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2298500000024

第24章 水污染的梦魇(1)

“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是我们没有办法回避的事实,从后果来说,这样的情况影响了各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从深层次的成因来说,它反映了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变迁过程中,粗放型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的后果,要形成很容易,要解决却要花上千倍万倍的努力。因此,水污染,是我们谈水问题时绝对绕不过去的一环,也是对我国水安全影响至深的一环。

拿什么拯救淮河

“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自“九五”以来就是全国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南水北调东线、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是我国“十五”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努力了这么多年,除太湖治理进展较快、成效较为明显外,其他流域的治理进度距离“十五”目标仍差距甚远。淮河是其中的典型。

“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败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拉稀生癌……”这是一首广泛流传于淮河两岸的民谣。

河南沙颍河沈丘槐店大闸,这里被称为淮河水质好坏的“晴雨表”。而沙颍河河水曾经颜色如同酱油,臭不可闻。即使在一千米以外,车窗紧闭的情况下,也挡不住刺鼻的臭气。从此不难看出,曾经蜿蜒千里,流域广阔,年径流量位居我国第三的淮河被污染到了怎样的程度。

几十年的粗放型发展,让沿淮流域的人民在享受了经济带来的成果的同时,也饱受水污染对身体健康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危害。1994年5月,国务院在安徽省蚌埠市召开了第一次淮河流域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拉开了淮河治污的序幕。

然而,19年的治理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果。根据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的最新监测资料,2013年6月淮河流域46条跨省河流50个省界断面水质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水质较好满足Ⅲ类水的断面15个,占30%;水质一般达到Ⅳ类水断面12个,占24%;水质受到污染的Ⅴ类水断面7个,占14%;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的劣Ⅴ类水断面16个,占32%。

这些年有关淮河水污染的消息还一直不断传来,部分污染严重的河流颜色发黄甚至发黑,河面上泛起大量白色泡沫,散发出阵阵难闻的恶臭。

每到雨季,淮河污染严重的支流为了泄洪,也会对淮河造成严重的影响。因为在淮河干流和众多的支流上修建了很多闸门,平时把污水节节拦蓄,看起来好像有了一定的治理效果,然而只要下雨发大水,污水下泄就会造成全河的污染。2009年5月,河南省有关节制闸相继泄水,原积蓄在颍河、洪河中大量劣V类水体进入淮河,给淮河干流水质带来严重影响。在部分污染严重的地区,因为缺水,当地人只能用河里的脏水灌溉,插秧季节,手和腿脚经常会溃烂感染;而种出来的粮食他们自己都不敢吃,于是卖到外地去,再从别的地方买来粮食吃;水产养殖更是如此。

监测数据也证明了污染的严重:淮河还有近一半的断面水质尚未达到“十五”控制目标,颍河、涡河、洪河、奎河等重点支流污染极其严重,目前几乎是没有任何生态功能的劣五类水。

根据《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淮河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生化需氧量。86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41.9%、43.0%和15.1%,即近60%河段被严重污染,而且支流比干流更严重。

一方面,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治污进展离群众要求甚远。淮河治污,为何如此之难?其实,其中原因不难想象:经济利益的驱动、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自是不言而喻;而环保法规偏“软”,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等,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淮河流域小造纸产值累计不过500亿元,而治理其带来的污染需要3 000亿元的投入,达到生态功能水标准还要100年的时间。

时不我待。淮河治理水污染步伐着实需要加快。我们期盼着千里淮河碧水荡漾、鱼虾竞游的景象,能够早日重现……

太湖水“蓝”难再美

2007年5月,由于沿岸的污染加重以及气温升高,太湖蓝藻比往年提前一个月爆发,严重程度更甚以往。5月底,有无锡网友爆料:从5月29日开始,家里的自来水就开始发臭,不是单纯的漂白粉味道,而是类似于阴井盖下淤泥的臭味,5月30日,臭味更甚,洗手完手上一股臭味。没法漱口,煮出来的饭更是没法入口,超市的纯净水价格猛涨,甚至已经脱销。而随后的调查显示,自来水出现发臭的现象已经一周时间了。

自来水不能饮用,几百万的市民饮用水受到影响,只能购买纯净水。为了购买到纯净水,很多市民都要排队两个小时以上,无锡各大超市里的纯净水全在极短时间内被一扫而空,最贵的时候,市面上一桶纯净水被卖到50元。

之后,随着加大长江水的引入,太湖水面升高,水质开始从劣Ⅴ类缓慢回升。然而即使有相关部门出来证明自来水已经可以煮开饮用了,饱受困扰的市民们还是宁可继续购买纯净水,再观察一段时间。

“(污染)这个问题是早晚要爆发的,现在的水质,只要是太湖的水,水质都有问题,这次污染是加净水器、活性炭、强氧化剂都没有效果,因为污染太严重。”无锡自来水厂的员工这样对媒体说。

太湖,我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 400平方千米,流域面积36 895平方千米,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如果把太湖流域视为人体的话,无论从其地理位置、轮廓还是战略功能上看,太湖就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7城市的“心脏”,纵横交错的河网,就是维系该地区生存、发展的各类“血管”。

无锡一直为城市边上的太湖而骄傲。一曲吴侬软语的《太湖美》曾经唱道:“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2 400平方千米的太湖是著名的旅游之地,无锡也因此被称为“太湖明珠”。

