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2344000000111

第111章 “绣圣”沈寿和她的《雪宦绣谱》

本文要讲述的沈寿,是一位生于清末、逝于民初的刺绣高手。其绣艺之高,国人无可比及。就连外国人对她的绣制品都赞不绝口。所以,人们称她为“绣圣”。

孔、孟被后人尊之为“文圣”,关云长、岳飞被称之为“武圣”,王羲之荣为“书圣”,杜甫则为“诗圣”。他们在文武书诗等方面,均有过人之长,且操守好、道德水平高,皆为人之楷模。由此可以断言,那“绣圣”自然是刺绣行业的佼佼者。

中国的刺绣历史源远流长,大约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这种精美的技艺,而且分布较广。史书有名和人们熟知的有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广绣”、四川的“蜀绣”。除了这四大名绣,还有北京的“京绣”、上海的“顾绣”、温州的“瓯绣”和苗族的“苗绣”。而这“绣”之艺,到了沈寿时代,便极为明显地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她不只绣得奇巧,还拥有丰富的刺绣知识和她自己创立的针法和理论,为后人留下了《雪宦绣谱》刺绣专著。这是一部审美价值很高的艺术财富,若在当代则可申请专利了。

沈寿,原名沈云芝,因其绣室名“天香阁”,另号天香阁主人。公元1874年生于江苏吴县一个经营古董、生活比较富足的家庭。她的外祖母家在苏州市近郊的木渎,而木渎是苏绣的发祥地,几乎家家都有刺绣女。沈寿聪明心细,非常喜欢刺绣艺术。很小的时候到外婆家去,便经常到左右邻居家去观看闺门女眷们的刺绣。她看得很认真、很执着。有时竟是大半天,一动不动地看着人家的一针一线。当看到人家绣成一朵花、一枝叶时,她便高兴得不得了。久之,这刺绣功夫,便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还经常与外婆谈论刺绣的事。说起来津津有味、眉飞色舞。外婆见她如此痴迷于刺绣,便问她:“你这么喜欢刺绣,为什么自己不做呢?”她答:“我是非常想做的,可我没有那些工具和材料啊。”外婆听了,马上为她置办了刺绣必备的工具和布、线等。当时才之七八岁的小女孩,便开始了终其一生的刺绣事业。外婆和她自己当时都没有料到,就是这一针一线竟让她绣出了成就,绣出了盛名,以“绣圣”之誉飞出了家门、飞出了国界,更飞出了她自己的原始设想。

沈寿到了十一二岁,便已成为刺绣老手了,显出了她在刺绣方面,非凡的天赋和才华。这小姑娘已经不满足只绣一些红花绿叶、鸟鸟虫虫了。她的父亲珍藏了不少古人名画,她便把一双“绣眼”投向了这里。在父亲的诸多藏画中,她特别喜欢明初“吴门画派”之首沈周和他的学生唐寅的风景画,便将这些画作为刺绣蓝本,开辟了刺绣的新领域。一次,父亲发现她了绣的唐寅的“秋雨月上图”,几乎达到了逼真的地步,十分惊喜,便鼓舞她、支持她继续绣下去。到了她十六七岁的时候刺绣艺术更加成熟,已是遐迩有名的刺绣高手。

