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2289200000026

第26章 普外科疾病(25)

治疗:90%的胰瘘可经非手术疗法治愈:(1)外引流,通畅的持续闭式引流是避免并发症和促进愈合的关键措施。引流管应在淀粉酶正常、引流液量<20ml/日(或无液体流出)时拔除。(2)营养支持疗法,应禁食并采用TPN,或做营养性空肠造口,将引流出的胰液和要素饮食注入空肠,可抑制胰腺外分泌的作用,并要多次输新鲜血浆和白蛋白。(3)抑制胰液分泌,TPN为最有效的抑制分泌措施之一。(4)药物治疗,抗胆碱药物,如6542等有一定效果;口服胰酶制剂,如得每通,可通过反馈机制抑制胰腺分泌;生长抑制素如善得定,每8—12小时皮下注射0.1mg。

对引流量多(>200ml/日)经非手术治疗2个月未愈;经造影证实近端胰管狭窄、梗阻或引流不畅者可行手术治疗。(1)内引流术:适合于近端胰管不通畅者,可采用胰尾空肠Roux Y 吻合术和瘘管空肠吻合术。(2)切除术:适合于近端胰管通畅者,可行瘘口远侧胰尾切除,清除瘘道及坏死组织,置引流管,手术简单,并发症少,一般于术后1个月左右可愈合。

(6)胸腔积液

原因:脾切除术后左侧胸腔积液较为常见,多为膈下腹膜被广泛分离所致,亦有左侧膈下感染所致,大多为反应性积液。术后双侧胸腔积液较少,可能是低蛋白血症或双侧膈下感染的表现。

诊断:术后如有胸闷、发热疑有胸腔积液,可行胸部B超或X线检查确诊,同时需行腹部B超或CT检查,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同侧膈下感染。对于有高热的胸腔积液患者,可行诊断性胸腔穿刺并做细菌培养,判断胸腔积液是否合并感染。

预防:手术操作应轻柔,膈下止血应避免缝扎过深或过度牵拉,常规置左膈下引流管以预防积血、积液和感染。

治疗:术后胸腔积液,大多可自行吸收。如积液较多,影响呼吸或导致肺不张,或胸腔积液合并感染,可在B超定位下行胸腔穿刺抽液,一般需数次可愈。对于合并感染者,还需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应用有效抗生素。

5.血液病的腹腔镜脾切除术

1991年,Delaitre首先报道了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 nectomy,LS)的病例,此后很多医生采用这一技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病。虽LS的手术时间较开腹脾切除术长,但就术后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完全恢复时间、术后麻醉药用量及美观等方面而言,LS均优于开腹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脾脏切除的新方法。

(1)适应证和禁忌证:目前LS最多用于ITP的病人,原因是:

(1)脾脏既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也是ITP病人抗血小板抗体产生的重要脏器,ITP病人脾切除后有约70%的患者血小板可恢复并保持正常水平;(2)LS比较适合用于脾脏大小正常或仅轻、中度增大的病人,而ITP病人的脾脏巨脾很少,符合LS的条件。

LS也用于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由于大量溶血造成胆红素代谢障碍,病人常伴发胆囊结石,因此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可同时行LS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S还可用于霍其金病的诊断和分期,此外,LS还应用于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镰状细胞贫血、β 地中海贫血、毛细胞白血病、脾肿瘤、脾脓肿、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脾亢等疾病。

LS的相对禁忌证为脾动脉瘤、脾脓肿、合并腹水、巨脾(长径>20cm)、霍其金病合并脾门淋巴结肿大等。

合并门脉高压的病人因脾脏血流量增大,又常合并凝血机制障碍,使脾切除术中易发生大出血,故门脉高压症被列入禁忌证。多数学者也将外伤性脾破裂大出血列入LS的禁忌证。

(2)操作方法:术前置胃管胃肠减压,减小胃的体积,利于腹腔镜下观察。全麻后病人取头高脚低、右侧卧位,这样可使胃靠自身重力向右向下牵拉,利于显露脾胃韧带和脾门区。

打孔部位分别为一个孔位于脐周,用来插入腹腔镜镜头(25°、30°、45°);两个孔位于左中上腹、左肋缘下(两者间距至少为12cm),用于分离、切断血管等主要操作;第4个孔位于剑突下及剑突与脐连线上(或稍偏左),主要用于牵拉胃和结肠,协助显露术野。

建立人工气腹后插入腹腔镜,进入腹腔后开始在腹腔内寻找副脾,重点寻找部位是脾门、胰尾、网膜,仔细检查后再察看小肠、大肠的系膜、盆腔(包括Douglas窝,阔韧带、左腹股沟内环处),发现副脾时将其切除。

