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面对自己的缺陷
卡丝·黛莉天生有一副优美动听的歌喉,但却长着一口难看的暴牙。有一回,她报名参加歌唱比赛。上台后,由于她只顾掩饰她的暴牙,观众和评委都感到很好笑,她理所当然地失败了。
“你肯定会成功,”有位评委到后台找到她,很认真地告诉她,“你音乐潜质很好,但必须忘掉你的暴牙。”
之后,卡丝·黛莉开始反思自己,慢慢走出了暴牙的阴影。后来,她在一次全国性大赛中,以极富个性化的歌唱才华倾倒了观众和评委,美国乐坛一位著名的歌唱家就此诞生。她的暴牙也因此同她的名字一样有名,许多歌迷还夸她有一口漂亮的暴牙呢。
许多人有来自身体或外貌的缺陷,遗憾的是我们常常会试图掩饰它,而不是用难得的勇气来面对我们的缺陷。
海伦·凯勒是位全世界都知道的盲人作家,她是如何站在信念的天平上的呢?换句话说,当她的生理和生存开始面临不幸的时候,她是如何成大事的呢?
海伦刚出生时,是个正常的婴孩,能看,能听,也会咿呀学语。可是,一场疾病使她变得既盲又聋又哑——那时她才19个月大。
生理的剧变,令小海伦性情大变,稍不顺心,她便会乱敲乱打,野蛮地用双手抓食物塞入口里。若被试图纠正,她就会在地上打滚乱嚷乱叫,简直是个十恶不赦的“小暴君”。父母在绝望之余,只好将她送至波士顿的一所盲人学校,特别聘请一位老师照顾她。
所幸的是,小海伦在黑暗的悲剧中遇到了一位伟大的光明天使——安妮·沙莉文女士。沙莉文也是位有着不幸经历的女性。她10岁时,和弟弟两人一起被送进麻省孤儿院,在孤儿院的悲惨生活中长大。由于房间紧缺,幼小的姐弟俩只好住进放置尸体的太平间。在卫生条件极差又贫困的环境中,幼小的弟弟6个月后就夭折了。她也在14岁时得了眼疾,几乎失明。后来,她被送到帕金斯盲人学校学习凸字和指语法。
既聋又哑且盲的少女,初次领悟到语言的喜悦时,那种令人感动的情景实在难以描述。海伦曾写道:“在我初次领悟到语言存在的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兴奋不已,那是我第一次希望天亮——我想再没有其他人可以感觉到我当时的喜悦吧。”
就是这位失明的海伦,凭着触觉——指尖去代替眼和耳——学会了与外界沟通。她10岁多一点时,名字就已传遍全美,成为残疾人士的模范——一位真正的由弱而强的人。
1893年5月8日,是海伦最开心的一天,这也是电话发明者贝尔博士值得纪念的一日。贝尔博士在这一日成立了他那著名的国际聋人教育基金会,而为会址奠基的正是13岁的小海伦。
海伦·凯勒也曾经彷徨痛苦过,但她终究是位不平凡的女性,因为她已能够坦然面对不幸的遭遇,缺陷已不再是她关注的焦点。
小海伦成名后,并未因此而自满,她继续孜孜不倦地接受教育。1900年,这个20岁的残疾女孩学会了指语法、凸字及发声,并通过这些手段获得超过常人的知识,进入了哈佛大学莱德克利芙学院学习。她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已经不是哑巴了!”她发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兴奋异常,不断地重复说:“我已经不是哑巴了!”4年后,她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受到大学教育的盲聋哑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海伦不仅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用打字机著书和写稿。
坦然面对自己缺陷的人是强者,也是智者,他们摒弃了不必要的自欺欺人,选择从容与毫不畏惧的态度,于是幸运才会降临到他们的身上。
高情商的人能将自己有限的天赋发挥到极致,罗斯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奥利弗·万德尔·劳尔姆斯认为罗斯福智力一般,但极具人格魅力。罗斯福之所以能当上美国总统,带领美国走出经济萧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真正的赢家,与他积极乐观的性格有着极大的关系。
