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2344000000114

第114章 穷毕生精力于女权运动的唐群英

唐群英的名字对于她非常贴切,她是名副其实女人群中的英豪。她生于公元1871年,正是清穆宗同治九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对内专横、对外以媚的乱世之际。她是喝着湘江水长大的,祖籍湖南衡山县新桥村,其家名称“三吉堂”。旧时凡居家有堂名的都不是贫苦百姓人家,或家产富足(解放前的地主富农),或主人享有声望、特权。由此可以推断,唐群英的家世不很普通。再加上她自幼有机会攻读诗文典籍,长于舞文弄墨,尤擅写诗,她本人除了有姓有名,还有字,曰希陶、号慕懿。这就进一步说明她的身世不同一般,非名门闺秀,则官宦之后。

唐群英刚刚懂事便对朝廷的腐败、百姓的疾苦痛心疾首,尤其是对封建礼教残酷地压迫妇女更是愤愤不平。稍长,受维新思潮影响,立志投身于推翻满清反动统治和争取女权的斗争。她对明清之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政治观点和人权主张都十分赞赏,以她自己的智慧和理想提出了“换风”、“钧天”等革除旧弊、倡导民主的口号。

1904年初,民主革命先驱黄兴、宋教仁等在湖南长沙创建了“华兴会”旨在“驱除鞑虏,复兴中华”,唐群英闻知以后十分惊喜,主动申请,成了早期的华兴会员。后来,她知道孙中山正在日本筹建以“驱除鞑虏、推翻满清、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和“平均地权,改善民生”等为宗旨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她深感中国有望、民众有救了。已经三十五岁的她,兴奋的得欢呼雀跃,夜不成眠,很快作出决定,自己要亲赴日本,为“同盟会”的早日成立尽一份力量。

1905年8月“同盟会”宣告成立,她成了这个组织中的第一个女性成员。此后,她便奔走呼号岛国各地,为“同盟会”壮大声势、积聚力量。三年后(1908年)学成回国,她成了一名职业革命家。为了资助革命事业变卖细软家私,这时她已年近“不惑”,但史书中却很少有关她私生活的记述。

1909年,她再次东渡扶桑,自己出资自任主编,办起了《留日女子会杂志》,主要是为争取女权而大声疾呼,在留学日本的男女学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次年她又匆匆回国。

1911年9月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广州起义(即黄花岗起义),唐群英不顾艰险、不怕流血牺牲,积极投身其中。起义以牺牲了大批革命精英而宣告失败,她为此曾曾顿足捶胸。经过这次火与血的洗礼,已经人到中年的她革命意志更加坚定,她对天发誓要继承烈士们的遗志,坚持斗争。早在1907年革命斗士秋瑾壮烈牺牲时,唐群英正在日本,她曾仰望祖国,热泪长流,横下一条心,要走秋瑾的路,现在又有这么多年轻的同志倒在了血泊之中,她更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不推翻满清统治、不把女权运动搞得轰轰烈烈,死不瞑目。

1911年10月爆发了武昌起义,为了声援这次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她在上海昼夜奔走,发动觉悟女性组织了“妇女后援会”、“女子北伐队”、“红十字会”。做了这些她仍觉得不够,又亲自率领一批体魄健壮、革命意志坚强的青年女子,出没于上海、南京左右,与残余的反动势力做最后的斗争。她本是个文弱女子,但在枪林弹雨中却能巧妙地指挥“女兵”们英勇奋战,歼敌获胜,建立了军功。从此,唐群英的名字令敌人丧胆、人民尊敬。

早在“同盟会”初建时,由于唐群英的特立独行,孙中山便熟悉了她的大名。她后来的革命行踪一直受到他的关注。辛亥革命胜利、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决定亲自接见并嘉奖这位巾帼英雄。

