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毗罗迦延
22879100000174

第174章

沙老飞朗声道:“呵呵呵呵,秀才啊秀才,你把沙爷我当什么人了,咱们可是一块儿拜过海神爷,一块儿喝过血酒的并肩把子啊。

之前虽是有对不住你的地方,但那也是为了手下兄弟们能活命,绝非沙爷我惜命怕死,如今咱们遇上高人了,这也是咱们的福报。

兄弟们尽可走,但今日我老沙却不走了,留下来陪兄弟,如何?”。

李秀才一听,眼中止不住留下眼泪来,但口中却笑骂道:“哈哈哈哈,你这腌臜厮,平日里只知吃酒赌钱,今日倒有心陪我死在此处啦?

怕不是上月赌输了,欠下我那几两银子,怕还不起我,今日便用命来抵?

早就知道你贱命一条,不过也罢,之前的事不提了,今日我兄弟俩就死在此处吧。”。

两伙海寇打心眼里佩服自己当家的如此义气,又感念当家的平日恩德,一时间群情激荡,纷纷拔刀在手护在两个当家的身边,准备以死相拼。

薛兴德本是个重情重义的性子,眼见这些海寇如此义气,心中便生了惺惺相惜之意。

他回到杜君献身边,小声道:“少爷,这些个瓜娃子虽是可恶,却还有些义气,委实难得,今日不如就放他们走吧。”。

此时刘二也附和着说道:“少爷,这些人熟悉这里的海文,不妨让他们将功折罪...。”。

他话未说完,杜君献却已经径直走上前去。

李秀才和沙老飞一伙人见对面的当家走了过来,一群人立刻安静下来,紧张不安地凝神戒备,为首的李秀才勉强提刀在手,随时准备上前厮杀。

见他们俩一副全神戒备的神情,杜君献却丝毫不以为意,他笑着道:“现在,二位当家的可还心服么?”。

那李秀才道:“今日我们兄弟折在这里,是我们手艺不精,但今日死则死矣,你要杀便给咱们来个痛快的,何必折辱于人。”。

杜君献道:“看来阁下还是心气难平,我虽杀人无算,但却从不折辱壮士,今日我有心结交二位壮士,可否给在下一个薄面?”。

李沙二人互看了一眼,都是一脸的不敢置信。

在形势上,对方占据了绝对上风,想杀他们并非难事,做海寇时间日久,二人早已深知人心难测、世道险恶。

今下双方已经结下梁子,对方不趁势斩草除根,反欲与他二人结交,这世间如何有这般好的运道,莫不是另有他图?

杜君献看他二人满脸狐疑,已然猜出他们心中的计较,于是干脆点破,哈哈一笑道:“哈哈哈哈,你二人不必如此惊疑,我实在有需要二位帮助的原因。

我本是要去东京路深山里找些东西,现下不得不走水路,听说沿途海寇猖獗,准备不充分的渔船都会遭殃。

此时我们正需要帮手,若是你二人肯助我,自此以后我便会好生照料你们的弟兄,你二人跟着我,日后也好建功立业,总比在海上朝不保夕强得多,二位意下如何?”。

这番话一出,沙李二人虽还有些疑惑,但已是信了大半。

眼见着这些人的装扮和所为明显不是海商,出海观风也不会来海上这么远的地方,此时走这条海路,多半就是奔着东京路去的,但这人是什么来头,他二人却实在叫不准。

这时,沙老飞道:“这位官人,我二人本也是大宋忠良之后,李秀才祖上更是岳王爷麾下水军统制李福后人,只是岳王爷懵难后,我两家祖上看不得奸佞误国,又被奸臣构陷,报国无门之下,才啸聚海上与朝廷对抗。

我二人属下都是当年岳王麾下志士英烈之后,若是官人能容纳他们,我二人自是感激不尽。

但一来官人出身来历不明,我二人即使有心归附,也怕下边的人不服,二来我们虽是啸聚海上为寇,抢掠为生,但也敬重英雄志士,不知官人能否让小人的这些弟兄们信服?”。

杜君献朗声笑道:“哈哈哈哈,也罢,我实话与你们讲了,你们可要听真了。

在下杜君献,目视我中原之民屡受荼毒,而今,大宋朝廷又昏聩无能,百姓陷溺日深,我将欲起兵拯万民于水火,你二人既然是大宋忠良之后,先祖又是岳王爷下属,定知其中大义,今日你二人跟随于我,来日前途焉知没有封侯之望啊!”。

