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2326900000021

第21章 心理及社会性发展(3)

每个社会都有一系列的情绪表达规则,规定着在各类场合下哪些情绪可以表达,哪些情绪不适合表达。例如,美国儿童都懂得收到别人的礼物时要表示高兴和感激,即便这个礼物并不是他想要的,也要掩饰自己的情绪。儿童必须学会运用情绪表达的规则,才能与人相处并获得他人的认同。8—10个月时,婴儿已经有了社会参照能力。婴儿对他人情绪的识别和理解能力在1岁前发展迅速,但这一能力的发展贯穿整个儿童期。儿童情绪的社会化和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很早就出现了,快到1岁时,婴儿发展出了对消极情绪冲动的简单调节策略。但儿童情绪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发展得很缓慢,可能要等到儿童进入小学,他们才能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的情绪表达规则。有研究者将儿童情绪的发展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

(第四节)认知发展

一、认知操作的概念

皮亚杰(PiagetJ.)1952,1983年提出了系统的关于认知操作的概念,这些概念对于解释儿童认知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一)同化与调节

婴儿最初在感官一感觉水平上的动作活动中,以同化与调节的方式认识事物。同化是指以同样的方法去尝试接触新物体的过程;而调节是指以新方法去对付用旧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的过程。婴儿不断地通过同化与调节的多样化适应动作,得到最初的智慧,其在脑内留下的经验以心理活动和心理表象的形式储存,这样的储存形式称为图式,图式是心理操作的最小单元。

(二)图式符号化

随着幼儿掌握言语能力的发展,其智力活动进入概念化符号领域,表明图式已开始符号化,即对图式的加工是以词语的形式进行。但这时,幼儿头脑中概念的内容是以形象为主的,只是他们的概念中日渐充盈着抽象的词语,形象乃成为抽象概念的支柱。这一变化在幼儿期只是开始,抽象思维达到理论思维的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将贯穿在成人社会化的整个过程之中。

(三)思维是怎样进行操作的

1.运算运算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主要操作形式。运算把两个事物间的关系以特定的规则联系起来,例如,数量的“和”与“差”的规则是“相加”与“相减”,加与减的操作过程就是运算。运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逆性,它表明两个事物之间的可逆关系。运算是心理程序,是信息加工的转换过程。这种转换随着年龄增大,越来越多地需要使用抽象概念,反映儿童的思维从具体达到抽象的水平。

2.守恒儿童在运算活动中必须具有守恒的概念。守恒表示事物具有某种不变的特性,这种不变性是心理运算的依据。例如,一块面团可做成一个圆饼或一个长棒,就这块面团来说,无论形式如何变换,面团的数量和质量是不改变的。依据守恒,儿童在心理运算中才可以进行比较、分类、归类、排序等思维操作,是从具体达到抽象的水平都具备的过程。

上列的图式、表象、概念、符号、运算等概念乃是人类基本的认知单元,是从婴儿到最高级智慧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人的大部分认知活动是有目的的指向性过程。比如问题解决,这个过程包括监测,选择与协调知觉,记忆和推理,整合已有的经验,提出假设和做出决策等成分。指向性思维在幼儿阶段已经发生,青少年时期已掌握了它们的高级形式,到成人时期才会成熟。

二、认知的基本橾作过程

(一)知觉

知觉活动把感觉信息与某些已建立的图式、表象或概念相匹配,使儿童去理解事物。知觉使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提取对象的那些可区分的特征,去构造新的图式、表象或符号。如儿童识别b、d、p、q字母,把握它们可区分的特征,就成为儿童认识字母的凭借。随着认识经验的积累,知觉活动更具有选择性和准确性,进而获得依靠部分信息特征鉴别物体的能力。