当她站在自己仰慕良久,早想拜谒的民国之父时,心情十分激动,顿时面颊绯红,深深鞠了一躬后,竟一时不知说些甚么。她一身朴素、端庄沉静,完全不像一个为革命能够叱咤风云、为推翻反动的封建统治敢于拿枪动刀的英武女性。孙中山凝视了她一会儿,微微笑着说:“新生的中华民国感谢你,我孙中山佩服你,并代表国民政府送你‘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称号,奖授你‘二等嘉禾勋章’”。说完,将勋章亲自为她别在衣襟上。直到这时唐群英才如酣梦初醒,再一次微微躬身、毕恭毕敬说:“这称号这勋章,我受之有愧,比起那些革命先烈们,我做的那点事微不足道,请大总统收回成命,另授功勋卓著之人吧。”说完,摘下勋章。

孙中山见了摆摆手说:“不不,你应当知道,国民政府是赏罚分明、奖掖有度的。这‘嘉禾勋章’寓意祥瑞,让我们共同祝愿新生的民国繁荣富强、昌盛不衰吧。”

唐群英被大总统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和对祖国的耿耿忠心,深深感动。是的,烈士们用头颅和鲜血换来的民国,还在襁褓之中,需要热爱她的人们继续努力,尽快把她建设得强大无敌,让满清的遗老遗少、东西方列强们望而却步、马首是瞻。想到这里,她把勋章有恭恭敬敬地别在了胸前,再朝孙中山深深一拜,转身离去。从此,她便更加勤奋与革命事业,特别倾力于女权运动。

1912难4月初,“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在南京成立,唐群英当选为会长。大会通过了她所拟定的“纲领”,主要内容是实行男女平等、普及女子教育、禁止买卖奴婢等。这对女权运动又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窃国大盗袁世凯,在中华民国大总统的位子上,建立了北洋军阀政权,倒行逆施,为复辟帝制蠢蠢而动。唐群英闻知这些以后,气愤填膺、怒不可遏,急速到了北京,为维护新生的民国和妇女解放事业艰苦奔波。同年10月,她又在北京成立了“女子参政同盟会”本部,周围一些地方成立了支部。接着,她马不停蹄又创办了《女子白话报》、《东亚丛报》,亲手恢复了于右任等人于1907年创办的《神州女报》(很不幸,后被袁世凯反动势力所利用),继而成立了中央女子学校,招收一些志在维护共和、热心女权运动的进步女青年,为进一步发展解放妇女事业,培养骨干。

1913年唐群英回到了故乡,又在长沙建立了“女子参政同盟会”支部,并创办了湖南第一份旨在解放妇女的报纸《女权日报》,又先后建立了多所女子学堂。一时间,湖南境内、湘江水畔女权运动风生水起,她成了进步人士们敬仰的女权运动先锋。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建立“中华帝国”,并决定自己即皇帝位,次年改年号洪宪元年。他的反动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云南的蔡锷率先发动了讨袁护国运动,唐群英积极响应,在长沙大力宣传反对袁世凯的反革命复辟。由于她的锋芒太露,遭到了反动派的疯狂抓捕,幸有众多维护共和的仁人志士的掩护,她才得以脱险。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拖着柔弱的身躯,再次领导和恢复了湖南女界联合会,自己担任副会长。同时继续致力于女子教育,兴办女子学校。没有资金,她便把家产全部卖掉,自己的生活十分清苦,她非但无怨无悔,反而时常陶醉在自己的事业中。她经常翻阅自己兴办的报纸,欣赏她与多个女校师生的合影。

1936年,年满六十五岁的唐群英,经过了三十多年的风雨奔波、日夜劳顿,身体更加衰弱,虽有雄心,但力不相从了。这时她想,既然自己不能再为妇女的解放事业继续工作,就不如彻底归隐。于是,于当年夏季回到故居“三吉堂”,但家已不复存在,她便栖居在湘水之畔的陋室中。一年后病逝,享年六十六岁。她哭叫着来到人世,却悄无声息地走向了永不复返的远方。但人们没有遗忘她,因为她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之先锋。

1991年,康克清同志为她题名,尊她为“一代女魂”;1995年被中央认定秋瑾、唐群英、宋庆龄为“中华百年女杰”,她的名字将永远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