自剑突下打孔处插入扇形牵开器用来向右侧牵拉胃,随后分离、切断脾的韧带和血管,将脾脏游离。在分离、显露脾门血管时可应用内窥镜超声刀,不易造成脾蒂血管损伤,从而避免大出血。无论用Endo GIA钉合器还是用血管夹或体内(或体外)打结法,近侧的脾动脉断端均应双重结扎牢固、确切。脾脏切除后,彻底冲洗左上腹区,如发现有小的出血,可用电凝止血。

经腹壁打孔处送入非渗透性收集袋,打开后将脾脏移入袋中,将收集袋的开口经脐部打孔处提起,使其贴近腹壁,随后排出腹腔内二氧化碳,撤走脐部的套管,在脐部打孔处做一3—4cm的切口,通过这个切口用手指、剪刀或其他器械将脾脏搅碎后取出。

(3)临床评价:(1)LS的并发症与开腹脾切除术基本相同。

(2)LS有如下优点:伤口小、术后疼痛轻、术后麻醉药用量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如HIV 感染者,LS可减少手术人员被感染的机会;需行脾切除术的病人多数需用激素、化疗药等免疫抑制剂,开腹手术后伤口感染、伤口裂开的发生率较高,而LS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出现伤口并发症的机会相对较少。

LS也存在一些缺点:(1)最大的缺点是手术时间长,随着外科医生LS操作技术的熟练,LS手术时间可能会缩短;(2)对巨脾、出血多或要求将脾标本较完整地自腹腔取出的病例,往往需要延长或另做切口或转为开腹手术方能达到目的;(3)腹腔镜下手术缺乏接触内脏的手感,这是LS寻找副脾时的不利因素;(4)目前LS的手术费用较开腹脾脏切除术高。

三、建议阅读的书目和文献

夏穗生,主编。现代脾脏外科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本书是我国脾脏外科方面的权威著作,书中囊括了目前我国脾脏外科的最新成就,既有基础理论又有临床实践,相较于既往传统的外科专著,该书更注重于脾脏外科的深度讲解,比如脾脏移植在目前临床外科的应用现状、脾脏移植的适应证及目前尚存在的问题等,其门脉高压脾脏之章节颇值得广大临床医师详阅。阅读该书可以提高广大外科医师对脾脏外科的认识,拓展脾脏外科治疗的视野。

(第十三节)脾脏外科

一、前沿学术综述

回顾脾脏外科发展的历史,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实践中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随着近年来对脾脏功能、脾本身疾病及与其他疾病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脾脏外科已经形成一引人注目的领域。

1.脾脏外科的发展

在20世纪中叶以前长达300—400年历史的脾手术史上,已形成了传统的“切脾无害论”观念,脾脏外伤一经确诊,都采取脾脏切除术。

直到1952年,King和Schumacker首次报告5例儿童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verwhelmingpost splenectomy infection,OPSI),1969年Whitak er报道首例成人脾切除后的凶险性感染,此后脾脏切除后的感染问题逐渐引起了重视。近20年来,随着人们对脾脏形态和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脾脏外科经过由全脾切除到刻意追求保脾,发展到了现在的选择性保脾阶段。进入21世纪,腹腔镜在脾脏外科的应用、脾脏在移植医学中的作用、脾脏功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等为脾脏外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脾脏的功能

脾脏是机体中最大的外周淋巴器官,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它又位于血液循环的通道上,因此它同时参与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是参与血液循环的唯一淋巴组织。目前人们已认识到脾脏的过滤、造血、破坏衰老和异常的红细胞、贮血及免疫等功能,并发现脾脏能产生多种激素或因子,促进或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目前已知的有Tuftsin(促吞噬肽)、Opsonin(调理素)、Properdin(备解素)和Fi bronectin(纤维结合蛋白)等。脾脏还参与合成凝血因子VIII,并能吞噬、清除有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

(1)脾脏的抗感染免疫功能:脾脏拥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吞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树状突细胞,也拥有特异性细胞免疫的T细胞和体液免疫的B细胞以及仅在脾脏内产生的、具有多功能的促吞噬肽(Tuftsin),它们都是抗感染的物质基础。切脾后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削弱,抗感染能力下降,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称之为易感(染)性增加,其中最严重的类型即表现为OPSI。OPSI的概念不断得到补充,现具有下列特征的全身败血症,可诊断为OPSI:发生于全脾切除术后,起病突然、凶猛、高热,进展迅速,短期可出现休克、昏迷、死亡率高。病理有DIC与双侧肾上腺出血,血细菌培养阳性,但其特点是无局灶性感染灶。OPSI发生率成人为1%—5%,儿童为10%,死亡率高达50%—70%。

(2)脾脏的抗癌功能特点:脾脏抗癌功能具有双向性和时相性,即在癌症极早期,脾显示其抗癌功能,宜予保留;但到了癌的进展期,发生了相反的改变,脾再无抗癌功能,反而变为负性免疫作用,保脾有害,切脾有益。

