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们对庐山地区粒度分析的结果,细屑物质的粒度组成均以亚黏土和黏土类土占绝大部分(78%)。所谓“泥砾”可认为是含巨砾或含砾黏土类土或亚黏土类土,如羊角岭泥砾的平均粒径为0.049mm;在细粒中混杂有大量石英砂岩巨砾,分选性差;全部为二段型的悬浮次总体。
据本书第三章(第四节)已知天山、西藏东南、喀喇昆仑山等地的冰碛物粒度组成则皆以粗粒级为主,20mm以上的颗粒占绝对优势。在基质成分中,砂的含量一般在40%—80%。反映了冰碛物粒度成分的一般特点是粒级范围广,累积曲线平缓而扩散,频率曲线是双峰或不明显的多峰,呈马鞍形,一般以粗粒的第一峰占优势。分选系数在2.0—3.5。因此,冰碛物中细粒的基质是以砂和粉砂为主,而不是以黏土为主。这特点与将“泥砾”作为冰碛物的同义词显然是有很大出入的。再有,以机械磨蚀作用为主的冰川作用,其沉积物频率曲线的峰值总是出现在4—5。但庐山地区“泥砾”堆积物的粒度组成却完全相反,在4—5非但不成“峰”,反而成“谷”,此种粒级分布恰与我国甘肃武都地区泥石流的粒度频率曲线一致。此外,庐山地区“泥砾”堆积物的分选系数(S0),在羊角岭、姑塘、白石嘴等剖面上都很大,最大达29,最小为12,完全与泥石流的结果类似。而与冰碛物的分选系数(一般为2.00—4.00,或9.49)相差很远。
Bull(1963)认为,泥石流是一种对粗粒物产生分选而对细粒物质不产生分选的流体。
而庐山的“泥砾”堆积物即具有此特点,如大于5mm的物质含量随搬运距离增加而增加,中值粒径波动性地减小,而小于0.1mm的颗粒中值粒径却无减小的趋势。
(二)矿物成分
真正的冰碛物由于堆积时气候寒冷,化学风化微弱,因而重矿物皆保存母岩区的全部组合特征。而在庐山地区则是含有大量次生风化的铁浸染矿物。在网纹红土中,其含量甚至可高达50%—60%,且稳定矿物含量高,可达70%以上,不稳定矿物含量低,轻矿物中长石基本风化殆尽,仅剩下石英颗粒。而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冰川的冰碛物则只含5%的稳定矿物,不稳定矿物含量则高达40%—50%。这种差别也可作为冰碛物与非冰碛物的判别标志之一。
黏土矿物成分是反映沉积物堆积时的气候条件的有用指标。通过多途径的鉴定发现,庐山地区第四纪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几乎全部为副矿物。主要由伊利—蒙脱石、高岭石、多水高岭石及绿泥石等混合组成。而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的冰碛物,其黏土矿物组合都是水云母和绿泥石,伴有少量高岭石或蒙脱石。庐山的黏土矿物在晚更新世以前均是以高岭石与多水高岭石为主,这只能是形成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这与典型冰碛物仅含大量水云母与蒙脱石类黏土矿物显然有明显的区别。这点正说明了庐山的第四纪沉积物形成的气候条件与天山现代冰碛形成的气候条件是完全不同的。它从未经历过真正的寒冷(冰川)环境。
(三)化学成分
我们将小于0.002mm粒级的黏土进行了化学全量分析。
庐山地区第四纪沉积物化学成分最大的特点是硅、铝氧化物的含量极高,几乎占了80%,SiO2含量为40.05%—78.92%,仅少部分黄土含量为12.72%—16.57%。Al2O3的含量为12.07%—45.27%,个别为8.91%。其次为高价铁的含量很高,Fe2O3的百分含量变化于2.22%—14.77%,但大部分为10%左右。而低价铁的含量为0.22%—1.38%,此外CaO的含量很低为0.07%—0.65%。SiO2与Al2O3的比值大都为2左右,反映为红土风化壳的特征,是典型湿热气候的产物。而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冰碛物与冰水沉积的SiO2/Al2O3比值极高,为4—6,为寒冷环境下荒漠类土的特征。这与比值为2的庐山红土型风化壳是迥然不同的。
又从碳酸钙分析结果反映了庐山地区碳酸钙含量很低,一般均小于1%,有的几乎完全不含碳酸钙。这是因为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降雨量超过蒸发量,沉积物遭受强烈的淋洗,一些可溶性的风化产物不断地被淋溶。在这种情况下CaCO3是不稳定的,很容易被淋溶掉。上述事实更是沉积物形成于湿热气候的特征。
