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远古的霸主:恐龙
2321900000011

第11章 摇兽脚类恐龙(8)

目前已在一个出土于克利夫兰劳埃德的异特龙胫骨身上,发现了骨髓骨组织。除了异特龙以外,腱龙与暴龙也发现了骨髓骨。骨髓骨目前只存在于产卵的雌性鸟类身上,骨髓骨富含钙,可用来制造蛋壳。异特龙的骨髓骨组织,显示该个体是雌性的,而且正在繁衍期中。这个雌性异特龙估计是在10岁时死亡,从此显示异特龙在完全成长前,就已达到性成熟。

一个几乎具有完整后肢的幼年异特龙标本,显示幼年个体的后肢比例较成年个体长,而且后肢下半部(小腿与脚部)长于大腿部分。这些差另1J显示年轻异特龙的移动速度较快,并具有不同于成年个体的猎食方式,例如追赶、型猎物,而成年个体则改采伏击方式捕食大型的猎物。随着异特龙的成长,它们的大腿骨头变得更厚、更宽,而横剖面变得较不圆形,随着肌肉附着点的改变,肌肉相对更短,腿部的成长减缓。这些改变显示幼年异特龙的腿部,承受的应力较成年异特龙’幼年异特龙可能以更规律的速度前进。

进食方式

异特龙的攻击方式,根据巴克与雷菲尔德等人的理论而重建。

异特龙被认为是种主动攻击的大型掠食者。根据蜥脚类恐龙骨头上的异特龙齿痕,以及与蜥脚类化石一起发现的零散异特龙牙齿来判断,异特龙可能以蜥脚类恐龙为猎食对象,或是搜寻它们的尸体为食。另外,有明确证据显示异特龙曾经攻击过剑龙,例友卩一个异特龙的尾椎上有个部分痊愈的伤口,这个被剌穿伤口的形状符合剑龙的尾剌;另外,在一个剑龙的颈部骨板上有个U形的伤口,与异特龙的嘴部形状符合。在1988年,葛瑞格利·保罗(GregoiTPaul)提出异特龙不可能以蜥脚类恐龙为食,

除非采取群体方式猎食;因为异特龙的头部大小属中型、牙齿相对较4、,体型也无法与同时代的大型蜥脚类恐龙相比。另一个可能则是异特龙以幼年蜥类恐龙对象,而不猎食完全成长的蜥脚类恐龙。1990—2000年的研究可能解答了这个问题。

罗伯特·巴克(Robert T.Bakker)将异特龙与一些生存于新生代肉食性哺乳类相比,发现类似的适应演化,例如:颚部肌肉的缩小、颈部肌肉的增大以及将颚部左右撑开的能力。虽然异特龙的牙齿并非如这些哺乳类呈军刀状,巴克提出了另一种异特龙的攻击方式:上颚的短牙齿会形成类似锯子的4、型锯齿表面,可切人猎物肉体。这种形态的颚部可使异特龙采取撕咬方式攻击大型猎物,消耗猎物的体力。

埃米莉·雷菲尔德(EmilyJ.Rayfield)等人使用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异特龙的头颅骨,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根据其中的生物力学研究结果,异特龙的头颅骨非常强壮,但咬合力相当小。异特龙的咬合力只有805—2148N,少于短吻鳄(13000牛)、狮子(似67牛)、美洲豹(21姑牛),原因是它们咬合时只使用到颠部的肌肉,然而它们的头颅可承受约55000N来自于齿列的垂直压强。这个研究也提出异特龙使用头部来撞击猎物,并张开大口、撕咬猎物,而不用撑开头部的骨头。这个研究认为异特龙的头部结构允许它们采取不同的猎食模式来攻击不同的猎物:它们的头部较轻型,可攻击较小、较灵活的鸟脚类恐龙;但头部有足够的强度承受撞击,可允取它们采取伏击方式攻击较大型的剑龙科与蜥脚类恐龙。

其他的科学家则对这个研究表示异议,他们认为现存的生物中没有采取撞击方式猎食的动物,并提出异特龙的头部有足够的强度,应可承受猎物挣扎的力量。雷菲尔德等人对异议提出回应,他们承认现存的生物中没有类似异特龙的动物,但异特龙的齿列适合这种攻击方式,而它们的头部结构可保护上颚、降低承受力量。另一种可能则是,兽脚类恐龙(例如异特龙)不必费力将猎物杀死,而是从活生生的蜥脚类恐龙身上咬下足够的肉块,肉块的大小只需维持猎食者生存即可。这种猎食方式也使猎物有机会痊愈,而猎食者也可能以类似的方式再度猎食。另外,鸟脚类恐龙是当地最常见的猎物,因此异特龙可能采用偷袭方式猎食鸟脚类恐龙,使用前肢抓住猎物,并咬断猎物喉咙的气管,类似今日的大型猫科动物。异特龙的前肢强壮,能够抓紧猎物,所以这个猎食方式是可能成立的。

