历“磨”的过程,他们具备超凡的忍耐力,总能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磨难,爆发时才能撑得起未来的辉煌。

自律方能有条不紊

有些人说创业伟大,因为能够领导别人。这其实是一种想当然的错误理解,伟大不是体现在领导别人上,而是体现在管理自己上。所谓管理自己其实就是自律,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品质,同时也是一种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品质。

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躬”就是反躬自问,“自厚”并不是对自己厚道,而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当别人做错事,责备别人时,不要像对自己那样严厉。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远离别人的怨恨。

自律是一个人的优良品质,一个人要想担负起责任,没有这种品质是不行的;一个人如果想很好地为自己的团队服务,也必须具备这样的品质。它之所以这样重要,因为它是一个优秀人才必备的素质,同时也是任何人都希望具有的素质。

通用电气原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认为,一名优秀的职员应该具备出色的自制能力,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了的人,是无法胜任任何职位的,当然,最终他也不会成为一名好职员。

一名初入歌坛的歌手,他满怀信心地把自制的录音带寄给某位知名制作人。然后,他就日夜守候在电话机旁等候回音。

第一天,他因为满怀期望,所以情绪极好,逢人就大谈抱负。第十七天,他因为不明情况,所以情绪起伏,胡乱骂人。第三十七天,他因为前程未卜,所以情绪低落,闷不吭声。第五十七天,他因为期望落空,所以情绪极坏,拿起电话就骂人。没想到电话正是那位知名制作人打来的。他为此毁了希望,断送了前程。

覆水难收,徒悔无益。我们在为这名歌手深深惋惜的同时,也更深刻地明白了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带来的危害。

对于自制自律的问题,诙谐作家杰克森布朗曾经有过一个有趣的比喻:“缺少了自我管理的才华,就好像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鱼。眼看动作不断可是却搞不清楚到底是往前、往后,还是原地打转。”如果你有几分才华,自以为付出的努力也很多,却始终无法获得应有的成就,那么,你很可能缺少自我约束的能力。

曾经有一位立下了赫赫战功的美国上将,有一次他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孩子的洗礼,孩子的母亲请他说几句话,以作为孩子漫长人生征途中的准则。将军把自己历经苦难,以致最终荣获崇高地位的经历,归纳成一句极简短的话:“教他懂得如何自制!”

生活中,大多数人很难在开始的时候就具备出色的自律能力。往往是经历了他律、协助性自我管理之后,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管理。

自律能力在完善一个人的个性方面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律能力,那他在工作上的敬业程度就会大打折扣。”一家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们的上班时间是8:30,有人8:20就到了,有人8:30到,也有人8:40才到。在平时看不出这三类人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在关键时刻,或许正是因为这迟到10分钟的习惯,误了大事。这其实就是每个人的自律能力不同导致的后果。”

当你意识到自制自律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加以实施时,你会发现,无论你做什么事,都会得心应手,有条理可循。

阻碍我们的不是能力,而是狭隘

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人,他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后,便骄傲自满起来。然而,这样的人由于沉不住气,缺乏继续攀登的决心,他们在工作中没有付出100%的努力,也就很难有更好、更具建设性的想法或行动。所谓船到江心,不进则退,如果他们持续抱有这样不思进取的态度,其结果可想而知。

纳迪亚科马内奇是第二个在奥运会上赢得满分的体操选手,她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完美的表现,令全世界为之侧目。

有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当纳迪亚科马内奇被问到她为何会有如此完美的表现时,她说:“我总是告诉自己‘我能够做得更好’,不断鞭策自己更上一层楼。要拿下奥运金牌,你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要比其他人更努力才行。对我而言,做个正常人意味着会过得很无聊,一点儿意思也没有。我有自创的人生哲学:‘别指望一帆风顺的生命历程,而应该期盼成为坚强的人。’”这就是她为自己所设定的标准。

