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的证据之一,当时奥斯曼帝国内政部长帕夏给迪亚巴克尔省长发的一份电报经常被引用。电报说:“得知最近一段时间来,你省不加区分地对亚美尼亚和其他所有基督教徒实施大屠杀计划。情报表明,在马尔丁已经有700名亚美尼亚人和其他基督教徒在夜间被带出城外后,像羊一样遭到割喉杀害,估计目前已经有2000人死于这场屠杀。如果不迅速加以阻止,恐怕会扩大到其他地方。因此我命令:马上停止这种可能对公众舆论产生坏影响、并可能威胁到所有基督教徒生命的行为!”
联合国、欧洲议会、比利时、法国、希腊和俄罗斯均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并把它定性为“违反人性的罪行”。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丑陋的伤疤之一。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
1994年4月6日,卢旺达总统、胡图族人哈比亚利马纳的座机在基加利上空被导弹击落,机上人员全部遇难。该事件立即在卢全国范围内引发了胡图族人针对图西族人的血腥报复。
7日,由胡图族士兵组成的总统卫队杀害了卢旺达女总理、图西族人乌维林吉伊姆扎纳和3名部长。屠杀从吉佳利开始扩散到全国每个角落,从4月6日到7月初的100天,先后约有80万至100万人被杀,其中绝大部分为图西族人,也包括一些同情图西族的胡图族人。卢旺达全国1/8的人口消失,另外还有200万人流离失所。
7月,卢旺达爱国前线RPF与邻国乌干达的军队反攻进入卢旺达首都吉佳利,击败了胡图人政府。200万胡图人中由于害怕遭到图西人报复,逃到邻国布隆迪、坦桑尼亚、乌干达、和扎伊尔(现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数千人由于霍乱和痢疾死于难民营。
飞机失事是导致种族屠杀的直接原因,但究其内部原因则是卢旺达胡图族与图西族两部族长期以来矛盾冲突的直接碰撞。20世纪60年代以前,仅占人口10%~15%的图西族在卢旺达占据统治地位,88%的政府官员都是图西族人,并拥有绝大部分可耕地。1959年,卢旺达南部的胡图族农民开始反抗图西族贵族的统治并掌权,把土地重新分配给无地的人,许多图西族贵族逃到了邻近国家。1962年卢旺达宣布独立后,图西族和胡图族多次发生冲突,战事持续不断。
地处非洲中部、有“千丘之国”之称的卢旺达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1992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47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1994年的内战和种族屠杀给卢旺达带来了巨大灾难,使这个原本贫困的国家雪上加霜,大批劳动力丧失,国家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大屠杀还使这个国家的人口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14岁以下的儿童约占总人口的40%,许多妇女成为寡妇,至今仍有大量逃亡邻国的胡图族极端主义分子渗入邻近国家,给这些国家的安定带来负面影响。
2004年2月13日,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在非洲互查机制首届论坛上宣布,2004年4月卢旺达全国上下将举行卢旺达大屠杀10周年纪念活动。3月26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卢旺达大屠杀1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讲话,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防止卢旺达大屠杀事件重演。他希望各国人民响应卢旺达政府的提议,在每年的4月7日中午12时默哀1分钟,以反思过去,警示未来。联合国大会于2003年12月23日宣布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 。1994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设立了联合国卢旺达战犯法庭,审判犯有大屠杀罪的嫌疑犯。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战争,从1914年8月至1918年11月,共持续了四年之久。这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人类在这次战争中经历了一场灵与血的考验。
这次战争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这次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一些土地,结果意大利也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