她二十岁时,嫁给了浙江绍兴籍一位书香之家的子弟余觉。余家有钱有势,当时已迁居苏州。婚后夫妻感情融洽,生活美满。余觉也是一位能书能画的才俊之士,支持妻子的刺绣事业。为了给她创造一个更适于刺绣的环境,竟把小家迁到苏州一个叫仓米巷的地方,在那里找了一所宽敞的房子。沈寿非常喜欢这个幽雅宁静、光线充足的地房舍。在这里,她不只继续刺绣,还开始了系统的针法研究。她熟悉了各地历代刺绣针法,分类比较,找出优劣,再在自己的实践中,加以改进创新。如果说沈寿的刺绣不同于一般,主要就是她不墨守成规,而是不断改进提高。幼年开始刺绣时,主要是在一些生活用品上,刺绣些花草动物;稍长一些后,便绣民间画工设计的条屏,加以装饰,挂于客厅或书房。后来又绣古之名人名画,直至发展到绣制西洋绘画和写实肖像。她的进步和创新与丈夫余觉的支持帮助是分不开的。余觉的书画都很专业,可称精湛。他经常以夫妇两人共同的审美取向,帮助妻子选择绣稿。并能准确地指出此绣稿与彼绣稿之长短优劣。对于这些事,余觉在《余觉、沈寿夫妇痛史》中,曾写道:“……,余觉则以笔代针,吾妻则以针代笔,十年如一日,绣益精、名益噪。”

西洋画传入中国,是在清代中叶,一名叫郎世宁的意大利传教士带入中国的。郎世宁不仅精于西洋画,对中国画也很赏识。为了相互取长补短,他便把西洋化技巧,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画法之中。这种中西相济的绘画,具有非常的特色。即,既有仿真的淳朴,又有虚幻的美妙。人们看了,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当时人们赞美它说:“世宁之画本西法,而能以中法参之。”他这种独特的画风,给许多画家以积极影响和心灵启发。到了清末,在中国画坛上,西洋画已独树一帜,占据了一定地位。画坛上的这些变化,乍看起来与刺绣似乎没什么关系,但对沈寿的影响却不可小视。她的“仿真绣”、“肖像绣”,就是因为汲取了西洋画法和摄影的阴阳向背效果,才成功的。

光绪二十九年(1904)十月,慈禧七十大寿,余、沈夫妇应朝廷之请,绣了一幅“八仙上寿图”寿屏,作为贡品进献。慈禧见了,赞不绝口,称之为“绝世珍品”。兴奋中,写下了“福、寿”两字,分赠余、沈二人。沈云芝遂更名为沈寿,是时她已经三十岁。

慈禧接受了沈寿的绣屏后,不只是高兴了一阵子,而是想了许多。为了推动刺绣艺术的发展,她特地下令在清廷的农工商部之下,建立了“女子绣工科”,任用余觉为总理,沈寿为总教习。在封建社会都是“妻以夫贵”,而在余家,却颠倒了,丈夫沾了妻子的光。同年末,朝廷又命余、沈二人东渡日本,专门考察那里工艺美术的教育情况。他们在日本游走考察了两个多月,于次年(1905)初归国。这次考察,使得中国这位功成名就的刺绣高手,又长了许多见识。觉得西洋画和日本刺绣,都有见长之处,自己的绣工较之传统绣法虽有不少突破和改进,但仍有“板滞而难得画神”之弊。看来,在沈寿心目中,刺绣艺术亦如文学创作中的写人、戏曲艺术中的表演,除了要求形像,还要“神似”,不只绣出“美境”,还要绣好“意境”。为此,她便更加努力于“仿真绣”和“肖像绣”。这两种绣品都讲求“循画理”、“师真形”,绣出“仿真肖神”、色彩多变、尽显阴阳向背的效果。绣物,让人看了“似动似静”;绣人,则使人觉得饱有生气、呼之欲应。她曾为意大利皇后爱丽娜绣了一幅肖像,在用针和配色上都突破了传统风格,把一位欧洲贵妇人的美丽、端庄和高雅,都活龙活现地展示了出来。清廷作为稀世珍品赠给她本人以后,立即在意大利皇廷引起了轰动。意大利皇帝为了表示谢意,回赠清政府一枚“圣母利宝星”勋章;答谢沈寿的则是一块钻石金表。

沈寿的成就,除了为中国的刺绣工艺,开辟了一条新径、改变了绣品的板滞、绣出了更高水平外,还有三个方面值得史上留载:

