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探寻恐龙的足迹
2323800000014

第14章 白垩——没落的时代(1)

白垩纪时期的世界

在白垩纪时期,恐龙已遍布整个世界,并有很多新的种类诞生。许多至今存在的动物和植物也在那个时期首次出现,

包括哺乳动物和昆虫的全新类群,同样也有各种鸟类的出现。

变化的气候

白垩纪时期的气候温暖,干湿季交替。热带海洋向北延伸,直到今天的伦敦和纽约,而温度从来不会降到零度以下。然而,就在白垩纪末期,气候发生了剧烈的转变。海平面下降,气温变化,火山喷发。这些气候的变化也许是恐龙最终灭绝的原因之一。

最早的花

侏罗纪和白垩纪之间最大的变化是出现了有花植物。到了白垩纪中期,它们已经遍布了整个世界,也演化出许多不同的种类。蜜蜂、黄蜂和蝴蝶等以有花植物为食的昆虫也首次在地球上出现。

迥异的恐龙

在白垩纪晚期,地球上的恐龙种类比其他任何时代都要多。蜥脚类仍是最常见的草食恐龙之一,而鸟脚类恐龙,比如鸭嘴龙,则分化不同的类。

兽脚类更是多种多样,包括南方大陆的长角的阿贝力龙、北方的巨型暴龙,以及迅捷无比的驰龙等。

棱齿龙

到距今1亿1100万年前后的白垩纪早期,出现了一些个子不大非常善于奔跑的食素恐龙,它们是棱齿龙。

棱齿龙全长1.4—2.3米,臀高1米,两腿修长优美。喙嘴狭窄锐利,给它咬食树的枝叶带来很大方便。手臂长,手有5指,很适合抓扯食物并能捧食。

以前,有人认为棱齿龙是在树上生活的,后来才发现它们的习性很像今天的非洲瞪羚。它们可能是鸟脚类中速度最快的一群。

棱齿龙(Hypsilophodontidae)是鸟脚亚目(Ornithopoda)的一个科。

棱齿龙科是小到中等大小的鸟脚类恐龙。它们两足行走,身体结构不是非常特化,分布在亚洲、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洲,生存年代从侏罗纪中期直到白垩纪晚期。

与上颌齿一样具有边缘小齿。这样的牙齿形式被叫做异齿型的齿式。

棱齿龙科上颌牙齿齿冠的颊面釉质化很强烈,有小的竖直棱;大多数下颌牙齿却是舌面釉质较厚,而且有明显的中棱和几条较弱的次级棱。这些棱的存在大概正是“棱齿龙”之名的由来。这样的牙齿磨蚀面平而倾斜,明显地显示了结实的耐磨性。同时,棱齿龙牙齿上具有双磨蚀面,显示其上下颌的运动是垂向的。

此外,棱齿龙还具有一般鸟脚类的一个重要的特点,目上牙齿冠向内弯曲,而下颌牙齿齿冠向外弯曲。

特堪特龙属是棱齿龙科中体形最大的一属,其上下牙齿齿冠结实而宽大,具有釉质的上牙颊面有5—6条几乎等长的棱,下颌牙齿齿冠的舌面具有釉质,有一条非常突出的初级棱,初级棱的两边发育有小的附属棱。

干龙属也是棱齿龙科的一个代表,其上颌牙齿齿冠的颊面具有厚的釉质层,发育有明显的初级棱,通常非对称地分布在牙齿的表面;初级棱两边还发育有2—4条次级棱,次级棱指向并逐渐消失于齿冠边缘发育的小齿中。

棱齿龙科恐龙的牙齿并不全都是均匀一致的,有5颗稍微弯曲的简单的前上颌齿,10—11颗侧扁的上颌齿,其齿冠前后加宽,两边有边缘小齿;它们的下颌有13—14颗牙齿,前3—4颗牙齿比较简单,呈圆锥状,其他牙齿的齿冠内外扁。

艾伯塔龙

艾伯塔龙,又名阿尔伯脱龙、阿尔伯它龙,是暴龙科艾伯塔龙亚科下的一属恐龙,生活于上白垩纪的北美洲西部,距今超过7000万年前。

模式种的肉食艾伯塔龙是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省立恐龙公园发现的,并以此省作为该属的名字。就其物种的数目,科学家们有不同的意见,已知的有1—2种。艾伯塔龙是双足的捕猎恐龙,有着很大的头,有很多大牙齿的颚骨及两只手指的细小前肢。它可能是在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部。

