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历史与文明
2318600000024

第24章 论焦竑《玉堂丛语》的史料价值(2)

礼仪制度方面,卷之三《礼乐》和卷之六《事例》有数十条材料,涉及到礼乐、贺仪、巡狩、丧礼、祭祀、律令、职官、考绩、科举等许多方面。明初首任翰林院学士陶安,对于明代礼仪制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凡国家制度礼文,多安所拟”(《礼乐》)。如“陶安与省臣李善长等进郊社宗庙议,请分祭天地于南北郊,冬至祀上帝于圜丘,以大明夜明星辰太岁从祀。夏至祀地袛于方丘,以岳镇海渎从祀。宗庙则四代各为一庙,皆南向,以四孟及岁除凡五享。孟春特祭于太庙,孟夏、孟秋、冬、岁除,则合祭于高祖庙。社稷宜祭以仲春、仲秋上戊日。皆从之。”(同上)对于明代中后期,帝王早朝只“言事八件”的原由,《事例》记述说:“自太祖相传,列圣临朝,每至日昃,不遑暇食,惟欲达四聪以来天下之言。英宗以幼冲即位,三杨(指杨士奇、杨荣、杨薄)虑圣体易倦,因创权制,每日早朝,止许言事八件。前一日,先以副诸阁下,豫以各事处分陈上,遇奏,止依所陈传旨而已。英宗既殂,三臣继卒,无人敢复祖宗之旧者,迄今遂为定制。”另外,卷之四《纂修》叙述了明代律令的撰修过程:“吴元年,初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时方招四方宿儒集阙下议礼,命安总之。诏修律令,安为议律官。十二月甲辰,律令成,令刊布中外。洪武元年正月,《大明律》刊修,分吏、户、礼、兵、刑、工,《大明律》亦如之。……八月乙卯,上念律令尚有轻重失宜,有乖大典,命儒臣四人同刑部官将《唐律》,日写二十条取进,上择其可者从之,其或轻重失宜,则亲为损益,务求至当。六年十月,复命刑部与本院审定《大明律》。七年二月律成,学士宋濂撰表以进。二十二年八月,更定《大明律》,初命本院同刑部官将比年律条参考折衷,以类编附,曰名例律,附于断狱下。至是将载诸篇首,颁行之。”从这段记载,既可了解明律前后经二十余年,反复修改的基本情况,也可看出《大明律》与《唐律》的关系,是研究古代法律史的重要材料。

由于《玉堂丛语》以馆阁文人为重心,故文化方面的材料随处可见。如卷之一《文学》类,记翰林待制、太常寺丞张羽与一批文人结诗社,号称“十才子”,反映了当时文人相互弘扬提携的风气。对于著名文人的著作情况书中也多有记载。如“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世以拟唐初四子”(《文学》)的翰林编修高启,列出了他的《姑苏杂咏》、《娄江吟稿》、《史要类抄》等十部著作。“与宋景濂、刘三吾齐名”(同前)的翰林学士张以宁,则列出《翠屏稿》、《淮南稿》、《南归纪行集》等五部著作。尤为突出的是,《文学》类详细列出翰林学士杨慎撰著的《升菴全集》、《升菴诗集》、《南中集》等七十余种著作,和编纂的《蜀艺文志》、《选诗拾遗》、《全明诗抄》等八十余种书籍,简直就是杨慎著作的总目。此外,书中还有编修《永乐大典》的重要人物陈济情况的记载:“朝廷修《永乐大典》,大臣有言陈先生济者,以布衣招至,为都总裁。时合内外词臣暨太学儒生,众数千人,繙阅中秘四库书,浩瀚填委。先生至,则与故少师姚公、尚书郑公、祭酒学士数辈,详定凡例,区别去取,莫不允惬。而六馆执笔之士,凡有疑难,輙从质问,先生随问响答,未尝觝滞。疏抉剖析,咸有源委,非口耳涉猎者可比。故一时之人,无不服其该博。”这段记载虽主要记载陈济一人,但对于了解《永乐大典》的撰修情况也大有助益。

