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清虚集
2270200000020

第20章 道教的“创世纪”及其与其他宗教的比较

一、问题的提出

“创世纪”是基督教《圣经》的《旧约》的第一篇,讲的是基督教的上帝的所作所为,以上帝创造宇宙万物开始,以上帝答应继续带领有罪的人类结束。这里把它作为标题,是因为这些年来,我在国内外讲道教的时候,经常有人问这样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基督教有一部《圣经》,其中包含基督教的全部教义思想,道教有没有这样一部经典?

第二个问题是:《圣经》首先回答的问题是,世界和人类是从哪里来的,道教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

提出基督教有一部《圣经》的人,认为《圣经》是上帝写的,或者是上帝的儿子耶稣写的,里面都是神圣的、权威的、单纯的东西。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读过《圣经》的人,或者有一点基督教常识的人都知道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第一,《圣经》这个名字,并不是原来的名字。《圣经》,在英文中称为Bible,这个字的意思是“一组书卷”。用中国传统的说法,可以译为“丛书”。明代天主教传入中国时,传教士把四福音书中一些文字译成汉语,1636年编撰出版了《圣经直解》,于是中国才有了《圣经》这个名字。但是,除了中国以外,《圣经》仍然被称为Bible,并没有什么“神圣”的意思。第二,《圣经》包括两个部分,前部称为《旧约》,后部称为《新约》。两者都称为“约”,约是约定、约法的意思。基督教认为,《旧约》是上帝通过摩西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约法,原来是犹太教的经文。《新约》是上帝通过耶稣基督与信者另立的新约。就其内容而言,《圣经》包括律法书、叙事著作、诗歌、先知书、教义著述和启示录等。根据国内外学术界的考证,新旧约各篇成书的时间也有先后。中国基督教学者骆振芳教授客观地说过:“旧、新约各卷著作,其写作目的皆非编写经书,都是经过漫长过程,在教内逐渐得到公认,才被正式尊为经书而辑入圣经的。”因此,它的神圣性、权威性都是后来人们的信仰。至于《圣经》的单纯性也不符合事实,大家如果看过《旧约》的《雅歌》,就知道那是一卷爱情诗。据考证,它是经过长期积累并多次编撰而成的,由古代无名的以色列人创作的。我不是亵渎《圣经》,但是,在《雅歌》中某些情歌的词句,绝不是一二级片的内容。因此,《圣经》并不如提出问题的人所想象的那样神圣、权威和单纯。

提出第一个问题的人,对于道教有没有这样一部经典,表示怀疑。我们要明确地说,道教也有一部根本的经典,那就是《道德经》,也就是《老子》。对于这一点,有人表示怀疑说,《道德经》原来不是道教经典,而是一部哲学著作。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双重标准,对道教是这样的标准,而对基督教又是另外一种标准。因为,《圣经》中各篇,在初时也不是基督教的经典。只是经过了漫长的过程,才逐步编进了《旧约》和《新约》,成为基督教的Bible的一部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允许道教的经典也有这样的过程呢?《圣经》也不是一种经,而是由《旧约》和《新约》共66种不同内容和不同类型的书卷组成的。如果这66种(包括内容是情歌的《雅歌》在内)都算是经典的话,那么至少就有66种经典,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允许道教也有各种内容的多种经籍呢?

第二个问题是说打开《圣经》《旧约》部分,第一篇就是《创世纪》。《创世纪》就是基督教回答这个世界是从哪里来的,这样一个大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是任何一个有知识的人都想到的,都要回答的。对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无数先贤都作过回答。《圣经》只是其中的一种。《圣经》的“创世纪”说:“第一天上帝创造天地,分开了黑暗和光明,黑夜和白天;第二天上帝分开了天空和水;第三天上帝分开了海洋和陆地,命令陆地生长各种植物;第四天上帝创造了太阳和月亮,划分了年日和季节;第五天上帝创造了海洋和陆地上的各种动物;第六天上帝又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有男有女;第七天上帝完成了创造,就歇工休息。”这就是基督教的创世纪。这个“创世纪”太简单了,而现实世界又太复杂了,变化太多了,因此,这个创世纪实在无法回答世界上的许许多多的问题,例如:物种的新发现和物种的被覆灭而消失,物种的进化和变异等等。现在的基督教一般都不再强调“创世纪”的内容,有些神父或牧师,甚至不谈“创世纪”的内容,只是强调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帝的创造。正常人是上帝的创造,那么弱智人也是上帝的创造吗?先天畸形的人也是上帝的创造吗?一般都避而不答,有的则用“有罪”和“惩罚”来解释。

那么,道教有没有对于世界的创造的回答呢?