一般人认为还可以接受的标准,对于像纳迪亚科马内奇这样渴望成功的人而言,却是无法接受的低标准,他们会努力达到更高的标准。

美国富兰克林人寿保险公司前总经理贝克曾经这样告诫他的员工:“我劝你们要永不满足。这个不满足的含义是指上进心的不满足。这个不满足在历史中已经导致了很多真正的进步和改革。我希望你们绝不要满足。我希望你们永远迫切地感到不仅需要改进和提高你们自己,而且需要改进和提高你们周围的世界。”

这样的告诫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不思进取的人不但不能够发展,说不定还会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淘汰。只有那些沉住气,能够不断学习,适应形势需要的人才能够在这个社会中长久地生存。一个和自己较劲的人,就拥有了不懈的动力,凭借这样的动力,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全力以赴将任何事情做到最好,也为改变自己的命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在人类航海史上,哥伦布靠着超越的信念和勇气,书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他每一天的航海日记上都会出现这样一句话:“我们继续前行!”

是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攀登、不断超越的过程,漫漫的人生路途中,也许会阴云密布,令你感到茫然无措,但是只要你从始至终都坚定自己的信念,就会迎来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美景。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成功。

曾经有一个笑话:

一个渔翁在河边钓鱼,一条接着一条,收获颇丰。奇怪的是,他钓到大鱼就把它放回河里,小鱼才装进鱼篓里。路人很好奇,便走过去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钓鱼翁答道:“你以为我喜欢这么做吗?我也是没办法呀!我只有一个小煎锅,煎不了大鱼啊!”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这位渔翁一样,虽有一番雄心壮志,却习惯性地告诉自己:“算了吧,我只有一个小煎锅,可煎不了大鱼。”我们甚至会进一步找借口来劝慰自己:“如果这是个好主意,别人一定早就想过了。我的胃口没有那么大,还是挑容易一点的事情做好,别把自己累坏了。”

多数人遭受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不能正确地判断自己的能力,低估了自己的价值。只有不平凡的个性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韦尔奇说:“要么做行业第一,要么做行业第二,达不到就不要去做。”人的追求在哪儿,他的人生也就在哪儿,追求永无止境,你的成就也就永无止境,一旦在心里为自己预设一个追求的高度,你的人生就会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难以再有突破。

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说过:“如果我们每个人不是把事情做到九分,而是做足十分,如果整个企业所有人都这样,我相信我们的员工就能拿到十倍于现在的工资。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改进一点,做足十一分,尽到十二分的责任,我们就能够赶上欧美。企业发展了,个人也才会随之发展。”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技能,你仍然应该不断激励自己:“不断刷新我的业绩,我的位置应在更高处。”只有沉得住气,永远进取的人才能够在事业上获得一个又一个上升的台阶。

别让房子毁掉你的梦想

俗话说“先成家,后立业”“安居才能乐业”,在这些观念影响下,很多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迫不及待地买房,不单是把自己每个月的大部分收入用来供房,更有甚者在交首付时还榨干父母辛劳半生的积蓄。

买房真的这么着急吗?你是否意识到,在你年轻的时候,买一套房子在多大程度上毁掉了你的梦想?先来看下面一个故事:

1951年,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在纽约找不到工作,于是回到了老家奥马哈做股票经纪人。一年以后,巴菲特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姑娘苏珊,于是向她求婚。苏珊问他,房子怎么办?结婚后我们住哪里?

