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2326900000105

第105章 睡眠障碍(2)

为儿童制定常规睡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如就寝时间和起床时间是几点,睡眠习惯的规律性如何,卧室布置如何,儿童和谁共睡一个房间或同一张床,孩子的症状对他人有何影响,做梦与噩梦程度如何,发生夜醒与尿床的频率高吗等。整个睡眠史还需包括睡眠过程中呼吸方面的资料,如在没有感冒情况下呼吸困难吗,呼吸有响声吗,鼾声大吗,有规律性吗等。最后,通过儿童白天的活动对夜间睡眠情况进行评估。

一、攸醒

夜醒(nightwaking)是指儿童在夜间睡眠时常常醒来,不能持续地整夜睡眠。为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睡眠障碍,好发于1—2岁儿童,无明显性别差异。Richman1985年报道,2Q%12—24个月婴儿每晚至少需要1小时才能入睡或睡后常常醒来。ParkeS1985年报道,在3岁的儿童中6%每晚有夜醒,4%每周有4—5个晚间出现夜醒,28%有1个晚间夜醒。国内报道约有6.32%的儿童夜间睡眠不安,常常醒来。

(―)病因

1.护理方法不正确儿童发生夜醒的原因有时来自父母不正确的哺育方法,而不是儿童本身。父母对儿童所抱的态度或期望很重要。儿童正常睡眠模式的建立需要始终一致和保持规律性,有些家长给予儿童过多的爱和过度关注,婴幼儿入睡常常不是在床上,而是采取抱着、拍着、摇着,甚至含着奶头使之入睡,这不但影响儿童建立正常的睡眠模式,也使儿童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对儿童的心理发育很不利。Bumham等(2002)调查发现,有15%—20%年龄在6个月—3岁的儿童从就寝到入睡需要采用摇晃和抱的方式。

2.家庭因素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气氛紧张,母亲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均可促使儿童入睡困难和夜醒。睡前精神刺激、打骂体罚,亦是造成夜醒的原因。

3.环境因素睡眠环境喧闹嘈杂,居室温度过冷或过热,婴儿衣被不适、饥饿口渴等,均可引起入睡困难和夜醒。较大儿童睡眠障碍多因睡前过度兴奋、激动,睡眠习惯不良,睡前听故事等。

(二)临床表现

儿童在1岁时已初步建立起规律的睡眠模式,并逐渐向成熟方向发展。儿童夜醒由于没能建立昼醒夜眠的节律,表现为夜间不能持续睡眠,容易惊醒,轻则2—3次,重则4—5次,并伴有哭闹不安。夜醒之后难以重新入睡,常常重复了就寝时入睡的过程,因而父母每晚要消耗1—2小时来照顾半夜醒来的婴儿,这给父母带来很大的烦恼和不安。有时儿童昼睡夜醒,睡眠节律颠倒;有的不愿上床睡觉,要求抱着睡或要听故事等。较大的儿童在就寝前可能表现出莫名的焦虑,或是对黑暗和孤独的恐惧。Parkes认为儿童最大的睡眠问题不是睡中异常而是反对上床入睡或频繁夜醒。

(三)诊断

根据儿童夜间不能持续睡眠,夜醒、哭闹等症状,不难诊断。但要与婴儿因躯体疾病引起的哭闹不睡觉相鉴别,如儿童感冒发热、腹痛等疾病。

(四)治疗

1.心理治疗主要通过父母了解家庭环境以及父母对病儿睡眠问题所产生的情绪反应。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包括解释、安慰、指导,以消除父母心理困扰,建立信心,纠正不合理的抚育方法。对家庭中的冲突、不良的环境刺激应适当协助解决。

2.行为疗法首先由父母提供病儿睡眠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近两周儿童夜醒的频率、持续时间及父母所采取的措施。将所获得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在减少日间睡眠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规律的睡眠计划,消除父母的疑虑。其效果较服安眠镇静药为佳。Parkes认为儿童睡眠的差别关键在于不同的条件和学习模式。若将睡眠良好的儿童和睡眠不好的儿童放在同一张床上睡觉,后者的睡眠问题可以得到改善。

