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针灸与养生
2325900000015

第15章 时令节气养生治病(2)

依据清明节的时令特点和高血压的临床表现,运用针灸、穴位、经络可进行如下健康养生。阴虚阳亢型高血压,以针灸百会、风池、太冲、太溪为主,旨在滋阴降火、平肝息风,平时可揉按上述四穴,有利于血压平稳下降;痰郁互结型高血压以针灸大椎、至阳、内关、中脘、足三里、丰隆、太冲等穴为主,以理气化痰,解郁降压为治疗原则,上述诸穴辅以拔罐法能明显提高疗效;肝肾阴虚型高血压以针灸曲池、尺泽、神门、气海、三阴交、太溪、太冲穴为主,旨在滋补肝肾、清上补下而降压,此型高血压病程长、症状重、疗效缓慢,需有耐心持之以恒治疗,方可取佳效。在饮食养生上,常饮菊花茶有助于平肝风、祛肝火,还可用天麻和枸杞熬粥或煲汤,天麻可平肝息风,枸杞以滋水涵木,两味药药性平和,久服亦无不良反应。

人体有上焦、中焦、下焦,其中,上焦对应心肺,如天;中焦对应肝胆脾胃,如地;下焦对应肾、膀胱、大肠、小肠,如江河。联系到“清明”一词,从字面意义来看,暗含上清下明之意,是说,此时节天空清而大地明。天空清则对应人体心清、肺清;大地明,是指大地草木新绿,一片鲜明之色,人体脏腑之间与此景象相似,处于一种清明之态。因此,清明节气的养生保健、防治疾病便以清上补下为大原则,目的就是使上清下明。

自古以来,清明就是人们出游赏春的好时节,此时在空气新鲜、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户外做些轻微活动,可以充分激活封藏了一冬的经络系统,让体内气血变得活跃起来,这对提高五脏六腑积极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能力大有裨益,身体各部位都强壮了,人体自身免疫力和自愈力自然会得以增强。

这是清明时节讲养生保健与自然规律同步的基本要点,如此,人体才能健康长寿。

立夏话养生

2011年5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古代把夏读“假”(jia),假期的意思。夏季,天地间万物生长,就像给它们放假一样,让它们蓊蓊郁郁、自由自在地去生长。“夏”的引申意义为大,《左传》里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从立春过渡到立夏,天地之气交合,万物生长逐渐茂盛。立夏节气的到来,提示人们要告别温暖的春天,准备迎接炎热的夏季。

夏天,大自然阴阳气化是阳长阴消的时令,亦即,夏天是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又是养阳的大好时机,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更应该利用夏天来养阳以平衡脏腑的阴阳。中医认为,夏季的特点是万物生长、郁郁葱葱、繁茂华实;天地气交,阳极阴生,夏至一阴生,夏属火,应五脏之心,长夏时节,即“三伏天”湿热之气最盛,属五行之土,应五脏之脾;夏季心旺肾衰,外热内寒,浮阳在外,伏阴在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jie)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从上述经典可知,立夏后养生的关键在于养“长”(zhang)。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长”应以养心为主。怎样才能养心呢?根据内经的宗旨,夏季人应晚睡早起,不厌恶炎夏之日,使志无怒,心情要怡悦舒畅;使体内浊气外泄,该出汗时就要尽量出汗,把冬春体内郁滞的浊气要散发出去,不要刻意闭汗不出,这样到秋天收敛的时候,才能收进新物质;若所爱在外,这话说得有趣,是说,夏季好像外边总有一个你爱的人特别吸引你,让你多进行户外活动,晒晒太阳,出出汗,至少门窗常开,让阳光的热情无处不在,能在室外阴凉处多走走,多享用一些夏日的阳光,使气机得以宣泄,既运动了又补了钙。不要总在空调、电扇下面工作或休息。这是与夏季时令相合的养“长”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伤及心气,到了秋季容易发生痎疟。什么是痎疟呢?就是现代人们常说的过敏,如过敏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症。这些过敏症都是秋天爱发作的病。立秋或秋分节气前后,如果在夏天没有得到足够的开泄,连汗都没出透过,这类疾病就特别容易找上身来。甚至,如果在夏天没有注意养“长”的话,不仅秋天会生病,到冬至前后还会发生重病。这就是因果关系,你先前种下什么因,以后就收到什么果。

立夏后,心最累。夏天尤其注重养心,因为心为火脏,心气应于夏。夏天出汗多,是伤心阴、耗心阳最多的时候,自然也是心最累的季节。尤其是在三伏天,人的阳气都发散到外面去了,体内阳气不足,所以要用西洋参或人参来补心气;汗出得太多,用五味子来敛阴止汗,多汗后必伤阴津,用麦冬养阴生津。人参、麦冬、五味子水煎服即慈禧太后夏季养生的宫廷秘方。夏季用针灸来养生,以内关、气海、足三里三穴为主,针刺、艾灸、拔罐、按摩哪种方法都行,每天10~15分钟,贵在坚持。