巴菲特说,我才工作一年,加上其他积蓄,我手头上只有1万多美元。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花这笔钱买个小房子;第二,租房结婚,我先拿这笔钱做投资,过几年可以买个大点的房子。苏珊选择了第二个方案。

于是巴菲特和苏珊在租来的房子里结婚,一年后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出生。1956年,租房子住4年后,26岁的巴菲特成立巴菲特联合有限公司,开始创业。1958年,巴菲特的事业才有了起色,他的投资开始获利,于是花了3.15万美元买下位于奥哈马的一座灰色小楼,至今住在这里。

1962年,结婚10年后,巴菲特赚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100万。虽然周围的朋友有很多都住上了大房子,但巴菲特没有考虑改善居住环境,而是把钱投入到了他的事业中。2008年,巴菲特拥有620亿美元的资产,成为世界首富,但他们至今仍住在奥哈马的那座灰色小楼里。

如果当时巴菲特和苏珊选择买房而不是发展自己的事业,估计巴菲特现在仍将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股票经纪人,而不是一个全世界最著名的投资商。

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投资自己远远比投资房子更重要,事业的起步和发展是需要时间和积累的,即使是股神巴菲特这样的天才,从事业起步到收获第一桶金也需要10年的发展机会。

无独有偶,国内大部分创业者也是在他们最适合创业的年代,选择了创业而不是买房。

1998年,马化腾等5人凑了50万,创办了腾讯;1999年,漂在广州的丁磊用50万创办了网易;1999年,陈天桥炒股赚了50万,创办了盛大;1999年,马云团队18人凑了50万,注册了阿里巴巴。

之所以都是50万,是因为当时的《公司法》规定,要注册必须是50万。50万在当时能干什么?1998年的时候,深圳市平均房价在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也就是说,如果马化腾们当年拿这些钱来买房子,应该可以买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

可以说,当年的马化腾们做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买房,买梦想,从而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事业。与他们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国内房产业大佬王石。2008年初,国内楼市初现调整之时,王石抛出了惊人之语:“对于那些事业没有最后定型,还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来说,40岁之前租房为好。”

可以说,从职业发展来看,一套房子会毁掉你一生的梦想。据调查,不购房的人一个月之内就可以跳槽到新的行业和公司,承担转换行业与职位的短暂压力,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只要准备8个月就可以尝试创业。而选择购房的人作出这些改变的阻力则要大得多。简单来说,如果你有一份5000元的工作,用20年的贷款买了一套最一般的房子。那么在接下来20年的时间中,在我们最有旺盛的学习力与拼劲的年代,在我们最需要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目标,在我们最有机会开始尝试创业的年代,我们却不敢轻举妄动,甚至会永远与这些机会擦肩而过。

面对当今“买房难,难于上青天”的社会形势,我们应该沉住气,多给自己一些发展和规划的时间。美国人平均31岁才第一次购房,德国人42岁,比利时人37岁,欧洲拥有独立住房的人口占50%,剩下的都是租房。我们凭什么要一踏上社会就买房,而且还要为之卖出我们的发展与梦想?

要有善于忍耐的心性

人的一生只有短短数十年,谁不想在这世上干出一番事业,留下一世英名?可是这世界上的人能做事的不少,能成大业者却微乎其微。为何会如此:因为能成事者除了要有各方面的主客观条件外,还需要有善于忍耐的心性。

孔子曾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就是如果不能忍受一时一事的干扰,不能忍住一星一点的欲望需求,则会因此而影响全局,以至于破坏即成的大事。

《卧虎藏龙》让华裔导演李安名噪一时。有人认为他的成功全靠运气,其实,李安能有今天的成功,与他的坚忍密不可分。

1978年8月,艺专毕业后,李安申请到美国伊利诺大学攻读戏剧。1983年顺利拿到硕士文凭后,李安花了一年的时间制作自己的毕业作品。作品出来时,除了得到当年最佳作品奖的荣誉外,也吸引了经纪人公司的注意,有一家经纪人公司不仅与他签约,还表示要将李安推荐到好莱坞。

进入好莱坞电影城发展几乎是每个年轻人的梦想,李安也不例外。与经纪人公司签约后,李安原以为离梦想已经不远了,但事情并不如想象中美好。原来所谓的经纪人,并不是帮他介绍工作,而是要等他有了作品后,再代表他把这部作品推销出去。然而没有剧本,哪来的电影作品?于是毕业后的李安,转而专心埋首于剧本创作。