虽然在兽脚亚目中体型较大,艾伯塔龙比其著名的亲属暴龙更细小,重量与现今的黑犀差不多。超过20只艾伯塔龙的化石已被发现,提供了很多的研究资料。在同一位点曾发现10只艾伯塔龙,可见它们有着群体活动,并且能为发育生物学的研究提供帮助。

艾伯塔龙身长约9米,身高4.5米,体重4吨,蜥臀目兽脚亚目巨大的食肉恐龙的属。化石于美晚白垩纪地层,因出土于加拿大的艾伯塔而得名。它是一种早期霸王龙类。比我们熟悉的霸王龙要早800万年就横行于天下,由于它身材比较小一些,腿部又长,因此应该是霸王龙类里跑得最快的品种。

体型要小,如特暴龙。成年的艾伯塔龙约9米长。有几项利用不同方法的研究指出,成年的艾伯塔龙体重在1.282—1.685吨。

艾伯塔龙的头颅骨很大,颈部很短呈S形,最大的成年恐龙颈部约为1米长。头颅骨上的孔洞减低了头部的重量,并且提供了肌肉连接和感觉器的位置。它的长颚骨约有60颗蕉形牙齿。较大的暴龙科却有着较小的牙齿。与其他兽脚亚目不同,暴龙科是异型齿的,即牙齿有不同的形状。在上颚前颚骨的牙齿较其他的牙齿为列得更为紧密且横切面呈D形。

所有暴龙科,包括艾伯塔龙在内,都有相似的外观。艾伯塔龙是双足的,并以长的尾巴来平衡头部及身躯。但是暴龙科的前肢相对于体形是极为细小的,且只有两趾。后肢很长且有四趾。大趾很短,只是其他三趾着地,而中间的脚较。

艾伯塔龙于1905年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在其有关暴龙的描述中所命名。这个名字是为纪念发现首个艾伯塔龙化石的地方加拿大的艾伯塔省。属名亦包含了古希腊文的(蜥蜴),是一般恐龙名字的后缀。在新墨西哥州发现的艾伯塔龙亚科头颅骨,有可能是艾伯塔龙。

艾伯塔龙是兽脚亚目暴龙科的成员。在这个科下,肉食艾伯塔龙与蛇发女怪龙都是在艾伯塔龙亚科之中。艾伯塔龙亚科比强壮的暴龙亚科细长。最近有指阿巴拉契亚龙亦是艾伯塔龙亚科的成员,但却备受质疑。

艾伯塔龙的模式种是肉食艾伯塔龙,都是由奥斯本于1905年所命名。这个学名的意思是“肉食者”,并与石棺是同一语源。已知的艾伯塔龙标本超过二十个,且有不同年龄的。

似鸵龙

似鸵龙在恐龙世界中是全速短距离奔跑的能手,似鸵龙意为“模仿鸵鸟的恐龙”。

似鸵龙又不很像能鸟,它长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其长度达到3.5米,占了整个身体的一半还多。这条长尾巴不像它那条可自由弯曲的脖子那样灵活。当似鸵龙飞跑的时候,它就把它的尾巴僵直地伸在后面。

如果它要飞快地越过一段崎岖不平的坡地,目么似鸵龙的尾巴会起到保持平衡的作用。似鸵龙脚上长着平直的、狭窄的爪子。这些爪子趴在地上就好像跑鞋上的钉子,可防止这类恐龙全速追赶它们的猎物时脚下打滑。

很多科普书籍都称似鸟龙与似能龙是同一种恐龙,其实是误解了,似鸵龙的拉丁文是,意为“模仿鸵鸟的恐龙”。而似鸟龙的拉丁文是,意为“像鸟似的恐龙”。

目前,古生物学家一直在争论似鸵龙能不能达到现在鸵鸟的最快速度,即)0千米/小时。美国古生物学家罗舍尔在对似鸵龙的四肢骨骼进行研究后,认为似鸵龙在受惊的情况下可以跑得非常快,可能达到鸵鸟的那个速度。就算似鸵龙速度减半的话,它还是能够称得上恐龙王国中的快跑能手。在遇到危险时,它的奔跑速度足以把打算袭击它的恐龙远远地抛在身后。

