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题解
2318500000031

第31章 部分省市公务员面试题摘录(10)

【名师点拨】本题是一个综合分析题目,考查考生对于公务员九大能力之一的执行力的认知,同时穿插现在一些公务人员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时政热点,希望考生在客观分析有关问题的基础上,能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提高公务员的执行力。

3.倾诉和倾听,你要怎样做?

【试题分析】综合分析类问题。考察一个人的执行能力。确切地说是倾听的态度是否真诚,倾诉的欲望是否强烈。

【解题思路】传统的三步走策略:1.从家庭伦理的角度上分析倾听与倾诉的本质:2.从社会交往方面分析倾听与倾诉的适用范围:互助互信。3.从工作方面阐述倾听与倾诉的要点:真城。

【参考答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向爱我们的人倾诉。在我们爱的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去倾听他们。

父母生养了我们。是最先听我们倾诉的人。我们的每一声啼哭,都会让他们为我们牵肠挂肚。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烦恼和不解,这时候父母也会耐心地听我们倾诉,帮我们解决问题。有一天,我们长大了,忽然发现父母落伍了,不能再给我们建设性的意见,只会喋喋不休、絮絮叨叨。我们不再向他们倾诉,也不去倾听他们。借口学业繁重,借口工作很忙,借口应酬太多,与父母疏离。有一天,我们成熟了,发现在我们为生活奔波忙碌的时候,他们依然默默关心、支持着我们。我们已经不会再用傻问题去困扰父母,而是会向父母倾诉我们的感悟和心声,感谢他们多年来的默默付出,同时也愿意倾听他们的唠叨。因为父母的每一句唠叨,都是朴实但无私的爱。

我们也需要向朋友倾诉或倾听。有些事情,怕父母担心,不可能事事都和他们讲。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宣泄情绪的空间。于是朋友就要担负起这样的重任。一起欢笑、一起难过,分享你的快乐、分担你的忧伤。同时,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也责无旁贷地要去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心得和经验帮他渡过难关。

在公务员的工作中,倾听群众的倾诉也是很重要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态度。在工作中的倾听,最需要注意的是真诚,不敷敷衍塞责。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在倾听,事实上只是在装做倾听。倾,有趋于、趋向的意思。倾听,倾诉的意思是:用尽力量去听,用尽力量去说。也就是说,在听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地去听取。要俯下身子,放低姿态,以一个服务者的位置去听、去感受、去解决。把群众当做自己的父母兄妹,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无愧于心。

【名师点拨】不要把这道面试题当面试题。面试引导语中常说:“我们希望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增进对你的了解。”而不是说,“我们希望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考察你忽悠和背书的能力。”不用忽悠,你肯定欺瞒不过资深的公务员,不用背书,你肯定背不熟。

4.以善待自然为题发表演讲。

【试题分析】此题是演讲题,对于自然的利用与保护从十七大以来,一直是热议的一个话题,如何把善待自然和保护自然变成演讲的形式,对于考生来说是很难的,不仅是形式上气势要强,在主题上也要与现在的保护自然相联系,比如我们现在全球提倡的一种低碳生活,就是保护自然和善待自然的一种形式。

【解题思路】对于演讲题,可以采取回顾的方式,回忆人类对于以前如何利用自然,现在意识到的危机意识和如何保护自然这三方面到来讲。演讲可以用大量的排比增强自己是气势。

【参考答案】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就要善待大自然。

大自然创造了人类,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和活动空间,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在千万年以前,追溯到生物的进化,从单细胞动物开始,到直立行走的人类。最初的人类,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他们祭神,占卜,因为对万物的不确定,内心里谨慎而迟疑,做各种事情来探视自然的心意。渐渐地,人类走向文明,也拥有了更多盲目的勇气,开始探索自然,了解自然,自以为熟知自然,掌握自然,于是越来越不把自然放在眼里,征服的欲望一天比一天强烈。为了自身,越来越不理会地球的死活。而当遭遇了自然的报复,发现环境的恶化,才开始亡羊补牢,却也是本末倒置地,以为自己掌握着自然的命运。

