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2459600000065

第65章 旁论杂说(17)

从蒲松龄所写的”冬虫夏草诗”谈冬虫夏草

读者从本书上述的文字可以了解,蒲松龄不仅是清代文学巨匠,还是精于中医的名医,对各种中医药知识都非常了解。在做塾师的时候,他就经常为老百姓们治病。

作为一个对中医药很有研究的人,自然要对各种各样的中药材产生浓厚兴趣。而中药材里,名贵的冬虫夏草,更是以其神奇的变化,引起了蒲松龄的关注,并专门就此写下诗作:

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

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无穷。

“一物竟能兼动植”,非常准确地道出了”冬虫夏草”的属性。

那么,什么是冬虫夏草呢?冬虫夏草,又称为夏草冬虫,简称虫草。在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学中,冬虫夏草,特指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高寒草甸中的虫草。冬天似蚕,夏天像草。

是什么原因促成冬虫夏草出现这些变化的呢?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冬虫夏草是虫和菌的复合体。在青藏高原的雪线地带,有一种满身花斑的彩蝶,寒冬降临,它的幼虫蛰伏在潮湿而温暖的土中过冬。当一种叫虫草菌的菌丝进入幼虫体内时,幼虫就会死亡,幼虫体腔内的”五脏六腑”就会被菌丝消耗殆尽,只剩下一具包裹着菌丝的外壳。来年春暖花开时,幼虫尸体的头部会长出一根圆棒状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草”。目前,全世界见诸报导的,由虫草属真菌寄生于昆虫、蜘蛛或其它生物而长出子实体的虫草种类,已经达到四百多种;我国有记录的有六十八种。

关于药用冬虫夏草,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清朝汪昂的《本草备要》:”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劳咳。四川嘉定府所产者佳。冬在土中,形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复化为虫。”后来,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又有相关的记载:”夏草冬虫,功与人参同,能治诸虚百损。”该书还对冬虫夏草的产地、食用方法和用量有详细的记述。其后,在《文房肆考》、《四川通志》、《本草从新》、《黔囊》、《本草图说》等数百部古药书中,都记载了冬虫夏草。

由于真正的药用冬虫夏草仅分布于中国,又是数百年来被人们视为和天然人参、鹿茸相媲美的名贵滋补中药材,因此享有极高的声誉。它的药性温和,比其它种类的滋补品更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我国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高级滋补品,并且一年四季都可食用,对老、少、病、弱、虚者皆宜。与人参等补品不同的是,服用冬虫夏草不会有任何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