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味道熬得愈发浓了。
早晨上班时,楼道黑漆漆的,撂棍子打不到一个人,与往日早晨的匆忙大相径庭。傍晚这会儿办公室里笑语喧哗,玉一手拿手机,一手拿座机,高声大嗓地应付着各方找来买票的熟人。我们笑她可和黄牛媲美,看她兴奋的样儿,问她今天倒了几张票。
想到即将来临的七天长假,大伙儿就忍不住地乐,一个个中了彩似的,一边手指在键盘上上下翻飞,一边不忘插科打诨,笑得跟“水公鸡”似的。
窗外,除了陡降的气温、凛冽的寒风,还有隐隐的鼎沸人气、车水马龙。
商场里的东西仿佛一夜间不要钱了,人们可着劲地抢购,收银台前排着蜿蜒的长龙,令人望而生畏。
晚上,老天爷更是生猛,北风呼号,电闪雷鸣,倒豆子般的雪粒子打得窗户噼啪作响。
很强很暴力,这样撕心裂肺的闪电、滚滚不绝的雷声,应该属于夏天,可是老天怎么忘了时节,不分青红皂白地在这立春之后匆忙上演。
风雪大作中,有种乱世的感觉。龟缩在家里,心理上很温暖,也很有优越感。
索性缩进被窝,暖暖地做一个并不安宁的梦。
醒来,是在吱吱啦啦的铲雪声中。
走出去,发现地面光滑如镜,这次老天爷下的不是雪,而是坚硬的冰,厚厚的,冷冷地拒绝人们的出行。满街尽是蜗行的汽车和扭秧歌的行人。
采买年货平添了几分不便,但是凛凛寒风中,年的气氛依然酽酽。
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相当和谐。没有做选题的压力,没有追究漏稿之虞。红红的福字倒着上了墙,新来的记者嫌一个不过瘾,尖角相连,连贴了两个,时政部的标牌下喜气洋洋。
家在他乡的记者次第道别,携着单薄的行囊,说着祝福的话儿,裹着风雪启程。
回家的路不太好走,机场封闭,高速限行,跑交通的记者疲惫不堪地从车站回来说,正常春节前夕每天汽车客运要发送十余万人,可今天冰雪阻路,只发了三万人,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又拥向了火车站。庆幸!马上要休刊了,不必忙着安排“大雪拷问交通部门应急能力”之类的稿子,像一根舒展的弹簧,不用绷着了,心态放松。
跑气象的记者接着带来小小的坏消息,据说节假期间,太阳公公难赏个笑脸。
冰冻的路面映着游子的焦灼,但是回家的状态依然让人迷恋,再难的归途都会化成团圆桌上的一段谈资、一番感慨、一杯浊酒,回乡的脚步无人能阻。
有些缘分在这天作别。
送别一批战友,酒过三巡,话至将尽,说不清是伤感还是哀愁。节后将各奔东西,也许偶尔还会见面,但是在一个战壕里跌爬滚打的日子不会再有。人生不过如此,有人来,就有人走,相携的不过是个过程。
只是这么寒冷的冬天做背景,让人不由得感叹人生的尖锐,世事的无常。
有的时候是生生的剥离,牵皮带肉,疼痛到麻木。还好这次不算是。
夜归路上,看见前面一酒鬼口中念念叨叨,脚下歪歪扭扭,独自走着,兀自乐着,似乎不觉寒冷,当然更不知魏晋。
难怪人们不由自主追寻微醺的感觉,清醒的时候哪能如此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