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很流行穿“石榴裙”?
石榴与中国的服饰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因有人说石榴花像舞女的裙裾,梁元帝的《乌栖曲》中有“芙蓉为带石榴裙”之词,“石榴裙”的典故,缘此而来。
古代妇女着裙,多喜欢石榴红色,而当时染红裙的颜料,也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因此人们也将红裙称为“石榴裙”。
石榴裙在唐时是一种流行服饰,尤其中青年妇女,特别喜欢穿,穿着它的女子也显得格外俏丽动人。
如唐传奇中的李娃、霍小玉等,就穿这样的裙子。唐诗中亦有许多描写,如李白诗“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诗“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杜审言诗“桃花马上石榴裙”;万楚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武则天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韦庄也唱道“莫恨红裙破,休嫌白屋低”等。
石榴裙一直流传至明清,仍然受到妇女欢迎。
手镯在古代仅仅是为了装饰吗?
手镯是古代女性最重要的腕饰,在古代有很多称谓,“跳脱”就是其中一种。
宋代的计有功所着《唐诗纪事》中有个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问群臣:“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有谁知道‘跳脱’是什么东西?”大家都答不上来。文宗告诉他们:“跳脱即今之腕钏也。”
在古代先民的生活里,手镯不仅仅具有单纯的装饰功用,往往还带有神秘色彩。也正是因为手镯本身所具有的这种让人敬畏的深意,文人把这种敬意带入了文学创作。
梁代的陶弘景在《真诰》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曾赠羊权金玉跳脱。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写书生吴筠偶入仙境得遇一个紫衣仙女,两人遂相爱。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钏送给吴筠留念。多年后,这腕钏保护了她与吴筠的子孙免受灾难。
古代女子从什么时候开始戴耳坠?
关于为什么戴耳坠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古代有一位姑娘害了眼病,不久双目失明了。后来,她遇到一位名医,名医认为她可以复明。在征得姑娘的同意后,名医拿起闪闪发光的银针在她两侧耳垂各刺一针后,奇迹出现了,姑娘重见光明。姑娘非常感激,于是请银匠打造一对耳环戴在耳上以示永不忘记名医之恩。当姑娘戴上银耳环后,竟然日益眉清目秀,并逢人传颂名医的声名。穿耳戴环能明目的奇迹一时传开,许多人家的姑娘和妇女们都纷纷穿耳戴环,并流传至今。
从周口店出土的中国猿人化石发现,早在五十五万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佩戴用兽牙或者贝壳制成的耳饰。
据有关资料记载,古代把耳饰叫做“珥”(用珠子或玉做的耳环)、“”(古时候戴在耳垂上的玉)、“”(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在出土的汉代文物中,有用石、玉、水晶、玛瑙制成的耳饰。可见人类戴耳坠的习俗已有很悠久的传统了。
你知道古人一天吃几顿饭吗?
现代人都习惯于一日三餐,实际上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即使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
《墨子·杂守》说,兵士每天吃两顿,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第一顿称“朝食”,又叫“饔”,在太阳行至东南方时就餐。第二顿称“哺食”,又叫“飧”,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食不时不食”;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曾怒而下令“且日飨士卒”,借此犒劳将士,激发士气。
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或四餐。并且,三餐开始有了早、中、晚饭的分称。早饭,汉代称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点心之称。《能改斋漫录》云:“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至今,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午饭,古人曾称之为“中饭”或“过中”。
一日两餐时,人们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始”,用过飧食,便意味着一日时间的流逝。而今天人们常用“一日三餐”之词来表示对时光的不同情感,其中包括惜时者的感慨。
“粥公粥婆”的由来和哪位大人物有关?
康熙十六年,康熙皇帝为体察民情,第五次离京微服私访。这一年秋天,皇上携随从来到广州,路染风寒,久治不愈。广东封疆大吏察哈尔下文通告岭南各路名医为皇上疗疾,没有治愈。后来听说梅州乡间有一对年逾八旬的阿公阿婆擅长熬粥,他们熬的粥是根据家传密方配制,除了滋润可口,还能养生健体、消病祛疾。于是察哈尔派专人把这对阿公阿婆接到巡督府,并按阿公阿婆的要求架起了柴锅土灶,精选岭南特有乌梅为主料,配以其他辅料及若干味中药,经过若干时辰的文火慢熬,一锅飘着药香的养生粥熬制完成。皇帝小啜一口,顿感气顺,三碗下肚,血脉开张,印堂发亮。没出三日,康熙皇帝便精神气爽,彻底痊愈。这对年迈的阿公阿婆一时名声大振,远近闻名。
后来,梅州的这种养生粥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被冠之以“粥公粥婆”的美誉。至民国初年,随着广州、潮汕、梅州客家人赴南洋淘金热的兴起,深得真传的阿公阿婆之子孙后代一同前往,在马来西亚以“粥公粥婆”养生粥坊为生,他通过多年的实践和代代积累的经验,“粥公粥婆”无论是从营养、色泽还是口感上,都不断提升,并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钟爱。
我国古代夏天有“冰激凌”吗?
