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2326900000018

第18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7)

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新生儿出生后,结束了与母亲共生的状态,以嘴吮吸的先天反射在母亲的哺育和照料下,变得更为协调。儿童用嘴去生活,用嘴去获得爱,而母亲则用乳房去喂养,用乳房去表示爱。婴儿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到身体的舒适,环境的宁静,感到了安全。如果这种满足既不太少,也不太多,儿童就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一种基本信任感。基本信任感“这是由人生第一年体验而获得对一个人自己和对世界的普遍态度。所谓‘信任我指的是对别人的一种基本信赖,也是对一个人自己的一种基本信任感。”婴儿把母亲的品质和母爱加以内化,同时,又把自己的感情投射给母亲。于是,婴儿生命的第一阶段便带有亲子相互调节的社会性的情绪和态度。埃里克森称之为相依性。它是信任感的实质核心,也是推动母亲去积极照料儿童的主要动力。这样,婴儿完成了接纳母亲的爱并把它合并到自己的心理中去的两项活动,使儿童学会先爱自己,后爱别人。这对今后的心理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在婴儿期的发展中,并不排除一定程度的基本不信任感,这种基本不信任感的根源是新生儿从母亲的子宫中分娩而出的痛苦。但这种消极的情感只与一些具体的、实际的危险有关,并不构成对世界的总体不信任和怀疑。事实上,这种适度的不信任感对于保障儿童的安全,避开危险是必要的。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仁慈的母亲无论怎样尽责,也难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给予婴儿最充分的关心。这并不立即造成儿童的基本不信任感,因为婴儿能运用幻想来满足和安慰自己。埃里克森指出,儿童的一些基本不信任可以通过幻想那些可以引起基本信任感的条件而抵消掉。也就是说,婴儿具有一种自我治疗或自我愈合的过程。这正是一种希望的实现。

埃里克森十分重视人生的第一阶段——婴儿期对同一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婴儿期的儿童获得信任感是今后发展阶段特别是青年期的同一性发展的基础。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成熟的经验,为儿童增加了新的能量。此时超我也开始出现,有助于维持本我与自我之间的平衡。儿童开始体会到要满足自己的需要,不能只依靠他人的帮助,还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活动。于是,这个仍然有着高度依赖性的儿童开始以种种方式体验他自己的自主意志。

但是,也正因为儿童一面保留着高度依赖性,一面又在努力表现自主意志,因此,儿童与照料养育者之间的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在儿童的大小便训练中,成人与儿童之间互相协调的问题现在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如果父母对儿童的大小便训练过早过严,那么儿童面临着父母的压力和肛门本能性,产生双重的对抗,面临双重的失败。儿童可能由此而退化到口唇期,用吮吸手指来表达焦虑;或者采取敌视或一厢情愿的态度,利用粪便(后来则改用脏话)作为攻击手段;或者用虚假的自主性和能力掩盖自己得不到真正帮助的事实。

因此,明智的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应掌握好一定的分寸,既要给儿童适度的自由,又要对儿童的行为有必要的控制,不要为偶然的排便不当而辱骂或嘲笑儿童,不要伤害儿童的自尊心,让儿童形成宽容和自尊的人格。否则,儿童可能产生永久的羞怯和疑虑,压制自主的冲动。埃里克森认为,儿童的自主感是父母作为自主者的尊严的反映。如果父母缺乏自尊,造成儿童行为不知所措而十分困惑,就会引起本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本阶段发展任务的顺利解决,对于个体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的态度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参加未来的秩序和法制生活作好了准备。

第三阶段:学前期(或称游戏期)(3—6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取主动感,克服罪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随着儿童知觉的准确性、肌肉活动的精确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儿童的独立性大大增强。决定心理发展主要方向的自我已开始表现出用同一性来替代以前的自我中心。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开始出现一种彼此平衡、整合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感到向外扩展并不难以达到目的,因此主动性大增,但同时又感到闯入别人的范围,与其他人,尤其是自己过去信赖的人的自主性发生冲突,于是产生了一种罪疚感,这就是为什么主动感与罪疚感构成本阶段主要冲突的缘故。

