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2292700000022

第22章 水的品格(6)

“你们看,这个老人趟水过河多危险啊,眼下汛期就要到了,如果突然来了山洪,是要出人命的!”王瑛转身问随从的乡村干部:“这附近还有其他的路可走吗?”洋滩村一社社长吴伯军回答说:“没有,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了。”他接着汇报说,“我们这个社只有河对面有一块集中的田,三十多户每家都有一小块,一年四季,春种秋收,老百姓就是这样趟水过河,没有办法啊!”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你们想过办法吗?”王瑛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我们也规划过,在银河观这地方搭一座桥,资金一时筹集不到位,就搁置下来了。”

“这条河里淹死过人吗?”王瑛正色问道。

“这两年没有,以前有过。”

“人命关天啊,不能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王瑛的话掷地有声。

“是。我们积极想办法,尽快落实王书记的指示。”

“尽快是多快,我让你们立即行动,现在就跟我一起去选址。”王瑛雷厉风行的作风让身边的村干部深受感动。

王瑛带领村干部在河边走了三个来回,首先是选址,接着又与大家现场作了修建一座铁索桥的预算,当场表态说:“洋滩村是县纪委的‘挂联’村,农民过河难我们有责任帮助解决。回去后,我负责给你们协调建桥所需物资和经费,乡村负责组织当地村民开挖基础。”

三天后,王瑛带领县林业局、以工代赈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来到该村,现场协调,解决了建桥所需的400米钢丝绳,50公斤铁丝,5吨水泥和3万元资金。

工程开工后,王瑛多次来工地视察。每次来,都不忘给民工们买礼物,民工们头上戴的草帽、手上戴的手套、喝的汽水和抽的香烟都是王瑛自己花钱买来的。

在她的关怀和督导下,经过二十天的努力,一座长120米、宽1.5米的铁索桥展现在人们面前。

桥建好那天,王瑛来参加竣工典礼。她来来回回在桥上走了两趟,认真地察看每一块桥板,每一颗螺丝钉,看看固定得是否牢靠,是否安全。走回桥头,她语重心长地对乡镇干部说,修桥补路,这是功德事业,如今桥建好了,一定要管护好,这是干部和群众的连心桥啊!

为铭记王书记对百姓的关爱,当地村民在桥墩的一块大青石上刻下三个醒目的大字——连心桥。

过路不忘修桥人。如今修桥人已驾鹤西去,可这座连心桥却永远地架在党和人民群众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