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清虚集
2270200000053

第53章 怀念中国道教研究的泰斗

怀念中国道教研究的泰斗——陈国符先生

2000年8月20日,中国道教研究的泰斗——陈国符教授不幸于天津病逝。消息传来,上海的学术界和道教界都十方悲痛。陈国符教授的逝世是中国学术界的巨大损失,也使中国道教界失去了一位可尊敬的朋友。

陈国符教授生于1914年,江苏常熟人。193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在浙江大学学习期间,就翻译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戴维斯教授的《中国炼丹术》一文,并且发表于《化学》德国杂志上,因而在学习时期就受到海内外的注意。1937年至1942年间曾在德国著名的达姆斯塔特工科大学学习,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在德国学习期间,陈国符教授又应戴维斯教授的约请,将《道藏》中的《丹经要诀》和唐代道士孙思邈的传记翻译成英语。回国以后,在1942年至1946年间,陈国符教授曾任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的副教授、教授,兼任理学院化学系教授。当时,陈国符教授半周在昆明市教书,半周则住在龙泉镇,在当时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潜读《道藏》,写成了后来的《道藏源流考》的草稿。抗日战争胜利以后,1946年陈国符教授任职于南京资源委员会,业余仍孜孜不倦地从事《道藏》源流的研究。

已故著名的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在《道藏源流考序》中曾经说道:

“一九四二年春,余以暇日,潜修于昆明龙泉镇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偶于图书室邂逅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教授陈国符先生,值其翻检《道藏》,撮录为劳。初意其方从事于中国外丹术之探究也;及经倾谈,始悉君病道书记载缺略,源流不彰,于留学时,即假佛兰克府大学中国学院藏书,捃集史料,汇辑长编。返国任教,复以余晷,续加补苴,草创《道藏源流考》三卷。及一九四六年秋,转南京任职,更于公余借阅国学图书馆、金陵大学图书馆、泽存书库藏书。于道经全藏外,旁及道教名山志、宫观志、佛藏传记、正史、类书、各省方志与夫唐宋以降重要文集,凡与道藏有关者均搜罗务尽。又漫游茅山、当涂、武进、吴县、上海、北京及江西贵溪龙虎山,凡载籍记其庋有道藏者,咸亲往访问。稿经数易,始克写定。”

1948年,陈国符先生应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院长马大猷邀请,由海路赴京,担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教授兼系主任。194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陈国符先生的《道藏源流考》的初版本,一册。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陈国符先生又赴津组建天津大学化工系,创建了造纸专业,并且开设了中国第一门纤维素化学课程。在此期间,陈国符教授仍在课余时间进行《道藏》文献的研究工作,先后写出了《南北朝天师道考稿》、《说〈周易参同契〉与内外丹》、《道馆考原》、《道乐考略稿》等文章以增补前著。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道藏源流考》的增补本,二册。

道教的历史久远,《道藏》卷帙浩大。而道经的编写和源流的研究正是道教研究的最基础的工作。日本已故著名的道教研究家吉冈义丰在其《道教经典史论》的《道藏编纂史·序言》中称:“道藏何时成立,它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编纂,它又从什么时候书写刊行。这些都是道教的文献学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可是对于《道藏》编纂的历史的纵横研究,一向很少有专门的研究成果发表。不过,最近陈国符教授的大作《道藏源流考》发表了,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陈国符教授的《道藏源流考》,究源穷本,括举少遗,其功力之扎实,搜集之丰富,前无古人。国际公认陈国符教授的《道藏源流考》是道教文献学研究的权威著作,“超过其他书籍的最佳书籍”。

20世纪70年代,台湾又出版了陈国符先生的《道藏源流续考》,其中全面探讨了道教炼丹术的起源、门类以及外丹术与医学的关系,中国外丹术与西方炼金术的关系等内容。这也为陈国符先生在中国道教的外丹术研究中牢固地确立了开拓者和奠基人的历史地位。

改革开放以后,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得到了贯彻,陈国符先生在道教文献和外丹术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也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和尊重。1979年9月,陈国符先生作为中国道教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应邀参加了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的第三次国际道教研究会议。1983年在中国杭州举行的《道藏提要》讨论会上,陈国符教授还对与会代表畅谈了多年研究《道藏》的心得,对于正在起步的中国道教研究工作作了重要的指导。

1985年12月,笔者在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的道教仪轨及音乐国际研讨会时,有幸会见陈国符先生,当面向他求教。后来陈国符先生还慨然应允担任陈大灿主持的《中国道教音乐·常熟卷》的顾问,亲自偕夫人来上海参加该卷音乐和录像的鉴定会议,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指出“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看道场,欣赏道教音乐,是中国农民最重要的文化娱乐生活之一”。

陈国符先生是中国道教研究的泰斗,是道教研究者治学的楷模。他的逝世是中国和世界道教研究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陈国符先生的《道藏源流考》将永远是世界范围的道教研究家们学习的榜样,追随的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