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西线最为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其中索姆河战役最著名,双方的伤亡史无前例。
1916年6月24日,英法联军对德军开始了猛烈的炮轰,6天中,德军阵地共承受了150万发炮弹。1916年7月1日清晨,英军吹响了进攻的号角,无数士兵爬出堑壕,向无人区勇敢地冲去。英军认为,他们对德军连续7天的狂轰乱炸,一定扫平了所有的障碍,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德军在索姆河的防御工事仍然是固若金汤。
当英军向无人区勇敢地冲去时,隐藏在防御工事后面的德军架起了马克沁机枪,展开了大屠杀。在机枪的扫射下,英军遭到了重创,第一天伤亡就达到了6万多人,这是西线战场最血腥的一天,也是英军战争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天。
很快,德军意识到联军在索姆河发动的进攻规模是空前的,其目的决不只是牵制凡尔登方向的德军,如果掉以轻心,就会造成整个战线的崩溃。因此,德军迅速抽调兵力,把索姆河方向的部队增加到了40个师。但联军并未放弃进攻的意图,他们打算用一种新式武器来加快战役的进程。
一战开始后不久,英国的斯文顿上校设计了一种“机枪克服器”,并取名为坦克。斯文顿要求英国政府生产坦克,但是英国的一些官员却认为坦克是机械化的玩具,而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则认为坦克将对一战和今后的战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丘吉尔挪用海军军费生产了坦克这种陆军装备。1915年8月,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在英国诞生。
1916年8月,英国共生产了49辆马克Ⅰ型坦克,这些都是丘吉尔私自挪用海军军费建造的。此时,英军在索姆河的损失已经到了不可估量的地步。英军前线司令黑格在得知坦克这一秘密武器后,力排众议,命令坦克参加战斗。
1916年9月15日清晨,18辆坦克出现在了战场上,德军士兵们望着这些从未见过的“钢铁怪物”惊呆了。“怪物”在泥泞的弹坑间如履平地,压倒了曾经阻挡过无数步兵的铁丝网,越过了堑壕,将德军的工事碾压得支离破碎,还用机枪和火炮猛烈射击,打得德军尸横遍野。这一天,英国以21个步兵师的兵力,在18辆坦克的支援下,在10公里宽的地面上分散攻击,5个小时内向前推进了5公里,这个战果以往是要耗费几千枚炮弹,牺牲几万人才能取得。
坦克的参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不能帮助英军彻底突破德军的防线。1916年11月中旬,交战双方都衰弱得无以为继,持续四个月的索姆河战役黯然收场。英军损失了42万人,法国损失了20多万人,德军的损失更达到了65万人。
索姆河战役结束后,1916年英法联军在西线共损失了120万人,德军损失了80万人。战争越来越充分地暴露了它嗜血的本性。
战争又持续了两年,直到1918年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是20世纪初一场人类的浩劫。大战使各国人民遭受了空前的灾难,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共计7340余万人,直接参战部队2900多万人,死于战场的约1000多万人,受伤的约2000万人,受战祸波及的人口在13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75%,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远大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场浩劫。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三个***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达5120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战火燃及欧、亚、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扩展到40个国家的国土,有五六十个国家参战,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在抗击德意日***的战争中,中国坚持了8年,英国6年,苏联4年2个月,美国3年9个月。