3.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安静的居室环境,新鲜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温暧而舒适的衣被,减少睡前过多的刺激,这些都有利于入睡和充分的熟睡。

4.药物治疗一般轻症不采取药物治疗,对于夜眠太少、哭闹不安者可给地西泮(安定)2.5mg,或氯氮口(利眠宁)5—10mg,每晚1次,以协助建立新的睡眠规律。

(五)预后

本病预后较好,随着年龄增长及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疾病可获痊愈。

二、夜间摇头

夜间摇头(jactatiocapitisnocturna)通常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睡眠时头部有异常运动发作,少数伴有全身摇动。本病的发病无性别差异。

(―)病因

本病病因不明,有人认为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包括智力障碍、应激或母亲的疏忽、兴奋作用以及身体过度受限制等。

(二)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儿童睡眠时头部有节律地来回运动,如点头、摇头或全身摆动,动作快速有力。这种异常头部运动常发生在睡眠中或将睡未睡、将醒未醒时,见于NREM睡眠I、H期。慢波睡眠时症状逐渐消失。

(三)诊断

根据儿童在睡眠中发生摇头、摆动身体等动作,诊断不难。但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癫痫可在睡眠中发作,但有典型临床特征。发作时意识丧失,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历时数十秒钟进入阵挛期,一般持续1—3分钟抽搐停止。发作过程中伴有鉴别。

2.抽动一秽语综合征起病于3—12岁儿童,表现为全身多组肌肉不自主抽动。发生在白天,入睡后症状消失,鉴别不难。

(四)治疗

轻症不需要治疗,但应加强护理,保护头部不受损伤。重症病儿可服用地西泮(安定)或氯氮口,可减少夜间异常运动发作,但疗效并不持久。

(五)预后

该病一般预后良好,至青春期症状消失。

(第六节)儿童时期的睡眠障碍

一、磨牙症

磨牙症(grindingteeth)又称睡眠磨牙症,是指儿童在睡眠时咀嚼肌发生节律性运动,使上下牙齿不断摩擦,并发出扰人的响声。为儿童时期较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本病各年龄均可发生,国外报道儿童患病率为5%—10%,国内北京和上海(2002)等地报道1—6岁儿童患病率为7.7%—19.0%。本症可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无明显性别差异。

(―)病因

有关病因的说法不一,包括牙齿错口、心身因素等。实际两种因素常同时并存。在应激情况下,咀嚼肌是首先受累的肌肉之一,可引起肌肉紧张。Yemm1986年发现个体受刺激后,肌电图显示咬肌和颞肌活动增多,尿中肾上腺素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含量增高。儿童情绪焦虑时磨牙症状最显著。

(二)临床表现

磨牙症多发于小儿出牙时,症状可延续到青少年,也可发生在有义齿的年长者。磨牙能发出令人不愉快的摩擦声,干扰他人睡眠,且可引起疼痛,损坏牙齿,损伤组织,导致牙周病。在磨牙同时常伴有身体运动。有人报道,增加牙齿摩擦可引起心率加快。磨牙症主要发生在NREM睡眠第H期。Satoh和Haoda发现磨牙伴有慢眼球运动。

(三)诊断

根据儿童在睡眠中经常出现磨牙,伴有肢体运动,扰乱他人睡眠等症状,一般诊断不难。

(四)治疗

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治疗磨牙症,苯二氮类药物有些作用。严重者可服用小量氟哌啶醇。其他疗法包括自我暗示、肌肉松弛练习、厌恶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重症可使用夜间牙齿保护器,有一定效果。

二、梦魇梦魇(nightmares)又称梦中焦虑发作,是指儿童从噩梦中惊醒,回忆恐怖的梦境而引起焦虑或恐惧发作。本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实际上所有儿童至少偶尔有过梦魇的体验。