上述两地沉积物化学成分的区别确实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沉积环境。长期以来庐山冰川论者,一直用“后期湿热化”来解释网纹红土及上述化学性质的存在。他们认为庐山地区的紫红和红色泥砾皆为冰碛物堆积后再受湿热环境改造所致。如果真是如此,则此类堆积物的同一剖面皆应上部湿热化程度强,而向下则逐渐减弱。且在其影响所及的深度应是有限的(几米、几十米)。而实际上在庐山山麓,长江河谷中深达60—70m以至百米的钻孔中仍有红土存在,这绝不会是用后期湿热化所能解释的。更有甚者,星子县、叶家垄剖面是一套所谓“大姑期”冰水沉积,总厚度达50m。据周尚哲(1982)分析,从剖面深3m处往下到深31m处,硅铝率和硅铝铁率分别由2.36和1.87减少到1.67和1.30,反映湿热化程度下部深,上部浅。这说明此剖面化学成分的变化并非后期湿热化,而是在堆积过程中气候有由热变凉的趋势。
(四)石英砂表面形态与沉积物微结构特征
我们对庐山地区上青山垄的所谓终碛中的石英砂、冰水石英砂以及羊角岭剖面做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石英砂表面皆具有强烈的化学溶蚀现象,如溶洞、溶沟、蜂窝状与鳞剥现象等,以及SiO2遭强烈溶蚀后又重新形成短粗的喇叭状沉淀物。上述强烈溶蚀的现象在天山冰碛物中则从未见到。相反,冰碛物中的石英砂,其特点为棱角明显,表面洁净,在部分石英砂粒表面有明显的贝壳状断口、深坑、刻痕、翻转薄片等,甚至有个别的细而长的石英晶体生长,这是寒冷碱性环境的标志性特征。对于上述差异人们仍然可以用后期湿热化来解释,但我们依次对庐山羊角岭剖面从上到下分别进行扫描电镜观察,从未发现上、下部分在溶蚀程度上有强、弱之分,而是共同表现了强烈的溶蚀痕迹,这也说明并非后期湿热化所致。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沉积物的微结构亦是区别成因类型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看到现代泥石流沉积物中(如甘肃武都、北京西山等),其基质的微结构特征是平面上呈片理结构,反映堆积时以黏土为主的细粒物仍发育薄层状片理,而剖面上则有较多的很深而不规则的空洞,显系搬运时快速堆积留下的空洞。这些特点皆十分类似地反映在庐山羊角岭剖面中,令人相信它是泥石流成因。
(五)砾石形状和组构
组构的比较将更显出庐山砾石层的非冰川成因。根据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以及祁连山、四川螺髻山等处对冰碛砾石产状的计量得知,冰碛石块a轴方位在岩组图中都显出十分明显的极密区,集中在一个方向,即a轴的走向与冰川流向基本一致。a轴的倾角小,一般皆在0°—20°。冰碛石最大扁平面(ab面)的倾角也大多小于20°。天山望峰冰碛层中ab面倾角约20°,个别仅5°。但ab面的倾向没有一定优势方位。庐山以羊角岭剖面为代表的组构特点正相反,其ab面倾向上游方向,很有规律,倾角大多在35°—45°,少数达52°,最大达78°。而a轴走向则为北东—南西向,显示垂直或斜交于物质来源方向的特点。上述组构特征突出地表明羊角岭砾石层与冰川堆积毫无共同之处。其组构特征与冲洪积亦相差很远,因一般冲洪积物的砾石ab面倾角多介于20°—30°,a轴皆垂直水流方向。而典型的泥石流堆积物则因为ab面倾角愈大愈反映快速堆积的特点,也是突然停积并有后期蠕动的特有的产物。
在甘肃武都泥石流堆积物中,砾石ab面倾角几乎都在30°以上。在庐山羊角岭剖面中还可看到散布在巨大石块之间或旁侧的有分选的小砂砾透镜体,这正是泥石流主体过后,平水期时在大石块空隙或旁侧回水处小股水流沉积的板状透镜体。这也是泥石流堆积的结构特征之一。
李四光先生(1947)曾提到,王家坡—姑塘一线有离山远石块大、离山近石块反而小的现象,认为只能是冰川所致。而据近代研究,冰碛砾石的分布并无此特点,相反泥石流的“龙头”却往往把巨石搬至远处首先堆积下来,随着“龙头”过后流势渐缓,较小的块石才停留在离山较近处,现代泥石流地区无不如此。他还提到“泥砾中砾形扁长者往往直立或斜插于泥中……”并认为是“冰川融化滑下之故,如新桥剖面”。按现代概念,冰碛中确有流碛(flowtill)和融出碛(melt outtill)等类。它们在海洋性冰川区较发育,其特点是顺冰坡融化下滑时,可以形成较大角度,但正如前面提到,其ab面倾角不大于30°,如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的望峰冰碛垄上部所见。其石块也绝不是无规律地、孤立地斜插于“泥”中。此外,在庐山裁缝岭剖面中,我们也发现扁平石块绝大部分皆倾向小天池上游方向,倾角介于40°—50°,同样极好地反映了泥石流堆积的特征。
(六)沉积构造特征