罗斯福其貌不扬,在智力上也没有过人之处,因此他小时候是个怯懦的孩子。当他在课堂上被叫起来背诵时,总是一副大难临头的样子,呼吸急促,嘴唇颤抖,声音含糊不清,听到老师让他坐下,简直如获大赦。通常,像他这种先天禀赋较差的孩子大多是敏感多疑、落落寡欢的。但罗斯福却不甘做一个生活的失败者,他没有因为同学的嘲笑而失去勇气,当他在公众面前双唇发抖时,他总是暗中激励自己,咬紧牙关,尽力克服这一毛病。
罗斯福无疑是一个了解自己、敢于面对现实的人,他坦然承认自己的种种缺陷,承认自己不勇敢、不好看,也不比别人聪明,但他并不因此而消沉、自卑,凡是他意识到的缺点他都尽力克服,用行动证明先天的缺陷并不能阻碍他走向成功。他深知作为一个总统,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有多么重要,他学会了在说话时改变口型来修饰自己的暴牙。
罗斯福用他的勇敢与才华征服了世界,从此历史上多了一位自信而从容的伟人,少了一个自卑、颓丧的少年。
接受不完美的自我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生命个体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瑕的。如果我们抱着寻找完美的自己的态度,那生活将会一团糟。
下面这个例子是美国心理学家纳撒尼雨·布兰登的亲身经历。
在很多年前,正值花样年华的洛蕾丝无意中读了他的一本书,找他来进行心理治疗。洛蕾丝有一副天使般的面孔,可骂起街来却粗俗不堪,她曾吸毒、卖淫。
布兰登说:我讨厌她所做的一切,可我又喜欢她,不仅因为她的外表相当漂亮,而且因为我确信在堕落的表象下她是个出色的人。起初,我用催眠术使她回忆她在初中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子,当时她很聪明,学习成绩优秀;她在体育上比男孩强,招惹来一些人的讽刺挖苦,连她哥哥也怨恨她。
她于是力图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超人一等,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并不完美甚至跟别人还有较大差距时,她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无限夸大了这些不完美之处,并把自己的长处也放弃了。
布兰登费了很大力气让她明白,每个人都是长短互济,并不完美的整体,应该学会欣赏自己的不完美之美。
一年半后,洛蕾丝考取洛杉矶大学学习写作,几年后成为一名记者,并结了婚。10年后的一天,布兰登和她在大街上邂逅相遇,布兰登几乎认不出她了:衣着高贵,神态自若,生气勃勃,丝毫不见过去的创伤。
一些总感到自己不如人的人都是没有看到自己长处的人,老爱拿自己之短比别人之长。要知道,事实上你的一些缺陷却有可能成就你。
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学柔道。
最终,小男孩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师做了师傅,开始学习柔道。他学得不错,可是练了3个月,师傅只教了他一招,小男孩有点弄不懂了。
他终于忍不住问师傅:“我是不是应该再学学其他招术?”
师傅回答说:“不错,你的确只会一招,但你只需要会这一招就够了。”
小男孩并不是很明白,但他很相信师傅,于是就继续照着练了下去。
几个月后,师傅第一次带小男孩去参加比赛。小男孩自己都没有想到居然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第三轮稍稍有点艰难,但对手还是很快就变得有些急躁,连连进攻,小男孩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又赢了。就这样,小男孩迷迷糊糊地进入了决赛。
决赛的对手比小男孩高大、强壮许多,也似乎更有经验。开始,小男孩显得有点招架不住,裁判担心小男孩会受伤,就叫了暂停,还打算就此终止比赛。然而师傅不答应,坚持说:“继续比赛!”
比赛重新开始后,对手放松了戒备,小男孩立刻使出他的那招,制服了对手,由此赢了比赛,得了冠军。
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和师傅一起回顾每场比赛的每一个细节,小男孩鼓起勇气道出了心里的疑问:“师傅,我怎么就凭一招就赢得了冠军?”