第一,实现了刺绣艺术由传统向新时代转型。刺绣艺术产生于“男耕女织”的农耕社会,它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都来自于自然经济社会。把它当做了女人们的业余手工,对它的要求有很大的局限性。沈寿的姐姐沈立是她从事刺绣的启蒙老师,但沈立墨守成规,不思改进和拓展。而沈寿则是个追求美之极至的人,所以肯于下功夫钻研、改进、创新和不断提高。她学习传统、突破传统,学习西洋、西为中用。最终实现了刺绣艺术的大飞跃和大转型。

第二,开了手工艺教育的先河。中国古代许多行业,如各种工匠、医术和手工艺的传承,都是靠“家传”,即父子相传在社会上也只是扩大到师徒之间,没有系统的正规教育,当然也就没有成批的学生或徒弟,致使一些杰出的技艺,在持有者离世以后,也就随之失传。这是一种十分可惜的社会损失。而改变这种缺失的,沈寿当推第一人。她热爱刺绣工艺,珍视祖国源远流长的刺绣历史和已有成就。但她决心改写这种历史、丰富已有成就。这就不能仅仅是改变刺绣本身,还要结束这种艺术的传承方式。她从日本考察回国后,为了充实提高“绣工科“的教学水平,从苏州聘请了一些刺绣名手和成名画家。把自己从国外学到的刺绣之长,与他(她)们交流切磋,然后以新的创意教授给学生,并亲身示范操作。有时竟手把手一针一线地帮助学生学习刺绣。

辛亥革命之后,由清廷设立的“绣工科”也随之解散,沈与于丈夫同赴天津又创办了“绣工传习所”,继续刺绣专业教育。三年后,即到公元1914年,时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的南通人张謇,非常钦佩沈寿为刺绣事业所做的一切,便在南通建立了“女工传习所”,聘请沈寿担任所长。传习所开始只有67名学生,八年中,共办了十五期,培养学员300多人。除了在“绣工科”和“女工传习所”以外,沈寿诲人无数。她凡遇见绣女,便要与之交流与探讨,帮她改进刺绣针法和调色技术,真正做到了诲人不倦。

第三,为中国的刺绣工艺留下了一部完整而先进的专著——《雪宦绣谱》。多才多艺、终生执著于刺绣艺术的沈寿,于1921年她尚不满四十八岁时,罹患沉疴,张謇一方面延请各地名医为她诊治,一方面又建议她把以毕生精力探索、实践、改进、创新所形成的刺绣技法,整理成文,以便推广流传。沈寿接受了这个建议,便在病榻上,带着重病之身,有气无力地一句一句述说,而年逾“古稀”的张謇则在一旁认真记录。当这位视刺绣为生命的女人,把要说的话说完以后,已是气息奄奄,很快便与世长辞了。张謇不失所言,很快对记录做了仔细整理,终于成就了《雪宦绣谱》一书。这本书,共分绣备、绣引、针法、绣要、绣品、绣德、绣节、绣通等八章。每个章节记述之详、描绘之美、劝业之诚均堪称极致,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光是“针法”一章里,就总结了十八种易难不同的用针方法。有些章节已经大大超出了刺绣艺术本身,如同教育人如何做人,要讲求“品德”和“操守”,这是本书极富特色之处。

中国刺绣的历史长久,但形成专著却是近代才有。清道光元年(1821),云间(江苏松江,即上海的别称)人士丁佩出版了《绣谱》一书,这是我国第一本刺绣专著。但此书在针法应用和刺绣与西画、摄影等融合上,都有很大短缺。而《雪宦绣谱》则付梓于该书出版一百年后的1927年,两者比较,无论是内容之多寡、理论之精俗以及针法之巧拙,都差之悬殊。《雪宦绣谱》的问世,使中国刺绣发生了重大变革。张謇在书之序言中说:“沈寿一女子,于绣得之也,乃属其自绣之始迄于卒;一物一事,一针一法,审思详语,为类别而记之。”

沈寿去世后,张謇为她的墓碑题写了“世界美术家吴县沈雪宦女士之墓”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