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大唐西域记
241400000027

第27章 (二十三国) (2)

第十一卷(二十三国) (2)

那罗稽罗洲西浮海数千里。孤岛东崖有石佛像。高百余尺。东面坐。以月爱珠为肉髻。月将回照水即悬流。滂霈崖岭临注溪壑。时有商侣遭风飘浪。随波泛滥遂至孤岛。海咸不可以饮。渴乏者久之。是时月十五日也。像顶流水众皆获济。以为至诚所感灵圣拯之。于即留停遂经数日。每月隐高岩其水不流。时商主曰。未必为济我曹而流水也。尝闻月爱珠月光照即水流注耳。将非佛像顶上有此宝耶。遂登崖而视之。乃以月爱殊为像肉髻当见其人说其始末。

国西浮海数千里至大宝洲。无人居止唯神栖宅。静夜遥望光烛山水。商人往之者多矣。咸无所得。自达罗毘荼国北入林野中。历孤城过小邑。凶人结党作害羁旅。行二千余里至荼建那补罗国(南印度境)。

荼建那补罗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土地膏腴稼穑滋盛。气序温暑风俗躁烈。形貌黧黑情性犷暴。好学业尚德艺。伽蓝百余所。僧徒万余人。大小二乘兼功综习。天祠数百异道杂居。

王宫城侧有大伽蓝。僧徒三百余人。寔唯彦也。其伽蓝大精舍。高百余尺。中有一切义成太子宝冠。高减二尺。饰以宝珍盛以宝函。每至斋日出置高座。香花供养时放光明。

城侧大伽蓝中有精舍。高五十余尺。中有刻檀慈氏菩萨像。高十余尺。或至斋日神光照烛。是闻二百亿罗汉之所造也。

城北不远有多罗树林。周三十余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莫不采用。林中有窣堵波。是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其侧则有闻二百亿罗汉遗身舍利窣堵波也。

城东不远有窣堵波。基已倾陷。余高三丈。闻诸先志曰。此中有如来舍利。或至斋日时烛灵光。在昔如来于此说法。现神通力度诸群生。

城西南不远有窣堵波。高百余尺。无忧王之所建也。是闻二百亿罗汉。于此现大神通化度众生。傍有伽蓝。唯余基趾。是彼罗汉之所建也。从此西北入大林野。猛兽暴害群盗凶残。行二千四五百里至摩诃刺侘国(南印度境)。

摩诃刺侘国。周六千余至。国大都城西临大河。周三十余里。土地沃壤稼穑殷盛。气序温暑风俗淳质。其形伟大其性傲逸。有恩必报有怨必复。人或陵辱殉命以雠。窘急投分忘身以济。将复怨也必先告之。各被坚甲然后争锋。临阵逐北不杀已降。兵将失利无所刑罚。赐之女服感激自死。国养勇士有数百人。每将决战饮酒酣醉。一人摧锋万夫挫锐。遇人肆害国刑不加。每出游行击鼓前导。复饲暴象凡数百头。将欲阵战亦先饮酒。群驰蹈践前无坚敌。其王恃此人象轻陵邻国。王剎帝利种也。名补罗稽舍。谋猷弘远仁慈广被。臣下事之尽其忠矣。今戒日大王东征西伐远宾迩肃。唯此国人独不臣伏。屡率五印度甲兵。及募召诸国烈将。躬往讨伐犹未克胜。其兵也如此。其俗也如彼。人知好学邪正兼崇。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综习。天祠百数。异道甚多。

大城内外五窣堵波。并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无忧王建也。自余石砖诸窣堵波。其数甚多难用备举。

城南不远有故伽蓝。中有观自在菩萨石像。灵鉴潜被愿求多果。

国东境有大山。迭岭连障重峦绝巘。爰有伽蓝基于幽谷。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阁层台背岩而壑。阿折罗(唐言所行)阿罗汉所建。罗汉西印度人也。其母既终观生何趣。见于此国受女人身。罗汉遂来至此。将欲导化。随机摄受。入里乞食。至母生家。女子持食来施。乳便流汁。亲属既见以为不祥。罗汉说本因缘。女子便证圣果。罗汉。感生育之恩怀业缘之致。将酬厚德建此伽蓝。

伽蓝大精舍。高百余尺。中有石佛像。高七十余尺。上有石盖七重。虚悬无缀。盖间相去各三尺余。闻诸先志曰。斯乃罗汉愿力之所持也。或曰。神通之力。或曰。药术之功。考厥实录未详其致。精舍四周雕镂石壁。作如来在昔修菩萨行诸因地事。证圣果之祯祥。入寂灭之灵应。巨细无遗备尽镌镂。伽蓝门外。南北左右。各一石象。闻之土俗曰。此象时大声吼。地为震动。昔陈那菩萨多止此伽蓝。自此西行千余里。渡耐秣陀阿至跋禄羯呫(昌叶反)婆国(南印度境)。

跋禄羯呫婆国。周二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土地咸卤草木稀疏。煮海为盐利海为业。气序暑热回风飙起。土俗浇薄人性诡诈。不知学艺邪正兼信。伽蓝十余所。僧徒三百余人。习学大乘上坐部法。天祠十余所。异道杂居。从此西北行二千余里至摩腊婆国(即南罗国南印度境)。

