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公务员心理健康与科学调适
2457500000041

第41章 公务员适应力的调适(1)

一节公务员适应不良的心理表现及其原因

心理学范畴的适应概念,包括生理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其中,生理适应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如感官对声、光、味等刺激物的适应。心理适应是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社会适应是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包括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和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适应。

在这里,心理适应是主体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的一种反应。由于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个体每时每刻都存在着适应的问题。适应是人们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个体必备的基本素质。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是长期的,正是主客体之间的不平衡引起矛盾,因此便成为主体发展的动力。社会的进程正是社会变迁的过程,它会带来剧烈的社会变革。由于变化的迅速,常常使人的心理适应面临严峻的挑战。人要适应社会变化,应该对变化持有积极的、灵活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而不视其为问题。能够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的适应构成的种种压力时,公务员群体中的某些人在适应中出现了许多不良的反应,如对工作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对个人及社会生活的不满足等,由此而发生行为和心理上的偏差。从适应的观点看,个人心理是否健康,行为表现是否正常,要视其对所面临的社会文化变迁的适应状况而定。一个心理健康的公务员,也就是一个具有良好适应新环境形势能力的人。

一、适应不良的心理表现

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作节奏的加快,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与巨大的压力感;东西文化的碰撞,多种价值观念的冲突,使一些公务员处于不适应的状态;贫富差距拉大,利益格局调整,造成了部分公务员心理的失衡;人际关系的淡漠,加深了孤独感与失落感;个人对工作目标选择机会的增加,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凡此种种,使部分公务员的内心出现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焦虑和烦躁的增加,由此导致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产生适应不良的问题。具体说来,公务员由于适应不良而导致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孤独与抑郁

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对新环境的难以接受,或是对新环境期望值过高,现实不尽如人意;或是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不能建立人际支持系统;或是工作、生活中受到较大挫折,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这都会使公务员在心理上感到孤独和抑郁。

2.失落和沮丧

由于对学习、工作所定的目标与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现实情况相距太大,或是在前进的道路上遭受了意外的打击与失败,因此情绪一落千丈,—蹶不振。这种情绪只能挫伤自己继续努力的信心。

3.自卑与退缩

由于对自己估计过低,夸大了自身的弱点,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是过于自尊,一且在某一次工作中遭到一点儿挫伤,比如认为某次工作成绩评定结果不如别人,能力不如别人等,就自愧无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胆怯畏惧、停滞不前。

4.恐惧与逃避

害怕在竞争中会遭受失败,担心选择带来的风险,畏惧探索中的困难;做事前思后想,忧心忡忡,不敢给自己提出高一些的目标,不敢超越常规一步,躲避一切可能给工作带来损失的事情,于是选择“安宁”与“稳定”。

5.紧张与焦虑

由于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和工作竞争的加剧,以及对“名”和“利”的过度追逐……因而心理不能放松,时时处于紧张、焦虑之中,导致精力涣散和工作效率下降。

6.愤怒与冲动

由于情绪不稳定,心理承载的负担过重。因此在某种情境下,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情绪容易失控,并马上爆发出来。由冲动发展到丧失理智,事后又常常感到后悔。

7.空虚与怠倦

或是因“雄心大志”受到打击,感到前途无望,目标渺茫;或是对自己太没信心,顾虑工作做不好;或是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太不满意感叹无可奈何;或是自认为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于黯才工作失去兴趣,都觉得“没劲”。工作上感到空虚,精神上感到倦怠,自认为“活得太累”。于是对工作应付了,每天懒懒散散,凑合着打发时光,表面上看起来很“潇洒”,实际上内心很痛苦。

以上各种心理问题,都是公务员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表现,它们使公务员的能力受到抑制,导致工作能力下降,甚至会使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如头痛、脑昏、消化功能紊乱等,损害身心健康。