目前在脾脏功能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工作。

在脾脏特异性免疫方面,有人将脾脏树突状细胞(DC)与肝脏的DC相比较,发现脾脏DC比肝脏DC免疫原性更强,可更大限度地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促进T细胞增殖,从而更加明确了脾脏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在脾脏非特异性免疫方面,已经发现肝硬化时体内Tuftsin活性降低,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减弱,脾脏网状内皮系统受损,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部分解释了临床肝硬化病人易继发感染的原因。另外,有人对脾脏血液供应的调节机制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脾脏灌注的控制是由局部细胞因子(ILIβ )和交感神经纤维相互作用来完成的。其中ILIβ的参与在脾脏是特有的,这区别于淋巴结等免疫组织。

3.脾脏移植的前景

1960年,Woodruff 首次报道1例全脾脏移植。脾脏移植最初选择的是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病人作为适应证,移植后效果欠佳。脾脏移植治疗血友病甲是目前疗效比较满意的一种选择。先天性血友病甲是一种性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病人体内缺少或缺乏凝血因子VIII而出现自发性出血。亲属供脾移植治疗血友病甲最长有功能存活已超过10年,尸体供脾移植有功能存活时间也有4年的报道,长期存活者手术后无出血或出血减少,生活自理,行动自如,可以走路或骑单车上学,与术前的生活质量相比有天壤之别。

需要注意的是,脾脏移植后会发生强烈的排斥反应,排斥反应较其他移植多发,难以控制,而且也会发生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脾脏移植后长期随诊观察表明,脾脏移植后1年左右,移植脾脏逐渐萎缩,到2—3年的时候,脾脏的大小只有手术近期的1/3左右,脾脏的功能也逐渐减退。如何防治,提高远期疗效应是未来的研究重点。目前可通过预处理、诱导免疫耐受和应用基因治疗技术来延迟或减轻移植脾排斥反应,阻止慢性移植物功能丧失的发生。其具体实践操作和临床应用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临床问题

1.外伤性脾破裂

脾外伤在腹部外伤中居腹内脏器损伤之首,占40%—50%。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脾外伤一经确诊,都采取脾切除术。随着人们对OPSI的认识和重视,近20年来脾外伤处理经过由全脾切除到刻意追求保脾,发展到了现在的选择性保脾阶段。

(1)脾外伤如何分级:目前对脾外伤的临床分级,国内外尚无满意的统一标准。1981年Shackford 首先对脾脏损伤进行分级,1986年Call和Scheele在此基础上将脾脏损伤分为4级,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于1994年制定了脾损伤分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脾脏外科学组,于2000年9月在天津召开的第6届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上,制定了“脾脏损伤程度分级”标准,具体为:I级,脾被膜下破裂或被膜及实质轻度损伤,手术所见脾裂伤长度≤5.0cm,深度≤1.0cm。II级,脾裂伤总长度>5.0cm,深度>1.0cm,但未累及脾门,或脾段血管受损。III级,脾破裂伤及脾门或脾脏部分离断,或脾叶血管受损。IV级,脾广泛破裂,或脾蒂、脾动静脉主干受损。

(2)脾外伤保守治疗的适应证:(1)按AAST分级(或我国脾外科学组分级)标准为I级;(2)年龄<50岁;(3)无腹腔内其他脏器的合并伤;(4)除外病理性脾破裂,无凝血功能异常;(5)血流动力学稳定,输血量不超过800ml;(6)影像学(B超、CT)动态监测血肿不扩大,积血不增加,或脾动脉造影无或极少量造影剂外溢;(7)具备中转手术与重症监护的条件。保守治疗2—3周后可下床轻微活动,3个月内应避免剧烈活动。

(3)脾保留性手术的原则是什么:近20年来,各种形式的脾保留性手术在各单位逐渐开展起来。对脾损伤病人进行脾保留性手术应遵循的原则为:(1)先保命后保脾是基本原则;(2)年龄越小越优先选择脾保留手术;(3)根据脾脏损伤程度、类型选择最佳术式;(4)必要时联合应用几种术式更为安全实际。

(4)保脾手术方法有哪些:脾脏应尽量保留不低于正常人的1/3脾脏体积和良好血运,才能有效地维持脾脏的正常功能。

局部物理或生物胶止血技术:适用于那些裂口小而浅的I级脾外伤,采用的材料有明胶海绵、生物胶、微波或氩气网罩等。

缝合修补术:对裂口小,未伤及大血管的I、II级脾破裂可进行缝合修补术。

脾动脉结扎或术中栓塞术:用脾动脉结扎治疗脾破裂的临床报告不多。脾动脉结扎可使脾动脉压力下降50—60mmHg,脾脏体积变小,具有一定韧性,便于缝合,达到更有效的止血目的。术中脾动脉栓塞术临床应用很少。

脾部分切除术:适用于II级、部分III级脾破裂,部分脾血运良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