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历史与文明
2318600000061

第61章 弘扬中华文明的著作

——读王炜民、郝建平著《中华文明概论》

侯德仁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以其生生不息的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伟大的中华文明,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王炜民、郝建平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华文明史的研究,其新著《中华文明概论》对中华文明作出了新的阐释。全书以论为经,以史为纬,经纬交织,深刻阐发了中华文明的真谛。这是一部宏观理论探讨与微观问题研究相结合的著作,特色鲜明。

一、重视宏观理论创新

重视宏观理论创新,是本书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全书首先对中华文明的概念和内涵予以了阐释,并首先辨析了“文化”与“文明”这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文明”与“文化”是两个在词义和运用上容易混淆的概念,在理论研究中常常难以截然划分,但还是有所区别。作者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辨析了二者的区别所在:从纵向的历史发展而言,“‘文化’是人类相对于动物状态的一种禀赋,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而‘文明’是相对人类自己的野蛮状态而言的,是人类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横向来看,“在实际运用中二者词义包含的范围不尽相同。一般说来,文化可包括正反两个方面,而文明主要包含正面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概念区分,从而澄清了人们对“文化”与“文明”的模糊性认识。我们认为作者对“文化”与“文明”的概念界定是比较科学的。辨析清楚了“文化”与“文明”的概念分野之后,本书进而界定“中华文明”的概念。作者认为,“中华文明”是指包括当代56个民族以及曾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古代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

本书还以相当长的篇幅论述了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将中华文明概括为源远流长、崇尚统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注重实用、强调道德等六大方面的主要特点。作者引述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论述自豪的指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明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明。这一奇迹足以把中华文明同其他文明区别开来,如此悠久的历史,显示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特点”。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不断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形成了崇尚统一、维护统一的价值观念。作者指出,早在《诗经》中,我们的祖先就有对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歌颂。体现孔子和早期儒家思想的《春秋公羊传》中说:“元年者何?……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法家韩非则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的政治主张。儒法思想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大一统理论基础,并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认同,日益深入人心。作者进而对中华文明“崇尚统一”这一特点的思想价值予以了进一步的论述,深刻的指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虽然经历过改朝换代、政权更迭,出现过地方割据,遭遇过外敌入侵,特别是近代史上曾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历次大一统局面的实现,都奠定和积聚了促进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而每一次分裂和战乱,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和痛苦。因此,追求大一统的思想境界,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原则和目标,保卫大一统的领土完整,维护大一统的社会稳定,则被视为民族的最大权利和责任。”并最后得出结论,漫长的中国历史“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长期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

二、对中华文明内涵的深度挖掘

全书对中华文明内涵的探索并不仅仅满足于宏观上的理论阐述,而且还特别注意从微观上对中华文明的内涵给予深度的挖掘。本书从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经书注疏、史学流变、史学传统、古代教育、当代的素质教育等多个微观层面对中华文明的内涵进行了深度挖掘。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史上,不断地锤炼、铸造自己的性格、品质、理想和价值观念,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民族精神。本书作者基于他们对中华文明多年研究所得,认为中华民族文明的精神面貌主要体现在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求是务实的精神、宽容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民为邦本的精神等几个方面,并且本书还从多个层面详细的阐述了各种民族精神内涵的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而且作者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文明建设具有支柱功能、教育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等多种具体表现。本书对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的分析和总结鞭辟入里,十分精彩,体现了本书作者深厚的学养和扎实的知识积累。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本书特别注意从经书注疏、史学传统以及古代教育和当代素质教育等方面对中华文明内涵的开掘,可谓另辟蹊径,别开生面。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惟一没有中断的仅存硕果。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流传至今,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经学和史学的高度发达,以及对教育的重视。作者指出,中国古籍注疏起源于三代,经春秋战国发展,到了两汉注疏体例大备,称为注、解、音、释、笺、章句、解诂等,注疏学形成。之后随着注疏学的发展,还产生了集解、集释、集注、训纂、正传、索引、考证、斠注、通释、间诂、合注、集成等多种名称,成为独具中华文明特色的传统学问和文化体裁,对于保存和发扬中华文明起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这一独步世界的文化特色,不仅为中华文明,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黎虎:《中华文明概论?序》)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治史”传统。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治史。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地延续下来,这同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注重治史有着直接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和光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先人懂得从总结历史中不断开拓前进。”本书精心选择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魏晋南北朝史学,从这一时期史书数量的激增、内容的丰富、体例的完善、种类的繁多等多个层面对中国古代的史学予以了剖析,有力的论述了中国史学在中华文明传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本书还以中国史学发展过程的划时代巨著《史记》为重点研究个案,全面论述了《史记》与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关系,指出:《史记》作为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通史巨著,“全面的记录了我国汉代以前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文明自有文字以来近三千年的历程,并且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优秀史学成果。”

