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2298500000006

第6章 南水北调必要吗?(2)

供不上水怎么办?这可不是在开玩笑,南水北调的供水同时受到地方配套工程是否能按计划完成、主干渠输水水质是否达标以及水源区是否有足够的水可调的影响。与建设主体工程的中央的财大气粗不同,承担配套工程的地方政府,因为资金的限制往往不能如期建成配套工程,从而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在这方面我们是有经验教训的。宁陕蒙交界处的盐(池)环(县)定(边)扬黄工程主体20世纪90年代初就建成了,因为配套工程没有落实,至今工程效益难以完全发挥。而南水北调主干渠之长、牵连治污工程之大也是非常罕见的。东线一、二期工程的治污资金与主体工程费用比例达到了1∶1,甚至略微超过,但是目前问题的关键是至今治污的规划都没有落到实处,南水北调的治污前景不容乐观。而水源区与受水区有27%的枯水期同步率,也难以保证当北方缺水的时候,南方一定有水可调。

没人用水怎么办?这个担心在目前这种处处缺水的状态下听起来好像是杞人忧天,但却是有数据支撑的。首先,我国的北方可不是撒哈拉沙漠,也是有丰水期的。当北方的水足够的时候,谁还会需要调来的水?其次,虽然我们没有普遍养成节水的习惯,但是我们有省钱的传统美德,为了平衡南水北调的投入,现有水价必定上涨,这个时候我们勤俭节约的美德绝对会指导我们全方位地节约用水,需水量肯定会明显下降。另外,一花独开不是春,没有竞争的市场不正常,当水价提高到5元/吨的时候,沿海有望将成本降低到5元/吨之下的海水淡化和高耗水行业向沿海迁移的发展趋势,必将直接危及南水北调的需求市场。

成败水污染。有没有水用和水污染有关系,有没有人用同样也和水污染有关系,而这两个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矛盾的。如果治理投资不到位、治理不达标,就没人愿意用调来的污水;而要保证南水北调的供水水质,就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污染治理,而这些投入必将带来水价的上涨,水价的上涨也必会影响用水的需求,最后也许造成供过于求的局面。这种让人头痛的两难局面就是南水北调工程所面临的现实。

最后,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都绵延上千公里,跟数百条河流交叉,经过的也不是什么风调雨顺的神仙洞府,而是暴雨频发或地震活跃的传统多灾区,而南水北调过黄河后调蓄的水库很少,调水的规模又这么大,发生自然和人为调度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以上的种种风险,只要发生一个,南水北调的效益就难以发挥。南水北调显然是一种高风险投资。虽然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高风险才能带来高收益,但是我们更要铭记“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更何况,南水北调和一般的风险投资是不同的,它不能通过组合投资来分散风险,一旦风险发生,就意味着工程失败。实际上要保证南水北调的成功就必须要保证所有方面都成功,只要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就会使整个工程前功尽弃。这简直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实,从土木工程的角度看,如南水北调这样的工程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大问题。决定其成败的,不过就是看其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要求,其产出是否能超过投入。可是,在我们提出一些重大的工程的时候,往往被忽视的就是这两个关键点,我们总愿意绕过一切风险,只畅想最好的可能。这种做事风格带来的往往是预期目标的无法实现。在南水北调已经实施这么多年的现在我们还谈这个问题,即是希望南水北调后继工程能更加顺利,也是希望以后工程的规划者们能从云端上走下来,国家的财政也是人民的血汗钱。

地下水恢复是好事,但水位抬升也会有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河北至北京段已经完工,2012年计划从河北调3亿立方米水到北京。南水北调建成通水的时间已经很近了。南水北调如期调水后,华北平原的水资源紧缺状况会有所缓解,地下水位会转为上升。从总体上说,华北地区的地下水将由长期亏损转向盈余、地下水位将随之上升,对华北地区的水资源安全、生态恢复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地下水位的上升也可能带来一系列新问题,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应对。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地下水位上升后可能浸没垃圾填埋场,而华北地区大部分垃圾填埋场都没有防渗设施,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出现,垃圾中的各种污染物会直接进入地下水,势必会对地下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华北京津冀平原地区,有数量庞大的垃圾处理场。虽然统计年报中,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正规垃圾填埋场只有不到30个,但非正规垃圾处理场是正规处理场的数十倍。据调查,2005年,北京市平原区正规的垃圾处理场只有18处(包括13个垃圾填埋场和5个垃圾转运站),只占总数的5%。而非正规垃圾处理场及转运站共有368处,占正在运营的垃圾处理场地总数的95%。再如天津市,2002年飞机遥感监测发现在外环线以外5千米内,共有221座垃圾山。