有关本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不多,国内上海(2001)报道梦魇和夜惊患病率为12.4%。

(―)病因

1.心理因素由于学龄儿童白天的经历往往是令人兴奋而有刺激性的,因此,在晚间就寝时间很难平静下来。有些家庭中的双亲都有工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于是,电视、电脑便成了他们的好伙伴。儿童在白日或夜晚听了内容恐怖的故事;看了惊险、紧张的电视或电影;或因哺育方法不当,用恐吓方法哄儿童入睡,均可导致睡眠障碍。

2.环境及躯体因素居室空气污浊、衣被过厚、胸前受压、感染引起呼吸道不畅、晚餐进食过多等均可引起梦魇。

3.药物因素一些抑制REM睡眠的非苯二氮类安眠药突然戒断时,由于REM反跳,导致做梦增多和梦魇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

儿童在睡眠中梦见对生命安全或对自尊造成威胁的恐怖事件,例如看到鬼怪或遇见凶猛野兽追赶、落入深渊、自觉全身不能转动等。梦中情景使儿童紧张焦虑、恐怖害怕。病儿面色苍白,呼吸心跳增快、出汗、全身肌肉松弛等。相同或相似的恐惧梦魇反复出现是十分常见的。梦魇易被唤醒,醒后定向力迅速恢复,对梦中的情景能清楚地回忆。梦魇常发生于REM睡眠,多在夜里后1/3的时间,即清晨早些时候出现。

(三)诊断

参考ICD一10,梦魇的诊断要点如下:

1.夜间睡眠或午睡中醒来,能清晰、详尽地回忆强烈恐怖的梦境,通常涉及到对生存、安全或自尊的威胁;惊醒可发生于睡眠期的任一时刻,但典型情况多发生在后半段。

2.从恐怖梦境中惊醒时,个体很快恢复定向及警觉。

3.梦境体验,以及随之造成的睡眠紊乱,都会使个体十分苦恼。

本病要与夜惊(睡惊症)鉴别。

(四)治疗

一般轻症无需治疗即可自愈。若存在环境或躯体因素时,应改善环境和消除不良因素。在梦魇发作时可唤醒病儿,给予解释、安慰,待情绪好转后再使之入睡。对于发作频繁者,可短期给予氯氮口5—1Q毫克或异丙嗪12.5—25毫克,每晚1次,效果较好。

(五)预后

本症预后良好,随年龄增长可减少或消失。

三、异态睡眠

异态睡眠(parasomnias)又称睡眠失常或NREM睡眠失常。本病是一种相对少见却又严重的一类睡眠障碍,儿童在睡眠活动中突然或间歇性地中断睡眠,意识朦胧,难于唤醒,常在这一年龄阶段出现。儿童时期的三大睡眠失常为夜惊(睡惊症)、梦游(睡行症)和梦呓(说梦话)。近年来此三类睡眠失常被认为只有在非快速动眼睡眠第W期才有的普遍生理特性(Shenck,1998;Stores,2001)。REM睡眠失常也被称作“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该病在儿童中不太常见,而NREM睡眠失常则显得较为普遍。它们通常是在睡眠周期的某一特定点发生,即在NREM第W期睡眠的末尾与REM睡眠之前。从生理学角度看,NREM睡眠第W期是睡眠最深的阶段,感觉阈达到最高,此时熟睡者很难被唤醒。因此,病儿从NREM睡眠失常中醒来时,感到迷惑,思路混乱,没有判断能力,无法口述精神活动。这与从REM噩梦中醒来的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当儿童从REM噩梦中醒来时,显得机警,快速定向,并能清楚地回忆梦境。此外,从NREM睡眠第I、H期醒来的状况与从快速动眼睡眠中醒来相似。

除了NREM睡眠失常是发生在睡眠周期的一个独特时间(即REM周期之前)外,NREM睡眠失常的其他普遍特征为:(1)男性多于女性,为(—8):1;(2)阳性家族史(沿父系)(3)次晨对夜间发作逆行遗忘。

