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们两个不出现,等的就是自己先动手。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便是这个理。
正在头疼之际,只见鹤童立于西厢房的屋顶,哈哈笑道:“竹真人别来无恙啊,可还记得小生?”
他们竟然认识?凤朝歌一脸疑惑。
只听东厢房内,悠悠飘来一句声音:“鸿海门堂主亲临王府,可为碧海珠而来?”
说话间,一道人影飘然落地,立于鹤童十丈之外。一身道袍,背藏利剑,负手而立,白须飘飘,颇有仙风道骨之态。
鹤童微微一笑,道:“竹真人何必明知故问?”
竹真人拈须喟然道:“三年前,贫道独闯鸿海门,本想让你们门主归还《符录经》一书,却不幸中其一指‘逆鳞’,若不是你力排众议,说服门主,我也出不了这鸿海门是也。”
竹真人身为白云观第三代掌教,一身修为已是至臻之境,普天之下罕有敌手。不曾想,鸿海门的门主只用一指“逆鳞”便将竹真人击退,其实力之强,恐怖至极。
竹真人颔首笑道:“鹤堂主,今日是想让贫道报恩来了吗?”
鹤童双手抱拳,恭敬道:“报恩不敢当,只望真人高抬贵手,不再插手此事,鹤某便感激不尽。”
“可惜。”竹真人忽叹一口气道。
“可惜?”鹤童不解道。
“可惜我已经收了蓉儿为徒,作为师父,哪能眼睁睁看着徒儿落入敌手呢?”竹真人脸色故作凝重笑眯眯地看着鹤童道。
鹤童内心一沉,不知是真是假,但又想竹真人德高望重,一诺千金,收徒之事不似有假。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徒情深,徒弟受难,师父哪有见死不救之理。这一手令鹤童猝不及防。
鹤童仍不死心,冷笑道:“古人云‘知恩者,虽在生死,不坏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断灭。’竹真人你身为修行之人连这个道理都不懂了吗?”
鹤童这几句话,犹如铁锤字字敲在竹真人的心里。所谓修行之人,最注重的就是积功德,修福报,如若知恩不报,便会毁了功德,断了善根,日后再补,谈何容易。
“这。。。这。。。。”竹真人脸上顿时一时晴一时阴,拈须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牛鼻子老道,你可真是愚蠢至极,谁说报恩一定要今日报,改天也不行吗?”只见东厢房内走出一人,俊逸非凡,头发如瀑,银灰靓丽,身着蓝色华服,神色倦懒,打着哈气说道。不是醉清风还有谁。
醉清风一席话犹如晨钟暮鼓,顿时敲醒了竹真人。当下连连点头,笑眯眯地对着鹤童说道:“鹤堂主,这份恩情,贫道铭记在心,没齿难忘。只是这碧海珠和我徒儿事关重大,恕贫道不能置之不理也。”
鹤童惊怒难当,本以为自己一席话可以令这老道士骑虎难下,不料醉清风横插一脚,坏了自己的大事,功亏一篑,当下喝道:“竹真人,望你还是道家之巨擘,德高望重之人,没想到竟如此言而无信。也罢,刀剑无眼,鹤某前来讨教!”
说话间,鹤童脚底蹬足,跃下屋顶,手中袖袍一挥,露出一柄银光软剑,直刺竹真人面门。
竹真人不避不让,犹如劲松盘根,负手而立,眼睁睁的看着对面一剑刺来。
鹤童这一剑,势如千钧,志在必得,但只觉眼前人影一花,自己竟从竹真人身上穿透而过,定住身形再看,竹真人悠悠站在原地,拈须不语。
鹤童举剑再刺,使出“三凭剑”,已用上内功心法,“嗤嗤嗤”连刺三剑,风驰电掣,急如星火。
竹真人淡然自若,右手画圈,左手屈指念诀,眼中精芒闪现,轻喝一声:“去!”
只见右掌前方隐隐闪现一米见方的真气屏障,顿时与剑锋撞在一起,发出锐耳的声爆。鹤童一刺受阻,顿觉屏障之上真气雄厚,稳如磐石,其势亦如滔天巨浪,源源不不绝,一股巨大的反弹之力将鹤童连人带剑倒飞出去。
等鹤童稳住身形,已是5丈开外。只觉头晕目眩,胸口气血上涌,险些吐血而出。竹真人实力之强,可见一般。
鹤童抹去嘴角的渗血,惨然一笑,道:“‘大无量神功’果然名不虚传,小生今日能见,死而无憾了。”
“非也,非也,鹤堂主能吃下贫道的‘乾坤盘’,已是大大的不凡。还望鹤堂主早日收手,不要再生事端。”竹真人言语诚恳,不希望再打下去。
“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
鹤童暗想:这老道实力之高,着实难以对付。仅凭自己的功夫,不出10招定然落败。看来还是得用那个招数啊。一念至此,鹤童轻轻吐出一口气,右手竖剑于胸前,左手食中二指,搭在剑身。闭目唇语,缓缓念道:“天幕垂,月无明,纳天地,乾坤灭!”霎时间,鹤童睁开双眼,一对褐色双瞳竟发出金黄色的光芒,身着的衣袍无风自动,周身真气犹如匹练暴涨开来。
鹤童所念的十二字剑诀,乃鸿海门禁忌秘法-‘破釜沉舟’,可以短时间内强行提升修为,数倍不止。但所耗内力极大,稍有不慎便会内力掏空,轻则经脉受损,重则当场暴毙。
竹真人只觉这鹤童实力修为短短时间内提升了不止一倍。眼睛微眯,越发不敢小瞧眼前的男子。
“竹真人,我们再来比试。”
话说醉清风煞有介事的看着两边互相打斗,找了个玉石凳坐着,翘着二郎腿,不急不缓,不紧不慢。
凤朝歌依然躲在暗处,隐忍待发。
醉清风似乎等不下去了,高声道:“我说师兄,你以为在捉迷藏呢?你不累,我还嫌累。20多岁的人了,还这么幼稚。”
凤朝歌此刻的内心:“.......”
凤朝歌从醉清风对面的榕树阴影下,缓缓走出,手里提着剑,冷冷的看着醉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