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2298500000012

第12章 中国怎么老发旱灾 洪灾?(2)

中国地形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如三级台阶,使得中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西部有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8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东的内蒙古、新疆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1 000~2 000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岸线多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级阶梯,此阶梯地势下降到500米至1 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中国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

二是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偏北部的山脉有: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大兴安岭;横亘中间的东西向连续的山脉有:喀喇昆仑山、昆仑山、秦岭;偏南部的首尾相连的山脉有: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南岭。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的洪涝灾害与这样的地形不无关系。夏季我国各地大到暴雨日频数分布和雨量分布都受到地形的影响。我国的地形总体上呈东低西高,其间有东西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南岭、秦岭、太行山、燕山、大兴安岭等)。因而在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时,潮湿空气受地形抬升,暴雨日数最多的地区大多位于山脉的东侧或南侧的迎风坡,如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武夷山和燕山与南岭山地等。对于区域性的暴雨,其雨量分布也与地形有密切关系,例如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它的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的北端,两大山系在北京西北部相交,东南部是平原。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夏季暴雨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在西部和北部,这里是低层偏南风或偏东风的迎风面,气流有明显的抬升作用和地形引起的切变辐合线。

当然,这样的地形同时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

复杂多样的气候,使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中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土壤。例如玉米的故乡在墨西哥,引种到中国后被广泛种植,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红薯最早引种在浙江一带,目前在全国普遍种植。中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也为中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因夏季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这使许多对热量条件需求较高的农作物在中国种植范围的纬度远比世界上其他同纬度国家的偏高,例如水稻可在北纬52°的黑龙江省呼玛县种植。夏季多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例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物产富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与之同纬度的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等地却多呈干旱、半干旱的荒漠景观。

如果光是这样看无法看出地形带来的优势的话,那么我们可以作一个横向的比较。美国,作为和中国不管是国土面积还是地理纬度都差不多的国家,应该是最好的比较对象。

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及墨西哥湾。全境由东向西可分为五个地理区:(1)东南部沿岸平原分大西洋沿岸平原和墨西哥沿岸平原两部分。这一地带海拔在200米以下,多数由河川冲积而成,特别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乃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土质发黑,土壤肥沃。位于这一地理区的佛罗里达半岛是美国最大的半岛。(2)阿帕拉契山脉位于大西洋沿岸平原西侧,基本与海岸平行,长约2 300千米,一般海拔1 000~1 500米,由几条平行山脉组成。(3)内地平原呈倒三角形,北起漫长的美国与加拿大边界,南达大西洋沿岸平原的格兰德河一带。(4)西部山系由西部两条山脉所组成,东边为落基山脉,西边为内华达山脉和喀斯喀特山脉,乃旧褶曲运动后的产物。内华达山脉的惠特尼峰海拔4 418米,为美国大陆最高点,喀斯喀特山脉的雷尼尔山海拔4 392米,仅次于惠特尼峰。(5)西部山间高原由科罗拉多高原、怀俄明高原、哥伦比亚高原与大峡谷组成,为美国西部地质构造最复杂的地区。大峡谷位于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由一系列迂回曲折、错综复杂的山峡和深谷组成,气势雄伟,岩壁陡峭,为世界上罕见的自然景观。

美国南北向的地形特征造就了美国气候上的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冬季的寒风可以从加拿大直吹到墨西哥湾,整个大陆冬季异常寒冷。而中国东西向的地理特征,让北边的寒流受到了阻挡,使得在冬季,南方也保持了温暖的气候,仍适合很多植物的生长,因此农业耕作可以“三熟”。

破坏自然环境的后果

旱涝灾害的频繁发生,除了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之外,长久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伤害,也是灾害程度加剧的重要原因:植被的破坏,使得自然界原有的水源涵养能力变弱,加剧了干旱季节的旱灾;水土流失,河湖淤积,以及开发河湖滩地,与“水”争地,加剧了洪涝灾害。

20世纪初,有个叫梅耶(F.Meyer)的美国人在山西五台山收集植物标本和作物种子。他发现那一带由于森林破坏很严重,滹沱河、汾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他认为,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造成了当时黄河流域旱涝灾害频繁。他拍了不少反映这种实际情况的照片,同时将这种情况报告给他的雇主——美国农业部外国作物引种处。1908,这些照片成了关于自然保护重要性的依据,出现在了美国总统的报告中,提醒美国人注意,要求大家保护森林,保护环境,以免重蹈中国的覆辙。

同样是在20世纪初,在南京金陵大学森林系任教授和森林系研究部主任的美国学者罗德民(W.C.Lowdermilk),曾利用1924和1925两年暑假在山西、河南、陕西等地作过森林考察和水土流失方面的调查,写过《山西森林滥伐和斜坡侵蚀》、《山西土地利用的变迁》等论文。文章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指出山西汾河流域的宁武等地区,由于植被被随意破坏,导致当地环境恶化。气候干燥时,旱灾严重;一旦下雨,由于缺少涵养水源林,经常洪涝成灾。可能受罗德民等学者工作的影响,后来于1930年,当时的国民政府行政院公布了《堤防造林及限制倾斜地垦殖办法》。