埃里克森把学前期又称为游戏期,表明游戏的作用很重要。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自我的重要机能。游戏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体现出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作用。本阶段游戏表现出两种形式:一是角色游戏或白日梦,二是共同游戏。儿童在游戏中表演出幼儿的矛盾,使危机得以缓和,并使先前遗留下的问题借机得到解决。

埃里克森认为,主动性阶段对于其后的同一性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主要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这一阶段的儿童大脑皮质的发展使认知机能不断得到完善,情绪和社会交往的技能也更为丰富,社会关系更加广泛,儿童开始不完全依赖家庭而活动。男女儿童各守自己的疆界,本我与超我相对安分,儿童尽最大的努力改善自我过程,努力掌握社会所要求的任务。儿童进入学校,实质上就是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他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力求学业上的优秀成绩,争取在同伴中有一席之地,一方面又在努力的过程中掺杂着害怕失败的情绪。因此,勤奋感和自卑感便构成了这一阶段的主要冲突。

儿童进入学龄期后,面临着具有明确要求和系统内容的学习。他们一方面学习文化知识,一方面学习工艺技能,因此,对以前游戏的兴趣逐渐发生了变化,儿童更加注重和投入社会性更强的游戏,开始感受到幼儿的游戏缺少一种能够制造而且制作精美的感觉,从而产生不满和不快。埃里克森把这种感觉称之为勤奋感。正是这种勤奋感推动儿童在成熟之前力求使自己成为一个初具模型的成人。埃里克森还告诉我们,“这个年龄的儿童最喜欢的就是温和但坚定地强迫他们冒点险去发现一个人可以完成他本人再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现那些之所以最富有吸引力的事情,恰恰不是因为它们是游戏和幻想的产物,而是由于它们是现实的产物。由于它们的实用性和逻辑性,因而这些事物为参加成人的真实世界提供了一种象征意义”埃里克森指出,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

与勤奋感相对立的是自卑感。它是一种对自己和自己任务的疏远。自卑感可能产生于儿童对母亲的依恋超过对知识的需求;或者是儿童宁肯在家当宝贝而不肯到学校当学生;或者是与父亲相比引起过于强烈的罪疚感和自卑感;或者是家庭生活没有为孩子的学校生活作好准备;或者是学校生活对儿童先前几个阶段的发展成果缺乏允诺和支持,使儿童感到自己毫无可取之处;或者是儿童本身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及时地、有效地开发。此外,儿童还会在学校中很快地发现,种族、肤色、父母的背景、甚至出生地等也都是能否做好学生的因素,凡此种种,对于学龄期儿童的发展任务的完成都具有很大影响。埃里克森严正指出:“一个人感到无价值的倾向不断增强,可以成为性格发展的致命因素。”

正因为学龄儿童在学校中的学习对人格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埃里克森十分强调和重视教师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懂得承认学生的特别努力,让那些厌烦学校生活的儿童热爱学校,应该善于去点燃未被发现的天才心中的火焰,让儿童在学校生活中获得工作的快乐和成功的自豪。总之,教师要成为孩子值得信赖的人,成为儿童自居的榜样。

影响本阶段心理发展任务的另一个因素是同伴关系。许多儿童对于同伴的态度是充满矛盾的,他们一方面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和接纳,一方面也感到与同伴之间的竞争;一方面在比较中确定自我的价值,一方面又十分关心同伴对自己的评价。

总之,儿童学业成绩的成功,教师和同伴的认可、赞赏和接纳,使儿童产生勤奋感。反之,如果儿童缺乏主动性,又没有努力掌握知识技能,成绩落后,不符合父母和教师的期望,就会自感失望,体验到不胜任感和自卑感。

第五阶段:青年期(12—18岁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或称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随着性的成熟,原先蛰伏着的、升华了的心理性欲在青年期同时表露了出来,需要对先前各阶段的自居作用的同一性核心进行整合,尤其突出了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不是儿童期各方面的自居作用的总和,而是整合成一个结构(埃里克森称之为“完形”),它包含着意识和潜意识的两个方面,其目标是既为先前各阶段遗留下来的同一性危机寻求最终的解决途径,又使青少年在心理上作好准备,形成同一感,与成人处于相同地位,去对付即将面临的人生重大问题,如职业、婚姻等。

