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3分钟搞定对方
2412200000018

第18章 在低头中夺取主动权:3分钟搞定对方,你必须有柔韧性(3)

莉娜在一家企业的公关部任职。她工作积极努力,但令人苦恼的是,积极的工作态度却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同是一个部门的两个女孩总是对她有意见,有意见当面说还罢,可恼的是同事根本不直面来说,而是在背后打她的小报告,说她的坏话。有的说莉娜工作积极是在老板面前卖乖,想借此升职;有的说莉娜这么拼命,最终目的是想当公司的“老板娘”;还有的居然能详细地道出莉娜跟公司的老总约会的“一箩筐私情”。

莉娜在不同的场合都听到过她们的议论。刚开始的时候,她并不以为意,认为过段时间大家自然地就不再议论了。但没有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她们的议论更加变本加厉了,而且胆子也越来越大,有时被莉娜当面听到,也照说不误。

这样的事情让莉娜很是苦恼,曾想过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但最终还是没那样做。到现在,莉娜还活在小报告的阴影中不能自拔。

如果处在莉娜的位置,你会怎么处理呢?是任凭它传播还是想办法制止?对大部分人来说,听到关于自己的流言,心中都会极为愤慨,有些人甚至径直去找“肇事者”大吵一架而后快。可这样处理的结果通常是两败俱伤,更是会闹得沸沸扬扬。

面对流言,首先不宜烦恼,更不要暴怒,而应开心才是。要知道,已知的谣言总比那些未知的谣言好对付,这至少证明你还很有重量,存在制造谣言的价值,被抬举成议论的中心还能颇有嚼头。

现代社会中的现代组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错综复杂,彼此的利益争斗达到了一种近乎可怕的程度,每个人都在其中。要想完全脱身,置身于一切流言之外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几乎很少有人能一生都不曾被人造谣中伤过,但我们必须明白,嘴长在别人脸上,但耳朵在自己身上,完全有可能让它去少听少传,喜欢的就听一点,不喜欢听的就应当发挥耳朵的作用,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或者练得近乎刀枪不入,谁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我看你怎么演戏,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来处理这些流言蜚语。当然,要做到这一步,需要有相当大的智慧和肚量。

有的人善于制造流言蜚语,发起事端,攻击他人,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复仇心理,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对被伤害的一方,则给学习、生活带来阻力和灾难,严重的还会发生悲剧。流言止于智者,要从容面对和平息那些空穴来风的流言,有几个方法可供参考。

要善于克制自己。当听到有关自己的流言蜚语时,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系列强烈的情绪反应,打破原来的心理平衡。因此,要尽量避免在这时马上采取行动。你应该等心里的风暴过去以后,再作下一步打算。面对流言蜚语的传播者,如果你一时说不清真相,不妨先回避一下。要知道,不加理会的流言蜚语很快就会平息。

疏泄由于流言蜚语引起的消极情绪。疏泄消极情绪有两类方式:一类是听其自然,一类是自我控制。听其自然的方式包括用眼泪来流泄,或独自在心里进行对话,以求得疏导。自我控制的方式是运用自制力把消极情绪转移掉,如听音乐、看滑稽戏、看电影、郊游、画画等。通过这些活动,能使心理平衡得到恢复。

不要到处向别人表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这样做等于自己在扩散自己的流言蜚语。当你被误解时,在还未向对方进行澄清之前,最好找一个或几个你最信任的人,讲明事情的真相,共同分析造成误解的原因,然后再找出消除误解的办法。

要进行自我检查,消除易被他人成为攻击对象的隐患。一般说来,当你提升到某一重要位置时,当你一夜之间成为名流时,当你触犯了某些人的根本利益时,你都可能成为流言蜚语攻击的“靶子”。对此,既要有思想上的准备,沉着应付从暗处飘出的流言蜚语,又要格外谨慎,搞好人际关系。

要学会容忍。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流言蜚语,要采取容忍的态度,不理不睬。容忍为澄清事实真相提供了时间和机会,容忍的效果往往超过力量与愤懑,超过了感情用事。而且,别人说累了,说厌了,口干舌躁,自讨没趣,自然会闭嘴。