冰碛物所具有的构造特征,如:(1)推断(或剪断)构造。天山望峰冰碛中具有两条低角度(12°—15°)的剪断面;(2)团块包裹构造。在天山望峰冰碛中有两种团块构造,一为基岩团块构造,二为漂砾团块构造(largescaleblockinclusion);(3)斜层构造或拱形构造。上述各种构造是冰碛物中常见的,但在庐山的剖面中却从未见到。它所具有的则是泥石流堆积中常有的板状透镜体结构。也有人提到姑塘剖面中的推断构造。但作者在姑塘剖面下部的基岩中曾看到一条宽1m的糜眣岩带直通该砾石定向排列处,故认为是老构造重新活动所造成的新构造断层现象。此外,李四光先生(1947)所提鄱阳冰期绛紫色泥砾被大姑期冰川推挤的剖面,作者在现场观察发现该处剖面正位于一滑坡体前缘的却由推挤并反倾滑坡所致。
(七)小结
总之,通过上述各方面有成因信息的沉积物特征进行对比后,认为庐山地区的“泥砾”成因是泥石流而不是冰川。当其形成时,山体下部应具有热带、亚热带的气候和地貌过程,而在山体上部应有温带的气候和地貌过程。然而,无论何种气候环境,庐山所具有的主要岩性皆能形成大块的砾石,结合风化壳所形成的黏土、陡峻的坡度和丰富的降水,则提供了发生泥石流或水石流的必备条件。绝大部分山前呈扇形、舌形等大规模堆积体皆为泥石流产物,而山坡上或山体下部的“泥砾”则为泥石流、水石流、坡积、洪积及蠕流堆积等成因。
如在王家坡谷地最明显。出峡谷后段后,河谷开阔,泥石流堆积物多次遭受流水切割,于是形成3级泥石流台地。在王家坡谷地中庵寺的剖面中,在网纹红土下部的长达7m的大砾石上有壶穴存在,为水流快速运动掏磨而成。在我国长江三峡洪水河床基岩上常有壶穴分布,无疑是流水作用的痕迹。
典型的泥石流流域,从上游到下游一般可分成3个区段:(1)泥石流形成区;(2)泥石流流通区;(3)泥石流堆积区(图585)。庐山王家坡谷地泥砾堆积的形态和结构与上述情况完全一致。从物质组成来看,属于黏性泥石流,其特点为泥石流体中含有大量的黏土物质。
二、实例二:黄山泥石流堆积被误判为冰碛
安徽黄山的一系列混杂堆积及相关地貌现象也被认为是冰川成因(李四光,1975;陆镜元,1977;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教研室,1974),其中有些红土砾石层更被确定为大姑期终碛。并认为桃花溪黄色未风化的泥砾相当于庐山期冰碛。作者在此仅对上述有关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阐明其沉积环境。
(一)沟谷台地堆积物的特征、形成过程与成因
黄山宾馆所在处的逍遥溪,为一北西走向的断裂谷,前人所谓的“冰碛”均分布在此谷两侧。其实,逍遥溪只有三级台地,第一级高5m,第二级高20m,第三级高60m,呈不对称分布(谢又予等,1985)。
第一级台地上部由黄色黏土砂质粉砂组成,其中粉砂含量高达51%,黏土含量达43%,中值粒径为0.007mm。峰态为0.89,属窄峰;标准偏差为2.53,属分选差的范围,似下蜀黄土再沉积。下部粗粒部分则为黄褐色松散砂粒层,砾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和粉砂岩,含少量斑状花岗岩及板岩。砾石长径多为10—30cm,最大达1.75m。砾石磨圆度多为次棱角状及次圆状,部分粉砂岩砾石呈棱角状。砾石的a轴多与流向平行,倾角为10°—20°,ab面绝大部分倾向上游,倾角20°—40°。砾石层有的被板状粗砂层所充填,砂层中有不明显的交错层理。砂砾层的出露厚度约4m,上覆15cm的浅黄色黏土砂质粉砂。上述沉积物的结构显示山区洪水及水石流堆积特点。类似的沉积还分布在桃花溪谷口和黄山大门东北侧苗圃等地。
第二级台地,为棕红色含巨砾亚黏土层,即前人定的大姑期冰碛(李四光,1975;陆镜元,1977),分布普遍。在台地前缘剖面中可见红黄色含砂砾黏土层,砾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和粉砂岩,花岗岩多遭强风化。砾石长径10—40cm,个别长径可达2—6m。磨圆度为次棱角状和次圆状,少数脉石英砾石达到浑圆状。砾石a轴多与水流方向垂直,倾角15°—30°,ab面主要倾向上游方向,倾角22°—50°,由于受到附近基岩风化的影响,沉积物中含有较多的黏土成分。整个沉积层的出露厚度为3m,上覆坡积含碎石黏土层,厚10—20cm。下伏基岩为前震旦系羊栈组角岩化、千枚岩化的粉砂岩和板岩。基岩表面经强风化呈土状。在锯齿状和锅状的底板上有砾石嵌入。在该级台地后缘的剖面中可见在此套沉积之上有巨厚的棕红色黏土夹碎石角砾层。角砾均为当地绿色砂泥岩,厚度可达10m余,仅从岩性单一及顺山坡倾斜的层理表明属坡积成因,但对其下伏的棕红色含巨砾亚黏土层的成因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