而最近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人为原因造成灾害加剧的围湖造田。因为对湖泊自然环境和泄洪功能的破坏,洪涝灾害影响被大大加剧。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湖泊迅速减少,仅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就减少了543个。据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湖泊资料统计,解放初原有湖泊面积达2.9万平方千米,到了20世纪80年代,保留的面积仅为1.9万平方千米,消亡了1万多平方千米的湖泊面积,素有“千湖之省”美称的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有1 066个湖泊,目前仅剩309个湖泊。被誉为“水乡泽国”的江苏省境内水网密布,湖泊众多,自1957年以来,因围湖造田所削减的湖泊达1 500多平方千米,消亡的湖泊已有40多个。

围湖造田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如:湖北省由于湖泊不断减少,萎缩后的湖泊已基本丧失了原有的调蓄功能,造成水旱灾害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20世纪50年代平均46万多公顷,80年代增长到170多万公顷,90年代后,更是有增无减。

……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只提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却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灾害加剧背后的人为原因,这样必然会带来灾害加剧的恶性循环,将给未来带来我们无法承担的后果。

季风影响的文化和历史

季风对我国的影响不只是表现在旱涝灾害上,对文化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晚唐小品文选》中,有一篇陆龟蒙的《冶家子言》,其中一句话:“吾祖始铸田器,岁东作必大售。”意思是他的祖辈是做农具的,每年春耕开始的时候,农具销量很大。文中的“东作”被注释为“春耕生产”的意思。

不仅仅“东作”是“春耕”,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这个方位词总是与“春”这个季节词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唐诗宋词中,“春风”总是被说成“东风”。

李商隐有诗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白在《落日忆山中》的诗句:“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可以说是对“东风”的名词解释了。宋代的朱熹《春日》中也有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有“春”自然就有“秋”,与之相对应的,在中国的文化中,“西风”也就成为了“秋风”的代名词了。

为什么“东”和“西”这两个方位词总是可以替换“春”和“秋”这两个季节词?就是因为中国的季风气候使然。中国的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西面是亚洲内陆。因此春天季风从东面或东南来,秋天季风从西面或西北来,因此中国人把春风叫东风,把西风叫秋风。当然,这是相对于内陆中原地区的人而言,毕竟,中原地区长期占据着文化的主流,即使有些地区,春天吹的是西风,也只能随波逐流。

季风带来了西风和东风,地理上的西高东低,也必然使得“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国的几条大河都是向东流,比如黄河、长江、淮河、珠江、钱塘江等,李白有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还”。不过,西北也有一些河流并不向东流,如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额尔齐斯河,天山深处的伊犁河,河西走廊的疏勒河等都是向西流,还有西南横断山区的几条大河——澜沧江、怒江等都是向南流。

但是中国人碰到向西流的河流,干脆称之为“倒淌河”。去青海湖的路上,一过日月山,就会碰到一条向西流的河流,就会有人给你介绍说这是“倒淌河”。被称为“倒淌河”的河流在中国还有一些。辽河在民间也被称为“倒淌河”,因为东辽河向西流,辽河主流向西南入海;此外,四川泸州有一条向西流的河也叫做“倒流河”。

不仅西北地区如此,也不仅百姓如此认为,就连大知识分子也是如此。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之一《袁家渴记》中读到这样一段文字:“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者为渴。”注释中是这样说的:“反流,指水自东向西流,因为它与一般的流向相反。”

因为中国一直以来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季风对我国雨水和干旱情况的影响也直接影响了一个朝代的兴衰。

在中国北边中部地区,研究人员在溶洞石笋中发现了季风活动的证据。石笋是由富含矿物质的水不断滴在溶洞表面,日积月累而成的。这些石笋从公元190年开始生长,直到2003年时已经生长了1 800多年。和树木一样,石笋同样拥有年轮,这样便可提供那一年的当地环境情况的线索。科学家统计了石笋年轮中氧18的含量——这是一种很少见的重氧。年轮中如充满了大量的氧18,则说明那些年份夏季季风弱小,且降雨较少。

通过将年轮记录与中国历史相比较,科学家发现,夏季季风势力强大的一段年代,正是中国北宋的“黄金时期”。那段时间的北宋,水稻产量的提高为人口的增加提供了保障,北宋人口从6 000万上升至1亿2千万。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季风衰弱的年代正好与唐、元、明各朝后期的干旱与衰败年代一致。弱季风还可能揭开了了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年代之一——五代十国的序幕,触发了一个又一个乱世。五代十国的王朝往往都是在几十年里兴旺和覆灭,之后中国更是分裂成了几个独立王国。

其实季风是有界限的,东南季风只是吹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就吹不动了,因此此线以西,春风与此无关。季风吹到的内陆最深处,正是中国的农牧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