其实人类才是被掌握的那一方,纵使掌握了再多的知识与技术,面对一切自然的惩罚,也只好暗自叹气,无法忤逆自然。旱灾,洪水,龙卷风,地震……来自自然的惩罚一拨接一拨的到来,人类从来就只有叹气的份。所以善待自然,并不是掌握了多少财富和文明之后对自然的一种施舍,而是善待我们自己,使我们可以再多一天的,活在这个奇妙的世界上。

现在全球提倡低碳生活,就是善待自然的表现,从个人开车的减少到空调温度的固定;从节约水资源到不浪费每一张纸,都感受到人类环保理念的加强。记得一句广告词说得非常好“人要善待自然,否则我们看到的最后一点水就是我们人类自己的眼泪。”

【名师点拨】对于演讲,一直是考生比较头疼的一类题型,之所以头疼,因为很多考生在这方面准备不够充分,练习较少,加上以为不会考,导致考场上失利,因此,对于考生就要加强演讲方面的经历投入。对于近期的热门话题,也要不断的做好思考和积累,比如有的考生对于低碳很了解,那么在演讲时就可以以低碳为主要材料,把低碳生活变成现在人类善待自然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当然演讲中考生适当的注意自己气势的强势和声音上的抑扬顿挫。

5.关于朋友。据调查,85%的人认为自己没有朋友,只有15%的人认为自己有朋友,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分析】本题是综合分析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本题是让考生去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感觉会没有朋友,对此考生应该联系现在的社会情形去分析。另一方面,本题也是从侧面考查考生的交友观。

【解题思路点拨】首先,阐述自己对这个调查的认识;其次,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再次,提倡一种健康的交友意识;最后,总结升华。

【参考答案】朋友有很多种,有志同道合的挚友与知己,也有单纯的酒肉朋友和损友,自古知音难觅,而酒肉朋友易得。因此,我认为调查中所说的没有朋友应该指的是没有知己这么一类的好朋友,而有多达85%的人认为自己自己没有朋友,反映是现代人寂寞空虚的普遍心理问题,带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奏太快,人们平时工作太忙,工作压力也大,没有时间和朋友聚在一起交流感情,聚少离多,感情逐渐麻木。而互相间的交流和沟通是成为知己的基础,失去了交流的理解也就可能成为不理解,没有交流的关爱,也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关爱。

第二,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人们变得越来越功利主化,为人处世都以金钱作为价值标准去衡量,一方面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冷漠,一方面伤害了别人的感情,金钱味变浓,人情味变淡薄。而以金钱交,只能交到酒肉朋友;以真情交,才能交到真正的知己好友,这是不变的道理。

第三,在现代都市社会中,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大家更愿意把自己封闭保护起来,而不愿意在外面受到伤害。

因此,人们要想让自己拥有理解自己、尊重自己、关心自己的知己好友,一方面就要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不要以金钱为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要多关心别人,用自己的爱的温暖别人;另一方面,就要学会给自己减压,在工作之余,记得跟朋友保持联络。

当然,人在一生中要交到知己也是很难的,古人常慨叹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所以,那些觉得自己没有知己、没有朋友的人们也不要过于觉得寂寞,曲高自然和者寡,但高山流水终遇子期,只要用真情去与别人交往,最终肯定会有收获的。

6.关于一种动物,每生长一段时间就会退掉一层皮,再长出一层新皮,动物学家称之为脱皮效应,请结合实际你对脱皮效应的看法?

【测评要素】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这种动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蜕皮,只有经历了痛苦的蜕皮过程,才能长大。我觉得这和人的成长历程非常相似。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有这样的“蜕皮”过程,从中考、高考到求职,我都经历了成长中的迷茫和痛苦。在面临人生中重大转折的时候,就如同蛇的蜕皮一样,只要不断地给自己加油,努力坚持,就一定能摆脱现实中的阻碍,完成生命中的蜕变。

7.如今在大学里,很多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自己掌握的技能参与一些活动,如参加演唱会,到娱乐场所表演,被称为“走穴族”,谈谈你的看法?