墙上的日历就像李安笔下的稿纸一样,撕了一张又一张,整整6年的时间,他都待在家里写剧本,等机会。

要进好莱坞,谈何容易!于是李安选择从台湾出发,果然,电影《推手》一推出,立即受到来自各界的瞩目与好评,李安6年的蛰伏得到了肯定。他说:“6年不是一段短时间,如果没有相当的耐心,可能早已消沉了。”

6年之中,李安最大的体会就是,身处逆境中千万不要焦躁不安、惊慌失措及盲目挣扎,“我庆幸自己学会了忍耐,才有今日的成就”。

忍耐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是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儒家思想的精髓。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成名人物都是靠忍字而成大业的。现代世界上许多在事业上非常成功的企业家、金融巨头亦将忍奉为修身立本的真经,均在自己家中、办公室中悬挂着巨大的忍字条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忍学是世界上成功的企业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科学家的必修之课。

忍,是一种韧性的战斗,是战胜人生危难的有力武器。

为什么要提倡“忍”呢?这是根据某些事物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有的时候,你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无论你怎么努力,成效似乎都不大,被你一直信奉不疑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似乎不再有效,这就好比手中拿着一万块钱却想通过自己的精心测算、分析来撼动股市一样。此时,你所做的最好策略就是不要凭着自己的“蛮劲”,一味地相信自己的判断,投入到某些前途极端凶险的股票中,相反,若退一步,静观一下股市变化,先求其次,待选定时机东山再起,投入到选中的冷门中,这时你才能真正获得成功。所以说,忍耐的过程是痛苦的,结果却很甜蜜。

把事做到极致,为目标而坚守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事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贪多求快,凡是真正成大事者,都会戒骄戒躁。只有坚持不懈,梦想才不再遥远。

坚持就是胜利,所有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是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始终记着心中的目标,坚持就不再是盲目的举动。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会换来丰硕的果实。

1882年,26岁的考拉尔来到英国斯特林镇的一所学校当教师。他热爱读书,一次,他想在学校附近买几本书,结果却发现整个斯特林镇都找不到一家书店。

考拉尔想:“为什么我不能自己开一家书店呢?这样,我能够在赚钱的同时,还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想到这里,考拉尔开始行动了。

经过一番忙碌,一家名叫“思想者”的书店正式开张营业了。

可是,书店的生意并不好,因为镇上的人都没有读书的习惯。一连几个月下去,书店基本上可以说是门可罗雀。考拉尔想:“生意刚开始时都是难做的。只要我能够坚持到底,迟早会做起来的。即便真的做不起来,我就当这些书是自己的藏书算了。”

就这样,考拉尔在困境中坚持了下来。

可是,书店的生意越来越差。幸好考拉尔和妻子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将自己的收入几乎全补贴在了书店上,可依然入不敷出。这时,身边的朋友们都劝考拉尔干脆把书店关了算了,既然赔钱,干嘛还要开下去。这个时候,考拉尔的思想已经发生了转变,他由最初的单纯经营转变成为弘扬文化而经营。他坚定地说:“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书店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它能够带给人们知识和力量。不管书店生意如何,我都决定坚持下去。”

此后,即使遇到了金融危机,遭遇了两次世界大战,考拉尔的书店依旧照常营业。当初的斯特林镇也变成了斯特林市。

1948年,92岁高龄的考拉尔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前,考拉尔告诉自己的子孙,以后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书店都要一直开下去。

2004年,斯特林市参加了全球50个文明城市的竞选,在激烈的竞争中,斯特林市得分落后,眼看就要落选了。这时,有人向市长提到了存在了上百年的“思想者”书店。这个建议让市长眼前一亮。当他把“思想者”的牌子打出去后,“百年老店”的坚守精神让斯特林市得到了更多人的尊重。评选结束后,斯特林市不但入选,名次还排在前十。

