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明简史
2292500000026

第26章 五代十国时期(1)

北方政权的更替

天四年(907),黄巢起义军叛将朱温灭唐称帝,是为梁太祖,国号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历史进入五代时期。

1.后梁

后梁的创立者朱温本是黄巢起义军中的一员大将,黄巢起义兵败,朱温投降,被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封为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此后势力渐长,逐步消灭了北方的其他割据势力。天

三年(906),朱全忠打败了控制唐中央政权的秦陇集团首领李茂贞,掌握了唐中央政权,彻底消灭了长期操控唐政府的宦官集团。次年,朱全忠胁迫昭宗迁都洛阳,随后又派人杀死昭宗,立昭宗13岁的儿子李柷为傀儡皇帝。907年,朱全忠废掉唐哀帝李柷自立,改名朱晃,是为梁太祖,定都开封。

朱全忠是从地方藩镇起家,依靠军事力量立国。他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范境内手握重兵的节度使,氏叔琮、朱有恭、刘珍等大将均被朱全忠以各种借口诛杀。然而自唐末以来的藩镇专擅局面并未因诛杀一些武将而得到改观。梁太祖晚年时,大将杨师厚势力膨胀,一度叛乱。后梁内部的藩镇林立,统治者荒淫无道,梁太祖生活腐化,时人称其“大纵朋淫,骨肉聚麀,帷薄荒秽”。此外,梁太祖还与河东李克用连年征战,极大地消耗了国力。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朱全忠于乾化二年(912)被其次子朱友珪所杀。次年,朱全忠三子朱友贞平乱即帝位。朱友贞即位后,与河东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的战事更加激烈。后梁重镇魏博因不满朱友贞控制,降于李存勖,后梁战局形势遭到逆转,前线吃紧。后梁与李存勖父子之间长期发生战争,导致国内矛盾尖锐,爆发了陈州(今属河南)人毋乙、董乙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起义最终遭到镇压,后梁的实力也遭到了削弱。龙德三年(923),后梁最终为李存勖所灭,凡三帝,历时十六年。

2.后唐

后唐立国者李存勖是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之子。李克用因参与平定黄巢起义有功而被唐政府封为河东节度使,治于太原。李克用随后逐步控制了今晋中、晋北地区,唐昭宗年间,封李克用为晋王。李克用助唐平定黄巢起义回师之时,在汴州遭遇朱全忠夜火纵袭,险些丧命,双方结下宿怨,互相攻伐。李克用在河东地区利用藩镇之间的矛盾不断征伐,壮大了实力。唐熹宗年间,李克用曾一度率兵攻入京城。昭宗即位后摄其实力,采取姑息政策,封其为晋王,李克用成为唐末割据势力中第一个封王的人。朱全忠代唐后,李克用以拥唐为名,与朱全忠继续交恶。天

五年(908),李克用病死,长子李存勖即晋王位。李存勖一上台就显现出其过人的政治才能。先是诛杀了觊觎其王位的叔父李克宁,然后又亲自率兵对后梁展开攻势,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李存勖在与后梁激战的同时,幽州的刘守光打算攻其后路,李存勖果断回师,经过两年的苦战,俘虏了刘守光父子,幽冀一带全部落入李存勖之手。

龙德三年(923),李存勖在陈州(今属河南)称帝,建国号为唐,史称后唐,以此增加反梁的号召力。李存勖就是唐庄宗。李存勖即位后立即对内外交困的后梁展开攻势,他亲率大军伐梁,以大将李嗣源为先锋,直取后梁都城开封,梁末帝兵败自杀,李存勖完成了灭梁大业。李存勖军事才能过人,骁勇善战、屡建军功,但其治国无道、用人不当、宠信伶官,称帝三年后身死国灭。李存勖任由伶官干政,造成朝臣大为不满。此外,李存勖还允许皇后干政,恣意冤杀朝臣,酿成魏博兵变,他本人也在乱军中被杀。事情起源于皇后刘氏与宦官勾结,诬陷大将郭崇韬谋反,刘氏等人密谋将郭崇韬杀害,并把受牵连的朱友洋、部将史武等七人灭族。刘氏的倒行逆施引起朝臣的不满和愤恨,进而起兵反抗。首先发难的是在灭后蜀中立有军功的康延孝,他以为郭、朱等人复仇为名,起兵反抗后唐。虽然这次起兵被迅速平定,但随后的魏博兵变却使李存勖兵败身死。魏博军是后唐的一支精锐之师,在灭梁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但却遭到李存勖的猜忌。同光四年(926),魏博兵戍守期满,在返回的途中被告知就地停留驻守,士兵不满,发生了哗变,一路南下攻取了邺城(今属河北)。李存勖派兵镇压,反被魏博兵所败。情急之下,李存勖派出其所猜忌的大将李嗣源率侍卫军前去平叛,结果李嗣源手下的士兵发生兵变,拥戴李嗣源并与魏博兵联合。李存勖不得已亲率大军征讨,在洛阳到大梁的途中,李存勖得知大梁失守,被迫班师回朝,在回师的过程中,人心浮动,大量士兵逃亡。回到洛阳,亲军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率众兵变,李存勖被流矢击中而死。

