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此情可待成追忆
2416400000021

第21章 山回路转不见君(1)

沈羲遥抱紧了怀里的女子,大雨“噼啪”地打在身上,他们都觉得很冷。凌雪薇经历了这么多惊吓,在之前已经昏了过去,此时身体不停地打着寒战。凌雪薇出来时仅穿了轻薄的睡袍,此时更是耐不住秋日的寒雨。沈羲遥自己也被浇透了衣衫,此时也是一阵阵寒意涌上。但他已顾不得自己,脚下一跛一跛地找着人家,怀里的躯体越来越热,看起来是发起烧来了。

沈羲遥知道凌雪薇的伤势未好,经不得颠簸与惊吓。此时该是凶险起来。只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找个人家,把凌雪薇安顿下来。算日子凌相明日该能到达,他也要赶回京城,毕竟,此行慎密,更何况也不能称病连日不上朝。至于那决堤一案,他相信凌相能给他查个水落石出。

夜色浓稠,“哗哗”的大雨更显凄凉。四下里漆黑一片,家家户户该是早已进入梦乡。那客栈的大火引来了一群人,可他已经离开那里远了。

前方一盏细灯如豆,昏黄的光线却让沈羲遥心头一震,如同迷途之人突然看到了家的灯火。他打起精神,快步走上前去。

一户贫困的农家,墙壁斑驳,屋内没有什么摆设,桌椅都是残缺的。一位老妇人在灯下摆弄着织机,面目和蔼,但也满是穷苦人家的沧桑。有人轻叩柴门,那妇人一惊,向外看去。只见一个狼狈的男子怀抱一个女子,浑身滴着水默默站在门外。

“快进屋来。”老妇人连忙招呼那人进来,却没有多想这深更半夜造访的会是什么人。

沈羲遥滴着水走进这间简陋的农舍,那老妇人已拿了干布上前:“快擦擦。”目光落在凌雪薇身上,一惊:“快抱到那边床上。这闺女病了吧。”

沈羲遥点点头,他已疲惫不堪,将凌雪薇小心放在床上,又盖好被子之后,才缓缓坐在桌前,端起老妇人递来的一杯水,一饮而尽。

“大娘,”他的声音已经沙哑,四下环顾了这间屋子,目光落在了面前饱经沧桑的脸上:“只您一人在家么?”

那老妇人坐在沈羲遥对面,又加满了水,点点头:“我家老头子和儿子去给张老爷做工,现在要秋收了,忙着,就住在张老爷家里。”说完笑笑。

“这么晚您还不睡么?”沈羲遥掩饰不住好奇。

“织点粗布,他们这一趟活回来,那衣裳肯定得换了。”说着看看床上的凌雪薇道:“家里刚还有副驱寒退热的药,我已经煎上了,等下给闺女喝了,应该能好些。明个一早我再去找郎中。”

沈羲遥点点头:“有劳了。”

“你们是?”那老妇人这才想起来。

沈羲遥凄凉一笑:“她是我发妻。本打算进京做点买卖的,不想路上遇到水患,货物全没了,她又染了风寒。这场大雨病势严重起来,这才不得已叨扰您。”

“不妨事,好好在这休息便是。”老妇人看看沈羲遥疲倦的神色道:“隔壁还有一间,是我儿子平日里睡的,你去那边休息休息吧。”

“没事,我想守着她。”沈羲遥疲惫地笑笑,目光落在了凌雪薇身上。

“我去看看药。”老妇人站起身走向厨间。

烛火摇曳,凌雪薇的脸色在灯下更显苍白。沈羲遥坐到床边,将被子为凌雪薇轻轻拉好盖严,又用手捋顺她贴在鬓间的碎发,手指缓缓划过清瘦而绝尘的脸颊,他缓缓俯下身,轻轻吻在了樱唇之上。

清晨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枝叶洒下,一滴晶莹的水滴顺着房檐落下,带了晨曦灿烂的光,落进房前依旧茂密的草丛之中,煞是动人。

凌雪薇睁开眼,几乎失了颜色的破旧的房椽映入眼帘,空气里是清新的味道,夹杂了淡淡的药的苦味,焚香的气味。她转了身,屋内的一切看得清楚起来。

简单残旧的木桌上是一晚还在冒着热气的汤药,窗前一架织机,还缠着疏密有致的粗线,一个不大的半旧五斗柜上供着一尊慈祥的观音像,像前有刚刚点燃的三支香,冒着缕缕细细的轻烟。一幅宁静和谐的气氛。

