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题解
2318500000014

第14章 公务员笔试方法和技巧(5)

3.B【解析】1995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北京视察工作时指出:“根据当前干部队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干部进行教育当中,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篇报道的编者按语中传达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与会的不少人对陈独秀、共产国际代表、苏联顾问在处理国民党、农民土地、武装斗争等问题上表现出的右倾倾向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毛泽东在发言中指出,党中央所犯错误中的一个错误是不认识军队的极端重要性。他强调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4.C【解析】无党派人士不等于无党派群众,中共中央在2005年专门下发了一份文件,叫《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这里面明确了无党派人士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条是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第二条是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第三社会基础,主要是积极分子。

5.A【解析】2010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突然爆发,并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欧元持续贬值,全球经济形势突然变得扑朔迷离,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

6.D【解析】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降低乘数,减少流通的货币总量,对抑通货膨胀有一定的作用,一般这种政策要配合加息等货币政策来一起作用,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财政政策的配合

7.D【解析】“民贵君轻”是由孟子提出的

8.A【解析】A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基础

9.C【解析】“马陵之战”发生于战国时期,交战双方是齐国和魏国,孙膑、庞涓是双方指挥者。

10.B【解析】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伊斯兰教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约570~632)所创造。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他出生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是释迦部落的王子。

11.A【解析】甲的行为构成了对乙相邻权的侵犯。在危机乙的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下,甲可以根据紧急避险的规定砍掉树枝。但树木及树枝的所有权始终是属于甲的。

12.D【解析】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本题选D。

13.B【解析】根据刑法修正案八: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A错,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C错,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D过于决定,不选。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谋取不正当商业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由此可见B项正确。

14.C【解析】A错,日光灯没有钨丝,B错,数码照相机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在胶卷上靠溴化银的化学变化来记录图像的原理不同。D错,激光打印机是将射到感光鼓(感光器材)上的图文映像转印到打印纸上,其原理与复印机相同。

15.D【解析】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2.04%之间的铁合金的统称,钢的化学成分可以有很大变化,只含碳元素的钢称为碳素钢(碳钢)或普通钢;在实际生产中,钢往往根据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如锰、镍、钒等。A项,汞是特例,其他金属在常温下一般是固态,故选D不选A。

16.D【解析】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周国平与萧伯纳的观点不同在于其认为人的意识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会自觉选择对我们有利的认识,所以选择D选项。

17.B【解析】长江是自西向东流的,尼罗河是自南向北流的,A错;印度河由西向东流,与长江流向一致;亚马孙河一半向东流向大西洋,一半流向太平洋,C错;伏尔加河自北流入里海,D错。国家公务员网(

18.A【解析】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小约翰·施特劳斯

19.D【解析】如果海鸥高高飞翔,成群结队地从大海远处飞向海边,说明暴风雨即将来临,故本题选D。

20.B【解析】伤口较大,深达真皮的伤口快愈合时常会发痒,这是因为较深伤口的愈合是由一种新的组织补上去的,这种新的组织叫结缔组织。新生的血管和神经都要长出结缔组织。这些新生的血管和神经特别密,大家挤在一起,新生的神经容易受到刺激,因为神经非常敏感,就会产生痒的感觉。

21.D【解析】旧时府衙挂明镜高悬,万世师表应挂于孔庙,还我河山应挂在岳王庙,只有乾清宫挂正大光明。

22.B【解析】冰的密度小所以伏在水面上,由于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对下层的水起到了隔热保温的作用。

23.C【解析】驾驶机动车不能打手机是因为会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引发交通事故

24.D【解析】D项,核辐射并非传染病,不会影响别人,只是受辐射个体会受到影响。ABC项都是正确的做法。

25.A【解析】所有的软性饮料瓶子,不管是玻璃瓶还是铝罐子,都是圆柱形的。可装牛奶的盒子却似乎都是方得。方形容器能比圆柱容器更经济的利用货架空间。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26.C【解析】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一蹴而就”比喻事情一下子就成功,符合语境。“随心所欲”有贬义,“轻而易举”与“想法”搭配不当,“信手拈来”多用于写文章。所以选择C选项。