春夏养阳,冬病夏治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关节点。三伏天,阳气最盛,可以使患者的阳气充实,有利于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在夏天未发病之前,未雨绸缪,积极培本固元,以扶助正气。道理很简单,正气旺盛,抗病能力、防御机能自然就增强了,到冬天就可以不发病或少发病。所以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寒湿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在夏天治疗就会比其他季节疗效好。比如,常见的颈肩腰背酸痛、手脚发凉、关节疼痛、下肢水肿、足跟疼痛、月经愆期、宫寒不孕、慢性腹泻、习惯性感冒、过敏性鼻炎等,可以针灸大椎、肺俞、膏肓、至阳、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这些强壮穴,也可在这些穴做三伏贴,临床证实能起到很好的防病治病和健康养生的作用。

农历6月,阳历7、8月是时令季节的长夏。中医认为,此时节应于脾,是脾气最旺盛、消化吸收力最强的时候。长夏属土,人体五脏中脾也属土,长夏的气候特点是偏湿,而湿与人体的关系密切,所谓“湿气通于脾”。因此,长夏是健脾、养脾、治脾的好时节。长夏主“化”,包括熟化、消化,人体脾胃主消化吸收,所以长夏时期应多吃一些健脾胃、清湿热的药食同源之物,如白扁豆、赤小豆、薏苡仁、荷兰豆、绿豆等,这些食物可以与大米一起熬粥或煲汤。穴位选取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针灸之或拔罐之,可起到很好的养“化”作用。

夏季养生要注意,夏至之前和夏至之后的养生方法截然不同。夏至前,阳气当家,万物的特性以开花为主;夏至一阴生,阳气开始下降,阴气开始上升。阴气的特点是凝聚,所以夏至后万物开始结果。万物从开花到结果是从夏至这一节气开始转换的。养生也是如此,夏至之前我们要像花朵一样拼命绽放自己,就是一定要让自己处在一个发散的状态;夏至过后,我们就要开始收敛自己,以阳气收敛潜藏为主,让生命休养生息,蓄积能量,一切以不伤、不损、不碍阳气的收敛潜藏为原则,让阳气收而勿亏,藏而勿僵,动中有静地积蓄源头活水的能量。夏季以此养生则可“春道生,万物荣;夏道长,万物成”。

夏至话养生

6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顾名思义“夏至”乃阳极之至。夏至正值盛阳覆盖其上,阴气始生于下,即所谓“夏至一阴生”的时节。此时正处于八卦中的天风诟(gou)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阳爻,最下面一个阴爻表示阴气开始生长。夏至标志着盛夏的到来,是一年中暑热最集中的关头,也就是从此时节开始,喜阳的生物逐渐失去生机,而喜阴的生物则慢慢滋生了。夏至与冬至是最早被人类测得的两天,我国在以圭臬测日的年代,便测到一年之中有一天日影最长而有一天日影最短。“夏至”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淮南子》一书中。

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鹿角、蝉衣、半夏是普通又常用的三味中药。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却分属阴阳,鹿的角向前方生长,故属阳,夏至阴升而阳气始衰,故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第二候的“蝉始鸣”的蝉,在古代写作“蜩”(tiao),俗称“知了”,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升便鼓翼而鸣。夏至第三候“半夏生”的半夏是一种喜阴的中药,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故名之,其属性也是一种阴性药物。由此观之,在炎热的盛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后便进入一年四季阳气最盛的时候,并在夏至后第三庚日进入伏天,亦即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通常分为头伏、二伏和三伏,每伏10天。中医认为夏至后的养生要积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时令特点,注重保护自身的阳气。因为此时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最为旺盛,人体的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会相应地旺盛起来,并活跃于机体的表面,为适应这种暑热气候,皮肤毛孔全部开泄,使大量汗液排出以带走热量,调节体温。所以,夏至节后的具体养生就要“夏防暑热,又防因避暑而取凉伤阳,长夏时节防暑湿”。这也是《内经》里强调的“春夏养阳”之要旨。

长夏酷暑,伤津耗气,人易疲乏,情易烦腻。养生保健要特别注意顺应夏天阳气旺盛这一特点,振作精神,勿生厌倦之心,使气宣泄,免生郁结。尤其要注意调整情绪,切莫因琐屑琐屑繁事而生躁急、恼怒之情,以免因怒化火而伤正气。在夏至暑蒸耗气的季节,能把自我调整出一副淡定从容的心态,自然可以凉从心生,健康长寿了。为达到这一目的针灸选穴以内关、神门、合谷、太冲四穴为主,前二穴有宁神定志、益营敛汗之功,后二穴则有调和气血、理气解郁之效,针灸以轻柔补法为佳,每日一次,连续一周即有显效。不便针灸者,用轻柔手法按摩亦有效。