当然有。

二、道教对于世界起源的回答

在谈道教对于世界起源的回答以前,先要谈谈生长道教的中国土地上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中国先秦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如雨后春笋,世称是“百家争鸣”。其中对中国思想史影响最大的是儒家。世称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主张“中庸”之道,在政治上提倡“德治”、“仁政”和“王道”。儒家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自我修身养性。另外,法家主张强化君主专制,用严刑峻法治民,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墨家则重视认识论、逻辑学和某些自然科学的理论。名家则以辩论名实为中心,强调名称和实在必须相当。兵家则以军事理论研究为重点。所有这些思想流派,对于宇宙起源问题都没有作过什么回答。对于宇宙起源问题首先作出回答的,只有道家。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道家对于世界起源的回答。

什么是“一”呢?“一”就是“气”。“一生二”,就是气分生为阴气、阳气。阴气和阳气之间产生和合、冲激和震荡,从而产生冲气。阴气、阳气和冲气就是“三”。阴阳之气变为天地,天地和合产生冲气,进而产生万物。这就是《道德经》中的宇宙生成过程。

道教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奉“道”为自己的最高信仰,以“道”来命名自己的宗教,继承了道家的思想,以道家思想作为自己教义思想的核心,在世界的起源问题上,也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为自己的回答。四川青城山古常道观的三清殿有一副对联,上联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宇宙生成;下联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社会运行和道士修道的原则。

早期道教的《太平经》说到了天地人的起源。《太平经》称,“夫物,始于元气”,“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卿希泰先生疑有错简,应为‘共凝成天,名为一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三统共生,长养凡物”。由此可见,《太平经》关于宇宙生成的理论完全继承了《道德经》的说法。至于万物生养的过程,《太平经》则认为是气的交和,“天气悦喜下生,地气顺喜上养;气之法行于天下地上,阴阳相得,交而为和,与中和气三合,共养凡物,三气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这样一种道生气,气分阴阳,阴阳中和而生人,三统共生万物的理论,当然,是明显地继承了《道德经》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于有文化的哲学家是可以理解的,而对于老百姓、普通的道教徒可能是太深奥了一点,于是民间出现了一些具有道家色彩的人格化的创世纪,最著名的就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现存最早的盘古故事的记载是三国徐整的《三五历记》,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从《三五历记》的盘古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天地浑沌如鸡子”就是“道生一”,“天地开辟”就是“一生二”,“盘古在其中”就是“二生三”。当然,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尽管具有道家色彩,但是仍是民间传说。不过,它对于道教的创世纪必然会产生影响。

早期道教的另一派天师道有《老子想尔注》,也说到了道、一、气和世界的起源。《老子想尔注》称,“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以“一”为道,以“一”为气,这是“道生一”的哲学解释,而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则是道教的神学解释了。至于太上老君和天地、人、万物的关系,《老子想尔注》还没有说到。