摩腊婆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据莫酰河东南。土地膏腴稼穑殷盛。草木荣茂花果繁实。特宜宿麦多食饼□。人性善顺大抵聪敏。言辞雅亮学艺优深。五印度境两国重学。西南摩腊婆国。东北摩揭陀国。贵德尚仁明敏强学。而此国也邪正杂信。伽蓝数百所。僧徒二万余人。习学小乘正量部法天祠数百。异道寔众。多是涂灰之侣也。国志曰。六十年前王号尸罗阿迭多(唐言戒日)机慧高明才学赡敏。爱育四生敬崇三宝。始自诞灵洎乎没齿。貌无瞋色手不害生。象马饮水漉而后饲。恐伤水性也。其仁慈如此。在位五十余年。野兽狎人。举国黎庶咸不杀害。居宫之侧建立精舍。穷诸工巧备尽庄严。中作七佛世尊之像。每岁恒设无遮大会。招集四方僧徒。修施四事供养。或以三衣道具。或以七宝珍奇。奕世相承美业无替。

大城西北二十余里至婆罗门邑。傍有陷坑。秋夏淫滞弥淹旬日。虽纳众流而无积水。其傍又建小窣堵波。闻诸先志曰。昔者大慢婆罗门生身陷入地狱之处。昔此邑中有婆罗门。生知博物学冠时彦。内外典籍究极幽微。历数玄文若视诸掌。风范清高令问遐被。王甚珍敬国人宗重。门人千数味道钦风。每而言曰。吾为世出述圣导凡。先贤后哲无与我比。彼大自在天婆薮天那罗延天佛世尊者。人皆风靡祖述其道。莫不图形竞修祇敬。我今德踰于彼名擅于时。不有所异其何以显。遂用赤栴檀刻作大自在天婆薮天那罗延天佛世尊等像。为座四足。凡有所至负以自随。其慢傲也如此。时西印度有苾刍跋陀罗缕支(唐言贤爱)妙极因明深穷异论。道风淳粹戒香郁烈。少欲知足无求于物。闻而叹曰。惜哉。时无人矣。令彼愚夫敢行凶德。

于是荷锡远游来至此国。以其宿心具白于王。王见弊服心未之敬。然高其志强为之礼。遂设论座。告婆罗门曰。婆罗门闻而笑曰。彼何人斯敢怀此志。命其徒属来就论场。数百千众前后侍听。贤爱服弊故衣敷草而坐。彼婆罗门踞所持座。非斥正法敷述邪宗。苾刍清辩若流循环往复。婆罗门久而谢屈。王乃谓曰。久滥虚名罔上惑众。先典有记论负当戮。欲以炉铁令其坐上。婆罗门窘迫乃归命求救。贤爱愍之。乃请王曰。大王。仁礼远洽颂声载途。当布慈育勿行残酷。恕其不逮唯所去就。王令乘驴巡告城邑。婆罗门耻其戮辱发愤欧血。苾刍闻已往慰之曰尔学苞内外声闻遐迩荣辱之事进退当明。夫名者何实乎。婆罗门愤恚深詈苾刍。谤毁大乘。轻蔑先圣。言声未静。地便拆裂生身坠陷。遗迹斯在。自此西南入海交西北行二千四五百里至阿咤厘国(南印度境)。

阿咤厘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居人殷盛珍宝盈积。稼穑虽备兴贩为业。土地沙卤花果稀少。出胡椒树。树叶若蜀椒也。出熏陆香树。树叶若棠梨也。气序热多风埃。人性浇薄贵财贱德。文字语言仪形法则大同摩腊婆国多不信福。纵有信者宗事天神。祠馆十余所。异道杂居。从摩腊婆国西北行三日至契咤国(南印度境)。

契咤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人户殷盛家室富饶。无大君长役属摩腊婆国。风土物产遂同其俗。伽蓝十余所。僧徒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习学。天祠数十。外道众多。从此北行千余里至伐腊毘国(即比罗罗国。南印度境)。

伐腊毘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土地所产气序所宜。风俗人性同摩腊婆国。居人殷盛家室富饶。积财百亿者。乃有百余室矣。远方奇货多聚其国。伽蓝百余所。僧徒六千余人。多学小乘正量部法。天祠数百。异道寔多。如来在世屡游此国。故无忧王于佛所止。皆树旌表建窣堵波。过去三佛坐及经行说法之处遗迹相间。今王剎帝利种也。即昔摩腊婆国尸罗阿迭多王之侄。今羯若鞠阇国尸罗阿迭多王之子。婿号杜鲁婆跋咤(唐言常叡)情性躁急智谋浅近。然而淳信三宝。岁设大会七日。以殊珍上味供养僧众。三衣医药之价。七宝奇贵之珍。既以总施倍价酬赎。贵德尚贤遵道重学。远方高僧特加礼敬。去城不远有大伽蓝。阿折罗阿罗汉之所建立。德慧坚慧菩萨之所游止。于中制论并盛流布。自此西北行七百余里至阿难陀补罗国(西印度境)。

阿难陀补罗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人户殷盛家室富饶。无大君长役属摩腊婆国。土宜气序。文字法则遂亦同焉。伽蓝十余所。僧徒减千人。习学小乘正量部法。天祠数十。异道杂居。从伐腊毘国西行五百余里至苏刺佗国(西印度境)。

苏刺佗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西据莫酰河。居人殷盛家产富饶。役属伐腊毘国。地土咸卤花果希少。寒暑虽均风飘不静。土俗浇薄。人性轻躁。不好学艺邪正兼信。伽蓝五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多学大乘上座部法。天祠百余所。异道杂居。国当西海之路。人皆资海之利。兴贩为业贸迁有无。去城不远有郁鄯多山。顶有伽蓝。房宇廊庑多疏崖岭。林树郁茂泉流交境。圣贤之所游止灵仙之所集往。从伐腊毘国北行千八百余里至瞿折罗国(西印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