《玉堂丛语》中还有许多涉及宗教、天文、中外交通等多方面的材料,限于篇幅不再胪列。

二、是《明史》的史料来源之一

清朝编修《明史》时,除了取材于明代实录、典志、专门史书外,也吸收了大量传记和杂史的材料,《玉堂丛语》也在其内,只要稍加比照即可看出。

《明史》采摘《玉堂丛语》的材料分为两种情况。其一,直接引用,稍加润色。如《明史》卷190《杨廷和传》,记载他削裁冗员的事:

……已而诏下,正德中蠹政釐抉且尽。所裁汰锦衣卫、内监局旗校工役,为数十四万八千七百,减漕粮百五十三万二千余石,其中贵、义子、传升、乞升一切恩悻得官者大半皆斥去。中外称新天子圣人,且颂廷和功。而诸失职之徒衔廷和切骨,廷和入朝有持白刃伺舆旁者。事闻,诏以营卒百人卫出入。

《玉堂丛语》卷之二《政事》的文字是这样的:

……已而诏下,正德中蠹政釐革且尽,中外加额,称新天子圣人。而所革锦衣等诸卫、内监局旗校工役,为数十四万八千七百,减漕粮百五十三万二千余石,其中贵、义子、传升、乞升一切恩悻得官者殆尽。失职之徒衔廷和切骨,入朝有持白刃恫喝于舆傍者。事闻,诏以营卒百人为廷和出入卫。

略加对照即可看出,两书记载内容完全相同,有些句词完全一致,只是个别字句稍有变动而已。

再如,《明史》卷176《商辂传》,记商辂指出汪直督西厂擅权横行,危及国家的议论:

辂正色曰:“朝臣无大小,有罪皆请旨逮问,直擅抄没三品以上京官。大同、宣府,边城要害,守备俄顷不可缺,直一日械数人。南京,祖宗根本地,留守大臣,直擅收捕。诸近侍在帝左右,直輙易置。直不去,天下安得无危?”

《玉堂丛语》卷之四《侃直》中的文字如下:

文毅(商辂的谥号)正色曰:“朝臣无大小,有罪皆请旨收问,渠敢抄劄三品以上京官。大同、宣府,北门锁钥,一日不可缺人守者,渠一日擒械数人。南京,祖宗根本重地,留守大臣,渠敢擅自收捕。诸近侍,渠敢擅自换易。此人不黜,国家安乎危乎?

上述议论,二者记载中的渊源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

《明史》采用《玉堂丛语》材料的另一种情况,是不录原文,浓缩概述。如《玉堂丛语》卷之二《筹策》类,记文渊阁大学士宋讷上《安边策》,基本载录了原文:

宋讷献《安边策》曰:“今海内既安,蛮夷奉贡。惟沙漠胡虏,未遵声教,若置之不治,则恐岁久丑类为患边圉。若欲穷追远击,又恐六师往还万里,餽运艰难,士马疲劳。陛下欲为圣子神孙万世之计,要不过谨备边之策耳。备边固在乎屯兵,实兵又在乎屯田,屯田之制,必当法汉。本始年中,匈奴帅十余万骑而南,欲为寇,汉将赵充国乃将四万骑,分屯缘边九郡,而充国统制期间。则当时之筹画区分,概可想见。我朝诸将中,勇智谋略岂无如充国者哉!陛下宜选数人,每将以东西五百里为制,随其高下,立法分屯。所领卫兵,以充国兵数斟酌损益,率五百里屯一将,布列沿边之地,远近相望,首尾相应。耕作以时,训练有法,遇敌则战,寇去则耕。此长久安边之策也,又何必劳师万里,求侥幸之功,以取无用之地哉!”上嘉纳之,遂令边军皆屯田,且耕且守,著为令。

而《明史》卷137《宋讷传》,只对《安边策》做了概括叙述。其文字如下:

讷尝应诏陈边事,言:“海内又安,惟沙漠尚烦圣虑。若穷远追击,未免劳费。陛下为圣子神孙计,不过谨边备而已。备边在乎实兵,实兵在乎屯田。汉赵充国将四万骑,分屯缘边九郡,而单于引却。陛下宜于诸将中选谋勇数人,以东西五百里为制,立法分屯,布列要害,远近相应,遇敌则战,寇去则耕,此长策也。”帝颇採用其言。