沙李二人一听,心中都不禁一凛。

他二人身为海寇,常年纵横海上,若是被官府抓住,自己身首异处自不必说,但至少家人亲眷尚能保全。

但今日遇见这姓杜的官人,竟然是将来要起兵造反的大反贼,当真是小鬼儿遇见了钟相公。

跟着这样的人,若是成功了,虽然可得富贵,但俗语讲伴君如伴虎,说不准哪天便是要死于其手,到那时抄家灭族也说不定。

若是失败了,天下之大便再没有容身之地,到头来也是族灭身死的下场。

可若是现在不答应此人,说不定立时便要遭灭顶之灾。

正在二人犹豫之时,站在一旁的杜还走了过来。

原来,他看出二人神色犹疑不定,心中已将二人的心思猜了个八九分。

此时他走过来也没有什么动作,只是侧身在二人身边小声道:“二位可知太祖皇帝尚有后人留存于世啊?若是想成就不世功业,不妨早做决断,以免自误。”。

杜还声音虽小,但听在沙李二人耳中却如惊雷一般。

他二人久闻太祖皇帝有后人流散民间,靖康年间,太宗皇帝的后人除了高宗陛下以外全部都被金人押往冰天雪地的上京会宁府,而太祖后人却因为大多流散民间而得以幸免。

及至绍兴年间,太祖皇帝的后人大批南来,都是想着投奔高宗以求富贵。

高宗皇帝也曾明里暗里在民间搜罗太祖的后人,怕的便是有人想借着天下不稳的大势而趁机谋夺皇位。

这些流散在外的皇室宗亲大部分已经被朝廷找到,这些人虽名为皇族宗胄,但实则却是等于被软禁起来,完全没了自由。

但世间传闻,太祖嫡子魏王殿下的后人依然流散于民间并未被找到,而现在若是有人自陈是魏王一脉,若被朝廷得知,性命必不可保。

此人今日不止自称要拯万民于水火,还自陈是太祖之后,这些可都是掉脑袋的事儿。

但这人说来却全无顾忌,义正辞严,有如此胆色,必定不凡,且此人虽是占尽上风,却没有赶尽杀绝,可见其心怀仁义,颇有太祖遗风,看来当真是太祖后人无疑。

沙李二人想到此处,心中再无怀疑,躬身便要对杜君献施以全礼。

杜君献心知此次北行,海上艰险,必然要靠他二人全力保全,而将来举事之后,海上免不了战事,这两个人必有大用,因此便想着要对两人大力笼络。

此时见二人要对自己施大礼参拜,连忙上前扶住二人,笑着道:“呵呵呵呵,二位壮士,以后咱们便是一家人了,不必如此,自今日始,咱们主仆永不相负,若违此誓,人神共诛。”。

说罢,杜君献自身后亲卫腰间抽出一柄钢刀,双手运力,噹的一声,那钢刀立时折为两段。

本来沙李二人见杜君献一个文弱书生,想必自幼长于深宅巨府之内,平素必定锦衣玉食,纵是有些手段,想来不过是市井拳师调教出来的花拳绣腿而已。

又闻他是太祖苗裔、魏王之后,想来必定是出身高贵,因此才得这些猛士效力,投奔这样的人物,为的就是将来能搏个封妻荫子,虽是荣光,但心底不免对杜君献微有轻慢。

但此时沙李二人及身后的众海寇一见杜君献竟有如此功力,都极为震服,立即下跪叩拜,大呼尊主。

杜君献并不是性子乖张之人,但他深知这些海寇常年浪迹海上,性子必然难以驯服,都是服力不服理的糙人,方才之举就是要借着盟誓来震慑其心,之后再以恩义徐徐感化方能收其忠心。

自此,这两拨海寇百多人都归附了杜君献,杜君献心中也极是高兴,三条船排成一排向北徐徐驶去。

此时,杜君献在舱内坐定,众人分坐两边,杜君献向沙李二人问道:“你二人可有大名?总是叫沙老飞和李秀才,日后随我上岸,总不能如此称呼吧。”。

沙老飞道:“敢叫公子知道,我本名叫做沙仙童,听说是我娘请一个道士为我起的。

但常年行走海上,有个好水性,又能在海里纵越如飞,众人便给我起了一个诨号唤作沙飞鱼,叫久了便唤成了沙老飞了,但秀才的本名便是李秀才,却并非他的诨号。”。

此时李秀才道:“公子,我家祖上本是水军统制李福,当年在岳王军中掌管水军,与沙老飞祖上本是军中袍泽、生死弟兄。

岳帅懵难后,岳家军被朝廷拆散了,我祖上心灰意冷,便与一些袍泽弟兄浪迹海上,到我们这辈儿已经沦为海寇了。

我家祖上都羡慕读书人,我爹在世的时候便给我起名叫李秀才,寄望我能读书中个秀才、举人好光宗耀祖,还送我读了几年私塾,但可惜他老人家去的早...。”。

二人自陈家世,原都是忠良之后,只是事易时移,沦为海寇,而今,这些海寇的家属都散居于北边的几个孤岛之上。

杜君献又问二人身为海寇,为何弄到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地步。

二人听杜君献如此问,那李秀才便道:“公子,我们这些人祖上都为朝廷征战沙场、九死一生,因此我们这些人从来不抢大宋的商船。

这几年,因为大宋和蒙古时有战事,蒙古人把控高丽全境,禁止高丽与大宋的大宗贸易,因此这条路上过往的高丽商船逐渐减少。

原来还有南洋和日本的商船往来,也可抢上些东西,但现在蒙古控制愈加严苛,我们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了,有些弟兄出海甚至还得穿他婆娘的衣服...。”。

说到这里,二人都要掉下泪来,众人听罢也是不免唏嘘感慨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