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秋江绿波,一老者带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他们是这条江上众多撑船者之一,一个简陋而俊秀的乌篷船,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工具。
只是今天稍有不同,往往坐船过江或者游江者都有百余人众,今日却一江无人,老者凭着经验,感觉这日不适合出船。
“阿亮,你是不是有事情忘了告诉爷爷?”老者沉声道。
“好像昨晚鲁阿爹说今天有什么事情,不要出船。”阿亮擦了一下鼻涕回道。
“这么大的事情你不告诉我?!”老者有点凶,又有点无奈道。
“阿亮忘了嘛,再说今天天气这么好,阿亮也想出来玩。”小孩子是不知道危险的。
“还狡辩!”老者低声训斥道:
“赶快把东西收好,我们回家!”
正在此时,江边有人问道:
“老船家,出船么?”声音低沉而温柔。
老者寻声望去,只见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人,一身蓝衣,不华丽但是也不破旧,眉目俊秀,背着一个包裹,腰间还有两柄佩剑,一长一短。
老者凭经验判断,这是一个江湖人,但是这个年纪,应该是初出江湖的年轻人吧。
这样的年轻人老者见多了,有想温文儒雅、有的英气逼人、有的嚣张跋扈。
但是这位年轻人还是和那些年轻人不同,他还有一种沉定,这不是年轻人身上该有的。
“非常抱歉,客官,今日不适合出船……”
“可是今日风和万里啊,老船家。”
“您看,整条江上都没有人,可能会危险的。”
“那可惜了。”年轻人叹了口气,真准备离去。
“不过您要是过江,应该还来得及。”老者一是善良,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似乎需要帮助,二是最少还能捞一笔生意。
“我不过江,我想游江。”年轻人摆摆手道:
“老人家,你们快收拾东西吧,也许您说得对。”
可是阿亮不乐意了:“爷爷,今天没有生意,阿亮就没有搅糖吃嗦。”
“这孩子真可爱,哥哥给你点钱,拿去买糖。”年轻人低下身子,从怀中掏出五文钱交与阿亮。
“客官,这、这可使不得。”老者连忙拒绝道,五文钱够过江一次了。
“没什么的。”年轻人转身欲走。
“客官,等等,您为何要游江。”老者心软了。
“我想完成一个人没完成的遗愿,看看江山风景,我又需要去见另一个人,游江十里,他就在江的彼岸。”
“游江十里,需要四十文。”老者答道。
“可是我身上没有四十文……”年轻人道。
“那算了,您能给多少是多少吧。”老者退让道,毕竟已经开口了,而且看这年轻人不错,本来四十文就算便宜的了。
“我的意思是,我没带这么多铜板,五两银子行么。”
老者一惊,五两银子够买半条新船的了。
说罢年轻人已经掏了银子递了过去。
“客官,这太多了……”老者想退回去部分。
“没事,今日情况特殊,理应多收一点。”
“那,客官请上船。”老者不再客气,阿亮笑嘻嘻,他手里的五文钱,够吃好几个搅糖的了。
上了船之后,年轻人才发现,这船内部比外面看起来大。
“阿亮,这客官是恩人,给恩人露一手。”老者笑呵呵道。
阿亮闻声,翻身一纵,跳下水中。
“老人家,他……”
“阿亮没事,客官您就等好吧。”这是老者最骄傲的孙子。
很快阿亮便爬上船头,嘴里还咬着一条鱼。
年轻人很捧场的鼓掌,叫好。
让老者和阿亮很是受用。
“客官,您也饿了吧?”
“有点……”
“那太好了,我这就让您尝尝船上烤鱼的味道,阿亮,你来撑杆。”
“那就有劳老人家了。”
老者说着又搜出一瓶老黄酒,估计平时也舍不得喝的。
船上生火,烤鱼,虽然还没烤好,但是味道闻起来就非常鲜美。
老者和阿亮似乎都忘了今天的不正常。
“客官,烤好了,陪我喝一口。”
“谢谢,稍等。”
年轻人说道,打开包裹,里面有一个小小的坛子。
年轻人打开坛子,里面是半坛灰。
年轻人双手托起一些灰,轻轻的、慢慢的,洒入江中。
老者好奇又不好意思过问。
阿亮却没什么顾忌:“哥哥,这是什么灰,为什么要洒入江中。”
“说出来怕吓到你。”年轻人笑道,笑得似乎有些伤感。
“好了,阿亮别问了,客官您也来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年轻人很客气的坐下,陪老者和阿亮吃鱼,喝着黄酒。
其实这酒也不太好,年轻人倒是不介意。
“客官,还未问您高姓?”
“老人家不用这么客气,晚辈姓陆。”
年轻人就是陆冉。
三个人在风和日丽中游江,陆冉却一直在注意周围。
今天江上情况肯定是不正常的。
很快,陆冉就知道这种不正常的原因了。
他很后悔让老者和阿亮为自己撑船,带自己游江。
必须要保他们安全,陆冉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