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选择部分省市公务员面试题的目的,是希望考生注意了解掌握该省市公务员面试题的特点,增加复习准备的针对性。多看读懂这些题,可以从中了解和掌握这类题型的规律、特点,可以拓宽答题思路,最终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对初次参加公务员面试考生大有益处。
一、北京市2009年公务员面试题解析
1.一项任务必须由你和同事共同完成,但是期间你同事接到一个电话说有紧急情况,要请假,你怎么办?
【测评要素】情境应变
【试题分析】这是一类题型,说的是在共同完成的任务中,其中一人由于看似不得不离开的原因要中途退出,你如何来应对。只要把握好以事为中心“、”公事优先、私事在后“的原则,并区分实际原因根据轻重缓急来灵活处理,就可答好此类题。
【参考答案】
<应急处理>首先我会先安抚好同事焦躁的情绪,仔细问清楚情况,了解电话中所说的紧急事件是公事还是私事,紧急程度是否达到需要同事马上离开的地步。如果是因为并非十分紧要的私事,我会劝抚同事以工作优先,并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帮助同事承担一些他的工作,我们同心协力、高效率快速地完成任务。同时,我会建议他请其他同事或朋友协助完成他的私事,以解后顾之忧。
<调查研究>如果同事确实遇到不得不请假离开的紧急事件,比如上级指派的另外的紧急工作,或者必须由他本人处理的紧急私事,那么,我将请示上级领导,将情况如实反映,批准同事请假。
全面处理>①如果工作任务可分,我先将我可以独立完成的那部分工作放在前面来做,需要我们共同完成的部分,等待同事回来继续做。②如果工作是我俩必须共同完成的,我在得到同事授权的前提下,经同事的指导,代为其完成;或者该同事请另外的懂技术的同事帮忙代为完成。③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解决,我也决不能耽误工作进程,我会及时请示领导,请求增派人员,以保证整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2.你和同事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结果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你,但是领导却批评了你的同事,因此你的同事对你有意见,你怎么办?
【测评要素】人际关系
【试题分析】考察面临问题时的协调能力
【参考答案】①要弄清领导批评同事的原因,积极和同事沟通交流,承担责任,消除误会。②及时向领导说明情况,承担责任;如果因为同事帮助你而耽误了工作而受到批评,那么应从自身找原因,自己应更加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坚持要事第一原则,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同时应当主动向领导承认错误,争取领导的认同。③在工作中继续积极搞好配合,共同完成好任务。④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今后工作不致犯同类错误。
3.你单位有个老同志看不惯你的工作风格,当面不说,背地里却经常同其他同事说,引起议论,你怎么办?
【测评要素】人际关系
【试题分析】人际关系类题关键是处理好人与人、人与事的关系,端正态度,积极解决问题。本题中要注意你针对三个问题的表态:一是老同志对你的工作风格有意见;二是老同志批评你的方式;三是面对单位同事的议论。
【参考答案】
<表态>老同志是单位的宝贵财富,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对于我这样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有非常值得我学习的。所以,面对老同志的批评和关心,我满怀感激,虚心接受。同时,我会从自身寻找原因,虚心向老同志请教,主动与其他各位同事沟通,积极正确地对待同事们的议论,放平心态、冷静处理。
<原则>同在一个单位工作,大家的共同目标就是把工作做好。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要坚持”以工作为中心“,有错改之,无则加勉。团结同事,发挥集体的力量,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本单位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反思原因>①首先我认真地反省自身。我是一个新人,在平时工作中虽有闯劲但可能有时会冲动,不太注重细节,所以老同志对我的工作风格有意见是可以理解的,我应当虚心接受并积极改正。②工作态度上,也许是因为我太专注工作而疏于和同事们的交流,大家会误解我有些傲慢,因此不愿当面对我提出意见,选择另外的方式提出意见其实也是对我的一种鞭策。③在人际关系处理上,我不够主动不够积极,甚至还有些青涩,导致我与大家的沟通渠道不畅,我应该主动请教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快速融入到团队的工作氛围中。
<处理>我应当将同志们的议论当做对我工作的鼓励和鞭策,主动找到老同志,诚恳求教,学习他们的经验和长处,并应用在实际工作当中。平时多向老同志请教、多和同志们沟通,多听听大家的建议和看法,不断完善自己。
4.某区政府组织各个职能部门领导一起到基层同基层居委会了解情况,你怎么看?