李存勖既死,李嗣源率军入洛阳称帝,是为明宗。明宗李嗣源本名邈佶烈,无姓,曾是李克用帐下的一名大将,在战场上冒死救过李克用的性命,被李克用收为养子并赐其姓名李嗣源。唐明宗李嗣源即位后,采取了一些措施缓和阶级矛盾。他设法除去了百姓深恶痛绝的贪官租庸使孔谦,改变了孔谦时代的收租办法,废除了许多苛捐杂税,允许普通百姓自铸农器。通过这些改良措施,加上短暂的和平政局,明宗在位八年,后唐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长兴四年 (933),李嗣源之子从荣政变未遂,明宗受到惊吓,悔恨交加,不久死去。明宗死后,其子李从厚即位,是为唐愍帝。愍帝昏庸无能,次年,明宗养子李从珂起兵夺取帝位,后唐政局陷入动荡之中。就在后唐政局混乱之时,明宗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乘机勾结契丹,以割地称臣的方式向契丹寻求军事援助,夺取了后唐政权。

3.后晋

后晋立国者石敬瑭是沙陀部人,后唐铭州刺史臬捩鸡之子。唐明宗李嗣源在任代州刺史时,对年少的石敬瑭颇为赏识,并把石敬瑭招为女婿。石敬瑭跟随明宗常年征战,屡建军功,官至大镇节帅。后唐末帝从珂即位后,石敬瑭被封为北京(今属山西,李存勖称帝后以原治所太原为北京)留守节度使。石敬瑭在任北京节度使期间,为圆自己的皇帝梦,乘后唐内乱,于清泰三年(936)夏向契丹上表称臣。石敬瑭为了达到取唐自立的目的,不惜以割让幽蓟十六州,每年输绢帛三十万为代价,而且厚颜无耻地称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幽蓟十六州的割让,给后来契丹南侵创造了便利条件,使得中原地区丧失了抵御契丹等游牧民族侵略的天然屏障,给后来两宋王朝带来了严重的边患危机。同年十一月,契丹主耶律德光册立石敬瑭为帝,治于太原,国号晋,史称后晋,石敬瑭就是晋高祖。随后,石敬瑭发兵攻陷洛阳,后唐灭亡。

后晋天福七年(942),石敬瑭死去,其侄少帝石重贵即位。石重贵深受中原人民反抗契丹的影响,在朝中以景延广为首的抗战派推动下,石重贵开始对契丹用兵。契丹则利用后晋降将赵延寿想做皇帝的打算,与后晋交战达五年之久。946年,后晋大将杜重威率众投敌,引契丹兵南下。947年契丹军攻入开封,后晋被灭,契丹军队在开封大肆抢掠,引起了中原人民的强烈反抗。契丹军队俘获了少帝石重贵等群臣,劫掠了大量财物北还。后晋灭亡,传二帝,历时十一年。

4.后汉

在契丹进军开封、后晋被灭的时候,手握重兵的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国号为汉。刘知远就是后汉高祖。当时,契丹在中原人民的反抗下被迫退出开封,刘知远随即率众占领了开封。不久,刘知远死去,其侄隐帝刘承祐即位。刘承祐即位后,朝中将相不合,刘承祐不甘为权臣左右,先后杀掉杨邠、史弘肇、王章等人,又派人欲加害邺城留守郭威。然而事与愿违,隐帝杀郭威未果,郭威率兵攻入开封,杀掉隐帝,灭亡了后汉。后汉共传二帝,凡四载。郭威灭后汉以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仍定都开封。

