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祥瑞
22801500000243

第243章 大明海军武校(下)加更

明朝建国初期,武人的地位高于文人,燕王靖难夺位之后,武将逐步被文官集团打压,特别是土木堡战役之后,武将勋贵们遭受到灭顶之灾,为国捐躯者甚多,文官们借机发威,武将更是被打压的厉害。

现在武人又重新拾回自己的荣耀,原来大明武人也是好儿男,为国家守边靖海,保护自己的家园,也是应该受人尊敬的职业。

自此朝野一扫武人颓败,让文

人儒士看不起的形象,武学也在各地开花散枝,有不少热衷武学的士子,也转而加X武学堂学习。

由于他们身有武艺,又熟读经书战策,在朝中或地方上屡立大功,反而成为文武双科都赞同的英雄人物,从此文武双全成为人人称赞,羡慕不已的英才俊彦代名词。

解淳回到自家府邸,陶宛和杨风等人有二年多,未曾见到过丈夫,自然十分思念,小雪抱着儿子解传捷,向陶宛等人见礼问好。

众妻妾虽然嫉妒小雪的儿子受到皇上赐封,也嫉恨和羨慕她两年多独得解淳的宠爱,纵使她们满腹忌火,还是陆续上前观看孩子的样貌,嘴中也恭喜着小雪喜得贵子。

小雪自然对此心知肚明,寒喧一阵后,便借口旅途劳累,带着乳娘回到自己的小院内,不再出来和众女叙旧,其他女子都把心思放在解淳身上,也没人和她叙谈旧日情意。

解淳一边和陶宛等人叙谈,一边想抱抱自己的儿女,可惜相隔的时间太久,小家伙们有些怕生,都羞臊的躲在各自母亲身后,根本不理睬他们心目中的陌生人解淳。

看到原来和自己最亲密的女儿,一直不肯让自己抱抱,解淳有些尴尬的挠挠头发,使尽全身解数讨好着儿女。

小家伙们才逐渐和解淳有说有笑,女儿也乖巧爹长爹短的叫着,让解淳感到子女们的可爱之处,心情舒爽的和小家伙们嘻戏玩闹。

之后数天,解淳一直呆在家中,和妻妾儿女们团圆玩耍,眼看快要过弘治十四年春节,他才没心思,再去朝中续任官职,若能就此赋闲在家,那才正中他的心愿。

弘治皇帝也好象忘记掉解淳,一直没有下诏宣他进宫觐见,解淳巴不得享受家庭温暖之乐,每天教导儿女们背诵开蒙书籍,并且予教予乐,激发他们学习文化的兴趣。

若按照陶宛等人的意愿,就把孩子们一起送到蒙学上课,解淳看儿女们才四五岁,不想过早让他们去上学堂读书,主张再大一些送去上学,让儿女们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陶宛等人也不好强自做主,便把孩子们推给解淳管教,解淳不禁为之一阵苦笑:‘别人家中都是严父慈母,自家倒是慈父母严。’

这几个小家伙都惧怕他们的母亲,对解淳倒不惧怕,特別是女儿,更是恃宠得骄,让解淳陪着她捉迷藏、骑‘大马’,解淳也不像明时的文人那么刻板,堂堂正四品官员祥瑞伯爵,让女儿骑在脖子上当‘大马’使唤。

众妻妾中间拦阻过几次,见解淳依然如故,便索性不管不问,任凭他们父女俩嬉闹,其他几个儿子看着眼红,却被自家母亲管束的紧,不敢像自家小妹或阿姐般那么放肄妄为,解淳见儿子有些失落,便和他们玩其他的游戏。

这天解淳和以往一样,监督着儿女们学习完当天的文章,正和他们一起玩闹嬉戏,管家孙叔急匆匆进来,递给解淳一张拜帖:“伯爷,有位名叫王守仁的新科进士特来拜见,您要不要抽空见一下?”

解淳打量一下拜帖,见上面书写着‘余姚上塘王守仁字阳明特来拜见’的字样,文笔极佳,一看便是极有文学底蕴的儒士所书写,他口中喃喃自语:“王守仁,王阳明……我靠,大牛人来了。”

解淳这时才茫然惊醒过来,自己无意中破获四王谋反案,原本历史上,应该在正德年间造反的下任宁王朱辰濠,现在只是上高王,且已经被夺王位幽禁起来。

那原本在宁王朱辰濠作乱之时,大显身手独自平叛的王守仁,自然也没有立下平叛大功,看起来是自己亏欠他了。

解淳离开后院,去客厅面见王守仁,自从解淳横空出世,改变大明朝廷不少历史进程,影响力还是蛮大的。

比如弘治二年之后的几次黄河大决口,就没有像原历史中爆发,弘治皇帝的身体愈来愈好……等等。

连王守仁也因解淳年仅十八岁便考中弘治六年状元,五元及第又屡立大功,可谓是不世出的文武双全奇才,王守仁也从中受到刺激,对科举考试十分重视,竟然在弘治十二年中得二甲进士,现在留在京城中为庶吉士。

比原历史中的他,科举名次较高,且没有象历史中那样去格竹悟道等怪异表现,但他的阳明学说也逐渐形成规模,不久的将来,必会大放异彩。

王守仁听说祥瑞伯解淳回到京城,因顾忌解淳离家日久,怕打扰他和家人的团聚,便强忍住急切的心情,没有立刻前来拜访解淳。

解淳急匆匆来到客厅,见到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文士,身材高挺儒雅,眼神中充满睿智的光芒,身穿绿色官袍,坐在椅子上等候。

解淳当即上前施礼问候:“淳不知贵客登门,迎接来迟。恕罪、恕罪,多有怠慢之处。”

王守仁见解淳身居正四品官职,又有世袭祥瑞伯的爵位,对自己竟然如此客气,心中早已充满好感,也十分敬佩解淳的为人和气度。

他急忙回礼自我介绍:“祥瑞伯太过客气,下官姓王名守仁,字阳明,江南余姚上塘人氏,是弘治十二年二甲进士,现任翰林院庶吉士。下官一时走神,怠慢祥瑞伯,多有得罪,还请见谅。”

解淳豪爽地一阵大笑:“王兄,不必如此客气,你我的年纪相当,咱们便以表字互相称呼。阳明,便直接称呼我为子厚。”

“再说几年前,我和令尊一起编篡过《大明会典》,多蒙令尊指点授教,我俩相处的极为和洽。却因奉旨回乡成亲,后又改任山东沿海巡察使,拖至今日也没有上门拜见王大人,实为失礼至极,淳在此向阳明兄致以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