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汉三国皇帝传
2302200000144

第144章 蜀汉(4)

魏大将军曹真方督兵守郡,哪知蜀军却西出祁山,得到消息后连下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但无分身法。顾了此,没有彼,只好飞报魏主,请派将扼守关西。魏主遂起兵五万,使右将军张邰为前驱,自为后应,同至长安,并调司马懿由东会师,共击蜀兵。蜀将马超时已早殁,只有超从弟马岱,从军出征,岱勇略不及马超,所以不令再镇凉州。亮闻得魏将张邰和司马懿合兵来攻,遂召诸将商议,亮说:“魏兵两路前来,必须进攻街亭,此为汉中咽喉,非得大将把守。”时有参军马谡正随亮出发。谡主动向亮请命道:“谡愿往守街亭。”魏延和吴懿亦愿前往。亮因认为马谡素有智略,不致误事,遂使马谡统兵二万人出屯街亭。临行时再三叮咛,嘱他坚守城寨,勿疏忽,且使王平为偏将军,与谡同往。栅又遣魏延等扎驻平阳关,遥应马谡。谡与王平行至街亭,见前面有山,便想引兵登冈,据山立寨。王平不同意,他说宜据城守栅,阻住敌锋。谡傲然不从,平复说道:“敌兵前来围山怎么办呢?”谡笑答道:“居高临下,敌若来围我即麾兵四下,还怕不能杀退么?”平又说:“倘敌兵断我水道又将若何?”谡大笑道:“我既然杀退敌兵,还怕断水么?”平还要苦谏,谡慎目道:“丞相行事尚且每事问我,你怎得挠我兵谋?”平知不可阻了,乃请分军相应作为犄角。谡恨平违令,只拨千人给平,平引兵据城听令。马谡上山,但派人去报告祁山大营。那知张郃和司马懿两军,夤夜杀到,马谡尚据住山顶,扬旗招风自鸣得意。待至翌晨,魏兵已环集山麓,把山围住,谡麾兵杀下,魏兵全然不动。惟用强驽仰射,蜀兵多被射倒,只好退回。马谡尚想与敌拼命,驱兵再下,一连冲杀数次,毫无效果。张邰堵住水道不放蜀兵汲水,蜀兵无从饮食当然自乱。挨至夜半,竟纷纷下山投降魏营。马谡禁遏不住,尚望王平救应。平手下只有千人,哪里杀得过十多万魏兵?他也虽努力相救,半途被魏兵截回,没奈何坚壁自持,保全危寨。马谡待援不至,无法把守,只得率兵窜出山谷,向西逃去。魏兵截杀一阵,二万人所剩无几,还亏魏延从阳平关杀到,方得救出马谡。魏延见魏兵势盛,不敢恋战,忙与谡退保阳平关。王平自知难守,在城中佯鸣鼓角作进兵,实得离去。魏将张邰疑他诱敌,不敢进击平得合师引归。

司马懿不去追马谡,却统兵迅速来到祁山,进攻诸葛大营。亮接王平军报,已知马谡误事,急忙退回西城。且檄令天水诸郡守吏,齐回汉中,并召赵云、邓芝将军还阳平关。忽报司马懿统兵十余万,蜂拥前来。城中留兵不多,想赶快去阳平关已是不及,将士等并皆失色。亮独谈笑自若,但说无妨。待司马懿的兵将到传令城上偃旗,城中息鼓,大开四门,每门命军役洒扫,不准妄动,自引童两人携琴登城,在城楼上焚香操琴。司马懿当先跃马,来攻西城,遥见诸葛亮如此布置,不禁大疑,端祥了好多时,没有一点儿破绽,乃麾令退兵。部将问为何因,司马懿说:“我闻亮不入子午谷,煞是谨慎。今大开城门,岂肯这般疏略?明明是诱我入城,为掩杀计,我若不退,休为所算!”说毕自去。亮见司马懿退兵,不由的鼓掌大笑。参佐问亮道:“司马懿号为能军,为何忽来忽去?”亮笑着说:“懿知我谨慎,不肯弄险。他见我如此模样,必疑有伏,所以退去。我料他不走大路,必沿北山遁去。今还要送他一程,截留一些辎重,也不负他一番奔走哩!”说着又派部将吴懿等速赴北山,只准在山谷中呐喊,不准厮杀,如有辎重,可以夺取,运回阳平关便了。吴懿奉令即去,亮等回阳平关。那司马懿果如诸葛亮所料,绕走北山,听得后面喊声大震,总道是蜀兵追来,慌忙抛弃了辎重,没命地跑去,吴懿等将辎重运回阳平关。