门“吱呀”一声推开,一个老妇人带了略微焦急的步子走了进来,看见凌雪薇醒了,“哎呀”一声上前:“姑娘可醒了。”

“大婶??这里是??”凌雪薇四下看着,还没有完全回忆起前夜发生的事情。

老妇人没有直接回答她的话,只是看着她递来一张纸:“这是你丈夫留下的,你看看。他一早不见了。”

“我??丈夫?”凌雪薇疑惑地接过。纸上的字迹工整,一手不错的行书,但能辨出是以左手书写,刻意隐去了真实的笔迹,只是笔划之下稍显了无力。

凌雪薇静静看完,前夜的事情也完全浮现的脑海之中。她面色逐渐苍白起来,但依旧带了和煦的笑容看着老妇人说道:“我丈夫先去京城找几位朋友帮忙,让我留在这里待好些了再去。”她说着慢慢折起那纸素帛,缓缓低了头。

“你病没好,在我这多留几日。不过这个你收回去,咱们不能要。”老妇人说着递来一块黄澄澄的东西,打眼一看,是锭金子。

“大婶,您收着吧,也算是我们一点心意。”凌雪薇欠欠身,拉了拉身上的粗被,自语道:“是谁呢??”

前夜里那个救她与为难的公子,已经成了她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虽然烈火中看不真切,他蒙了面,她又有些恍惚,但那份气质却是刻骨铭心的。凌雪薇想起夜半她迷迷糊糊被人扶起喝药,桌边似乎是趴着一个男子静静睡在那里。烛火黯淡看不真切,她也几乎失了记忆般。此时朦胧的记起有那么个人,披了一身的憔悴疲惫,还有些须狼狈。但看到那身影,她觉得心头一暖,能安心睡去了。

只是,再次想起那场大火,为了保全她的性命,何郎中、霞儿,都已化做一堆焦骨了吧??

凌雪薇呆呆坐在那里,任凭泪水静静淌下已经憔悴不堪的面庞。

城门外,张德海一看到远远有马蹄踏起的烟尘,必定上前几步望个真切,他内心焦急担忧万分。按沈羲遥前日走时的说法,今晨必定是回来了。他早早守在城门外,备好了马车迎接。毕竟宫里似乎有人察觉皇帝不在。此时已经晌午,来往往的人也多起来。可就是不见那匹汗血宝马,更不见他心中牵挂的那个男子。

就这样一直等着,甚至没有坐下休息片刻,从清晨到晌午,一口水也顾不上喝。旁边一个茶摊的老汉见他一脸忧心,又不住地流汗,好心倒了碗茶汤递上:“这位客官,喝口水,坐在这等也一样。”

张德海回头,见那老汉一脸真诚,笑笑道:“实在是担忧。”看着那茶汤才发现自己真的渴了,接过来一饮而尽,目光又落在远处的官道之上。

那老汉笑笑转身回去,又倒了一碗端来:“慢慢喝,不着急。”

“老人家,你可见过有个骑了匹黑马的男子经过?”张德海问到,生怕是自己一个不留意错过了。

“骑马的客官倒是很多,黑的也多,不知你说的那位什么模样。”

“我家公子??”张德海踟蹰了一下:“相貌俊美非常,见之不忘。”停了一下又道:“那匹马通体俱黑,是难得一见的神驹。若是从这里经过,必定能有印象。”

那位老汉想了想道:“昨日是没有这样的人经过。今日一开城门你我便都出来了,这么久了,也没有看到,想必是还没有回来。再等等。前夜山那边下了雨,肯定不好走,白日翻山得到傍晚了。”

张德海点点头,慢慢喝下了那碗茶汤,不知为何,他觉得苦涩,一种不祥的预感萦绕心头难散,脸色也黯淡下来。

正午时分,凌相一行人到达了玉秋镇。前夜的大火在镇上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悲惨印迹。虽有大雨及时落下,也不过是减缓了火势的蔓延。待到完全扑灭,镇上曾经最大的福来客栈已成一堆焦土。间杂着焦黑的尸骨,触目惊心。

凌相一到玉秋镇,自然是马不停蹄地赶往福来客栈。可是眼前的一切让他震惊而悲痛。从废墟中寻出的尚还能辨得出人形的尸骨中,那一抹未燃尽的明丽颜色在一堆灰黑中份外惹眼,却也那般令人痛彻心扉。还有虽已变形但仍能辨认得出的随身佩带的首饰,印证了那具根本看不清面目的尸身,是属于他最最疼爱的幺女,凌雪薇。

凌相几乎不能自持地瘫软下去,随行的李显慌忙稳住他下滑的身躯,和旁的仆役将他扶到旁边一处台阶上坐下。

“老爷,”仆役的声音也带了悲痛和哽咽:“那真的是小姐么??”