【测评要素】组织管理
【试题分析】题目陈述较为简单,但要求回答得全面且有深度。要从多角度分析此现象,并能结合时事热点、政府职能、行政作风的转变谈谈看法。侧重于对政府行政行为的分析。
【参考答案】
<就事论事>我们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均需扎根于基层、服务于基层;重视对基层工作的调查研究是我们一切正确决策的来源。历届中央领导干部(温总理的事例、胡主席的事例)率先垂范,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表明了基层工作对老百姓民生、对政府行政、对党的决策的重要性。因此,当某区政府组织各职能部门领导下基层,同居委会了解情况,是我们政府公务人员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应当肯定并发扬下去。
<就事论理>习近平副主席曾说过: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以更多的精力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知易行难。我们只要看看就会知道,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无论考察调研,还是决策施政,无不在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那么,各级领导干部究竟该怎么办?首先,就是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相对而言,基层条件差、问题多,但最能考验干部、锻炼干部。艰苦奋斗,眼睛往”下“,就是放下架子,做吃苦的准备、奉献的准备、扎根的准备、创业的准备,敢于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到难题多矛盾复杂的地方去,深入田间地头、车间厂矿、学校街道,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交朋友,不能对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能把群众当累赘、当包袱。否则,怎么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其次,就是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我们党历来注重调查研究。早在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身子往”下“沉,就是要善于调查研究,不和群众推心置腹,怎么能听到掏心窝子的话,怎么得到第一手材料,怎么能获悉群众疾苦冷暖,怎么能知道群众所忧所思所想所盼?再次,就是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为多出、早出政绩,有的官员绞尽脑汁走捷径,不惜杀鸡取卵,将本地各种资源”耗尽榨干“,典型的前任不管后任事。有的官员则”重打锣鼓另开张“,换一届政府、变一套思路、扔下”半拉子政策“和”半拉子工程“,典型的后任不管前任事。这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为官一任,谋升一级“的急功近利式”发展观“”政绩观“显然要不得。劲头往”下“使,就是要求真务实,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对老百姓的事要心中有数“,温总理在各地考察调研时多次说到这句话。温总理是这么说的,不也是这么做的吗?2003年3月出任总理时,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到中央工作后,全国2500个县区,我跑遍了1800个。“总理日理万机,从国内到国外、从中央到地方大大小小各类事务不胜枚举,但他仍能心系基层百姓,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那么作为基层的领导干部,没有理由不踏踏实实做好辖区内工作,事无巨细了若指掌,这样才无愧与人民的信任党的重托。
<优化提升>一个区政府组织个职能部门深入基层居委会这样一级与百姓联系最为紧密的组织,是我们政府俯下身子倾听民意的真诚体现,是我们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我们希望各级政府都能够将基层调研、基层工作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将组织领导干部下基层作为一个长效机制固定下来,并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和考核机制,透明行政、接受广大群众、各界人士的监督,将工作落到实处,为百姓谋求更大的福利。
5.有一个大学,分东西两个校区,中间隔了环城马路,最近发生了几起学生交通事故,如果你主管这个道路,你怎么办?
【测评要素】组织管理
【试题分析】考察面临问题时的协调能力
【参考答案】①认真分析研究这些事故的原因;②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对这段道路交通管理进行调整(如多设红绿灯、斑马线等);③对于自己部门不能解决的问题(如过街天桥等一些设施的建设),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尽快解决;④和学校相关单位组织一些活动,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减少事故发生。
6.你所在的部门很多同事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其他部门同事和很多群众意见很大,领导让你来处理,你怎么办?