二、公务员适应不良的原因

1.习惯是影响适应力提高的大敌

传统的观点认为,一个人对所处的环境满意,工作很顺手,感觉很愉快,便是适应良好。但是,用发展和变革的眼光来看,则未必是真的适应,而且很可能会成为自我发展的束缚。因为一个人在一个环境中待久了,或准一个工作岗位上呆的时间太长了,各方面很熟悉,工作起来轻松省力。然而,它常常会形成一套对这个环境和这项工作所固有的思维习惯和心理上的惰性。马斯洛告诫人们:“对于世上一成不变的事物来说,习惯何等有用,但是当要去应付世上一些不断变化和流动着的事物的时候,习惯显然就构成障碍和阻力,它影响我们去适应新的、独特的、从未碰到过的情况。因此,人身上的这种惰性最少努力原则,压抑着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所以,公务员不能满足于那种自我感觉的“适应良好”,而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变革自己的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2.激烈竞争下的价值观的冲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并已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竞争中取胜,需要不断地奋进,否则就会很快落伍;竞争中的失败者若不奋力拼搏,则无转败为胜的可能。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竞争的压力,每个人都可能面对挫折。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住这样的心理负荷。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以群体为本的道德价值观压倒一切,个体只能消极地适应社会和群体。市场经济的确立,唤醒了人们的自我意识和价值意识。人们开始用职、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来处理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但是,在这新旧体制交替之际,又存在着一种把“个体为本”的道德价值观推到极端的倾向,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忽视群体与社会利益。在这一过程中,公务员原有的心理上的稳定结构被打破,道德评价产生错位与失当,价值心理取向在某些人身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二节公务员适应力自我调适的方法

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充满着矛盾与冲突。人们若想顺利地适应变化着的社会,必须具备健全的心理适应能力,才能在社会变革中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健全的心理适应包括:认识个人的社会角色,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认识并面对现实环境,有乐于变迁的心态:重视社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动参与社会,使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学习与表现的机会;发展民主平等的性格,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增进个人的知识与能力,跟上时代的发展。

对于公务员而言,要进行适应力的自我调适,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培养独立性

人在新环境中保持有生存与发展,首先需要具备独立的工作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自理能力、独立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各种矛盾的能力。

工作的自我管理能力看起似老生常谈。但是,只有首先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才是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的前提。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想克服依赖性和惰性,就要从遵守规章制度等开始做起,一点一滴形成良好的习惯。

公务员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在工作实践中的观察、思考、锻炼来取得。有的公务员工作时害怕失败,遇到问题不是躲避,就是依靠能力比自己强的人。久而久之,终究无法独立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实际上,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一定要尝试独立解决,无论结果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得到锻炼——成功可以获得经验,能力自然会随之提高;失败也并不意味全部努力的自费,在这一基础上仔细分析,纠正工作中的某些不足,也是一种成功。只要勇于尝试,勇于实践,每一个公务员都会具备在任何环境下生存和适应的能力。这种“遇见森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能力,使得公务员拥有最为宝贵的自信和勇气。

二、学会接受、正视现实

无论是工作环境的变化,还是个人境遇的变化,人生的烦恼很多时候是来自不能接受现实、正视现实。一名公务员在进入新的环境后,总留恋过去;在遭遇了挫折和失败时,总沉浸在苦涩的回忆中。这实际上是逃避现实心理作祟的结果,这种心理对解决现实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在现实面前选择逃避的态度,其实并不明智。今天客观存在的一切,终究是逃避不了的。著名心理学家卡耐基说:“当我们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后,我们就会节省下精力,创造一个更丰富的新生活。”当公务员适应了新环境后,就可以平心静气地分析,从中找到自己新的成长点,并得到发展。“过去”只是回忆,“现在”则意味着行动。只有选择了在现实中行动,公务员才会体会到“今天”所带来的充实、欢乐和幸福。

三、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

当人没有目标时,会感到迷茫和空虚;当人的目标过低时,又缺乏一种动力;当人的目标过高时,又因为达不到而失望。很多时候,适应的困难都来自于工作目标确定不当。目标是人活动所追求的结果,是目的的所在,是自觉行动的前提。公务员希望自己能够在工作中获得发展,就必须为自己确立一个合乎实际的目标。为此首先应当根据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己发展的需要,确定一个远大目标,它是人生要达到的主要理想。同时,还要制定一个为实现远大目标而设立的近期目标,即短期内要做的事。远大目标要靠一个个近期目标的完成去实现。如果只有远大目标,没有近期目标,公务员对工作的理想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时间一久,就会迷失方向,丧失信心。如果只有近期规划,没有远大目标,公务员就不能保持一种持久的动力。目标的确立,应当从公务员自身的实际和客观的实际情况出发,比如自己的个性特点、能力以及客观环境所提供的条件等,盲目地追随别人或社会时尚,不但不会获得成功,还会影响心理的平衡。因此,公务员还应该随时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及时对自己的目标做出调整,以免因为目标脱离实际而无法实现。只要公务员能确立一个合适的目标,就会有行动的方向和动力,在工作中就会充满自信和活力。

四、采取积极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