这样的例证还有很多条,但无需赘列,仅此也足以说明《玉堂丛语》确为《明史》编撰时的史料来源之一。

三、可补《明史》记载的不足

《明史》编纂时,按照清代统治者的思想和要求取材,把许多具体的、反映历史真实的材料删去了,而在《玉堂丛语》中却多有留存。因此,《玉堂丛语》所记的内容有不少可弥补《明史》的欠缺。

如《玉堂丛语》卷之四《献替》类中,载录了翰林编修陈音《保治疏》的主要内容。这篇上疏从“养君德”、“进人才”、“开贤路”、“辟异端”四个方面阐述了陈音对国家治理的意见,言简意明,论辩有力,是研究明代政治思想的具体资料。但在《明史?陈音传》中,只引用了“进人才”的部分言词,其他一概阙如。再如,《明史》卷7《成祖本纪》与《玉堂丛语》卷之四《调护》,均记载了明成祖死于榆木川后,秘不发丧,收集军中锡器,镕为殓具,载以龙舆,“朝夕上膳如常仪”的情况。但在《玉堂丛语》的记载中,却多出了“锡工尽除,以灭其迹”的内容。这一情节可能是在修《明史》时,为掩盖统治者的暴行而删除了。幸赖《玉堂丛语》的载录,才使后人得以更多地了解当时的情况。

另外,《玉堂丛语》还保存了不少重要的,但《明史》未载的材料。一度执掌朝政大权的首辅张居正,曾归葬父亲。他在路途的所作所为《明史》一字不载,而《玉堂丛语》卷之八《汰侈》类却有具体记载:

张居正奉旨归葬,所经由藩臬守巡迓而跪者,十之五六。居正意未慊,檄使持庭参吏部尚书礼,至是无不长跪者。台使越界趋迎毕,即身为前驱,约束吏卒,干陬饬厨。传居正所坐步舆,则真定守钱普所创,前重轩,后寝室,以便偃息,旁翼两庑,各一童子立,而左右侍为挥箑炷香,凡用卒三十二舁之。始所过州邑邮,牙盘上食,水陆过百品,居正犹以为无下箸处。而普,无锡人,独能为吴馔,居正甘之,曰:“吾至此仅得一饱耳。”此语闻,于是吴中之善为庖者,召募殆尽,皆得善价以归。

由于张居正在明代历史上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对他给予历史的评价是明史研究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因而,这段史料对于全面评价张居正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再如《玉堂丛语》卷之二《筹策》类,简录了兵部侍郎王邦瑞的《请罢中贵人监军疏》。疏中指出:“今国家所患者惟虏,所最甚患者唯卒弗振,臣以为斯二患者,非深患也,所谓深患者,唯在中贵人典兵权耳。”并举例说:“乃者胡马来,臣调团营兵,令出城击胡,而十二营半空”。“空无人者,则乃中贵人所为耳。外语藉藉,咸以有为输钱脱更之弊,是本用监军,反用蠹军矣。”因而,“请罢中贵人,勿使更滥戎机,亦保躯善后之图也。”这是切中时弊的议论。卷之七《规讽》类,记载了吏部左侍郎何文肃“见时政阙失,致书于翰学彭华”的关于用人的大段论述。书中指出当时“但见升一官,进一秩,士论輙譁然,曰某以亲旧当道得之,或曰某以通书政府而得之,某以纳贿权门而得之”,致使“巧宦者悉皆超擢,自守者往往沦弃”。提出了“奖恬退,抑奔竞,以振名教于风颓俗靡之际”的主张。上述这些言论都是研究明史的重要资料,可是《明史》却未加采录。

还需提及,卷之六《科目》类中,对明代状元情况作了分类统计,具体列出了“会元登状元者八人”、“状元曾登解元者十一人”、“状元入阁办事者十一人”、“状元官学士者二十三人”、“状元兼学士衔者五人”、“状元兼殿学士衔者一人”、“状元赠三官者一人”、“状元有谥者二十七人”、“状元三主会试着二人”、“状元两主会试者二人”及“状元加上柱国一人”。每类下均列出了名单,有的还进一步作了介绍。这无疑是对研究明代科举制度很有帮助的统计资料。

综上所述,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玉堂丛语》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研究明代历史不可不读。

(原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增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