似鸵龙似乎并不挑食,它会吃很多种不同的食物,包括树叶、水果’昆虫和小动物。它依靠角质的喙和具有三个指爪的前肢取食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并不时捕食一些小动物。也许它在吃植物果实的时候,还能够运用嘴喙去剥食嘴中的食物,就像鹦鹉剥坚果的硬壳一样。

似鸵龙也像似鸡龙一样有一对大眼睛。当它在外寻觅食物时,它会保持相当高的警觉性,盯着各个方向,注意是否有肉食性恐龙来袭。如果它发现攻击它的是小型的肉食性恐龙的话,似鸵龙会利用它强健的后肢使劲地向对手踹上一脚,赶跑敌人。如果攻击它的是大型的肉食性恐龙的话,目么似鸵龙只能思开双腿,以最快的速度思掉敌人。

慈母龙

慈母龙英文名的含义是“好妈妈蜥蜴”。1979年在美国蒙大拿,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恐龙窝,其中有小恐龙的骨架。于是他们把这种恐龙命名为慈母龙。1978年,在这个地点曾发现过一个单个的恐龙窝。

慈母龙的脸看着像是鸭子的脸。它的喙里没有牙,但是嘴的两边有牙。小慈母龙长30厘米。慈母龙的前腿比后腿短。它们有条长尾巴。慈母龙用四条腿走路,跑步时用两条腿,它们跑得很快。

慈母龙把小恐龙生在自己的窝里,并且照看自己的孩子。恐龙蛋的形状像个柚子。慈母龙是群居生活。它们的脑袋中等大小,所以比较聪明。恐龙窝都是在泥地上挖的坑,差不多和一个圆形饭桌一样大。在下蛋之前,成年恐龙可能用柔软的植物垫在窝底。雌恐龙在垫好的窝内产18—40枚硬壳的蛋。

科学家们认为,慈母龙母亲,可能还有父亲,会在窝旁保护着蛋,以免它们被其他恐龙偷走。母亲可能卧在蛋上保持其温暧,

当“她”需要离开去吃饭时,则由其他成年恐龙看护着恐龙蛋。当小恐龙出世以后,它们的父母会照顾这些恐龙小宝宝,并喂给它们食物。小恐龙什么都吃,还包括水果和种子。慈母龙父母可能先将坚硬的植物嚼碎,

然后再喂给、恐龙。科学家们推测,恐龙一直在“家”中生活,一直长到它们能离开家自己出去寻找食物为止。

在美国同一个地方发现了大量的带有恐龙骨骼和蛋壳碎片的恐龙窝,这就使得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在北美洲曾生活着大批的慈母龙,它们在森林中生活,但每年都回到同一个产卵区来产卵。它们也许一次次地使用同一个窝。小恐龙在窝中一直长到能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就加入到恐龙群中去。最后,整个恐龙群迁移到别处,去寻找新鲜的食物。

慈母龙名字的来源是因为其骨架被发掘近于碗状土丘窝巢附近。巢内有15只幼体,幼体约1月大,它们的牙齿已磨损,验证了母亲为照料幼体,或者将食物带到巢内,或者带它们到巢外觅食再回到窝巢。许多的巢分布在附近推测是照料幼体的地方。在这个证据发现之前,大多数的古生物学者认为恐龙留下其幼体自我存活,就像今天大多数的爬行动物一样。

在一次大灾难中,一群慈母龙被一次火山爆发的灰烬所埋藏。骨骼分布在大约2.6平方千米范围之内,据估算这一群可达13.5万只恐龙!现在的爬虫类在产卵之后大多数一走了之,不会像哺乳类或鸟类一样照顾刚出生的小孩,但是在1978年科学家发现有一种恐龙竟会在下蛋之后照顾并喂养、恐龙,于是便将之取名为慈母龙。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恐龙和今天的爬行动物一样,都是一生下蛋就走开,根本不管它们的孩子会怎么样。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幼小恐龙化石的牙齿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这表明它已经开始吃东西了。但是这些幼龙的四肢却还没有发育完全,显然还未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爬行。这似乎可以说幼龙是在巢中由父母来养育的。