凌相死死盯着那具尸体,艰难地点了点头。

有人端来一碗水:“是您的亲人?”问话的是当地一男子。

凌相指着那具尸身:“我女儿。”说着喝下那碗水,总算是将心神缓了过来。

抬头,问话的男子一脸朴实,在阳光下有着真诚和善的眼睛:“真是可怜,您老还要节哀啊。”

“这位大哥,这是怎么回事?”李显拉住那人,用不可置信的口气问道。

“昨夜烧起来的,原因还不知晓。有人说是客栈里不小心走了水,也有人说曾在天初黑时看到有人在客栈四周鬼鬼祟祟,似乎在堆柴火。这都得等官府来查了。”那男子看着面前一片凄惨摇摇头继续道:“按理说有人蓄意纵火是不可能。这福来客栈的老板一向乐善好施,做的都是良心买卖,没什么仇家,也不至于到这样的地步。”

李显点点头:“可有人逃出来?”

“有几个在厅堂里喝酒的逃出来了,据说客栈里的住客几乎无一幸免。”那人看看四周:“我就住在不远,火烧起来时刚睡下,听见有人大喊,便一起来救火了。没看见什么人出来了。那火烧的真大啊??”他唏嘘着,不再说下去。

李显点点头,眼前男子眼窝下有明显的黑青,想是费力了一夜。

“唉??”凌相重重叹了口气对身边的仆役道:“去把小姐的尸骨收一收,我要带回家去。”又对李显道:“李兄弟,感谢你在船上救了小女一命,可惜小女命里注定了这劫难??”一行清泪顺着凌相霎时间老去的面庞流了下来:“不过这失火一事一定要查,我要给小女一个说法。”说到此,他的目光犀利起来,带了狠劲。

“凌老爷,您要节哀。”李显看着那具尸骨,别开眼去,实在不忍心将那焦黑难辨的可怖尸体与船上那位绝代佳人联系在一起。也许人常说的“红颜薄命”,就是如此罢。

“老爷,那我们何日启程?”仆役问道。

“今天将小姐尸身收拢好,请法师先超度,准备一下,明日启程回京。我要好好为她祈福。”凌相颤巍巍站起身:“李兄弟,这镇上可还有客栈?”

李显摇摇头:“仅此一家。若是凌老爷不嫌弃,在我表婶家住一晚可好?只是十分简陋??”他没有说完,凌相摇摇头:“出门在外,这有何妨。只怕打扰到人家。”

李显笑笑:“这您放心,我表婶家虽穷苦,但人非常好客。只是离这里有点距离。”

凌相点点头:“我先将女儿尸骨安顿在寺庙中再去吧。”

“镇外不远有座小寺,今夜就委屈小姐在那里了。”李显说着与其他仆役前去收拢那具尸身了。

日头偏西的时候,城外大道上人已逐渐稀少起来。茶摊的老板也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准备回家,看看站在道前的那个执着的身影,摇摇头上前。

“这位客官,马上关城门了,你也该回去了。”

“我再等等,我家公子今日一定会回来的。”张德海坚定地说,其实是坚定自己一直不安的内心。

茶摊老板摇摇头,看看还有半刻才关城门,拿出凳子坐下:“那我就陪你等到关门吧。”

风吹起地上的黄土,迷蒙了前方空无一人的道路。

远远一骑烟尘,有人自远方来,张德海一个激灵,似有什么预感般,他确定来人是他在等的人。

城门在身后缓缓关闭,茶摊老板过来拉张德海:“快,关城门了,不然进不去了。”

“来了,来了。”张德海掩不住面上的激动与兴奋,茶摊老板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远远一个黑色的身影疾驰而来,在飘飞的尘土中带了孤寂与超尘。

“先别关,还有人,马上就到。”茶摊老板想起什么似的,连忙走到守城侍卫那里,拦下缓缓关闭的城门:“就通融一下。”

那些守城侍卫与他也算相熟,常常下值了便到这里来买碗茶喝,与老汉唠唠话磕。此时看到了远远那骑身影,互相看了一眼,手上动作慢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