全世界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二战期间,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 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双方动员军事力量约9000万,其中苏联2200万,美国1500万,英国1200万,轴心国德意日3000万。中国共有4.5亿人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其中美国伤亡100余万,英国伤亡120余万,苏联伤亡约3000万,中国伤亡3500万。此次大战中的死亡者达5500万,是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苏联死亡2700万,法国死亡58万,英国死亡36万,美国死亡30万,波兰死亡600万人,德国也约有600万人死亡(其中400万军人),死亡者中有一半是无辜的平民,其中包括600万犹太人和50万吉普赛人。
二战期间直接军费开支约11170亿美元(中日军费开支自1937年算起),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40000亿美元。数不清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毁于一旦。
仅在欧洲,战争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就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旷日持久,消耗巨大,战争中部署的人力和物力之多,是以前历次战争都无法比拟的。战争的胜利,依赖于雄厚的物质基础。同盟国之所以取得最终胜利,除战争的正义性之外,拥有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一个重要原因。
而轴心国进行的是侵略战争,失道寡助,资源不足,故难逃失败的命运。这次战争是两大联盟之间的生死斗争,同盟国之间的战略协同较好,特别是中、苏、美、英等国的首脑在战争期间多次会晤,对加强各盟国在对敌作战中的协同起了很大作用。而轴心国却是相互掣肘,这也是他们必然失败的原因之一。这次战争是在几个战场同时展开的,苏、美、英三国在战争中坚持先德后日、先欧后亚方针,较好地处理了两线作战问题;而德国则是在西欧战事未结束时就匆忙向苏联发起进攻,日本也是在身陷中国战场不能自拔的情况下,冒险发动太平洋战争,结果陷入腹背受敌,两面挨打的困境。
这次战争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装备,如喷气式战斗机、火箭炮、V-1飞弹、V-2弹道火箭、原子弹及雷达等,对作战进程以及战后的军事学术发展和部队编制都有较大影响。
罗马毁灭迦太基
迦太基是位于今北非突尼斯北部、地中海南岸的强大奴隶制国家(公元前7世纪),都城是迦太基城(今突尼斯城)。公元前3世纪60年代后,迦太基与罗马进行了3次“布匿战争”,于公元前147年灭亡,灭亡之后,迦太基遭到了悲惨的毁灭。
故事是由当时的统治者北非努米底亚国王马西尼萨(公元前238—前148)引起的。他统治了努米底亚60年,把游牧社会改组为定居的农村社会,建造了雄伟的宫殿和金字塔,功绩显赫。马西尼萨看到迦太基国势衰微,又受罗马制约,就改善和罗马的关系,同时一再侵略和占据迦太基的领土,还控制了通往迦太基首都的所有陆上通路。迦太基因受条约束缚,非经罗马同意不得宣战,只得向罗马求援。可罗马事先就和马西尼萨沆瀣一气,阻止迦太基出战。迦太基只得忍气吞声,任人宰割。直到公元前151年付清欠罗马的赔款后,才正式向努米底亚宣战。1年后,罗马也向迦太基宣战。
迦太基虽然人口众多、商业繁荣,但只拥有一支小小的陆军,没有雇佣兵,没有同盟国,也没有进行一次大战的准备,在罗马军队兵临城下之际,邻城乌提卡投降,而马西尼萨又封锁了其对内陆的全部通路,迦太基急忙组成一个特使团赶往罗马求和。元老院提出,如果迦太基交出300名最高贵家庭的小孩,给罗马作为人质,并且遵守罗马执政官的任何命令,就可以保全自由和领土完整。迦太基人怀着悲哀的心情交出了他们的孩子,那种生离死别的情景有多悲惨啊!有的人竟跳入水中,目的就是为了看自己孩子最后一眼。罗马执政官把人质送往罗马后,却率领浩大的军队渡海来到乌提卡。他们要求迦太基把剩下的木船、所有机械和武器一齐交出,还要交付数量惊人的米粮。在这些苛刻的条件履行后,罗马人得寸进尺,要求迦太基人退出城外10里居住,而城市则彻底烧毁。迦太基特使当即俯伏在地,以头触地,愿以自己的生命为人民请罪,但一切都不能扭转元老院的贪欲。
迦太基人听到这个最后的要求,全都疯了。那些交出孩子的父母们,因过度悲伤而发狂。他们杀死了劝他们交出孩子的迦太基的领袖们,那几个刚刚回来的特使,被愤怒的人们拖着游街。他们把城内能找到的所有罗马人统统杀死,但很明显,他们没有武器和战船。强烈的愤怒使他们终于坚强了起来。迦太基元老院对罗马宣战,召集所有成年人,不分男女、不分自由人和奴隶,组建一支新军。他们拆毁公共建筑以提取金属和木材;熔化了珍爱的神像来铸剑;剪下女人美丽的长发用来做绳子。这个被围的城市在2个月内,制造了8000个防盾、1.8万把剑、3万支矛、6万个石弩,并在内港建立了一支有120艘船的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