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奇植物大揭秘
2323500000011

第11章 了解植物习性(5)

美国学者海·姆,曾在墨西哥的古代玛雅文明中发现有致幻蘑菇的记载,人们在危地马拉的玛雅遗迹中又发掘到崇拜蘑菇的石雕。原来,早在3000多年前,生活在南美丛林里的玛雅人就对这种具有特殊致幻作用的蘑菇产生了充满神秘感的崇敬;情,认为它是能将人的灵魂引向天堂、具有无边法力的“圣物”,恭恭敬敬地尊称它为“神之肉”。

国外有不少科学家相继对有致幻作用的蘑菇进行过研究,他发现在科学尚未昌明的古代,秘鲁、印度、几内亚、西伯利亚和欧洲等地有些少数民族在进行宗教仪典时,往往利用致幻蘑菇的“魅力”为宗教盛典增添神秘气氛。

除了蘑菇,大麻也有致幻作用。大麻是一种有用的纤维植物,但是在它体内含有四氢大麻醇,这是一种毒素,吃多了能使人血压升高、全身震颤,逐渐进入梦幻状态。再比如在南京中山植物园温室中有一种仙人掌植物,称为乌羽飞,它的体内含有一种生物碱——墨斯卡灵,人吃后1—2小时便会进入梦幻状态。通常表现为又哭又笑、喜怒无常。这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

树干圆柱形的由来

只要你平常对周围的树木稍加注意,就会知道不同种类的树木,它们的树冠、叶子、果实的形状变化多端,几乎不可能找出它们的共同形状来。有时就是在同一种类中也有很大的变异。可是当你把视线转移到树干和枝条上去时,马上就会发现:几乎所有树木其树干都是圆柱形的。奇怪!树干为什么大都是圆柱形的,而不是别的形状呢?为什么形形色色的树木在这一点上能够统一起来呢?

让我们来看一看圆柱形的树干到底有哪些好处吧!

首先,几何学告诉我们,同样的周长,圆的面积比其他任何形状的面积要大。因此,如果有同样数量的材料,希望做成容积最大的东西,显然圆形是最合适的形状了。怪不得人们把用以输送煤气的煤气管,用以输送自来水的水管,都做成圆管状的,实际上这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仿造。

其次,圆柱形有最大的支持力。树木高大的树冠,它的重量全靠一根主干支持,有些丰产的果树结果时,树上还要挂上成百上千斤的果实,如果不是强有力的树干支持,哪能吃得消呢?

树木结果的年龄往往比较迟,有些果树,如核桃、银杏等需要生长10多年,甚至几十年才开始结第一次果实。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建造自己的躯体,这需要耗费大量的养分,如果不是采用消耗材料最省而功能最大的结构,就会造成浪费,使结果年龄还要推迟,树木本身繁衍后代的时间也会拉长,这对树木来说是不利的。

再说,圆柱形结构的树干对防止外来伤害也有许多好处。树干如果是正方形、或是长方形、或是其他形状,那么它们必定存在着棱角和平面。有棱角的存在是最容易被动物啃掉的,也极容易摩擦碰伤。果园中的果树,假如树干是四方的,可以想象它就容易被耕畜或其他机械损伤。我们知道,树皮的皮层是树木输送营养物质的通道,皮层一旦中断,树木就要死亡。而四方形茎干遭害的机会又这么多,岂不危险吗?好在树干是圆柱形的,就是机械碰伤或摩擦损伤了树皮,也只是局部地方而已。

另外,树木是多年生植物,在它的一生中不免要遭到风暴的袭击,由于树干是圆柱形的,所以,不管任何方向吹来的大风,很容易沿着圆面的切线方向掠过,受影响的就仅一小部分了。你可以设想,如果树干是具有平面的任何其他形状,平面比之弧面受风力不是就大大增加了吗?这样,树就会被风刮歪,严重时还会被刮断!