教育是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来就是与文明联系在一起的。教育事业在中华文明传播、弘扬、发展和更新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首先论述了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方法和成就、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并且对中国古代教育的优秀思想,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学思结合、教学相长思想等予以了详细的论述和评析,认为:“这些思想对于今天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仍有重要借鉴意义。它们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世界教育思想宝库的重大贡献。”同时,本书还深刻的剖析当代素质教育理念内涵,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既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而且作者认为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应该从中华文明中汲取精华和营养。因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族精神宝库。学习中华文明精髓对于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民族气节,激发起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忱,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对中华文明“和谐”精神内核的精辟阐述

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现在已经成为全体国人的共识。“和谐”一词也已成为大家最为热门和耳熟能详的词汇。本书也全面的阐述中华文明“和谐”精神的内涵,十分精辟。书中指出,“中国文明的核心是上应天理、下合人伦,贯穿于万事万物之根本的一个‘和’字。‘和’,乃和平、和解、和睦、和谐、和乐、和美、和合、和祥之谓也。”“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和”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儒、释、道、易、医等诸多典籍中,不仅随处可见,而且是所有这些典籍的核心与灵魂。“在传统的中华文明中,无论哲学、医学、文学、武学、农学、商学、社会学、伦理学,还是各种艺术,都以‘和’为一贯的主流、最高的境界。”早在西周末年,史伯就阐述了“和谐思想”的内涵和意义。史伯认为,不同要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多样统一的状态,达到和谐的效果。五味相和,才能产生香甜可口的食物;六律相和,才能形成悦耳动听的音乐;善于倾听正反之言的君王,才能造成“和乐如一”的局面。“和谐思想”也正是儒家思想的价值核心。孔子所说的“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等都是儒家和谐思想的具体表述。

中华文明中的“和谐思想”还尤其体现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观念。“天人合一”讲究因人成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顺应自然,师法自然,取乎自然,与自然相通相依,协调一致,和谐共处,具有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本书作者就此指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与自然并不是截然分离的对立物,人的存在与自然的存在是互为包容的,人融化于自然之中,自然也融化于人之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观念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从西周以前人们对“天”崇拜的“天命”思想,到周人有鉴于夏、殷的灭亡,而提出“天命靡常”、“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观念,人逐渐从“天命”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天道和人性联系起来,认为人性的本善是直接可以和天相通,人性与天性是一致的,故而提出了“知性则知天”的天人统一思想。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道”的基础上,天地人合为统一的整体。庄子更认为,人与天都是由气构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与天是统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西汉的董仲舒则将天人关系归纳成一句话:“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五行对》),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至此,中国历代对“天人合一”思想皆有弘扬和阐发,这一思想也逐步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内涵之一。本书作者最后指出,中华文明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要遵循自然规律,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中包含的若干生态智慧,对于避免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保持天人之间的平衡,对于面临生态危机的现代文明社会,有特殊的启迪作用。”“和为贵的价值观,代表了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和平共处,在民族内部和睦相待的良好愿望,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思想源泉。”中华文明中“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对于修身、治国、处理国际关系,保护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书通过这些论述,使中华文明中的“和谐”思想内涵得到了深刻地揭示和弘扬。

四、文笔清新流畅,逻辑严整,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中华文明概论》一书体例编排横纵相通,逻辑严整;文笔清新流畅,读来如行云流水,丝毫不觉得枯燥,显示了作者过硬的文字功底。而且,作者对中华文明的赞颂和热爱,都折射在该书的字里行间。全书通篇贯穿着爱国主义的热忱与弘扬中华文明的责任意识。其中写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丰富多彩,是世界上惟一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人类文明最辉煌的组成部分。中华文明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中国社会文明发展道路以及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地理结构的影响,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它是中华文明内在特质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中华文明的成果,对于推动中华民族全面的振兴,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样的语句,全书随处可见。这体现了该书作者真挚的民族情怀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以上就是我读了本书之后,所产生的一些粗浅的感受。可以说,本书无论是在理论价值层面,还是在现实关照层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然而正如黎虎先生在本书的序言中所说,本书也还存在一些薄弱之处,比如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作用的论述,相对比较薄弱,尚待补充完善。还有,本书对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文学成就和哲学成就的论述一带而过,也给人以论述不充分之感,希望再版本书时作者能对这些部分的论述予以补充完善。然而,瑕不掩瑜,总的说来这是一部成功的中华文明史著作,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理论开拓创新精神。

【作者简介】:侯德仁,1975年生,黑龙江海伦人,历史学博士,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原载《阴山学刊》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