(二)记忆

记忆在信息的提取中,再认比回忆要容易些,这两种过程的差别在儿童中更加明显。相对而言,年长儿比年幼儿的回忆更有效,这是因为年长儿在识记和提取中使用了思维中已建立的策略。例如,按物体的意义进行分类、搜索中使用系统化方法等,这些智能在不同年龄儿童中是有差别的。一项研究对不同年龄儿童呈现分属于四个范畴的24个物体图片,图片分散在桌子上,让儿童记住这些图片上画的物体,分钟后收起图片,让儿童回忆这些图片上的物体。结果表明,从三年级至六年级按范畴分类进行识记的儿童人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工作记忆容量、记忆策略、元记忆与知识储备是促进儿童学习和记忆发展的四个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有更大的信息加工容量,他们加工信息的速度更快、更有效,因此可以留出有限的工作记忆容量去存储信息和执行其他的认知过程。在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中,年长的儿童也更会使用更有效的记忆策略。年长儿童掌握了更多的有关记忆过程的知识,这种元记忆能力可以使他们能够选择最合适的记忆策略,并且监控记忆活动的进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掌握的知识也越多,知识的储备可以促进儿童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发展。

(三)思维

在知觉和记忆的基础上,思维是认知加工的主体。随着字词符号操作的发展,儿童在思维中进行的假设、评估和推理等高级认知形式日益得到发展。

1.假设在问题解决中提出可能的答案就是提出假设,假设尤其与创造性思维有关。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的、建设性的方式使用智慧策略的过程,儿童在经验中建立具有丰富、多变的图式或符号,则有利于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开展。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低,这是因为他们还不能完全记住和理解提出的问题,甚至不能复述刚刚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他们的短时记忆的容量以及存储的图式、表象和概念均尚不充分。在小学生中,已有的具有局部意义的观念会干扰他们做出有新意的答案。而且,不要忽略学龄儿童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害怕出错的心理。具有开放性思维、勇于提出见解、勤于提出问题、不断丰富概念范畴的儿童,将会成长为真正有创造性的人。

2.评估评估指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或思维结果估量其在问题解决中所起的作用的过程。儿童学会评估自己的思考过程或结果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心理操作方法。具有不同评估方法的儿童可分为两种类型:(1)冲动型:他们对要求解答的任务,往往在还没有仔细衡量其答案是否正确之前,急忙地做出回答(2)稳健型:这类儿童在做出回答之前,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反复衡量。采用眼动仪的测量表明,稳健儿童对刺激物的扫描更多、更频繁,说明他们进行着更多的比较与反复思考。稳健型儿童对的增长更趋于稳健而减少冲动。但是从5—10岁儿童的追踪研究中发现,上述两类儿童仍保持着相对的差别。这意味着儿童的先天气质特征在思维活动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3.推理推理就是“如果……那么……”的思维形式,儿童少年已学会在对假设的验证中进行推理。为了解决问题和验证假设,常常需要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实验或实践,在思维中不断进行判断和推理。尚不具备这种逻辑思维能力的儿童在具体任务面前,只能在不断地“尝试一错误”中摸索。而12—13岁的少年学生则通过数学,特别是在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提出疑问,提出答案,检验答案,从而逐渐改变随便寻找答案的做法,学会运用逻辑方法,使思维能力走向成熟。当然,少年的知识与经验毕竟不足,他们在评价、推理和认识事物中常有片面性,而这是少年执拗行为的思维根源。

(第五节)儿童心理社会化多年来,弗洛伊德学说曾受到严厉的批评,心理学界的一些人士认为他的大多数假设没有明确的定义,而且难以进行实证的检验。然而,弗洛伊德理论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在对人的精神生活的解释中仍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从心理社会化角度看来,儿童早期的生物一社会反应对以后生活的影响、少年成长中矛盾的交织等问题,在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持续研究中进行了修正。

埃里克森(Erikson,E.)是新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提出了一个心理一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指出人的一生每个阶段都有影响其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面。但每一阶段的主要方面并非只在这一阶段中出现,而是在任何时期都可能发生,只是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成为在那一时期影响人格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婴幼儿期

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建立起安全感与信赖感的婴儿,获得了主动探索环境和接近更多的人的个性反之,未建立起安全感,对成人缺乏信心的小儿,感情淡漠,活跃性差,快乐反应少,成为他们向下一阶段的自主性与主动性过渡的心理障碍。