师傅答道:“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几乎完全掌握了柔道中最难的一招;第二,就我所知,对付这一招唯一的办法是抓住你的左臂。这样,你左臂的缺失反而成了你最大的优势。”
有的时候,人的某方面缺陷未必就是劣势,只要善加利用,扬长避短,劣势也会转化成优势。
在这方面,伊笛丝的经历或许对每个人都有所启示。
伊笛丝从小就特别敏感而腼腆,她的身体一直太胖,而她的一张脸使她看起来比实际还胖得多。伊笛丝有一个很古板的母亲,她认为把衣服弄得漂亮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她总是对伊笛丝说:“宽衣好穿,窄衣易破。”母亲也总是这样来帮伊笛丝穿衣服。伊笛丝从来不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动,甚至不上体育课。她非常害羞,觉得自己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完全不讨人喜欢。
长大之后,伊笛丝嫁给一个比她大好几岁的男人,可是她并没有改变。她丈夫一家人都很好,对她充满信心。伊笛丝尽最大的努力要像他们一样,可是她做不到。他们为了使伊笛丝开朗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只会令她更退缩到她的壳里去。伊笛丝变得紧张不安,躲开了所有的朋友,情形坏到她甚至怕听到门铃响。伊笛丝知道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又怕她的丈夫会发现这一点。所以每次他们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时候,她假装很开心,结果常常适得其反,事后,伊笛丝又会为这个难过好几天。最后不开心到使她觉得再活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伊笛丝开始想自杀。
后来,是什么改变了这个不快乐的女人的生活呢?只是一句随口说出的话。
随口说出的一句话,改变了伊笛丝的整个生活。有一天,伊笛丝的婆婆正在谈她怎么教养她的几个孩子,她说:“不管事情怎么样,我总会要求他们保持本色。”
“保持本色!”就是这句话!在一刹那间,伊笛丝才发现自己之所以那么苦恼,就是因为她一直在试着让自己适合于一个并不适合自己的模式。
伊笛丝后来回忆道:“在一夜之间我整个改变了。我开始保持本色,我试着研究我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优点,尽我所能去学色彩和服饰方面的知识,尽量以适合我的方式去穿衣服,主动地去交朋友。我参加了一个社团组织——起先是一个很小的社团——他们让我参加活动,使我吓坏了。可是我每发一次言,就增加一点勇气。今天我所有的快乐,是我从来没有想到可能得到的。在教养我自己的孩子时,我也总是把我从痛苦的经验中所学到的教给他们:‘不管事情怎么样,总要保持本色。’”
我们也许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出身和自己的外形,但我们始终有一样别人无法剥夺的东西,那是上天赐予每个子民公平的礼物——你可以选择用怎样的心情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
喜欢现在的自我
有一天,上帝来到人间,想要帮助一些不快乐的人。
他碰到第一个不快乐的人,是维特。
上帝问他为什么不快乐,他说:“我的情人不爱我。”
上帝一听,便说:“没有关系,我的爱神丘比特来帮你射一支爱心箭。”
听罢,维特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上帝碰到第二个不快乐的人,叫玛蒂达。
上帝问她为什么不快乐,她说:“我的父母不爱我。”
上帝一听,便说:“没有关系,我派最美丽温柔又聪明的老师来照顾你。”
就这样,玛蒂达也破涕为笑地回去了。
上帝碰到第三个不快乐的人,叫耶稣。
上帝说:“世人都爱你,上帝也爱你,你为什么伤心?”
耶稣说:“我爱世人,我也爱上帝,但是我没有办法爱我自己。”
上帝听完,坐下来跟耶稣一起哭。
时常有人说:“讨厌死自己的性格了!”类似的声音不绝于耳。我们都要学会爱自己,只有懂得爱自己的人才会有人爱,否则,一个对自己都不珍视的人又怎么能得到大家的尊重与关爱呢?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在每趟水挑到家后,完好无缺的桶总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桶子到达主人家时,只剩下半桶水。
两年来,挑水夫就这样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当然,“好桶”对自己能够送满整桶水感到很自豪。“破桶”则对于自己的缺陷则非常羞愧,它为只能负起一半责任,感到很难过。
饱尝了两年失败的苦楚,“破桶”终于忍不住,在小溪旁对挑水夫说:“我很惭愧,必须向你道歉。”
“为什么呢?”挑水夫问道,“你为什么觉得惭愧?”
“过去两年,因为水从我这边一路地漏,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你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却只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桶”说。
挑水夫却对它说:“我们往主人家走的路上,你可以留意路旁盛开的花朵。”
果真,他们走在山坡上,“破桶”眼前一亮,看到缤纷的花朵开满路的一旁,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这景象使“破桶”开心了很多,但是,走到小路的尽头,它又难受了,因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桶”再次向挑水夫道歉。挑水夫温和地说:“你有没有注意到小路两旁,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好桶的那一边却没有开花呢?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边的路旁撒了花种,每回我从溪边回来,你就替我一路浇了花!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这个样子,主人的桌上也没有这么好看的花朵了!”