伴随着非正规垃圾处理场的存在带来的是,垃圾渗滤液处理能够达标的垃圾填埋场不足总数的5%,大部分垃圾填埋场是利用废弃的沙石坑直接堆放,没有作防渗处理,垃圾填埋场污染地下水的风险非常大。没经过严格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渗滤液,会对周围的地下水体、地表水体、土壤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和危害。据研究,垃圾渗滤液中含有93种有机污染物,含有多种高浓度的重金属、盐类和多种病源微生物,其中有22种有机污染物已被列入我国和美国国家环保署的重点控制名单,一种可直接致癌,五种可诱发癌症。此外,垃圾渗滤液污染的特殊性和严重性在于:它是潜入地下的污染,一旦污染问题显现,造成的危害将难以弥补。

当南水北调通水后,一旦地下水位逐步上升,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地下水将浸没垃圾填埋场、浸泡垃圾,水体遭受污染的危险极大。在南水北调没通水之前、地下水位埋藏较深的情况下,虽然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也会入渗到地下,但中间要经过很厚的非饱和土壤带的过滤,进入地下水的污染物相对较少。而在南水北调通水后,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过滤带变薄,甚至地下水直接浸泡垃圾,垃圾污染地下水的威胁成倍增加。

为避免这种潜在又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需要我们能够最大范围地掌握华北地区垃圾处理场的详细情况,然而现实是,除了北京在2005年进行过垃圾处理场调查外,其他省市的垃圾处理场信息还远不够系统。这些隐藏在工程效益背后的隐患,需要被放到更为紧迫的位置上来。

首先,应该立即调查华北平原地区垃圾处理场的数量、类型、分布、运行状况、有无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及处理水平,建立信息完整的垃圾填埋场信息系统,以便完整了解垃圾处理场的信息。垃圾处理场包括垃圾分选场、转运站和填埋场。其中对地下水威胁最大的是垃圾填埋场。

其次,应立即着手对各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评估,对地下水污染风险大的填埋场进行重点整治。同时对已有垃圾填埋场的整治要结合垃圾填埋场的长远统一规划来进行。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垃圾处理有集中化、无害化的趋势,例如美国、德国的垃圾填埋场数量从20世纪初以来就呈下降趋势。这一方面是因为垃圾发电等垃圾资源化的发展减少了需要填埋的垃圾的数量,另一方面是因为单个垃圾处理场的容量大大增加。因此,对于规模小、又没有防渗处理的小型垃圾场,应在建立大型垃圾填埋场的同时进行关闭、清运。

另外,应立即建立华北平原地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监测和预警系统,对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产生、排放、污染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且监测系统应与垃圾处理场信息系统相连接,使最新的监测信息在信息系统中得到反映和应用。同时借助于实时监测信息和迅速的模拟分析,对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可能造成危害的地下水污染及时给予预警。

最后,对于可能造成地下水严重被污染而又短期内难以治理的垃圾处理场,应该研究应对预案。一旦发生垃圾处理场严重污染地下水、影响正常供水的情况,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必须预先进行研究并作好准备。这包括应急替代水源方案的准备、污染治理方案的准备、污染损失评估方法、污染责任划分与赔偿方案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对于位于城市地下水水源地附近或上水方向的垃圾处理场,要特别关注其可能的危害和应对预案。

总之,面对南水北调后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可能掩埋垃圾场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的紧急情况,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详细清查华北平原地区垃圾处理场情况,建立垃圾处理场信息系统和监测预警系统,结合垃圾处理场的长远规划对现有处理场分门别类进行整治,对于暂时来不及治理而又严重威胁地下水的垃圾处理场准备好万一发生严重污染地下水事件的应对预案。只有这样,才能既可以充分享受南水北调宏伟工程带来的好处,又尽量避免地下水位上升后可能出现的垃圾处理场对地下水的污染,更好地保证华北地区的水资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