【测评要素】组织管理
【试题分析】本题为多原因、多主体问题,要一一分析好主客观多种原因,照顾好各方情绪,真正解决好具体问题。
【参考答案】
<表态>群众意见无小事,对于领导交给我的这项工作,我一定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地对待、解决。
<分析原因>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单位有单位的工作规范和纪律要求,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必须以身作则,严格遵守。我所在的部门有同事在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违反了单位的工作纪律,带坏了风气,应该予以制止。同时,我会通过直接谈话和侧面调查多种方式并举,找到这些同事玩游戏的真正原因,并根据原因不同区别对待。①部分同事可能确实是态度不端正,消极怠工,因为玩游戏而耽误了本职工作,本末倒置,引起其他部门同事和群众的不满。②还有一部分同事,是在已经完成本职工作后,满足于现状,寻找消遣娱乐的方式故而上网玩游戏。③还有一些同事,可能是日常工作或家庭生活中遇到困难或不如意,上网玩游戏排解郁闷心理。
<对策>①对于严重违反单位纪律、因沉迷网络游戏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同事,应当依照规章制度进行记过、警告、通报批评。工作透明化,接受群众和其他同事的监督。②对于其他消极怠工、工作效率低下的同事,更应以说服教育为主,加强其责任意识,使其具有大局观、改正工作作风。同时,对于实际生活有困难的同事,我会积极关心、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使其无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来,而不是一味地简单粗暴地批评惩罚。③从宏观及长远角度考虑,我在调查总结之后会建议领导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同事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展开形式多样的思想作风教育工作,加强团队意识,能者多劳,能者帮人,同志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树立明确的工作目标,不断进步。
7.对购房落户政策,你怎么看?
【测评要素】分析能力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社会热点的认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和成都、武汉、重庆等一些城市相继出台的购房落户政策,有关此政策是否要在北京实行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到目前为止,北京和上海都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考生可以从这点上找出回答问题的角度。通过北京市政府的回应就可以看出,购房落后政策在北京实行存在的问题很多,也是很难克服的,就目前而言还有很多不可行的地方。但是,北京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于北京的房地产市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背景链接>购房落户政策曾经拉动楼市,始建于十年之前的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之后更多城市纷纷效仿,后来由于该政策导致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同时带来教育、社保等问题,北京、上海、广东等城市取消了该政策。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楼市低迷,各地方政府纷纷开始酝酿新一轮的救市政策,购房落户政策开始重回民众视野,并开始被成都、武汉、重庆等一些城市视为拯救房市的利器。有专家曾经建议北京和上海也应出台相应政策。
<优点>在目前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通过降低门槛儿来刺激楼市,不仅能够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有效拉动住房市场消费,而且可以加快户籍体制改革,使户籍管理更公开、透明和公平。
<存在的问题>就北京市而言,北京市的城市规模已经非常大,再增加人口对经济发展有影响,因为城市扩大之后,就不能再发挥出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人口过快地流入以及人口总规模的快速膨胀,必然给北京的环境和资源带来压力,也给就业、交通、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及教育、卫生、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等各项基础设施带来较大压力。
<合理化建议>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低迷,无论国家层面或是北京市政策,都强调了通过扩大住房保障供应规模来拉动内需。值得注意的是,购房落户政策重在拉动住房消费,但并不是”孤立“的房地产政策,这项政策应与人口、社会管理政策相协调、配套;更重要的,应根据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精心测算来设置准入条件。如果人口膨胀得太厉害,可以提高准入条件,就能避免人口的过度膨胀。购房落户政策不应是长期的、持续性政策,政府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另外,购房落户政策不应是拉动房地产市场消费的唯一手段。北京市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如二套房贷政策松动、个人转让购买超过两年(含两年)的住房、普通住房免征营业税、年内暂停对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的限制、开发商拿地可延期付款等,均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总结>总之,购房政策是否实施,如何实施,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如何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是最根本的。
8.如何看待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测评要素】分析能力
【试题分析】本题意在通过议论的方式,考查考生全面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国家政策制度的把握。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宗旨是:反腐倡廉。考生不仅要能谈出该制度的积极意义,如果要谈到如何避免使该制度流于形式,应是答题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