大概在南北朝时期,也就是徐整的《三五历记》记载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以后,道教中出现了一部《太上老君开天经》。《开天经》说的就是太上老君创造宇宙、天地、人类以及万物的“创世纪”。据《云笈七签》卷二收录的《开天经》,未有天地之前,称为“太清”,我们姑且将其称为“太清时代”,那时候是“虚无之里,寂寞无表,无天无地,无阴无阳,无日无月,无晶无光,无东无西,无青无黄,无南无北,无阴无阳,无柔无刚,无覆无载,无坏无藏,无贤无圣,无忠无良,无去无来,无生无亡,无前无后,无圆无方,百亿变化,浩浩荡荡,无形无象”。也就是混混沌沌,如同鸡子一般。《开天经》称当时“唯吾老君,犹处空玄寂寥之外,玄虚之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之而生”。这就是说,太上老君是与“道”同时产生的,太上老君是“道”的化身。但是太上老君并没有状貌形象。以后,又经过洪元时代、混元时代,这些时代都有“万劫”之长。然后,经过百成时代,百成时代有81万年。到达太初时代,“老君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从太初时代开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溟滓鸿蒙,置立形象,安竖南北,制正东西,开暗显明,光格四维”。《开天经》称太初时“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三纲既分,从此始有天地,犹未有日月。天欲化物,无方可变,便乃置生日月在其中,下照暗冥。太初时,虽有日月,未有人民,渐始初生,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间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天地既空,三分始有。生生之类,无形之象,各受一气而生。或有朴气而生者,山石是也。动气而生者,飞走是也。精气而生者,人是也”。太初之后,有太始、太素、混沌。混沌时代,始有山川,始有识名。混沌之后,又有九宫、元皇、太上皇、地皇、人皇、尊卢、句娄、赫胥、太连等时代。自太连时代起,伏羲诞生,由此中国历史上就有了传说,也就是所谓“三皇五帝”。在太连时代,太上老君再次降世,“教示伏羲,推旧法,演阴阳,正八方,定八卦”。伏羲时代,人民“张罗网,捕禽兽而食之;皆衣毛茹血,腥臊臭秽;男女无别,不相嫉妒,冬则穴处,夏则巢居”。伏羲之后,又有女娲、神农氏、燧人氏、祝融氏,人民得五谷“播植遂食之,以代禽兽”,钻木取火,“变生为熟”。以后,又有高原、高阳、高辛等三世、轩辕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夏禹等。周代以后,中国史籍就有了较为准确的记载。

从《太上老君开天经》,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点:

道教的《太上老君开天经》,虽然说的是创世纪,不过,严格的说是创中国之世纪,而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纪”。因为,它强调的是天地开辟以后中国人的生活和生产的历史发展。所以,道教的“创世纪”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道教的太上老君虽然是天地开辟以前就已诞生了,但是,天地的开辟并不是太上老君的自由意志,而是经太清、洪元、混元、百成时期,直到太初时代才“分别天地,清浊剖判”。这里的清浊就是指的清气和浊气。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清气和浊气的区别和天地的形成,是自然之“道”的作用,也是作为神的太上老君的意志。当然这个意志是“道法自然”的自然意志,而不是自由意志。如果是自由意志,那么天地的开辟就根本不需要经过漫长的从太清到太初时代。另外,在太初时代人的产生以及在太连时代动植物的产生,也是天地之气,“中间和合”的结果,也不是太上老君的自由意志,而是“道法自然”的自然意志。当然,因为太上老君是“道”的化身,因此,这个自然意志也是太上老君的意志。

道教的《太上老君开天经》,说到开辟天地的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是神,但是太上老君没有状貌形象。他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的。听之不闻、视之不见的太上老君就是“道”,或者说就是“道”的化身。在不同的时代,太上老君一次又一次降生于人间,化身为人师。这些化身人师,有的有名字,如:无化子,即郁华子;大成子、广寿子、力牧子、随应子、元阳子、务成子、尹寿子、直宁子、郭叔子,等等。有的则没有名字。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和人师都是由“气”构成的,太上老君作为老师,并不是直接安排人的生活和生产,而是通过教化,使人民懂得并学会生活和生产。从这个道教的创世纪,人们可以认识到,道教中神有神性和人性,而人也有人性和神性。神可以降生为人,人也可以修炼成神。神人之间有区别,但可以沟通。因此,道教创世纪中的神并不包办宇宙产生和创立的全部过程。太上老君也是无所不为、无所不能的,不过,他并不代替自然和人类的全部作为和全部能力,而只是教化人,让人去适应社会、适应生活。

三、道教的创世纪与其他宗教的创世纪的比较

对于宇宙万物是如何产生的这样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各种宗教的宇宙观的核心,也是各种宗教的教义思想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应该说,人们通过对某一宗教的宇宙观的了解和认识,也大致上可以把握该种宗教的其他信仰内容以及它的信仰特点。