其他影响进食方式的因素包含眼睛、前肢以及后肢。异特龙的头部形状将立体视觉限制在20°的范围内,略小于现代鳄鱼。如同鳄鱼,这个范围已足够异特龙判断猎物的距离与攻击时机。相较于其他兽脚类恐龙,异特龙的前肢适合抓住一定距离的猎物,还有将猎物拉近;而指爪的构造显示它H可用来勾取物体。经估计,异特龙的最高奔跑速度可达每4、时30—55千米。

社会行为

长久以来,半科学文献与大众读物都将异特龙描述成以群体方式猎食,并以蜥脚类恐龙与其他大型恐龙为猎食对象。罗伯特·巴克(Robert T.Bakker)从脱落的牙齿大型猎物被咬过的骨头研判,异特龙具有亲代养育的社会行为。巴克认为成年异特龙将食物带到巢穴中,以供幼年异特龙食用,并防止其他肉食性动物找到它们的食物。但实际上,很少证据显示兽脚类恐龙具有群居行为。而腹肋上的伤口、头烦上的咬痕,则证明异特龙具有互相攻击的物种内行为;Labmsau—rus femx被怀疑是病状的下颚,有可能是互相攻击的后果。

同一群体内的异特龙,或2只敌对的个体,可能借由这种互相咬伤头部的行为,来确定活动范围。

近年的研究提出异特龙与其他兽I却类恐龙具有侵略性的物种内行为,而非合作性的行为,友口同其他的双弓动物。

一个研究则推论兽I却类恐龙会合作猎食,而非个别猎食;这种行为在脊椎动物中较少见,而现存双弓动物(包括蜥蜴、

鳄鱼、鸟类)很少合作猎食。许多现代的弓是的,地的同类杀死并吞食它们的尸体;另外当聚集在食物周围时,它们会将企图抢先的较小个体杀死。导致克利夫兰劳埃德采石场的出现大量异特龙化石的原因可能是它们在同类相食时被淹死。这也可以解释在异特龙化石中,幼年与近成年个体所占的比例较高;因为在现代的鳄鱼与科莫多龙中,幼年与近成年个体较少在聚食地点中被杀死。这理论也可解释巴克所发现的巢穴状况。有些证据显示异特龙具有同类相食的行为,例友n肋骨碎片上有脱落的同类牙齿、一个肩胛骨上有可能的齿痕、巴克所发现的巢穴中的异特龙骨。

脑部与感觉

一个针对异特龙脑部的电脑断层扫描,发现它们的脑部与鳄鱼有较多的共同点,而与现代鸟类脑部的共同点较少。前庭器官的结构显示它们的头部保持在几乎水平的位置,而非朝上或朝下。内耳的结构类似鳄鱼,所以异特龙可能容易听到低频的声音,但难以听到细微的声音。异特龙的嗅球大,可能适合感觉气味,但辨别气味的区域相当。

食肉牛龙

食肉牛龙意为“食肉的像牛的恐龙”。

食肉牛龙是大型肉食性恐龙类群中的成员,生存于1亿至9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时期,分布于南美洲。这个类群中包括最厉害的、最著名的恐龙,如霸王龙和异龙。它们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巨大而有力的头,剔肉刀一样的锋利牙齿。但是,相对来说发现比较晚的食肉牛龙,头骨比起霸王龙来要低矮一些,而且在它的眼睛上方长有一对角。食肉牛龙有3辆小轿车那么长,可是,和身长比起来,它的前肢就小的可怜了。食肉牛龙那2条长而强壮的后腿使它比其他一些大型食肉恐龙灵敏得多。它可以迅速扑向猎物,在猎物还没反应过来时将它们抓获。食肉牛龙和一辆小轿车一样重,几乎和一头大象一样高,并用两条后腿奔跑。它的长长的脊柱像一根大梁挑起其下面的重量。从肩部排到臀部的长长的肋骨保护并支撑着食肉牛龙的内脏。如果没有尾巴,食肉牛龙绝不会以高速运动。运动时,食肉牛龙用它那长长的、矫健的尾巴保持平衡。这条尾巴可以使食肉牛龙的头向前伸,捕获挣扎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