5.北方政权与契丹的关系

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耶律阿保机就是辽太祖。925年辽太祖率兵征服渤海国,改渤海国名为东丹国,册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次年,耶律阿保机在回师途中病倒。政权一度动荡,最终耶律德光再次统一了契丹。938年,后晋石敬瑭为借契丹军事力量夺得后唐帝位,便把幽蓟十六州的土地和人民割让给契丹。942年,后晋储帝石重贵即位,受中原人民反抗契丹的影响,开始与契丹交战。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与后晋交战,最终攻克开封,后晋灭亡。随后,契丹称大辽,改年号为“大同”。但辽军在中原地区烧杀抢掠,遭到中原人民的反抗,统治无法稳固,最终被迫北还。辽世宗、穆宗、景宗年间,统治者为争夺帝位发生了激烈的斗争。穆宗年间辽停止南伐,以图恢复国力,开始与南唐、北汉联合对抗逐渐强盛的后周。周世宗柴荣立志要收复幽蓟十六州,959年,周世宗北伐,大军收复了幽蓟十六州中瀛(今属河北)、莫(今属河北)、易(今属河北)三州。应历十九年(969)二月,辽穆宗被杀。景宗耶律贤即位,改元为保宁。景宗年间仍采取不主动南伐中原,仅援北汉的方针。到了宋朝,宋太宗赵光义统一江南之后,于979年亲征北汉,辽派数万兵支援北汉,辽军在白马岭与宋军交战,被击溃,辽将耶律敌烈等人战死。同年六月,北汉主刘继元降宋。此后,辽与宋之间时战时和,直至辽灭亡。

十国的兴衰

十国之中,有九个在南方,只有一个北汉在北方。十国也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进一步扩大,这些割据政权主要是唐末农民起义中那些夺取农民战争胜利果实的节度使发展而来的。

1.吴越

吴越由唐末杭州人钱镠建立。钱镠在唐末占据杭州地区,势力不断膨胀,占领了周围十余州。因曾经参与镇压黄巢起义军而被唐昭宗任命为镇海、镇东节度使。开平元年(907),后梁封其为吴越王。吴越国土面积狭小,周边强国林立,特别是北方的邻国吴国,即后来的南唐,始终对吴越政权产生威胁。因此,吴越历代统治者多与北方中原朝廷交好,以维系自身的统治。吴越国兴起于893年,灭亡于978年,期间共经历86年,传五代,至钱俶时,纳土入朝,降于北宋。

2.吴

吴国由庐州合肥人杨行密建立。杨行密原为庐州牙将,唐僖宗中和三年(883),被唐政府任命为庐州刺史,势力渐长。唐末农民起义爆发,杨行密在动荡中逐步壮大,占据了淮南28州。天复二年(902),唐政府封其为吴王,都广陵(今江苏扬州)。杨氏政权的继承者大多政治才能平庸,大权旁落,被大将徐知诰所控。徐知诰执掌吴国政权20余年,曾采取了一些减轻赋税、发展生产的措施,国内政局较为稳定。顺义七年(927),杨行密将政权传于其子杨溥,实权仍为徐知诰掌握。天祚三年(937),杨溥被徐知诰所废。吴国共传四主,历时46年。

3.南唐

南唐的建国者为徐州人李昪。李昪本为吴国部将徐温的养子,故名徐知诰。徐温掌握着吴国的军政大权,但其子徐知训因暴虐成性,在扬州被吴将朱谨所杀。徐温死后,徐知诰乘机掌握了吴国军政大权。天祚三年(937)徐知诰取吴自立,改国号大齐,年号昪元,建都金陵(今属江苏)。徐知诰以唐朝子孙自居,次年,改姓名为李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南唐在十国当中面积较为广大,生产相对发达。中宗李璟时期又向东西方向出击,占领了三十余州。但后来南唐政治逐渐腐败,国力衰微。交泰元年(958),李璟摄于后周的实力,献江北、淮南14州,去年号,向后周称臣。宋建隆二年(961),李璟驾崩,后主李煜即位。李煜即位之时,南唐的苛捐杂税繁重,连鹅生双子、柳树结絮都要课税,社会矛盾尖锐。李煜善文辞书画,知晓音律,但在政治上作为有限。在宋朝的长期军事打击下,后唐国势日益衰弱。开宝八年(975),宋军将领曹彬破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遂亡。南唐传三主,历时39年。

4.闽

闽的建立者是光州固始人王审知。王审知是在唐末农民起义中崛起的。乾宁四年(897),唐政府封王审知为琅邪王福建武威节度使。朱梁时期,王审知被封为闽王。王审知执政三十年期间,厉行节俭,轻徭薄赋,国力较为强盛。王审知死后,闽国内政局动荡,继承者多信奉道教和巫术,大兴土木,浪费大量钱财。公开卖官鬻爵,苛捐杂税繁重。最终闽在保大三年(945)被南唐所灭。闽传六代,历时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