一切生物都在进化的道路上前进着,它们躯体的特点总是朝着对环境最有适应性的方向发展。圆柱形树干可能也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

了解植物习性

树木过冬的秘密

大自然里有许多现象是十分引人深思的。例如同样从地上长出来的植物,为什么有的怕冻,有的不怕冻?更奇怪的是松柏、冬青一类树木,即使在滴水成冰的冬天,依然苍翠夺目,经受得住严寒的考验。

其实,不仅各式各样的植物抗冻力不同,就是同一株植物,冬天和夏天抗冻力也不一样。北方的梨树,在零下30.到零下20.能平安越冬,可是在春天却抵挡不住微寒袭击。松树的针叶,冬天能耐零下30.的严寒,在夏天如果人为地降温到零下8.就会冻死。

什么原因使冬天的树木变得特别抗冻呢?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

国外一些学者说,这可能与温血动物一样,树木本身也会产生热量,而且由于它由导热系数低的树皮组织加以保护才会这样。以后,另一些科学家说,主要是冬天树木组织含水量少,所以在冰点以下也不易引起细胞结冰而死亡。但是,这些解释都难以令人满意。因为现在人们已清楚地知道,树木本身是不会产生热量的,而在冰点以下的树木组织也并非不能冻结。在北方,柳树的枝条、松树的针叶,冬天不是冻得像玻璃那样发脆吗?然而,它们都依然活着。

那么,秘密究竟何在呢?

原来,树木的这个本领,很早就已经锻炼出来了。它们为了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每年都用沉睡的妙法来Xt付冬季的严寒。

我们知道,树木生长要消耗养分,春夏树木生长快,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此抗冻力也弱。但是,到了秋天,情形就不同了,这时候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越长越胖,嫩枝变成了木质,逐渐地树木也就有了抵御寒冷的目力。

然而,别看冬天的树木表面上呈现静止的状态,其实它的内部变化却很大。秋天积C下来的淀粉,这时候转变为糖,有的甚至转变为脂肪,这些都是防寒物质,能保护细胞不易被冻死。如果将组织制成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还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哩!平时一个个彼此相连的细胞,这时连接丝都断了,而且细胞壁和原生质也离开了,好像各管各的一样。这个肉眼看不见的微小变化,在增强植物的抗冻力方面竟然起着巨大的作用!当组织结冰时,它就能避免细胞中最重要的部分一原生质受细包间结冰而招致损伤的危险。

可见,树木的沉睡和越冬是密切相关的。冬天,树木睡得愈深,就愈忍得住低温,愈富有抗冻力;反之,像终年生长而不休眠的柠檬树,抗冻力就弱,即使像上海那样的气候,它也不能露地过冬。

树林安静的秘密

在现代化大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每天被各种各样的音响烦扰着。汽车、摩托车的发动机声音和刹车声,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建筑工地上打桩的巨大响声以及人声,流行音乐的乐声和其他各种声响,这些现代社会的混合音响组成了对人的情绪和健康有很大危害的噪声。噪声会使人觉得心情烦躁不安、头痛头晕,产生失眠、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等病症,甚至还会诱发精神病。可见噪声真是人类的一大公害!所以,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十分希望能在星期天、节假日时到公园里去走走。当我们在茂密的树林里悠闲地散步时,人会感到十分宁静,心情舒畅、愉悦。这主要是因为在树林里没有噪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幽静的环境。

树木的枝干和浓密的树叶不仅能吸收声波,而且还能不定向地反射声波。

因此,当噪声进入树林里后,一部分被吸收了,另一部分又被反射了,于是噪声大大地被减弱。据统计资料表明,绿化的街道比没有绿化的街道噪声要低10—15分贝。一般的居民住宅区夜间噪声应低于40分贝,白天应低于50分贝。如果超过60分贝,就会干扰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80分贝的噪声会使人感到疲倦和烦恼。因此,

住宅区和街道的绿化能减低噪声,对人们的心理禾生理健康大有好处。

实验结果说明,10米宽的林带能减弱30%噪声,20米、30米、40米宽的林带分别能减弱40%、50%和60%的噪声。因此,在噪声多的地区,更应该植树造林。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湿度,还可以降低噪声,它的好处可真不少。

看似不毛之地的沙漠并不是毫无生机,那些坚强不屈的植物早已在这里安家落户,坚韧地在干旱和酷热中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