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2326900000121

第121章 儿童少年期的心身疾病(1)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disorder)是指由心理因素引起或与心理因素明显有关的躯体疾病。它们具有器质性病变的表现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起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心身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心身医学是研究心身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治和预防的医学分支学科。

在DSM一IV(APA,1994)中,此类疾病被称为“心理因素影响的医学情况”(psychologicalfactorsaffectingmedicalcondition)。其标准是:

1.存在某种医学情况(即轴诊断的躯体疾病)。

2.心理因素以下列方式之一对疾病产生不良影响:

(1)心理因素会短暂地影响着疾病的进展、加剧病情或延缓康复,从而与病程有关;(2)心理因素干扰治疗;(3)心理因素对个体构成额外的健康风险与应激有关的生理反应触发或加重躯体疾病。

精神紧张及由此产生的情绪变化或应激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等中介机制,使躯体器官发生病理生理与病理组织改变而出现心身疾病症状。

(第一节)基本理论

“应激(stress)”,原意是“对刺激的反应现代心身医学经常提到的应激概念,主要指各种不良生活事件所致的精神刺激和伴随的心身反应。应激是引起心身疾病的重要因素。

加拿大著名生理学家Selye通过大量实验观察,在1940年提出了“应激理论”该理论认为机体为了适应各种刺激(包括理化的、生物的、心理等刺激),总会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物学变化,引起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机能反应。这种对刺激产生生物学反应的征象称为“全身性适应综合征”所谓“症状”,就是因紧张刺激与个体应变之间的平衡失调而产生的。全身性适应综合征有三个阶段:警觉期(动员阶段)、抵抗期(耐受阶段)和衰竭期(失代偿阶段)。Selye的应激理论不仅在生物医学和临床实践工作中被证明是正确的,而且经过补充、修改和发展,已成为精神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对阐明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指导意义。

现代精神医学和心身医学多数学者把应激视为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和致病因素,导致人类机体处于精神紧张和情绪压抑状态,并伴发多种心身症状。造成应激的原因称为“应激源”。Lipowski(1977)将心理社会应激定义为:“为个人所接受和理解的内外刺激,引起威胁健康和生存的情感与心理改变”。

一、常见的应激源

(一)环境方面

1.理化因素冷热、环境污染、电磁波、噪声、网络成癒(internetaddiction)等。

2.意外事故天灾人祸、意外伤害、亲人亡故等。

3.社会因素文化教育失当、父母教养不良、营养不良、社会经济地位变动、居住和交通条件差、人际关系不协调、社会不良风气等。

4.不良行为方式饮食不当、生活杂乱、违纪犯罪、性行为紊乱等不良影响。

(二)个人机体方面1.生理、病理变化各种疾病和心身素质不良所致的不良心理反应,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引致心身反应等。

2.个人损失、挫折、心理矛盾等。

3.认知歪曲、自我暗示、适应不良、人格缺陷、智力障碍带来的多种心身问题等。

2、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应激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并非直接导致心身疾病,而必须通过中介机制作用才能致病。心身疾病的发病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因素影响大脑皮质的功能,大脑皮质通过生理中介如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和免疫系统影响内环境平衡,使靶器官产生病变。

(三)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与内脏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剧烈、持久的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引起相应脏器产生不可逆的器质性变化。心理因素导致大脑皮质功能改变,进而产生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使器官功能出现异常,最后造成器官的形态学改变。例如,精神紧张或者焦虑的情况下,自主神经系统的中介的交感神经可以引起个体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速;进食时自主神经系统的中介的副交感神经可以引起个体胃肠蠕动增加、胃肠腺体分泌增加,出现溃疡症状。

(二)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从大脑皮质开始,通过下丘脑、垂体,直至各种靶腺(甲状腺、肾上腺、性腺)产生内分泌激素,形成大脑皮质一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轴。例如,当情绪剧烈变化时,大脑皮质一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轴的变化结果是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使个体出现心跳加快、容易激惹—’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情绪焦虑。

(三)神经递质系统

正常情况下,个体时刻处于神经递质的动态平衡之中。有假说认为,单单从单胺类神经递质而言,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一羟色胺(一HT)处于平衡状态时,个体的精神状态良好。NE升高时,注意力集中、情绪高涨;NE减低时,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DA功能增强会导致行为增多。5一HT降低会出现攻击和冲动行为。社会心理因素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影响大脑皮质功能的,神经递质的改变也可以导致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和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在心身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四)免疫系统