1—1岁半开始学话与行走,口语的掌握是结束婴儿期的标志,行走扩大了幼儿活动的范围。口语的掌握成为他们活动、认知、愿望的调节者,使注意的指向、观察与知觉、观摩与思维达到可支配性水平。幼儿这些基本能力的发展,导致他们自主地与主动地从事玩耍、认知和社交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自主性与主动性发挥的质量极大地影响着他们行为模式内化的品质。其根本点在于,在幼儿的个性里灌注的是独立性还是依赖性,塑造的是自信心还是怯懦与迟疑,培养的是进取与乐观,还是退缩与内向。个性的发展不是先天注定的,它是在先天素质与教育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塑造而成。因此,教育者应该懂得什么是发育不同时期的关键因素,这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全的首要任务。

二、童年期

学习是童年期的主要任务,学习上的成功与失败,得到肯定或遭到挫折,受到奖励或惩罚等,均成为他们获得自信、勤奋或自卑、积极或懈怠的制约条件。幼儿的独立性、进取性与自信心为学童接受繁重的学习任务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背景,而依赖性、怯懦和退缩则成为他们克服学习困难的障碍。教育和教养的作用在于给儿童提供一种完成活动(学习)任务的心理环境,使他们得到最优发展的可能性。然而不同的教养方式将培养出不同性格的儿童。教养方式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专断一拒绝型

成人对孩子感情冷漠而态度严厉将导致两种结果:使儿童内心痛苦而萌生敌意,内在的愤怒使他们在心理和行动上趋于片面、极端,情绪偏激而缺乏友善;儿童受到压制而产生忧郁和焦虑,怨恨自己而导致个性上的怯懦而缺乏自信。

(二)放任一纵容型

成人无限度地满足儿童的要求,代替他们克服困难。这样的儿童将缺乏自律能力,没有坚持性和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助力也很差,还容易助长自私心理,只索取不给予,不会想到他人和助人,缺乏同情心和内疚感。

(三)民主型

成人按儿童的年龄向他们提出必须遵守的规则,对孩子有引导和约束力;在遵守一定规则的限度内,对孩子的自主性给予尊重和鼓励,使他们有独立处理问题的余地,鼓励他们的创造性。这样的儿童就会严格要求自己,容易取得成功,并且充满自信,具有较大的创造能力。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感情也比较容易沟通,能平等地友善相处,有亲和力。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成人的待人准则,变得宽厚而热情。

三、青春期

青春期是儿童走向成年的过渡期,由于体格的急剧生长和知识、活动领域的扩大,青少年经常会遇到感情困惑和概念冲突。他们因经历单纯而易受伤害,考虑问题因疏于周密而易走极端。因此,从儿时起,在对父母的无意识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的核心问题。

(—)自我同一性

青少年经常思索“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这说明同一性的人格化是青少年成长的主题。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是指他们的需要、理想、情感、能力、目标、价值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形成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相对不变的、连贯一致的整体人格。构成同一性的内容可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因素。但自我必须有其核心部分,它最终将成为一个人的个性标志。这个核心部分为他们提供准绳,使他们在遇到新的事物时,以此准绳去对待和应付,并日渐形成他们稳固的个性。

(二)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顺利与冲突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并要求具有一定的自身成熟和一定的教育教养条件,一般应当发生在青少年早期并贯穿到成年。在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和个性一定程度的成熟的基础上,父母的民主化教养方式,经常接触到与个人取向较一致的社会影响,被适合于自己定位的社会环境所接纳和鼓励,这一切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顺利形成的外部条件。具有统一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少年,能够得到成人和社会的肯定,自身的愿望及其实现比较顺利,并能循着设定的目标与时倶增,有机会发展自身独立的处世能力等。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就意味着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将得到顺利成长。他们将与日倶增地更加乐观和自信,理智和富于热情,并善于进取和勇于创造。他们也经常会遇到困难,但能从困惑中逐渐变得坦然,从冲突中得到疏解,在挫折中成熟起来。

未能顺利建立起统一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少年,容易发生“角色混乱”他们在遇到多变的情境时,没有恒定的观点和处理方式而表现出自我混乱,内心往往充满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他们将难以确立明确的目标。他们的需要和愿望往往变换不定,经常盲目行动而不顾后果,或放弃期望而不敢面对世界。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冲突和思想矛盾使他们的自我发展变得幼稚或混乱,个性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多数有行为问题的青少年常常具有这种矛盾的或混乱的自我同一性,他们往往在外界寻求感情上的认同时,由于不能判断正确与谬误而走入歧途。

(孟昭兰张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