亮部退入阳平关内,由魏延、马谡等接着,谡跪伏请罪,亮作色道:“你违我节度,几至倾覆全军,若非名正军法,何以服众?”谡一边哭一边说:“丞相视谡如子,谡视丞相如父。今自知事罪该万死,但愿丞相思我过去有功劳,谡虽死亦感深恩。”亮不禁挥泪道:“你若早听王平计议,何致此败?今事已至此,不能挠法,你家小自当抚恤,你子与我子相等,不必挂怀。”说至此,即令左右将谡推出斩首徇众。仍令缝合尸骸,具棺埋葬,且亲自临祭。事后亮叹息说:“以前先帝言过,谡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自愧不明,致误军事。谡有罪我亦难辞。”遂拟上表自劾,可巧赵云、邓芝自箕谷退归,缴还军令,云自言无功应受惩戒。亮问明邓芝,芝言魏将曹真率兵追袭,幸由云亲身断后,步步为营,始得全军归来。亮说:“街亭军所退兵将,不能够做到互相照顾。而箕谷虽然也不能胜敌,但兵将之间可以互相照顾,而使兵马不受或少受损失。可见用兵原不完全在多寡呢。”赵云尚有军资带还,亮使分赏将士。赵云说:“此次军士没有打胜仗,何为有赏。且暂存库中,作为冬赐,不好吗?”亮点头称善。

街亭打了败仗诸葛亮表请自贬,箕谷战斗也没有取胜,赵云附表请惩。后主得表,召问蒋琬、费祎。祎答应从亮言暂时降职,乃贬诸葛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降赵云为镇军将军,使蒋琬赍诏进营。琬劝亮回成都,亮摇头说:“奉诏讨贼,奈何罢休!”琬再说:“如果再想伐魏必须增兵。”亮说:“街亭败退不是由于兵少,实是亮误用马谡致有此败,今当减兵省将明罚思过。”蒋琬当然佩服,随后辞去。诸葛亮又开始了练兵讲武再作后图。

计收姜维

诸葛亮带领的蜀汉北伐部队,自出发后屯驻在石马城,短暂的休息后,接着又迅速往祁山进军。一路上威震魏境,经过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闻风请降。惟此时,天水太守马遵与参军姜维、功曹梁绪等尚在河东。听得蜀军将到祁山,郡县响应,料知无路可归了,想投上邽。姜维劝马遵仍还郡治,遵却疑维有异志,便连夜自走。

姜维只好还至天水郡中。到了天水,姜维将自己所带的三千兵马埋伏在天水城外。蜀将赵云接得探报,很快也带了兵马五千来到天水,正准备攻城。忽然听到喊声大震,火光冲天。只见姜维挺枪拍马,朝赵云冲杀过来,两个人战了好几个回合,也不分上下。赵云年纪大了,见姜维武艺高强,心里暗暗吃惊,只好带兵返还。姜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氏,少好读兵书,精通兵法,武艺在当地威望很高。

赵云回营,见报诸葛亮,说明失败的原因。诸葛亮听到说姜维智勇双全,认为是个难得的人才,便说道:“真没有想到这里小小天水地方,竟然还有这等高人,我们要设计把他收服过来。于是,诸葛亮开始了对姜维进行一番调查工作,得知他有老母居住在上冀。便先派人攻打上冀,逼得姜维带兵去救母。随后诸葛亮又派人领兵埋伏在上冀城周围,待姜维进城后,把城紧紧围住,持续了好多天,姜维的粮食已没有了。诸葛亮又设计让姜维出城夺粮,姜维刚抢了粮车准备回去,便被早已布置好的张冀和王平率军堵住了道路。姜维千辛万苦冲出了重围回到上冀,结果那里又被蜀军占领了。姜维没法,只好单枪匹马地杀开一条血路,又回到了天水,可是天水又被蜀军占领。姜维已是走投无路,不由的仰天长叹,涕泪横流。天水的吏民纷纷劝导姜维归蜀,并摧令姜维去见诸葛亮。正好诸葛亮得知情况后,也领着几个人坐着车子,手持扇子来到姜维跟前。诸葛亮说:“伯约都到这个时候了,你还不肯投降吗?”姜维想了想便下马投降。诸葛亮走上前去,握着姜维的手说:“欢迎你的到来,我喜欢你的才干。”姜维很是感动,连忙拜谢诸葛亮。诸葛亮说服了姜维,举姜维为仓曹椽,并加号奉义将军,如虎添翼,又连拿下几城,蜀国的国威更加大震!