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有创世纪的内容。《古兰经》第14章第5段中说道:“是安拉(引者注:即真主)造化了诸天与大地,并从天空降下雨水,以它产生果食供养你们。是他使船只服役于你们,以便它们在他的命令之下川航海洋,他也曾为你们驯服河流。”“他也使日月在它们的轨道上不停地运行,为你们服务。他也使昼夜为你们服务。”另外,第23章第1段中说道:“我确由泥土的精华造化人类,然后使他成为一滴种子(精液)放置在一个安全的住处。然后我使这精液变成凝结的血块,然后我使那血块变成一团肉,然后再由这团肉造出骨骼,包上肌肉,然后我把它造化成另一个生物。”伊斯兰教的宇宙产生完全是安拉(真主)的意志,并且是安拉(真主)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无所不包的结果。天地、日月的运行,云雨雷电、江河山川以及人类、万物等等,无一不是安拉(真主)的创造。

基督教的《圣经》中也有创世纪的内容。《旧约·创世纪》和《新约》的《约翰福音》、《歌罗西书》和《希伯来书》都有关于上帝创造宇宙的记载。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天地,创造宇宙万物,一切按上帝的命令创造和运行。上帝命令“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和暗,就有了白天和黑夜。上帝命令“在众水之间要有穹苍,把水上下分开”,于是有了天空。上帝命令“天空下面的水要汇集在一处,好使大地出现”,于是有了海洋和陆地。上帝命令“陆地要生长各种各类的植物,有产五谷的,也有结果子的”,于是陆地就生长了各种植物。上帝命令“天空要有光体来分别昼夜,作为划分年日和季节的记号”,于是天上有了太阳和月亮。上帝命令“水里要繁殖各种动物,天空要有各种飞鸟”,于是水里和天上就有了各种动物。上帝命令“大地要繁殖各类动物:牲畜、野兽、爬虫”,于是地上就有各种动物。上帝说:“照着自己的形象,自己的样式造人。让他们管理鱼类、鸟类和一切牲畜、野兽、爬虫等各种动物”,而且把生命之气吹进用土造成的人。于是,人就成了有生命的人。上帝要求人“生养许多儿女,使你们的后代遍满全世界,控制大地”。于是人们有了吃的并且管理鱼、鸟和所有动物。从《圣经》可以知道,基督教的宇宙万物的产生完全是上帝的命令,并且是上帝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无所不包的结果。天地、日月的运行,陆地海洋和天空以及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等,无一不是上帝的命令的创造。

人们不难发现,《古兰经》和《圣经》关于创世纪的内容存在着许多共同点,正如比较宗教史专家们曾经指出过的《古兰经》和《圣经》具有某种联系一样。这些共同点主要有:

第一,真主安拉和基督上帝都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无所不包的。

第二,宇宙万物乃至于时间、运动等等都是由真主安拉和上帝的意志或命令创造出来的。

第三,人生活在世界上只能无条件地服从真主和上帝的主宰和命令。如果人要反抗就是犯罪,就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因此,人永远是神的奴婢,神永远是人的主宰。人在神的面前永远是卑微的。

佛教对于创世纪又有一套自己的解释。佛教的显宗认为宇宙产生于“缘起”。缘起论是佛教教义思想的理论基础。所谓“缘”指的是结果赖以产生的条件。所谓“起”,指的是产生结果的条件。佛教的缘起论就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相对的关系和条件决定的。离开了关系和条件就不能产生任何事物和任何现象。佛教有句著名的话叫“四大皆空”。所谓“四大”,也称“四界”,指的是地、水、火、风等四种基本元素。佛教称其为“构成色法”,因为这四种元素能够构成一切“色法”。佛教的“色”并不是指女色,而是相当于一般人理解的物质的概念,相当于人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这就是说,佛教认为,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都是地、水、火、风等四大元素在一定的因缘条件下组成的。《金光明最胜王经》称,“地水火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找异果”。《圆觉经》也称,“我今此身,四大和合”。这些都是说,人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等因素组合而成的,一旦四大分离,人的身体就不存在了。因此,佛教认为宇宙万物和人的身体都不是实在的东西,它们都是有生有灭的无常之物,这就是“四大皆空”。以上说的是佛教显宗的宇宙观,这个宇宙观事实上就否定宇宙万物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物,因此,宇宙是虚妄的,它的产生也是虚妄的。宇宙的产生只是地、水、火、风等某种因缘条件下产生的结果。不过,佛教的密宗不大一样。密宗供奉的主要神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佛),据称是理智不二的法身佛,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毗卢佛大多有莲花座,莲花座有无数莲花瓣,经称每一莲瓣代表三千大千世界,象征宇宙世界都在佛座下。不过其教义思想也讲“六大”,六大指的是“四大”再加空和识。密宗认为宇宙万物包括无情世界和有情众生,佛与凡夫,无一不是“六大”所造的。只是地、水、火、风、空等属于胎藏界,属理;而识属于金刚界,属智。理、智两者统摄宇宙万有,同时又都包含在众生心中。