夏至后的另一时令特点是暑湿,亦即因雨季的到来而出现的潮湿再加上暑热的自然气候,尤其长时间的阴雨使湿气成为重要致病因素。湿为阴邪,伤及脾阳,机体易出现呕恶、吐泻、腹痛甚至痢疾等胃肠道症状。所以,夏至后的长夏时节,因脾胃消化功能低下,饮食易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易消化吸收为主,也就是说长夏的饮食要稍热一点,不要太寒凉,也不要一次吃得太饱胀,有七八分饱即可,每日可进食四、五次为宜。这样可以帮助消化,增加食欲,增加体内热量,从而达到健脾祛湿,补中养阳的目的。运用针灸疗法能有效地调理脾胃功能,是夏至时节养生保健经常用到的方法之一,其特色是兼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功效。常选用以下这些穴位:中脘、天枢、气海、内关、足三里、阴陵泉,针灸并辅以拔罐,每日1次,连续7天,休息3天,再治疗7天,即可达到上述防治作用。在药食同源选用上以薏苡仁、白扁豆、山药、茯苓煮粥熬汤温食之,常食之,有明显的防暑祛湿的药用功效。

三伏天,阳气最盛,可使患者的阳气充实,增强抗病能力。一些元阳不足、肺气虚弱、肾阳虚寒、寒湿疼痛以及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一般在冬季发作频繁,夏天尤其三伏天发作较少或基本不发作。显然,夏季的气候条件充当了自然医药,也应验了“天人相应”的理论。中医讲究“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于上述那些虚弱、虚寒、疼痛性疾病,选择在夏季发病轻或不发病的缓解期进行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是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这些患者进行差异性个体化的治疗,采用中药、针灸、三伏贴、拔罐等纯中医疗法进行调养,能达到“培本扶正”的目的,到了冬天就可以让这些患者不发病或少发病。这是中医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的真正涵义,也是夏至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疰(zhu)夏,又叫苦夏,是夏至后经常发生的一种病症。暑湿天气里,一些平素体质差,适应能力不好的人也会出现胸闷不适、胃纳欠佳、四肢无力、精神委靡、大便稀薄、微热嗜睡、大汗淋漓等症状,人也日渐消瘦,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什么器质性病变。到了秋季,天气凉爽后,这些症状便会自然消失。对于此病中医通常采用芳香悦脾、辟秽化浊的方法,藿香正气丸为首选药。在饮食上强调清淡为主少量多餐,以使脾胃调和。针灸疗法防治此病有绝对优势,主穴选取内关、中脘、足三里,针灸并施,辅以拔罐能起到很好的芳香化浊的作用。

夏至后很多人易口舌生疮,伴有心烦不宁,躁扰不安,口干舌红,小便短赤等症,这是因为“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舌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三伏天,火热为主时令,平素又因工作、生活紧张极易造成心火上炎而出现上述症状。预防与养生可服用养阴清热之品,如将绿豆、竹叶、菊花、薄荷等泡水代茶饮。穴位选用间使、大陵、合谷、照海诸穴以针刺效果最好,每天坚持按摩亦有效。

夏至到了,暑热之气来了。俗语:心静自然凉。夏季属心,夏至养生先养心。本就是炎热的夏季,你如果再有一颗躁动的心,那你即使有太上老君的灵丹妙药也无法让你的身心安宁,也就无从谈养生了,想开一点,淡泊宁静一些吧,过好当下,就算是拥有大智慧了,养生也自然在其中了。

三伏天话养生

今年6月14日是三伏天头伏的第一天。我国农历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定为初伏的开始,在今年即6月14日。过10天后的第四个庚日为中伏或二伏。据阴历历法,农历七月前立秋者,则中伏为10天,农历七月后立秋者则中伏为20天,今年阴历7月初9立秋,故今年中伏有20天。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所以,今年伏天共计有40天。“伏”有潜伏、藏匿的意思,伏天天气炎热,蟋蟀到墙角避暑气,老鹰在高空避暑气,人也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我国一直有“歇伏”、“歇暑”的习俗。

伏天的到来,这40天便成为今年最热的时候。烈日炎炎,暑气蒸人,人就容易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我们应按五脏主时来养生。夏季为心所主,平时应该多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中医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人体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生理功能正常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故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受损必然会涉及其他脏腑。三伏天,炎炎夏日,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汗出,汗为心之液,过多汗出必伤心阴。因此,滋阴养生即是养心阴,这便成为三伏天重中之重。运用针灸在三伏天养心同样要宁心安神,益阴敛汗,选穴内关、神门、足三里、照海。内关是保护心脏的第一要穴,配神门能顾护心神,配足三里能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律,补养中气,调理脾胃,并能增加气血生化之源,配照海以滋养肾的阴水,可达益阴敛汗之效。上述四穴以针刺效果最佳,轻柔按摩亦有效;内关、足三里可辅以拔罐。

春夏养生是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也是养生的重要原则。三伏天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季节,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这个时候,一方面受自然界阳气的引动,身体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适合扶正固本、补养阳气;另一方面,伏天体内的阴寒之邪此时受自然的影响相对容易清除。冬病夏治已成为“治未病”健康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