一时间,考拉尔的“思想者”书店名扬四海,很多慕名而来的人被考拉尔的精神所感动。就这样,“思想者”书店不但成为了当地最著名的旅游景点,还成为了当地销售额最高的书店。现在每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几百万美元。

2006年,考拉尔的后人接手了书店。他对书店一百多年的经营做了详细的分析,结果发现,在考拉尔经营的66年里,书店有9年在赚钱,17年持平,其余的40年都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对此,考拉尔的后人动情地说:“面对这样的经营情况,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坚持66年。我无法想象我的祖先是如何度过那段岁月的。在那个年代,他绝不会想到书店能带来如此巨额的利润。事实上,他只是在一个思想贫瘠的时代,为文明而苦苦坚守。”

如今,“思想者”书店为考拉尔家族带来了数不尽的金钱与荣誉,但这一切,都源于考拉尔最初的坚持。其实,人生中有许多时候都是需要坚持的。谁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赢得胜利。许多伟大的成就都是坚持的结果。不管未来多么遥远,前方的道路多么坎坷,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获得胜利。

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的事也是最容易做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巨大的成功靠的不是力量而是韧性,竞争常常是持久力的竞争。有恒心者往往是笑到最后、笑得最好的胜利者。每个人都有梦想,而追求梦想需要不懈地努力,只有坚持不懈,成功才不再遥远。

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很多人在树立目标之初,能够坚定不移地向着目标迈进,但是不久之后,他们或者遇到了无法避免的挫折,或者遇到了令自己无法抵御的诱惑,于是在不知不觉中转移了注意力。此时,他们生命的航道开始偏离原来的目标,而且越走越远。

柏拉图说:“成功的唯一秘诀,就是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在很多时候,许多看似强大的人却脆弱得不堪一击,而那些似乎注定要失败的人反而创造了奇迹。这一差别的关键就在于,成功者能够坚持目标,埋头去做,不言放弃,一直到最后一分钟。

汤姆是一位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的拳击冠军,他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18岁那年,汤姆的身高只有159厘米。那一年,他参加了一场非常激烈的比赛,他的对手是一位身材魁梧的黑人拳击选手,身高179厘米,最擅长的是左勾拳,而且是连续三年蝉联俄亥俄州的拳击冠军。当时在人们看来,这位非常有实力的黑人选手必然会毫无悬念地赢得这场比赛。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汤姆竟然赢得了这场看似实力对比悬殊的比赛,获得了冠军。

其实,比赛一开始,情形的确与人们预想的丝毫不差,年轻的汤姆在高大的黑人选手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被打得浑身是血。在中场休息的时候,汤姆跟自己的教练吉比说:“这场比赛对我来说,无疑是鸡蛋碰石头,我想退出比赛。”可是,吉比教练却不赞成他这样做。吉比教练说:“不,汤姆,你能行。什么都不要想,只要你能够坚持到最后,你就一定会是胜利者。”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汤姆还是任由对方有力的拳头打落在自己身上,发出空洞的响声。汤姆感觉到,他的灵魂似乎已经脱离了自己的身体。然而,汤姆仍然牢牢记住吉比教练的话:“只要能够坚持到最后!”

很快,那位黑人对手在不停地进攻下消耗了太多体力,而汤姆的顽强坚持也使黑人对手产生了畏惧心理,此时汤姆抓住机会,开始真正地反击。凭借着坚强的意志,汤姆一拳又一拳地击向对手,汗水和血水模糊了汤姆的双眼,他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终于,裁判举起了汤姆的手,吉比教练也跑过来抱着他又唱又跳。此时,汤姆才发现,自己胜利了,对手已倒在了赛场上。

在这场比赛中,汤姆看上去不具备成功的天资、机智和才能,但是他凭借着惊人的毅力,顽强坚持,终于使自己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渴求成功的人都应该做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要轻言放弃,一定要沉住气,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毅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拥有毅力的人,无疑是伟大的,它会让人具备无穷的智慧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使人拥有一股百折不挠的强大力量,最终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