根据以上对于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的创世纪的叙述,人们通过比较,不难发现道教的创世纪和这三种世界宗教的创世纪有着明显的区别。

第一,道教的宇宙万物是实在的宇宙万物,尽管宇宙万物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例如:《化书》中说到的“化”。但是,佛教教义思想中的宇宙万物是虚妄的宇宙万物。对于佛教徒来说,要识破宇宙万物的虚妄,确立“四大皆空”的观念,追求“六根清净”,使自己早一点摆脱人生的痛苦,并且最终从虚妄的现实世界中解脱出来,摆脱痛苦,超脱现实。这也就是佛教的“四谛”的理想。可是,道教认为宇宙万物是实在的存在。痛苦是实在的,幸福是实在的,做人是实在的,修道也是实在的,得道也是实在的。对于道教徒来说,信命而又不依赖天命,“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我就是一个天地间的实在。对于道教徒来说,弘道立德,积善行事,修道得道。尽管得道成仙,世事茫茫,但是,千百年来道教徒始终相信“神仙可求”、“神仙可学”。因为,神仙也不是虚妄的。

第二,道教的宇宙万物是由“道”产生的。尽管道有神的化身太上老君,但是神仅仅是“道”的代表。《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有它的内容,生有它的规律。太上老君也只是它的内容和规律的化身。万物有内容和规律,因此,道在万物之中,万物中有神。基督教则认为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是万物之主。上帝是从虚无中创造世界,而不是使用原来就存在的某种质量,也不是依靠任何其他力量,即使是“时间”和“空间”也都是上帝的创造。上帝也是超乎被他创造的万物之上的,也不存在于万物之中。在道教中,创造万物的神和被创造的万物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对立物,而在基督教中万物的创造神与被创造的万物就是对立的。也正因为如此,道教认为万物和人都具有道性,万物中有精灵。花有花神,山有山神,而人也可以通过修炼而名列仙班。道教中的神常常是可求的,可亲的,可接近的。而基督教的上帝和伊斯兰教的真主安拉则始终是至高无上的,人只能卑微地崇拜神、祈求神,而不可能接近神,更不可能成为神的一员。天国永远是遥远的,与尘世是截然对立着的。

第三,在基督教的创世纪中,上帝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亚当和夏娃由于受到蛇的诱惑,因而违背了上帝的命令,吃了伊甸园的禁果,犯了罪。这个罪传给了人的子孙后代,成为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罪过,并且成为人的一切罪恶和灾难的根源。这就是基督教教义思想的核心,称为“原罪”。因此,人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救赎自己,而只能依靠上帝基督来拯救自己。这就是说,基督教教义认为,人的肉体是罪恶的,而灵魂得救必须依靠上帝的儿子耶稣的救助。马丁·路德说过:“如果你相信只有上帝才能解除你的罪恶,你就有了正确的信仰。但这还不够,你必须不断地坚信这一点,而且你要使自己坚信只有通过上帝,你才能够真正得到宽恕。”伊斯兰教和佛教在肉体和灵魂的关系方面的说法和基督教有不同,但是人的肉体是罪恶的,灵魂的救助必须依靠真主或菩萨的救助这一基本观点又都是同基督教一致的。因而受尽苦难,只有依靠真主或菩萨的救助。在道教的创世纪中,人并不是与生俱来都是有罪的。在人被创造出来以后,太上老君不断降生于人间,以凡人一样的身躯,充当着人类的老师,教化人类。人在和神的关系中,不是一个戴罪者,而是一个受教育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是一种师生关系,也有尊卑的区别,但这种尊卑关系同解救者和戴罪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显然不同的。前者是互动的关系,而后者则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正因为道教的神人关系中人具有主动性,因此,道教在古代社会中,在探索人生奥秘、寻找长生方法、解除人的痛苦方面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活动,为中国古代的科技、医学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许多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使道教的整个神学思想体系保持着鲜明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