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有 所念人,隔在 远远乡
22817100000004

第4章 上官婉儿:势如连璧友,心似臭兰人

——手握一副烂牌,也要认真打完

即使没有赌注,也不轻易认输

在上官婉儿出生之前,所有人都以为她是一个男儿。

因为她的母亲郑氏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人给了郑氏一杆巨秤,然后说:“持此称量天下士。”郑氏醒来后找人解梦,得到的答案是:“当生贵子,而秉国权衡。”

贵不可言,擅政弄权,这分明是男儿的事。郑氏和整个上官家族都欣喜不已,无比期待这个预言中的男儿,而身为女婴的上官婉儿让他们大失所望,甚至招来了许多嘲笑。谁能想到,多年后她左右政坛和文坛,号称“巾帼宰相”,游走于权力的中心,是名副其实的贵子。

其实,上官婉儿出生的时机并不好。她尚在襁褓时,上官家族就遭遇了倾覆之灾,男性全部下狱处死,女性全部发卖为奴。

那是曾经出过上官桀、上官安、上官贤、上官弘等名臣将相的家族,显赫无双。她的祖父上官仪更是初唐赫赫有名的人物,居宰相之高位,创“上官体”之诗风,甚至敢起草废除武后的诏书。但正因为如此,上官仪惹怒了武则天,才招致了杀身之祸。

上官婉儿是在掖庭长大的,从官家千金变成了一个女奴,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如果人生是一场冲刺赛,那么,相比于其他选手,上官婉儿在起点就已经输了太多:罪人之后、年幼失怙、身为奴籍,当权的武则天甚至还是她的杀父仇人。

她拿到的这手牌糟糕无比。

真的有天之骄子吗?或许有,但更多人,只是普通人。站在差不多的起点,拿着差不多的牌面,奔着差不多的目标,尽自己所能去过得更好。

上官婉儿也是如此,从她懂事起,她就是一个奴婢,还是最卑贱的那种。如果运气好点,能平平安安地在宫里终老,要是遇上宽容良善的主人,还能揽些钱财,或者被赏赐给贵人们当妾室。

这已经是一个奴婢最好的出路了,但她不认命,不甘心这辈子都只是奴婢。于是,她咽下了其他奴婢吃过的苦,也咽下了其他奴婢没有吃过的苦。

从牙牙学语开始,上官婉儿就跟随母亲郑氏识字、念书,这项在其他人看来没有任何用处的事,她始终坚持着。而且她聪慧过人,深得祖父上官仪的真传,能诗能文,才思敏捷。

人生永远没有白走的路,当年吃过的苦,在日复一日的煎熬后,都会酿出日后的甜。因为所谓的明天,其实就是无数个今天埋下的种子所结出的果实。

十四岁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上官婉儿得到了武则天的召见。或许,武则天是听闻了她聪慧的名声,毕竟她苦读多年,苦心经营,就是为了出人头地。

武则天有心考校,当场出题,命她作答。对上官婉儿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崭露头角的机会,或许也是唯一的一次,鉴于她的身份,她不见得还有这样的好运气。

她用生平最快的速度,写了一篇她认为最好的文章,用尽全力,字字珠玑。

如此敏捷的文思和如此出色的才华,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这哪里像是从掖庭里出来的奴婢呢?武则天大喜过望,夸赞道:“此女绝非凡骨!”这个天底下最心机敏锐的女人,向来欣赏聪明的女人,她甚至不介意这是自己仇人的孙女,当场就免除了上官婉儿的奴婢身份。

这是上官婉儿第一次见武则天,凤座之上,那是大唐的皇后,是实质上的当权者,是杀父仇人。十四岁的她难道不害怕、不愤怒、不惊惧吗?但她忍下了所有,给自己挣来了一个翻身的机会。

从这以后,上官婉儿就留在了武则天的身边。

当然,她的日子其实不会太好过,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的。武则天再怎么任人唯贤,身边放着一个仇敌的孙女,暗地里少不了提防;而上官婉儿的荣辱沉浮和身家性命都系在她身上,自然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武则天每次在朝堂和臣下们议事时,都会让上官婉儿藏在案几底下,记录臣下们所说的话。有一次,武则天和宰相议事,上官婉儿在做记录时,偷偷地瞧了几眼宰相,结果被唐高宗发现了。退朝后,武则天勃然大怒,顺手取了甲刀,扎在上官婉儿的面上,并禁止她拔下来。

即便身为武则天的亲信,能够接触宫中朝政,看似风光无限,可是,一旦被怀疑有异心,她立刻就被打回原形,仍然是那个卑贱的奴婢,生死不由自主。

刀伤痊愈以后,上官婉儿的面上留了一处疤痕,为了掩盖痕迹,她就请人在疤痕那儿文了一朵红色的梅花。原本是她的无奈之举,宫女们却觉得她这样更添娇媚,于是效仿她,用胭脂在额头或鬓角点红,画成梅花的形态,一时间,这种妆容竟流行起来。