27.D【解析】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根据语境中明知缺少动力,还“期待突然撞到自己”可知。所以选择D选项。

28.A【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根本原因是“更多人能记住上一辈说话方式”可知,语言倾向于保持不变,“稳定”与“原貌”均符合此意,“传统”相对于现代而言,不符文意。D项“式微”表示衰落,与音素不能搭配。所以选择A项。

29.B【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借鉴”一般与“经验”搭配,“融合”的主语通常为两个事物,如两种文化的融合,而非一个民族去融合一种文化。语境强调外来文化进入,对一个民族而言,应该是“接纳”,“吸收”有主动的意思,并且外来文化进入只可能改变原有文化,“断裂”语义过重。所以选择B选项。

30.D【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第一个空应比“错误”的程度低一个层级,并且表意一致,即强调“不正确”,“消极”相对于“积极”,“反面”相对于“正面”,意思都不明确,“盲目”形容坚持的状态,而不是坚持的内容,所以“偏颇”最合适。所以选择D选项

31.B【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盖棺定论”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语义过重。“铁证如山”强调证据确凿,语境不强调“证据”。“言之凿凿”表示说得非常确实,符合语境。D项中的“篡改”是贬义,感情色彩不符。所以选择B选项。

32.C【解析】只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根据“这就难得了”可知前文说比较常见,即并不“新鲜”。所以选择C选项。

33.B【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最后一句提到并不排斥科学技术,所以第一个是空反相,它的意思是排斥科学技术,排除CD两个选项,逻辑填空一般不选语境中相同的词,排除A选项。所以选项B选项。

34.B【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互动和交往两个词往往是用来形容人的,第一个空的主体不限于人,所以排除CD两个选项。同时,联系加强,引发问题,也是常见的搭配。所以选择B选项。

35.A【解析】这是一道实习辨析题。第一个空之前的语境文字是“杠杆作用”,所以后文应该是“撬动”社会资源,常见搭配。所以选择A选项。

36.C【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语境的意思是“微博”和“旅游在路上”是相似的。所以排除AD两个选项。“借鉴”后面多接经验之类的词汇排除B选项。所以选择C选项。

37.A【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方兴未艾,比喻事物处于发展状态。声名鹊起,比喻声明得到迅速提升。炙手可热,比喻权势打,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风生水起,比喻一定的时间里发展的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或是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所以选择A选项。

38.D【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语境中的意思是增加一个类似雌蛾的捕网,来诱捕雄性飞蛾,所以第一个空排除监测和促成。这个网不会组织雄蛾,只会扰乱它对雌蛾的追踪,所以选择D选项。w

39.D【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语境最后一句用了“绝非仅仅获得”这种陈述,表明这是大部分人习武的目的,即为了获得防身的“好勇斗狠”的技术,所以选择D选项。

40.C【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语境第二个空前提到重要性,所以选用彰显或凸显,排除AB两个选项。语境最后提到学术界,排除谈判。所以选择C选项。

41.C【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第一个空后是滔滔不绝,是说话多的意思,排除绘声绘色和能言善辩。第二个空后是一字千金,是说话少的意思,所以选择只言片语。所以选择C选项。

42.B【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提高普通市民的生活质量,不能决定一个城市的地位,排除C选项。第二空是“是否适合居住”,所以选择B选项。

43.D【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检查指标,诊断疾病,都为常见搭配。所以选择D选项。

44.A【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柳暗花明比喻困难中遇到转机,涅槃重生比喻不畏痛苦,义无反顾提升自我的精神等,排除BCD。薪火尽传比喻一代代的传播下去。

45.A【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最后一个空应该填入一个偏消极的词,排除BD两个选项。第一行语境中提到“有所失”,所以第二个空选择“失去”。所以选择A选项。

46.D【解析】本题属于词语理解题。A项,从文段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学者的无知”是缺乏正常引导造成的,而“初学者的无知”则是因为“不识字”,并不是缺乏正确引导。这两者并不容易被混淆,后者也是可以避免的,排除BC。所以选择D选项。