动物实验证明,在回避性学习的过程中,动物的被动免疫功能下降。在拥挤环境下生长的动物,对感染的免疫反应降低。抑郁症病人癌症的患病率升高,而且容易患传染性疾病;癌症病人中,情绪乐观、性格豁达者可以调动体内的潜能,免疫力增强。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免疫功能改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第二节)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onchialasthma)简称哮喘,是机体对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种以气道的变应性炎症和支气管高反应性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和咳嗽。常自幼起病,反复发作,深秋至次年春季呈发作高峰期。约50%在青春期后痊愈,其余病人呈程度不等的慢性迁延性病程。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约为0.5%—2%,个别地区高达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

1.致病因素

CD遗传因素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可能与第11号染色体上的哮喘基因有关。

吸入性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种类繁多,主要的有花粉类、尘螨、室内尘土、霉菌、蟑螂和动物皮毛等。变应原被吸入气道后沉积于气道黏膜上,通过局部及全身免疫反应而引起气道变应性炎症。

呼吸道病毒感染呼吸道病毒感染可直接引起气道变应性炎症,在婴幼儿哮喘和儿童哮喘的发病中尤为重要。

(4)日常生活中的刺激性或有害气体日常生活中可接触到的导致支气管哮喘的有害气体包括油漆、杀虫剂、各种烟雾、化妆品(发胶、香水)和天然气所产生的二氧化硫等。室内的空气污染和大气中的空气污染,如装饰材料、工业烟雾、光化学烟雾、汽车废气等。

(5)药物包括药物过敏和药物反应两种类型。药物过敏是指病人由于某种体质上的变异而对某种药物产生不耐受或变态反应,临床上较为常见,如阿司匹林、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碘油造影剂、各种蛋白制剂和血清制剂等。

2.诱发因素

气候因素冷空气、空气湿度大、气压低。

运动过度和换气过度运动过度可诱发气道炎症从而导致哮喘的发作,同时过度运动所导致的过度换气,使气道热损失过多,气道内环境变冷从而诱导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

心理因素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恐慌、忧郁、愤怒和烦恼等均可成为哮喘发作的诱因。WimarnS(1975)研究了487例各种年龄的哮喘病人,发现促发哮喘发作的主要因素中,外源性过敏因素占29%,呼吸道感染占40%,心理因素占30%。他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不同时期病程中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的病例占70%。临床发现不少儿童哮喘仅在家中发作,一到学校后就不再发作或明显减轻,可能是母亲的焦虑情绪和病儿在家受到特殊照顾和注意等心理影响起重要作用。Green曾报道一例对向日葵有过敏的哮喘病人,有一次参观画展,看到一幅田野风景画内有一片向日葵景色,立刻引起哮喘发作。

(二)发病机制

主要是气道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炎症,病儿呼吸道对刺激具有高反应性,容易诱发支气管痉挛,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细胞浸润及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导致气道广泛梗阻,梗阻发生可自然或经治疗缓解,但又常常反复发作。

二、临床表现

婴幼儿及儿童均可发病。多有既往发作史,病儿可先有流涕、咳嗽,进而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大汗淋漓、面色苍白,不用借助任何工具就可以听到哮鸣音。哮喘发作严重时,一般治疗不能缓解,持续超过24小时以上则称为哮喘持续状态,属危重急症。肺部体征有两肺叩诊过清音,肺底下移,听诊双肺可闻及呼气性哮鸣音。一般经积极治疗,周内逐渐平复。缓解期如同正常人,以后再周期性发作。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血常规:重症或合并细菌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常升高。

(2)免疫球蛋白测定:常见IgE增高。(3)血气分析:可出现低氧血症,严重时伴二氧化碳潴留,导致酸中毒。(4)变应原检测:通常采用皮内注射或皮肤点刺变应原的方法,15分钟后局部红肿直径>0.5cm为阳性,方法简便,但特异性不高。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日本学者曾报道“心因性哮喘”,对理解哮喘的心理因素有一定参考价值。其诊断标准为:

病儿有与客观症状不相协调的哮喘发作主诉,但缺乏主观治疗的愿望;无呼吸道感染,分泌物不多,呈轻度呼吸困难,有呼气样呼吸困难感,并出现剧烈咳嗽症状;入院后症状迅速消失,出院或外出时又很快引起发作;(4)病儿在考虑某种要求和愿望时必然引起发作;对疾病的预后有强烈悲观心理;发病前后,存在其他心身疾病表现。

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诊断标准也不尽相同。

(一)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

1.年龄<3岁,哮喘发作>3次;2.发作时双肺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具有特异性体质,如过敏性湿瘆、过敏性鼻炎等;4.父母有哮喘病等过敏史;5.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

具有以上第1、2、5条即可诊断哮喘。如喘息发作两次,并具有第2、条,可诊断为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如同时具有第3和(或)第4条时,可考虑给予哮喘治疗性诊断。

(二)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1.年龄>3岁,喘息呈反复发作者(或可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2发作时双肺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支气管舒张剂有明显疗效;4.除外其他引起喘息、胸闷和咳嗽的疾病。

四、治疗

(一)治疗原则

哮喘的治疗原则是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缓解期长期控制症状、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自我保健;尽可能控制、消除哮喘症状,使哮喘发作次数减少,甚至不发作。保持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消除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二)教育与管理

哮喘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是哮喘防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哮喘教育可以显著地提高病儿对于疾病的认识,使之更好地配合治疗,达到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可以根据不同对象和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灵活多样的、用病儿及其家长乐于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系统教育,使病儿及家长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相信通过长期、适当充分的治疗,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达到治疗目的;了解哮喘的诱发因素,以及避免诱因的方法;了解哮喘的本质和发病机制;熟悉哮喘发作先兆表现及相应的处理办法;学会在家中自行监测病情变化;学会记录哮喘日记,并在日记中谈出自己的感受;哮喘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的办法;了解常用平喘药物的作用、正确用量、用法、副作用;知道什么情况下应去医院就诊;与医生共同制定出防止复发、保持病情长期稳定的方案。

(三)改变家庭养育方式

应重视增强体质,适量户外体育锻炼。过分闭户不出,家长过多焦虑、担忧和庇护,均不利疾病的防治。改变不良家庭养育方式,消除家庭负性气氛,消除病儿的疾病角色,鼓励病儿自信自强,情绪稳定,乐观明达。平时在病儿感到胸闷憋气、出现发作预兆时,鼓励其采用放松方法,做腹式呼吸,可减少和避免发作。

(四)心理治疗

哮喘儿童的家庭养育有其特点,多数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表现为体弱多病,容易感冒。因此父母亲在养育过程中,就会给予过分关注,过度保护。结果是父母亲时刻提心吊胆地担心孩子的健康,而孩子则过分依赖和关注父母亲的行为和表情,能从父母亲的脸上读出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行为上看出他们的目的来。

对于父母亲来说,不要因为孩子的哮喘就整日紧张、焦虑、坐卧不安、六神无主。可以采用家庭治疗的方法,让家庭成员认识到家长与孩子关系的过分纠缠,培养和增加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加家长和儿童的安全感。

对于孩子来说,要通过行为干预的方法来纠正他们的过分依赖行为,强化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行为。从小就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让他们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从中间学到知识和积累到经验。父母亲更不能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和权利。

(五)药物治疗

轻度发作:间歇吸入卩2受体激动剂,或口服氨茶碱类或fc受体激动剂。

中度发作:吸入或口服卩2受体激动剂和(或)口服氨茶碱类,如有夜间发作,改用缓释茶碱类,同时长期吸入色甘酸钠或激素。

重度发作:吸入或口服卩2受体激动剂和(或)口服缓释茶碱类,同时持续用激素吸入治疗。

极危重或持续发作状态:口服或静脉应用短程激素,必要时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药物剂量与具体用法请参阅儿科治疗学方面的有关书籍。

(第三节)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典型症状为慢性复发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本病是典型的常见的消化系统心身疾病,与应激性不良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激性刺激通过中介机制导致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引起胃、十二指肠溃疡,致病的靶器官发生病理改变,产生各种临床症状。而这些临床症状又可成为新的应激性刺激,形成恶性循环,使疾病慢性迁延化,久久难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