青年期的自我同一性必须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整合,才能使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1)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如急躁、拖拉等)(2)自我肯定对冷漠无情(如缺乏信心)(3)角色实验对消极同一性(如不能认识自己,或出现一种超人感)(4)成就感预期对工作瘫痪(如对成就不抱希望)(5)性别同一性对性别混乱(如疏远异性或性生活随便);(6)领导的极化对权威混乱(如盲目反上、盲目服从);(7)思想的极化对观念混乱(如找不到文化、哲学方面的真实意义,即我们通常讲的信仰危机同一性形成的工作,大部分是一种潜意识的过程。要在这七个方面完成整合,对于青年人来说,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他们往往痛苦地感到自己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他们感到要作出的决断过多、过快,而且每一个决断的作出都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一使未来的抉择有所减少。总之,他们需要一个合法延缓期。青年期既是童年期的延续,又是成人期的准备。在他们需要作出最后决断之前,合法延缓期起了一个“暂停”的作用,以便用各种办法延续承担义务。

与自我同一性相对立的是同一性混乱。如果说同一感是指个人的内部和外部的整合和适应之感,同一性混乱则是指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不平衡和不稳定之感,典型的同一性混乱表现为“我掌握不了某些生活”,结果是退学、离开工作。整夜在外逗留或孤独陷入古怪而难以接近的心境之中。埃里克森还用同一性混乱理论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

在青年期的同一性发展中,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是青年人表现出来的消极同一性的危机。当青年人的积极同一性形成受阻时,会出现带有强迫性的消极同一性,表现为故意藐视他人,脱离社会,违背社会准则,热衷于追求故意的惊人之举。他们想通过这种行为举止引起社会的注视和承认,哪怕是谴责,也是一种重视的反映。对于这样的青年人,应该鼓励他们克服消极同一性,在现实社会中找到一个献身的事业。

埃里克森特别重视第一阶段和第五阶段。

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经历了第五阶段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青年男女已经具备了独立能力并自愿准备着分担相互信任、工作调节、生儿育女和文化娱乐等生活,以期最充分而满意地进入社会。青年男女需要在自我同一性巩固的基础上获得共享的同一性,才能产生美满的婚姻而感受到亲密感。

第七阶段:成人中期(25—50岁发展任务主要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在这一阶段中,男女建立了家庭,他们不仅建立两个人之间的亲密感,而且开始把他们的兴趣扩展到下一代。这就是埃里克森所说的繁殖感。但这里的繁殖感是一个广义的名词。它不仅指生儿育女,而且也指通过工作以创造事物和思想。当然,主要是指前者。有些人虽然自己并不生孩子,甚至放弃了生孩子的权利,但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发挥自己的才智,指导和关心着下一代,为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社会生活。这些人同样也能达到繁殖感。

没有繁殖,其人格就会发生停滞和贫乏。这时,人们往往会倒退到一种“假亲密”的状态中,或者开始沉溺于自身。处于假亲密状态中的夫妇无休止地分析彼此的关系。

终日想的是自己为对方提供了多少好处,以及自己从对方身上究竟得到了多少好处。而沉溺于自身的人,处于极度的自恋状态中,只关心自己的需要。造成本阶段不能顺利发展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父母本人童年期充满了空虚和挫折,不懂得怎样去关心下一代,也可能与文化的价值观有关,一个只强调个人取向而排斥或忽视集体取向的社会,会严重地削弱人的责任心。

第八阶段:成人后期(50岁以后直至死亡主要为获得完美感和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这是人生的最后阶段。老人的身体机能下降,特别是退休后,工作结束,收入下降,社会活动减少,社会地位沦丧,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丧偶、失去亲友等,一系列的失落和挫折接踵而至。老年人应适应这些身心和社会的挫折,一方面把重点从外界适应转移到内心来保证潜能,一方面环视人生,从自己的生命周期中产生完美感。埃里克森把它称为人类自我的一种后期自恋,是一种同类之爱,是对于久远时代和不同追求的一种有秩序的确信,表达出某种宇宙秩序和崇高意愿,也就是对自己文化的捍卫。这个最后阶段包括着一种长期锻炼出来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学,延伸到自己生命周期之外,与新一代的生命周期融合而为一体。

埃里克森的同一性渐成说是结合他本人的临床经验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儿童发展、文化人类学、历史传记等方面的知识,整合成的人格发展理论体系。

(王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