47.A【解析】本题属于意图判断题。文段首句指出手艺人在战争年代得到重视的原因,从而引述传统工艺这一主题。后一句话指出传统工艺要想在现在社会得以发展应该怎么做。最后一句话是文段的重点。所以选择A选项。

48.C【解析】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文段开始指出我国气象卫星目前对“大气的立体探测能力尚不足,接着指出”随着卫星更新换代,新科技的研发,今后可以给大气外地人‘CT’“,这说明今后我国的气象卫星立体探测能力将得到提高从而实现大气的立体控测能力,所以选择C项。

49.D【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前半部分是讲明末清初之后苏州人的观念没有太大的变化,并进一步指出”作为社会主流的士绅观念和意识“民众的影响。后半部分讲这种影响的结果概括而言就是:士绅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进而影响到民众缺乏紧迫感和开拓精神,最终制约了苏州现代化的进程。所以选择D选项。

50.D【解析】本题属于词语理解题。”人类粮食的蓝色革命“前面的内容讲科学家将在远离海岸的开阔海域养育以给人类提供营养,因此可以判断这里的”人类食物的蓝色革命“是讲今后人类的食物中将有更多的鱼类产品。所以选择D选项。

51.B【解析】本题属于意图判断题。本题论述的主体是”这种模拟“。这种模拟式即工业社会经济增长的方式。所以排除AD两个选项。最后一句话提到了”弊端“,所以选择B选项。

52.C【解析】本题属于意图判断题。文章前两句陈述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性。最后一句指明文化的繁荣是由于挖掘民族文化特色。所以本文有两个陈述的主体,分别是民族本土文化和绘画的繁荣。所以选择C选项。

53.C【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主要讲当前审计部分仅仅发现问题还不够,还需要其他部门的后续处理,即文段最后提到的”问责清单“,这样才有可能使审计部门的工作不会付诸东流。所以选择C选项。

54.B【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句即为主旨句,即作家将读者定位和自己的创作特长结合起来进行创造,后面是对这一主旨句的详细阐释。所以选择B选项。

55.A【解析】本题属于语句排序题,从四个选项来看,句首只有两个。先看句②,句中有一个”并不是“,因此可以判断在句②之前必定有对变化的有关描述,故句②不可能为首句。由此可以排除BC两项。再看AD两项,末句不同,句⑤作为末句结束显得较为突兀,可以考虑将句③作为末句。再将A项的语序代入验证A项比较通顺。

56.D【解析】本题属于语句排序题。①说的是玛雅文明与中华文明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因此解释的是③中”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这一概念,故③①相连,排除AC。比较③和⑥,句④中有这些说法,即代指前面提到的扶桑国说”殷人东渡说“”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说,所以应该作为末句。

57.B【解析】本题属于语句衔接题。填入横线的句子应承上启下,前文主要是说饮食被赋予文化内涵,后文提到旅游与美食,只有B项包括了者两部分的内容。所以选择B选项。

58.A【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文段中多次提到”童年“,最早的直升飞行器来自童年玩具,水上飞机来自”童年梦中的那个座舱“,因此文段主要说的是许多发明设计萌发自童年的梦想。A项是对这一主旨的同义替换。所以选择A项。

59.C【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的论述主体是行业收入差异,大意是行业收入差异的存在,使得个人的价值不是由个人体现,而是反映在行业的价值上。换言之,个人价值的高低不体现在个人的能力高低上,而是体现在行业收入的高低上。因此,文段主要说明的问题是,行业收入差异的存在,使得人们评价个人价值出现了扭曲,A项和D项实际上都是说”用人机制的不公“的问题,根据排同法可以同时排除。B项没有体现主体”行业收入差异“。所以选择C选项。

60.D【解析】本题属于意识判断题。从文段中看出,绕过工业化来发展,无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发展社会经济的目的。文段最后一句话是所强调的重点,其逻辑关系是工业不发展→第三产业没有服务对象→经济受到制约,生态环境保护难以为继。因此发展工业是云南省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所以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