姜维的母、妻、子经蜀军攻下上冀后而得,将其保护,姜维终能合家团圆。

诸葛亮北伐再请战

诸葛亮在第一次请战北伐街亭战斗失败后不久,他没有诏师回朝,而是不甘失败,又请战再次与曹魏分个高低。正要调动兵马不料镇军将军赵云病亡,亮大为恸惜,后主禅亦甚悲悼。追谥云为顺平侯,令云长子赵统袭封。朝廷上下都为失去一位大将感到悲痛,并建议近期内不宜兴师。独诸葛亮锐意北伐,未肯中止,乃上表奏闻说:

“先帝经常顾虑到汉朝的奸贼长期存在,汉朝的业绩被奸贼霸占,故委托臣加以讨平奸贼也,以先帝的这种明察的思想我决心伐贼勿疑,臣自从受命之日起,就寝不安席,食不有味,我们的皇室也不能长期偏安于蜀都,要夺取全国政权,才是我们的天职所在……臣愿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首表文蜀人称为“后出师表”,后主惟亮是从,即刻批准。

诸葛亮即引兵数万,道出散关,进围陈仓。陈仓是魏大将军曹真使部将军郝昭把守,昭字伯道,太原人氏。知兵善战,智勇兼全,他一到陈仓便把工事修整得坚固无缝。等诸葛亮领兵到来累攻不下。亮想了一个办法,他遣郝昭乡人靳详到城下去招降郝昭,郝昭却在城楼上回答说:“魏家的科发你们是知道的,我已经成了魏臣,死也是为魏而死了,请你不要多讲,回去告诉诸葛亮能攻即攻,不能攻就退!”靳详听了魏将的回答知道不可动摇他们的心,便还营告诉诸葛亮。亮再使靳详至城下与魏臣说明利害关系,劝魏臣不降会后悔的。谁知道郝昭更加坚定的说:“我前言已定,何必再说。我与你原先是相识的人,今天恐怕我的箭头就不认识你了。”说着便拈弓搭箭,想射靳详,吓得靳详慌忙退回。这时也触动了诸葛亮。他也立即麾兵猛攻,城上矢石如雨,无隙可乘。亮改用云梯数十具,四面攀登。郝昭用炙箭注射,梯被烧断,兵皆坠死。亮再用火冲车攻城,昭又用绳素穿石,猛力掷下,一阵又全部折断。亮又遣人运士填堑,暗掘地道入城,昭内筑重濠,猛截地穴,使蜀兵无从钻入,好容易已过旬日一点儿也没有攻下。

曹真遣将军费耀援昭,魏主曹睿,又使张邰带兵迅速赶到。这时诸葛亮正在考虑军食不多了,要去筹军粮的问题,又闻得魏兵大至,只好撤围引兵回归,但密令魏延领兵待后。魏延即徐徐退回。忽然后面尘土飞扬,喊声紧逼,料是魏兵追来了,魏延便令部兵张旗先行,自率锐骑数十,伏于林箐中,静侯魏将。魏将乃是王双,望见前面旗帜,总顾挥兵急追。魏延等他骤马跑过,却握刀突击,大喝一声,不等王双回头,便从他背后劈去,连肩带头砍落马下。魏兵见主将毙命,当然骇散。延得再驱杀一阵,枭得许多首级,然后返入汉中,向亮缴令。

诸葛亮撤围以后休息了月余,又是冬尽春来,已是建兴七年(230)。再遣部将陈式出攻武都,阴平二郡。魏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来援,与陈式相持数日,诸葛亮用奇兵助式,击退了郭淮,很快攻下了二郡城池,留将把守。自回汉中,后主刘禅复拜诸葛亮为丞相,亮想辞去,经诏使费祎相劝还是受命。

联吴发兵讨魏

诸葛亮率军北伐,经两次大战,虽取得了些胜利。但也深感曹军的强大,而自己人马虽然勇敢,而且齐心,但毕竟兵的数量过少,力量较之总要差一些。于是他与东吴孙权取得联系,与他合作东西进攻,两国各发兵十万浩浩荡荡前来。魏主曹睿见势头,决定使将军秦朗督兵三万,往长安会合司马懿,一同拒蜀,自率将士东行抵敌吴兵。

