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向明星学习
242100000044

第44章 徐静蕾——勇于创新,每一次绽放都是崭新的2

第十一章2每一种身份都是对生命的探寻

——多一分尝试,就是多体味一种人生

做演员,她拿过百花奖;做导演,她拿过金鸡奖;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徐静蕾书写的博客成为全国最受关注的那一个。她的每一篇文字都有几万到几十万的点击率,并且,她还开始唱歌、出书、开公司。对徐静蕾本人而言,向自我不断地探寻或许是她永远的追求。

2006年1月31日,老徐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了一篇叫做《我是谁》的博文,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有点卖老的说,常常有过了好几辈子的感觉,15岁之前算一辈子,15到19是第二辈子,20到25又是一辈子,然后是26到31……”

正如徐静蕾写的那样,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她经历了很多角色,所以她才感觉自己好像过了几辈子。观众第一次认识徐静蕾,是在赵宝刚导演的电视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中,她扮演女警察。徐静蕾说:“很多人会到电影学院来找演员嘛。我当时就去了赵宝刚的剧组,恰巧他想找一个女警察,恰巧他觉得我身上可能没那么多脂粉气,反而适合演一个真正的警察。”但是在演了几部戏之后,她觉得电视剧变成一个熟练工种,就是拍戏好像越来越不容易走新,因为每天同种戏有很多场。它不像电影可能只拍那么两三场戏,所以她觉得如果一个东西完全变成一个很职业化的工作的话,就没有了创新,于是开始考虑拍电影。

于是她在一年内接了四部电影,并凭借主演的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获得了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在百花奖领奖台上,这个让无数演员激动万分的时刻,徐静蕾却显得十分淡定。因为徐静蕾觉得:“光是演员不能完成我的想法,或者说只能完成我的一部分想法。而拍电影不管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都是导演的自我表达,是他世界观的一个表达和他对很多事情认知的一个表达。所以当我到了27岁的时候,我觉得我想说话。如果光做演员的话,我没有那么多机会去说话。”

2002年,徐静蕾又一次决定改变自己的人生。一向十分有主见的徐静蕾这次接受了一个好朋友的建议。她决定执起导筒,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这一次她夺得了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就是这个奖让徐静蕾惊喜万分,因为这部《我和爸爸》毕竟是徐静蕾的第一部导演作品,能受到专家的肯定自然十分难得。自此,她的称号从“玉女”变成了“才女”。三年后,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徐静蕾书写的博客成为全国最受关注的那一个,她的每一篇文字都有几万到几十万的点击率。并且,她还开始唱歌、出书、开公司,甚至她的书法也被方正做成了输入法。对徐静蕾本人而言,向自我不断地探寻或许是她永远的追求。

徐静蕾就是这样,在不停的尝试、不停的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成功。也许有人说她太顺了,从演员到导演,她从来没有走过弯路,她的成功是靠那张漂亮的脸蛋得来的。其实不然。徐静蕾承认她的成功有一半来自机遇,但是另一半则来自自身的素质。在最初演戏的时候,她甚至被道具师骂过,而也正是这一次的挫折,才让她觉得要改变,不能模式化地做一名演员,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前她觉得自己不美,所以读很多书来丰富自己,然而,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却认为她只是一个花瓶。当她觉得自己书读得比别人多点儿,人人都称呼她为“才女”时,她又迷惑了。扮演的角色,她希望能更多元。导演的作品,她希望每一部都有所不同。“我是谁”这个命题,因为她对自身的不断探求而变得愈加丰富。很早以前,导演王晶曾说过,老徐是一个独具特色、非常耐看的人。在经历了岁月的磨炼之后,她逐步由一个纯粹的演员转变为集表演、编剧、导演、制作于一身的人。

回头再看老徐,的确是个耐看的人。略施粉黛的亲切笑容,让人感觉犹如邻家女孩般亲近,正如老徐说的——现代人都具有漫长的青春期。不同于娱乐圈固有的繁华、艳丽,老徐历来就是个清新、淡雅、内外兼修的人,这种气质源自于一个人的内涵。若不然,又怎会有那么多的人喜爱她,说她是才女呢?喜欢老徐,就像是喜欢一本好看的小说,不一定是世界名著,却有着曲折的故事、丰富的内涵,和永远让人猜不到结局。

小编点评

朋友们,当我们足够的优秀,当我们的积淀到达一个高度,我们是否会想到去挑战新的里程?随遇而安的人是永远无法进步的,这样的人相信也不会很开心,因为他们失去了追求的乐趣。幸福的真谛就是快乐,像徐静蕾说的那样,世界之大,海阔天空,每个领域都各自精彩。不断地为自己增加身份,不断地寻求创新,尽管很累,却累得很充实,累得很快乐。这样的人生,又有谁不羡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