另外,分析恐龙足迹化石表明,它们常列队外出,大恐龙在两侧,恐龙在队列中间,如同今天我们看到的象群。于是科学家给这种恐龙起了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名字一慈母龙。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仅凭这些证据,并不能证明恐龙是有目的地养育自己的后代。因为现在世界上任何爬行动物都没有表现出这样的爱」0。鳄鱼算是做得最好的,也不过就是用嘴巴含起刚出壳的小鳄鱼,把它们带到水边,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小鳄鱼会不会游水,能不能捕食,它可不。

慈母龙每次能生25个蛋,这25只小恐龙每天要吃掉几百斤鲜嫩的植物,慈母龙需要不辞劳苦地到处寻找食物。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它们是无愧于慈母龙这个的。

盔龙

盔龙生活在6700万年前(白垩纪),体长可达10米,是鸭嘴龙类中最著名的恐龙。头上有一个鸡冠般的头冠,中空,与鼻孔相通。据说头冠内有发达的嗅觉细胞,所以嗅觉很灵敏。

曾经发现过盔龙表皮的化石,它的表皮长得非常凹凸不平。盔龙是种大型恐龙,长着像鸭子一样的脸。头顶上有个中空的冠子,雄性的头冠比雌性的大些。它的喙里一颗牙也没有,但嘴里有上百颗的牙齿。它行走时用两条腿,前臂短一些。它的尾巴又长又胖。盔龙成群居住。它们能跑得很快。盔龙是相当聪明的恐龙。

盔龙是一种鸭嘴类恐龙,它用没牙的喙嘴咬断细枝或树叶和松针,然后放人它后面成排的牙齿间。大约有一辆公共汽车长的盔龙,走路靠后腿。但当它进食时用较短的前腿支撑身体。它的脚趾上没有锋利的爪,所以它无法抵御肉食恐龙的袭击。

科学家们认为,盔龙的脸上有皮囊。它鼓起皮囊成球状,给恐龙群传递报警信号或吸引异性。它还用气囊加大它发出的声音,就像青蛙从它们的喉咙里发出的呱呱声一样。

盔龙觅食在晚白垩世的针树叶和灌木丛中。它用后肢站立,身高足可以使它向二层楼的窗户里张望。性情温和的盔龙不是天生的好战者,它们的身上没有盔甲、棘刺和利爪,它们依靠敏锐发达的视觉和听觉器官去预防不测。

盔龙非常喜欢展示自己,炫耀自己与众不同的头饰和独特的鸣叫声。这些显眼的特征很可能吓唬住对方,使敌手在决定向它发动进攻前,三思而行。设想,在晚白垩世一个春天的傍晚,突然一阵惊人的吼叫声打破了旷野上的安详和宁静,一群鸭嘴龙叫声四起。由于它们头饰的不同形状,使这一家族成员的鸣叫声也形形色色,各有不同,犹如一只古老的铜管乐队在演奏。

盤龙头饰的大小不一,曾经一度使科学家迷惑不解。现在他们相信,较小的头盔属于年轻的或雌性个体。实际上,较年幼的盔龙几乎没有头饰,只是在它的眼睛上方有一个小小的突起。盔龙很可能会游泳,但游起来的速度肯定很慢。对于它的双腿来说,其笨拙沉重的身体极难机敏地逃脱敌手的捕杀。然而,它可以跳人湖中缓慢地滑向其他地方,用智慧取胜于不会游泳的食肉恐龙。

鹦鹉嘴龙

鹦鹉嘴龙是小型的鸟脚类恐龙,体长约1米。头骨短’宽而高,吻部弯曲并包以角质喙,酷似鹦鹉而得名。颧骨发达,外鼻孔小,前额骨位于鼻骨以下,下颞颥孔宽阔,枕骨孔发达,大于枕髁两倍。在上颌和下颌上各有7—9个牙齿。齿缘较光滑,齿根长,齿冠低。牙齿为三叶状,齿冠中稜前各有2—4个小脊。颈很短,颈椎6—9个,脊椎13—16个,荐椎5—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