我国是冰棍和冰激凌的故乡。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用冰解暑的记载。
后来皇宫里就有了用奶和糖制成的冰棍。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大约七百多年前),皇宫里又有了类似现在冰激凌的食品,叫做冰酪。
那时,元朝统治者禁止王室以外的人制作冰酪。直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离华回国前,元世祖才让人把这种珍品的制作方法教给他。马可·波罗回去后,又把这种制作方法传给了意大利王室,意大利王室把这种方法保密了约三百年,到公元1533年,法国国王和意大利人结婚以后,制作冰酪的方法才由意大利传入法国。公元1777年美国纽约大街上才有了冰激凌广告。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解暑食品是冰核。直到清代,每当盛夏到来之际,北京大街上还有人卖冬天入窖保存下来的天然冰块冰核。
大约在公元1935年,北京有人想出了“绝招”:先把天然冰放进一个大木桶里,加入适量的食盐,这样的木桶就成了一个“土冷冻室”。再准备许多圆柱形小铁筒,每个小铁筒里都装满加了香料和糖的水,并插上一根木棍。然后把一个个装满糖水的小铁筒放进“土冷冻室”大木桶里,封闭起来冷冻。经过半小时后,小铁筒里的糖水就冻结成了冰棍。
由于这种解暑食品很受顾客的欢迎,所以很快就在前门大街出现了专售冰棍的商店。
古人一般吃什么蔬菜?
其实古人食用蔬菜由来已久。蔬菜自上古时代便已成为人类的食物。《诗经》里提到的132种植物,其中作为蔬菜的就有20余种,随着时代变迁,其中部分品种已退出蔬菜领域,成为野生植物,如荇、苕、苞之类。
战国及秦汉时期,我国人民食用的蔬菜有5种。葵,称为“百菜之主”,因口感及营养欠佳,唐以后种植渐少,明代已经少种它,并不再当蔬菜看待。
韭、葱、蒜是现在常用来调味的蔬菜,在古代蔬菜中独成一属。《汉书·召信臣传》中记载太宫园在温室生产葱、韭的情况,并把这样培育出来的韭菜叫“韭黄”。此外,还有萝卜、蔓菁等根类菜,蔓菁早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就有“菜之美者”的盛誉。现在常见的蔬菜如茄子、黄瓜、菠菜、扁豆、刀豆等都是在魏晋至唐宋时期陆续从国外引进来的。宋代以来,我国蔬菜的种植和食用就更加广泛了。
除了从国外引进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自行培育出一些极为重要的蔬菜品种,苏东坡有诗云:“渐觉东风料峭寒,青篙黄韭试春盘。”可见,当时民间也可以在春天吃到新鲜的蔬菜了。到元、明、清以来,又陆续有一些品种加入到我国的菜谱中来。
进入清代末期,我国现有传统蔬菜品种基本上都出现了。
历史上第一个吃“涮羊肉”的人是谁呢?
涮羊肉传说起源于元代。当年元世祖忽必烈统率大军南下远征。
一日,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他猛想起家乡的菜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杀羊烧火。正当伙夫宰羊割肉时,探马飞奔进帐报告敌军逼近。饥饿难忍的忽必烈一心等着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羊肉!羊肉!”厨师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撒下细盐。忽必烈连吃几碗翻身上马率军迎敌,结果旗开得胜。
在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那道羊肉片。厨师选了绵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种佐料,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厨师忙迎上前说:“此菜尚无名称,请帅爷赐名。”忽必烈笑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从此“涮羊肉”就成了宫廷佳肴。
据说直到光绪年间,北京“东来顺”羊肉馆的老掌柜买通了太监,从宫中偷出了“涮羊肉”的佐料配方,“涮羊肉”才得以在都市名菜馆中出售。
“饺子”是怎么来的?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
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
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记挂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三百多年临床实践配制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大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一千八百年,但他做“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馒头”是谁发明的?
相传三国时候,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诸葛亮亲自带兵去讨伐他。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有毒。
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河神。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杀“南蛮”俘虏。为了鼓舞士气,他想出了另一个办法:用面粉和成面团,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因为称“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晋以后有一段时间,古人把馒头也称作“饼”。唐以后,馒头的形状变小。宋时馒头成为读书人经常食用的点心后,就不再是人头形状了。
唐宋后,馒头也有无馅者,无论有馅无馅,馒头一直担负着祭供任务。一直到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了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也有称作“大包子”的。
馒头之称谓,今天仍很混乱。如北方之无馅者,有称作“馍”、“卷子”,也有称作“包子”的。南方之有馅者,也有称作“面兜子”、“汤包”的。
是谁最早提倡“四菜一汤”的?
“四菜一汤”顾名思义:一餐四样菜一碗汤,“四菜一汤”由来已久,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首倡。
公元1368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遇上天灾,各地粮食歉收,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可一些达官贵人却穷奢极欲,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出身贫苦、讨过饭的朱元璋,对此非常恼火,决心予以整治。一天,适逢皇后的生日庆典,朱元璋趁众位大臣前来贺寿之机,有意摆出粗菜淡饭宴客,以此警醒文武百官。当十多桌席位的人坐齐以后,太祖便令宫女上菜。
第一道菜是炒萝卜,萝卜,百味药也,民谚有“萝卜上市,药铺关门”之说。第二道菜是炒韭菜,韭菜生命力旺盛,四季常青,象征国家长治久安。再则是两大碗青菜,以此喻意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最后一道极普通的葱花豆腐汤。宴后朱元璋当众宣布:“今后众卿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这次皇后的寿筵席即是榜样,谁若违犯,严惩不贷。”
从此“四菜一汤”的规矩便从宫内传到民间。
春卷是怎么来的?
春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北方人也称为“春饼”。
据传在东晋时代就有,那时***盘”。当时人们每到立春这一天,就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称“春盘”。那时不仅立春这一天食用,春游时人们也带上“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