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当众人的心境正为这阕小词所感染之时,那韦二先生却拿起惊堂木,猛然“啪”地一声拍在了案几上。
清脆的响声惊得座下众人仿佛突然从梦中惊醒一般,都直愣愣地看着韦二先生。
旋即人群中便爆出喝彩叫好声,此起彼伏。
那韦二先生倒是镇定自若,想是见惯了这样的场面。
他抬手压了压众人的喝彩声,接着又拱手为揖道:“在下不才,今日为诸位奉上一段青苔玉坊,这段书说的是本朝淳熙(1)年间的旧事。
话说淳熙年间,东青门(2)外有一大户人家,家主老爷虽然是世家之后,却是个行善之人,上薛讳公乔。
薛老爷平日里行善积德、和睦乡里,常去妙明寺礼佛布施。
家中有一独子唤作延朗,延朗少爷也是个读书识礼之人,平日里性格温良、惇俭醇厚。
这一日,将近中秋,明月高悬,天高气爽,暑气尽退,正是出游的好时辰,薛延朗闲暇无事之下,便带了一个贴身书童出门游瓦市。
话说主仆二人随着出游的人流一路闲逛着往大瓦子去,当时的大瓦子比之今下更加繁盛,主仆二人游游逛逛,不觉间走进了瓦市中的一条小巷子。
说来也当真怪了,瓦市里虽是喧嚣繁闹,但二人一进这小巷子里,立时便觉得清净了许多。
只是此刻主仆二人心境奇好,也不见怪,信步前行,可二人走着走着便渐觉怪异。
瓦市里店铺林立,掌柜们恨不得将每一寸下脚的地方都用作商买之用,无论走到何处都是灯火通明。
可是这条巷子里却是没有一家店铺,就是民宿也没的一家,更别说灯火了。
二人走进来后估摸着也有一刻了,但还是走不到头。
主仆二人正奇怪间,忽见前面似有一盏灯火闪动,延朗道:‘这倒是奇了,这巷子里一直不见灯火,为何走到巷子深处却忽来一盏灯火,莫不是一间铺子?’。
书童道:‘少爷说笑了,若说将铺子开在巷子口倒还有些道理,这里前后都不见人迹,哪有人会将铺子开在这里呢,难不成是卖香烛纸马的?’。
说话间,二人来到了灯火所在之处,但见这灯火所在之处倒还真是一间铺子。
这铺子前散放着些盆栽花木,向里望去,却是几根柳木柱子撑着屋瓦顶子,廊檐下挂着四只灯笼,正自随着微风摇曳摆动。
铺子前挂着条麻布幡子,借着灯光,但见幡旗上右书‘心为明鉴烛照浑浊人世',左写‘揽镜自得乾坤尽在心怀',正上书‘试心斋’三字。
延朗心道:此地端的是间店铺,倒是不知里边盘卖的是什么物什。
想到此处探奇之心大盛,正要迈步进去,却忽觉身后有人拉扯自己的衣襟。
延朗少爷心中微有不快,微嗔道:‘安哥儿你这是何意啊?’。
那叫安哥儿的家仆道:‘少爷,这铺子处在深巷之内,处处透着诡异,看着不像个好去处,隐隐有些不详,咱们还是别进去叨扰了。’。
延朗道:‘咱们进去看看便回,打的什么紧,瓦子难得有这么一处清净地,今日倒要看看主人家是何等样人。’,说着迈步便往里走。
果真是少年人心性,任谁也拦不得他,安哥儿没奈何,只想着陪自家少爷进去看看便走,于是也迈步跟在延朗身后。
二人进店后,立即便有小厮跑过来招呼二人。
但见那小厮,长的倒赛木炭一般的黑,好似庙里的龟蛇二将(3)一般。
延朗看他长的如此奇形怪状,便有些好奇的问道:‘你这铺子里倒是盘卖的什么物什啊?’。
那小厮一边笑着招呼二人落座、奉茶,一边道:‘好叫小官人知道,小号卖的是各色铜镜,小号的铜镜全是黄铜精料,都是精沙研磨,瓦市里独此一家,再无分号。’。
正说着,一个白面长须一身精气的长者自后堂走了出来。
但见这老者,长身玉立,面如皎月,朗眉长髯,目若繁星,一袭连珠长袍罩身,脚蹬竹履、手摇团扇,一身的贵气。
那小厮见自家东人出来,立即躬身施礼道:‘东家,有客到了。’。
那长髯老者见到延朗少爷便笑眯眯地道:‘这位小官人,不知您驾临小号,可不知想买些什么款式的?