【测评要素】本题考查考生能否辩证、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如今,校园“走穴族”这个群体越来越庞大,逐渐演化成一种时尚。“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些形形色色的学生“达人”们,在学习之余用自己的“一技之长”,结伴或独自一人外出“走穴”。“走穴”在他们看来,不仅是体验生活,更是为未来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增加砝码。

校园“走穴族”靠自己的专长赚取生活费用一事,相比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仍靠“啃老”维持生活来说,体现了这部分大学生独立、自由、自信的特点。当然“走穴族”这个群体在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争议。

有人说,大学生“走穴”就是不务正业。作为学生,主要工作就是学习,只有学习好了,将来才会有更好的出路。更何况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社会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没学好,也就没有过硬的实力,拿什么去和人家竞争,到头来只能被社会所淘汰。也有人说,大学生出去“走穴”赚钱,会培养他们的功利意识,慢慢变得商业化,使他们一切都向钱看。同时,眼前的一些小利益也会使他们认为赚钱并不一定非要完成学业,最终慢慢荒废学业。

在我看来,大学生“走穴”确实有些需要大学生调整和平衡的地方,但总体来说是“得大于失”,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学到学校里的老师所无法传授给他们的东西。

第一,在国外,很多学生都选择一边读书,一边依靠打工来赚取报酬支付各项费用,很多学生满18周岁就不再向家庭索取生活费用;而“走穴族”能够通过专长赚取费用,不但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减轻家庭的负担,而且能使学生及早接触社会,锻炼实践能力和增强自信心。

第二,学生“走穴”是学生自立的一种需求和表现,社会也应该重视这种现象,规范和净化学生的打工环境,进行正确引导,防止和避免学生的合理权益被侵犯,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以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三,应该合理安排大学生活。毕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不能够合理分配时间,选择逃课等方式打工赚钱,将是一种本末倒置的不理智的做法,家长和辅导员应该注意了解情况,及时制止。

总之,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合理、适度的打工生活,有助于学生接触实践、了解实践,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家庭和社会应该对此持支持和表扬的态度,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这些大学生更早地参与社会分工和实践,有助于他们了解社会的运行,提前熟悉工作环境,掌握生存之道。

8.以母爱为主题,以“此刻,我想到了……”为开头,做一个演讲。

【测评要素】本题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这一刻,我想到了我的母亲。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母爱,“儿行千里母担忧”是母爱,“孟母三迁,择邻而处”还是母爱,这种感情被古人推向了神圣的极致。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他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他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他高耸。而我们,要感恩母亲,因为母亲是温暖的太阳,奉献着她的光芒。

感念母亲,感恩母爱。倘若我是跋涉千里的夜行者,母亲必是那重重夜幕里一盏温柔的灯光,远远的为我亮着,轻唤我迟疑的脚步;倘若我只是自怨自艾的蹩脚演员,母亲必是那热烈的掌声,呼唤我自信,鞭策我努力;倘若我是一条嬉戏的小游鱼儿,母亲必是那一汪碧绿的湖水,在包容我顽皮任性的同时,也将我的快乐涟漪一圈圈地扩散了去……当我们一回家就吃上可口饭菜的时候,当房间总是被默默整理的时候,当我们穿着干净衣服上班的时候,我们是否像习惯于阳光的抚育一样习惯了母爱的滋润?在心安理得地接收的同时,又有多少人想到应该去回应那一份亲情?

朋友们,让我们铭记母亲的恩情,感恩母亲的养育。风雨人生路,让感恩与你我同行!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世界,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亲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9.首富陈光标说死后把财产都捐出去,你怎么看?

【测评要素】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有着“中国首善”之称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说:“当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是一种高尚和伟大。”“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

陈光标这一说法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自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以来,我国的慈善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慈善组织数量有所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受益人数不断增加,募集的资金逐年增加。但是我国慈善覆盖领域仍然较小,相关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所以,当陈光标提出死后将全部财产捐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首先,这一做法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带动效应和社会示范效应,能够给更多的人以惊醒,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慈善的重要性,能够有效地带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其次,由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出现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的问题。慈善事业本来就属于社会分配的第三个层次的分配,有利于消除我国的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这也是改善民生的一项非常好的举措。所以陈光标的这一做法值得我们鼓励,也希望在陈光标的带动下,能有更多的人关注慈善,投身于慈善,能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关怀,提升我国国民的整体生活水平。

再次,这也是对我国传统道德理念的一种弘扬。“助人为乐”一直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陈光标的这一举措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传统道德的关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