总之,NREM第W期睡眠失常容易诊断出来。因为此期的睡眠常常是限制在睡眠的前3个小时,通常是在进入睡眠状态后的90—120分钟发生,故不难诊断。

四、夜惊

夜惊(nightterrors)又称睡惊症,是一种NREM第W期睡眠失常。本病是指儿童在睡眠中突然惊起,伴有强烈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多见于4—12岁儿童,4—7岁为发病高峰。男略多于女。Parkes1985年报道患病率为1%—4%,Graham1986年报道为3%。国内江帆等2002年对上海1812名1—6岁儿童进行睡眠障碍调查,报道夜惊和梦魇患病率在12.4%。

(―)病因

1.遗传因素Kales1980年报道50%的病儿有家族史。

2.心理因素睡前听了紧张、兴奋的故事,看了惊险的电影等与本病发生有关。家庭气氛紧张、意外生活事件也可引起夜惊。

(二)临床表现

睡惊症常发生在NREM睡眠第W期,约在入睡后90—120分钟。儿童在睡眠中突然惊起,两眼直视或紧闭,哭喊、手足乱动,坐于床上或下地走动,表情十分惊恐。意识呈现朦胧状态,对周围事物毫无反应,呼之不应,极难唤醒。发作时伴有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瞳孔扩大、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一般持续1—3分钟,病儿可再次入睡,并转变为快速动眼睡眠状态。次日对发作经过不能回忆。重症病儿可一夜发作数次,一次持续约30分钟。

(三)诊断

ICD一10中夜惊的诊断要点为:

1.突出症状为1次或多次发作,表现为惊叫一声从睡眠中醒来,伴以强烈的焦虑、躯体运动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亢进,如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瞳孔扩大及出汗等。

2.这些反复发作的典型情况可持续1—10分钟,通常在夜间睡眠的前1/3阶段发作。

3.对他人试图平息睡惊进行的努力相对无反应,而且几乎总会伴有至少数十分钟的定向障碍和持续动作的出现。

4.对发作即使能够回忆,也十分有限(通常只局限于1—2个片段的表现5.没有躯体障碍,如脑肿瘤或癫痫的证据。

(四)鉴别诊断

1.梦魇本病应与梦魇鉴别。梦魇是做噩梦引起的焦虑或恐惧发作。与睡惊症相反,梦魇发生于REM睡眠,多在后半段,很容易被唤醒,而且对梦的经过能详细、生动地回忆,故鉴别不难。

2.癫痫癫痫绝少只在夜间发作,脑电图异常,更有助于鉴别。

(五)治疗

1.消除睡前各种紧张因素,保持情绪稳定、愉快。夜惊发作时家长不要恐惧害怕,亦无须唤醒病儿,要安抚其入睡。

2.发作频繁者可服用小量地西泮治疗。

五、睡行症

睡行症(sleepwalking)又称梦游症,为一种NREM睡眠异常。表现为病儿在夜间睡眠中突然起床,下地走动,是睡眠和觉醒同时存在的一种意识改变状态,多发生在睡眠的前1/3阶段。本病50%儿童起病于4—6岁之间,男多于女。5—12岁的儿童中大约15%至少有过一次睡行发作—6%发作超过一次。

国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2005)提示:儿童梦游症患病率为0.63%—1.93%。

(―)病因

1.遗传因素据统计,有10%—20%的病儿有阳性家族史。父母有睡行症的小儿患病率要比一般小儿高。Bakwin1985年报道,单卵双生子同病率明显高于双卵双生子,并证明双生子之间有很相似的睡眠结构。

2.神经生理发育不成熟根据病儿的脑电图改变和临床表现,本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Kakes等认为本病是由于神经生理发育不成熟所致。

3.心理因素家庭中的矛盾与冲突、情绪焦虑、学习紧张等与本病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二)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