总之,要化解流言蜚语,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身正不怕影子斜,时间会证明一切的。很多时候,流言有粘连性,你不理会还好些,你一理会,它也就有了“真正的主人”。不仅消止不了,反倒更“说明问题”。处在被流言蜚语击中的位置,有些人就不自觉地揽言己身,觉得人们不管谈论什么事情,都和自己有关,让自己疑神疑鬼,心神不安。其实,处理这样的问题很简单,流言确如一只好斗的公鸡,只要你蔑视它,不和它硬斗,心里压根不给流言蜚语留有位置,慢慢地,它就没有劲头了。

向竞争对手学习,是气度也是策略

面对竞争对手,你是学习、称赞他,还是贬低他?其实,竞争对手是我们最好的学习者,学习对手的长处,总结对手的成功经验,吸取对手的教训,避免重犯对手犯过的错误,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善于向竞争对手学习,可以说是一个人的一大长处,也是其成功的关键。美国斯图·伦纳德奶制品商店的经理斯图·伦纳德培训教育中层干部,使他们成为零售业务和竞争分析方面的专家。他们能在行业内成为胜者的方法很独特,其做法就是访问竞争对手。

他经常挑选一个与自己商店的经营有相似之处的竞争对手作为访问对象。去访问时,不管是远是近,即使是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他也会带上15个下属一同前往。

为此,他还专门设计了定员15人的面包车。当这些下属随着中层干部出发时,就意味着他们参加了一个“主意俱乐部”,将接受斯图·伦纳德对他们的挑战:谁能第一个从竞争对手的经营管理中受到启发,提出对本公司有用的新思想?能不能保证自己至少提出一条新建议?

斯图·伦纳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每个访问者都至少能找到一处竞争者比斯图·伦纳德商店干得好的地方。

斯图·伦纳德说:“我们应当尽量找出一件竞争对手比我们干得好的事,并且从内心到口头去称赞他,很可能那只是一些小事,但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学习竞争对手,进而赶超竞争对手,是一门必修课。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中,吸取竞争对手的成功经验,加以移植、改良或创新,就能使自己不断壮大,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

山姆·威顿是1991年的世界首富,当时他的资产高达250亿美金,他是靠什么起家的呢?很简单开食杂店。他把食杂店变成连锁商场,后来成为全美的零售业巨头,叫“威名百货”。

他开第一家商店的时候,虽然只是一家小食杂店,可却树立了成为行业中的最顶尖的人生目标。他知道,一旦达到这个目标,所有的财富都会涌向他。

他每天做什么呢?他不但每天早晨四点半起来工作,督促他店里的员工提供最好的服务,而且有空就跑到他的竞争对手的商店里,不断研究竞争对手。

因为他的目标是要成为行业中的最顶尖,所以他必须确保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经营策略都比对手好,因此,他不断到他的竞争对手的商店里面去看,对手对产品的定价是不是比自己便宜?对方的货摆放得是不是比自己美观?对方的服务是不是比自己优良?他不断地看他的对手做对了哪些事情,哪里做得比较好以及做错了哪些事情。他不仅吸取对手的经验教训,而且每当发现竞争对手比他做得好的时候,他就立刻想出一个办法,力争在那方面超越他的竞争对手。在他不断这样做的过程中,他的店自然变成了全美最完美的商店,然后成为零售业的王国。

当竞争对手在产品的品牌、质量、营销、公关、企业文化等方面优于本企业的时候,你就要研究对方为什么能做到这些,其中必有高招。把这些招数弄清楚,这就是学习。在这些招数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再加上自己的招数,这就是创新——企业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中不断前进、成长、壮大的。所以说,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而没有向竞争对手学习,就根本谈不上去竞争。

深入了解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知己知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世界著名大公司都非常注意竞争对手的产品,注意分析对手的优缺点,发现对方的优点就及时学习,以补己之短。

戴尔公司能够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而立于不败之地,就是因为戴尔非常善于向竞争对手学习,非常重视对竞争对手的信息分析。

戴尔公司的销售部门常会在办公室里摆几张非常漂亮的桌子,桌子上分别摆放着IBM、联想、惠普等品牌的计算机。销售人员随时可以将计算机打开,看看这些竞争对手是怎么做的。并且,桌子上都有一个小牌子,写着:“他们都具有什么特性?他们的优势在哪里?我们能学习到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就是要在了解自己产品特性的同时,更为详尽、透彻地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特征,有针对性地引导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