喜欢自己,因为你是你今生的唯一;善待自己,你将获得对自己的认同和理解;爱自己,为使自己能更好地给予他人。
意大利戏剧家皮兰德娄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在每个人身上这个世界都是你自己的唯一。”
无论现在的你情况如何糟糕,你首先要明确的是:你很出色,你必须爱现在的你,否则将无法超越眼下的成就。
每个生命都是造物主的恩赐,得到上帝平等的关爱。然而我们自己何苦总跟自己过不去呢?从现在开始,放弃与自我搏斗,走出自我攻击的怪圈,先爱自己再爱他人。
反省助你破译自我魔镜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再三的告诫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到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玩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昨天,”爱因斯坦的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蹬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扶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仍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也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从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独特光辉。
自己的那面镜子就是“反省”,或者称为“自省”。
人的很多迷惑和苦难都是不自知的结果。比如人类的眼睛演化的结果是只能朝外看,看得见别人身上的瑕疵,却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斑点。为了看见自己,人类发明了镜子,但镜子只能照出人的外貌,却看不见人的内心。要看见更真实的自己,我们就要利用一面能照出内在自我的魔镜——内省。
林肯诚恳地说过:“我相信自己绝不至于老到不能说话时,仍能大言不惭。”他随时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使他赢得了共事者的尊敬和亲善。当他在南北战争中对格兰特将军的挺进方向判断错误时,立刻写信说:“我现在想私下向你承认,你对了,我错了。”
一位教授曾经说:“如果我对一件事情的处理方法不奏效,那么我相信我必定还有许多东西未学会。可能我需要求助于别人,或是事情的后续发展会告诉我如何解决。不管如何,我首先得肯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才能找到答案。”
的确,肯反省的人,才有自我超越的可能。
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的人物都曾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自我分析。孔子的学生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只有进行自省,才能了解自己,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知和评价。也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驾驭情绪,让自己的人生道路少些坎坷,多些收获。
20世纪80年代初,艾科卡励精图治,把克莱斯勒公司从颓势中解救出来,创造了反败为胜的神话。分析家认为,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整个管理层痛定思痛,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坚忍不拔,共同努力所致。
上任不久,针对公司不景气状况,艾科卡发起了一场“反思周”活动。周末,公司的许多上层管理人员来到户外,他们聚集在疗养所里,彻底地反省自己。疗养所清幽的环境可以让每个人都静下心来,彻底地思考所犯的错误。一位管理人员回忆说:“每个人都感到强烈的不安,大家把公司的生意看得很重,希望自己能为它的振兴效力,并为它自豪。”
“反思周”归来,公司又派出25名管理人员外出取经,学习人家如何增加企业凝聚力,提高职员素质的经验。同时,解雇一些不懂行、不称职的管理人员。这样做,意味着公司精简机构,避免了派系之间不协调。艾科卡本人意识到,自己对下属发指令性命令是不对的,他主动地下放管理权。
自我反省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缺点的勇于正视,它还包括对自己的优点和潜能的重新发现。
认识了自己,你就是一座金矿,你就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展现出应有的风采。认识了自我,你就成功了一半。
“勇士”称号不仅属于手执长矛、面对困难所向无敌的人,而且属于敢于用锋利的解剖刀解剖自己、改造自己,使自己得到升华和超越的人。
自省是自我动机与行为的审视与反思,用以克服自身缺陷,以达到心理上的健康完善。它是自我净化心灵的一种手段,情商高的人最善于通过自省来了解自我。
自省是现实的,是积极有为的心理,是人格上的自我认知、调节和完善。自省同自满、自傲、自负相对立,也根本不同于自悔、自卑这种消极病态的心理。
从心理上看,自省所寻求的是健康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个性。它要求消除自卑、自满、自私和自弃,消除愤怒等消极情绪,增强自尊、自信、自主和自强,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自省者审视自我,使个性心理健康完善,摆脱低级情趣,克服病态畸形,净化心灵。自省有助于强者人格的完善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同时也成为强者的特征之一。
强者在自省中认识自我,在自省中超越自我。自省是促使强者塑造良好心理品质的内在动力。
自省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严峻的。要做到真正认识自己,客观而中肯地评价自己,常常比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别人要困难得多。能够自省的人,是有大智大勇的人。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对自己的了解不仅是最困难的事情,而且也是对人最残酷的事情。
自省不是要找到自己的不足来打击自信心,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进并完善自己。曾国藩一生坚持写“自省日记”,每天记下自己做了哪些事,哪些做得不好、哪些做得出色,他用这样的自省方式来激励自己不断向目标迈进。
圣人也罢,伟人也罢,他们都会自省,我们何不也用这种方法来认识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