“太湖明珠”并非言过其实,这个拥有3 000年历史的城市因工业发达、商业繁荣而素有“小上海”之称。从19世纪初开始,无锡由全国著名的米市场、布码头发展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

但是,经济繁荣背后却是沉重的环境代价。

太湖蓝藻的暴发,主要原因是因为河湖沿途的企业排放了大量污染物,而水体中藻类以之为营养,因此疯长。需氧藻类的疯长必然导致水体溶解氧减少,动物缺氧死亡,腐烂后,水质恶化使水变色发臭,即使处理也难以达到饮用标准。

太湖局的调查分析表明,1998年以来,无锡和常州地区的污染物主要通过宜溧河、殷村港、漕桥河等进入太湖,通过上述河流进入太湖的各污染负荷量均超过上游地区入湖总量的50%。在地图上查看这几条河的位置,可以发现它们都分布在湖西的宜兴(属无锡市)和武进(属常州市)一带。该地区是化工企业聚集的地方,企业违法偷排现象严重,河网普遍受到污染。

仅仅将太湖的污染归结为工业污染是不公平的,为太湖污染作出“贡献”的还有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

无锡市的机械、纺织等传统支柱产业多属劳动密集型,导致无锡市的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无锡市的户籍人口是457万,而常住人口达到584万,外来人口达130万,使得城市生活污水量迅速增大,超过了原先的设计标准。

据统计,太湖流域每年每公顷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从1979年的24.4公斤增加到目前的66.7千克。而一些发达国家规定每年每公顷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不得超过22.5千克。这些化肥有约70%都流失在环境中,通过雨水进入河道。由于农业中的化肥、工业中的废水中所含有的丰富的N、P、K这些元素,使水富营养化。这些元素又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肥料,到了湖泊之后,为蓝藻等藻类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蓝藻等藻类迅速生长,消耗水中大量的氧,导致水中含氧量下降,水质恶化。

最后,太湖遭到严重污染,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太湖自身的特点。太湖处于长三角地区,这个区域本身土地就富含营养物质,和西部湖泊相比,太湖水很容易富营养化,而且太湖又是浅水湖泊,水流缓慢,水体自我净化能力弱。

太湖蓝藻暴发后,引起了各方面对太湖水域环境的关注,太湖的治理在“九五”计划之初就被列入了国家“三河三湖”环境重点治理工程。

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太湖流域初步形成了北排长江、东出黄浦江、南排杭州湾和充分利用太湖调蓄的防洪与水资源调度工程体系框架,并在流域防洪保安、水资源调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流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与区域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太湖流域仍存在防洪标准偏低、水污染触目惊心等问题。

在此之前,为了实现“2000年太湖水变清”、“不让污染进入21世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务院有关部委会同苏浙沪两省一市发动过声势浩大的水污染治理运动,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1998年底的“聚焦太湖零点达标”行动,并在1999年元旦钟声敲响之前宣布“基本实现阶段性的治理目标”。

当时太湖水“变清”确定的治理目标是:1998年底实现全流域工业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沿湖宾馆和饭店等单位的废、污水要达标排放;2000年各出入太湖河流的水质都要达到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计划和规划要求,实现太湖水体变清。所谓的“零点达标”,就是在1998年底,太湖地区1 035家重点污染企业必须全部实现达标排放。这1 035家企业中,江苏省占770家,浙江省占257家,上海市占18家。声势浩大的“零点行动”结束,宣布所有这些企业全部实现治理目标。

然而,进入新世纪后,太湖水不但没有变清,甚至持续恶化。直至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无锡市自来水停水。

20世纪90年代在规划“太湖水变清”时,当时估算每年进入河道和湖泊的工业废水只有5.4亿立方米,生活污水的年排放量也只有3.2亿立方米左右。但在要求“变清”的2000年,排放的污水量却惊人地在增加:监测数据显示,2000年太湖流域点源污水排放量53.3亿立方米,其中工业污水32.4亿立方米,城镇生活污水20.9亿立方米。

实际上太湖水没有按计划“变清”,国家投入上百亿元的治理资金效果不明显,原因错综复杂。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治理措施跟不上长三角地区迅猛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就是说,水消耗量越来越多,而对工农业和居民生活所排放的污水、废水,治理措施和治理标准严重滞后。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为止达标排放的标准定得很低,从工厂排污口和污水处理厂出来的,仍然是劣于五类的污水。按照国家标准,地表水分为五个等级:一类水质最好,二、三类水为合格,四类、五类水为污水,劣于五类的水体就丧失了基本的环境功能。化学耗氧量(COD)和氨氮(NH3-N)浓度是重要的水质指标。一类水的COD、NH3-N浓度分别不能超过15毫克每升、0.15毫克每升,三类水的浓度分别不超过20毫克每升、1.5毫克每升,五类水的该指标浓度分别不超过40毫克每升、2.0毫克每升。而在治理太湖过程中制定的达标排放标准,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COD、NH3-N的浓度分别不超过100毫克每升、25毫克每升就视为达标,一些工业企业的合法排放标准更低,比如造纸、制浆行业,COD浓度不超过100毫克每升、NH3-N浓度不超过450毫克每升就可以“达标排放”。这样的“达标”废水中,COD和NH3-N浓度分别是地表五类水标准的2.5倍和225倍!这样的废水,就是用100倍的清水稀释,也仍然是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