千娇百媚红梅妆,生死攸关女儿心。人人只知道她的美,却不知道她的伤。

身处谷底时,每一步都向上

伴君如伴虎,死里逃生的上官婉儿,迅速调整了自己和武则天的关系,再次获得恩宠和信任。这一次,她更谨慎,也更成功。

武则天称帝时,上官婉儿已经掌控了内政诏命,凡是群臣奏议和国家要事,她都有参与的权限。不仅如此,武则天还让她处理百司奏表,这意味着她可以直接管理政务。

许多人不解,上官婉儿是怎么与杀父仇人共事多年的?其实,这何尝不是她的过人之处呢?就像电影《深海长眠》中的主人公雷蒙所说:“当你知道一切都无法回避时,你会学着用笑来哭泣。”

我们要诚恳地接受自己的处境,再糟糕又能如何?哪怕跌到谷底,每一步都是折腾着向上。

武则天退位后,中宗李显复辟,上官婉儿利用自己在文坛和政坛的影响力,为朝廷引用人才、安排心腹。她顺利地站到了李显的队伍中,得到这位新帝的信任,不仅专掌起草诏令,还被封为昭容。

据《旧唐书》的说法,她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一人和妃子三人,属于“九嫔”的第二名。至此,这位身世悲惨的才女终于爬到了权力的巅峰,专秉内政,风头无两。

她终于像预言中的那样,不仅权倾朝野,还给整个上官家族带来了无上的荣光。她为当年的旧案平反,她的母亲郑氏被封为沛国夫人,祖父上官仪被追赠为楚国公,父亲上官庭芝被追赠为天水郡公。

谁能想到,那个神秘而荒诞的梦,真的在上官婉儿身上应验了。

中宗李显喜好文学,上官婉儿便设置昭文馆学士,广纳天下词学之臣;又常常组织文学宴,赋诗唱和,名列第一者,能获赐金爵,贵重无比。因此,朝廷上下都喜爱吟诗作赋,不仅是中宗,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也频频参加这类活动,而上官婉儿就是当之无愧的裁判,她每次还同时替中宗和韦皇后等人代笔作诗,诗句优美,引得时人追捧和传诵。

有一次,中宗带着上官婉儿去参加昆明池的游宴。中宗诗兴大发,即兴作了一首诗,命百官各作一首,然后让上官婉儿登楼评诗,选出第一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上官婉儿捧着所有的诗作,一边看,一边扔,那些落选之作如雪片纷纷从楼上落下,看得官员们目瞪口呆。

当时,沈佺期和宋之问两人齐名,是文臣中的佼佼者。上官婉儿拿着两人的诗作,淡定地做了一番品评:“二诗工力悉敌,沈诗落句云‘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盖词气已竭;宋诗云‘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陟健举。”

她判定宋之问胜出,没有任何人不服。相反,上官昭容的风姿让所有人为之倾倒,传为美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几乎所有文臣都拜在她门下,称她为当时文坛的风向标,也并不为过。

这些都不是上天给的,而是凭她自己努力得来的。

可惜,上官婉儿最后没能善终,她身在权力的旋涡中心,不可避免地卷入了韦氏、武氏和李家王朝之间的纠葛。

她是中宗亲封的昭容,荣宠和权柄都依附于李氏王朝,自然要亲近中宗;但中宗性情软弱,韦皇后把控朝政,有意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她又不得不在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间周旋;而武氏一党是避无可避的纠葛,毕竟她早年一直侍奉武则天。

在三方势力的角逐和较量中,上官婉儿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她曾经推崇武氏,而排挤太子李重俊,结果招来对方的捕杀。她仓皇地逃到中宗和韦皇后那儿,扬言道:“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一次捕弑皇后和陛下。”中宗和韦皇后一时大怒,带着上官婉儿登上玄武门,斩杀了太子。

她曾经极力反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甚至以死相谏。她喝下毒药,多亏太医紧急救治,才得以保命。

她也曾经和太平公主一起起草诏令,立李重茂为太子,李旦辅政,支持李唐政权。

可惜历史是无情的,政权的博弈之间,永远会有无辜的牺牲品。当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一党时,上官婉儿秉烛率宫人迎接,并拿出自己和太平公主所拟的诏书,以表示她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

李隆基没有留情,将上官婉儿斩杀于旗下。不过,政变成功后,李隆基父子很快又恢复了上官婉儿的昭容封号,将她厚葬于雍州。

微疗愈

在上官婉儿辉煌而又跌宕的一生中,她其实总在用有限的条件,博出更多的可能。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大概就是如此。

当命运给了你一副烂牌,给不了你更多资本时,抱怨和消极对待是没有意义的,自暴自弃只会让情况更糟,倒不如全力以赴,把烂牌打好。

赢了,是辉煌的胜利;输了,也输得漂亮,虽败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