小号的水磨铜镜都是黄铜精料研磨,自与别家的不同,不知小官人喜欢什么款式的,这里的花纹、定钮都可以自选,小号会依着客人的喜好来做。’。
这老者边说着边看薛延朗的表情,发现他似是不为所动的样子,于是微微一笑,又道:‘看小官人的样子也是临安人士吧,定是见多识广之人,恕老朽眼拙了。
想必小官人眼界出尖,能看得上眼的也寥寥无几,小人这里有一面镜子乃是前朝流传下来的古物,不知在下可否有幸请小官人一观呐?’。
延朗少爷见这老者丰神俊逸、洒脱出尘,心中顿生好感,便有了结交之意,见他提议请自己观赏前朝古物,立时起了猎奇之心,便欣然同意。
这老者微微一笑,抬手做了个手势,便见里堂之内有一个小厮捧着个锦缎包裹走了出来。
延朗少爷与安哥儿定睛一瞧,这个自里堂走出来的小厮与那先前的小厮样貌和气质完全不同。
先前的小厮长得好赛黑木炭一样,而这个小厮却长得像个青皮桃子一般,一张脸绿中透蓝,一双圆眼滴溜溜乱转。
这小厮小心地捧着那锦缎包裹来到老者身边,躬身一礼,将手中的锦缎包裹轻轻地放在桌子上。
延朗少爷与安哥儿对这青缎包裹里的物什煞是好奇,那老者见状笑道:‘呵呵呵,叫小官人见笑了。
说着,便亲自打开了包裹,只见包裹里面却是一个样式古朴的紫檀木小盒子。
打开盒盖,一股异香霎时间传遍堂内。
二人定睛细看,却见盒子里原来是一面光灿夺目的古镜。
把玩之下,却见这古镜背面的图样煞是奇异,乃是三个老者的模样,但见这三个老者俱都是脚踏祥云,飘然若仙的样子,正各自拱手为揖,俱是一派安详肃穆的表情,俨然是三个仙人的模样。
而铜镜背面中央的铜钮却是一朵尚未绽开的荷花,在荷花下面正是一片荷叶,而荷叶上的露水珠也被匠人细心地雕了出来。
那三个仙人围着这朵尚未开放的荷花,似是在等待荷花的绽放,又似是在围着它品评着什么,动作、神情、构图当真是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再看铜镜正面,不知是用何等工艺研磨,只用光可鉴人来说,当真是辱了这匠人的手艺,这镜面简直可说是纤毫毕现,这等手艺当可惊为天人。
薛延朗虽是年轻,但也是个见多识广之人,不曾想今日见了这铜镜,端的是头一遭见到如此宝物,看着这古镜做工如此,真可说是神物一般。
小厮安哥儿见少爷看这古镜看的如痴如醉,心中好奇之心大动,也顾不得主仆之间的礼仪,忍不住探过头来观瞧。
主仆二人见自己的容貌清晰的映在铜镜中,烛光之下,竟连头上发簪的细碎花纹都看的是一清二楚,二人心中对这古镜大起喜爱之心。
正待说话,却忽见铜镜中二人的容颜已然模糊起来。
二人都是一惊,连忙揉揉眼睛细看,却见那铜镜中的景象越来越模糊,呼吸之间却又变的清晰起来,只是镜中的景象却不再是二人的面容,而是变成了一张女子的容颜。
但见这女子,生就一张鹅蛋脸庞,肌肤似雪、秀发如云,发髻高挽、柳眉入鬓,正是个难得一见的妙龄女子。
只是此时这镜中女子的面色却极是不对,只见她眼含热泪,正对着镜子哀叹。
二人正自惊异间,镜中画面突转,却还是这个女子,只是场景变换,只见她身着一袭浅绿色长衣,外罩一件对襟梅花直袍,正慵懒的倚坐在一张雕花楠木锦榻之上。
看到这,延朗与安哥儿正要开口向掌柜的老者询问,抬头间却见周遭景物已然大变,不再是烛光摇曳的‘试心斋’内堂,而是一间小楼之上。
主仆二人大惊失色,连忙抬眼向四周打量。
但见这小楼上布置的倒也典雅,波斯地毯铺地,四周白壁之上挂着不少字画,细看之下却仿佛是米元章(4)的行字书帖,室内另有一些茶案、竹榻、熏香瓷器和暖炉。
一阵冷风吹过,主仆二人浑身一惊,却见这小楼上的窗子原来都是开着的,冷风正自窗外徐徐吹进来。
延朗少爷急忙走到窗前,却见楼外雪地中原来是一小片稀疏枯黄的竹林,向竹林外看去,却是一条小巷。
这巷子隔壁却也是一座宅院,庭院内另有一座小楼,那楼上的窗子也是开着的,只是隔着竹林看的不太清楚。
此时,安哥儿也走到窗前,向着那竹林外的小楼看去,只看了几眼就惊呼出声:‘少爷,你快看,那小楼之上不正是那镜中的女子么?’。
薛延朗拢起目光向那小楼望去,怎奈平日里读书过勤,坏了眼睛,看得模模糊糊,却也依稀能分辨出那小楼中正是个女子倚卧在锦榻之上,但相貌和其他细节之处却如何也看不清楚。
延朗少爷不自禁地抬手想打个手棚细瞧,却蓦然发现那面古镜竟然还在自己手中,心下大惊:方才惊惧之下竟忘了这物什,竟不想而今在这不知是幻境还是真实的场景中,这古镜竟然还在啊。
注释(1):淳熙意为纯正光明,为宋孝宗年号。
注释(2):东青门为南宋临安东门之一,在艮山门南。
注释(3):龟蛇二将本为道教中真武大帝属下的两员神将,相传为真武大帝的肚肠所化,庙中供奉真武大帝,一般都将龟蛇二将也列于真武大帝神像两侧。
注释(4):米芾字元章,北宋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