吴主孙权正出兵巢湖,准备进攻合肥,新城。并遣陆逊等入江夏沔口,西指襄阳,令孙皓等人淮北,目标广陵淮阴。魏主曹睿也遣将分堵,自己乘龙舟东下,直达寿春,援应合肥。合肥守将满宠设一计策,装作放弃合肥新城,以诱敌至寿春城下,然后再合兵围攻。曹睿却不从。硬令满宠率众坚守,等待援应。

这时东吴那边,有陆逊献计给孙权,愿出奇兵去裁断曹睿的归路。不幸被魏兵巡逻的人所知,计不得行。吴将诸葛瑾闻知,忙报以陆逊。逊才催人去栽种蔬菜。自己与诸将作棋。显得无事一般。诸葛瑾看见陆逊这种形态,心里有点慌张。陆逊看出后,且对瑾说:“军机泄漏,我有所探知。但若带兵撤退,敌人必定来追,岂不更危险么?”说完便邀瑾入后帐,密嘱数语,瑾欣然趋出,仍督舟师向衮阳城。陆逊这时也摧动陆军,与诸葛瑾的兵并进。魏衮阳守将刘劭,本来已经得到了曹睿的指令出兵攻瑾。一听得是陆逊亲自出兵到此,便慌忙引退。陆逊到了白河口,便暗遣部将周峻等,分别的赶到江夏、新市、安陆、百阳。魏兵搞不清什么名堂,只好不敢出来,任他来去自由。那吴主孙权,督攻新城,反被满宠选得壮士毁去了攻击的战具,只得失利退归。陆逊听得吴王已退,然后也得引还,毫无损失安然抵镇。孙昭等也即回来。魏王曹睿素闻陆逊有名,还恐他截击白路,知道了吴兵东返,也不敢进逼,掉转头来西行。这时诸将请示主睿去长安合兵攻蜀,曹睿独说:“吴既却兵,蜀自丧胆。司马大将军自己有能力制敌就不需要麻烦我亲自去了。”司马懿只好自带兵前往。不久司马懿便向曹睿报告说:“蜀兵出屯五丈原,(今陕西郿县)现在只有以守为战,等到蜀兵粮尽自然退师。”曹睿接到军报后,揣知司马懿的意图。只令懿约束诸将,坚壁固守,有敌到来,就坚决拒击。

原来司马懿与诸葛亮战过数次,败多胜少,此次又闻亮要来争功,当然打定主意但守勿战。当诸葛亮出兵到达漕南时,司马懿即在引兵渡渭水,准备在渭水靠背立寨。他对其他诸将说:“诸葛亮若动武功依山来追。我们就麻烦了,若是西出五丈原的话便可无忧。”今闻亮果出五丈原中,乃使郭淮守住北山。亮已令运粮军士用着木牛流马,果至斜谷口集中。准备久驻待战。目前则派兵屯田,至渭水两岸,到处种作,惟严格纪律,不准侵犯群众利益,扰乱居民。应该兵民相安无事。亮满以为就地获得了许多粮食,以后就好与司马懿坚持到底,免得奔波往返再致徒劳。谁知屡遣人下战书促懿出战,并且提出无论斗将斗兵斗阵任司马懿自己选择,可懿只是不出。后经亮摧逼不过懿才勉强答应斗阵法,于是亮布置好八褂阵,司马懿亦认识,及遣戴凌等攻打。哪知戴凌等一入阵中,辩不出什么方向,没头没脑的乱撞,终被蜀兵个个擒住。诸葛亮命把魏兵剥去衣甲,一律放回,叫他们告诉司马懿,要他自己亲自出来攻阵。懿佯约明日,收兵回营意不复出,亮遣人责备司马懿背约。司马懿始终坚持忍辱,置之不答。这是诸葛亮第六次北伐(第四、五此见魏明帝传)也是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了一百多天。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不久病逝军中。

重挫曹魏无能兵

蜀汉延熙元年皇后张氏病殁。又立后妹张氏为继后;立长子璇为皇太子,次子瑶为安定王。改建新十五年为延熙元年(238)。还有车骑将军吴懿也是这年病亡,所以诸军统归蒋琬节制,监军姜维为副。琬与维分别驻守汉中及涪城。至延熙六年(243)蒋琬抱病甚重。故令姜维屯涪城另选得镇北大将军王平往守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