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开创盛世:康熙
2462500000004

第4章 统一战争(2)

当三藩之乱的硝烟弥漫在中国上空的时候,盘踞在台湾岛以及东南沿海的郑氏集团也乘机向内地窜犯,并与三藩沆瀣一气。因此,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便决定解决台湾问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末中国动乱之机,派兵占领了台湾,在台湾血腥统治了38年。直到清初顺治十八年(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才把荷兰人赶走。郑成功原想以台湾作为反清的基地。但不幸中年早死,壮志付之东流。郑成功死后,郑氏集团内部互相倾轧,统治者花天酒地,鱼肉百姓,完全丧失了郑成功那种英雄气概。清朝政府曾多次用招抚办法,想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是郑经(郑成功之子)集团一面表示可以称臣入贡,一面又坚持不登岸,不剃发,实际上是想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康熙帝断然拒绝了郑氏集团分裂国家的要求。他认为,郑经是中国人,既然称臣,就必须接受调遣。由于在这样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达不成协议,再加上三藩之乱的干扰,统一台湾的问题便拖了很长的时间。

康熙二十年(1681年),福建总督姚启圣向康熙帝上书,报告郑经已死和台湾内乱的情况,认为“时不可失”,应立即派兵统一,并推荐从前从郑氏方面归降过来的施琅作为进军台湾的统帅,康熙立即批准了这个建议。任命施琅为水师提督,伺机进取澎湖、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琅率军在澎湖海战中击溃了郑氏集团的主力,七月在台湾登陆。这时,台湾的当政者是郑克塽。有人教唆他赶快逃往南洋,建立流亡政府,也有人劝他认清形势,向清朝投降。就在郑克塽举棋不定的时候,康熙帝指示前线的施琅,要他力争和平解决,并转告郑克塽等人:“从前抗违之罪,尽行赦免。”而且保证他们归降后给予从优待遇。由于康熙英明及时的决策和施琅等人的认真贯彻,郑克塽及许多在台官吏放弃了逃亡国外的打算,从而使台湾最终以和平方式得到统一。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八月,清军进入台湾。八月十五日(即中秋节)的晚上,统一台湾的喜讯传到北京,29岁的康熙帝无比兴奋。他多年统一国家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经过长期的努力,祖国终于实现了九壤的大一统局面。郑克塽到北京后,受到康熙帝的接见,并被授予正黄旗汉军公,其亲属、部下也分别被授予官爵。康熙帝还特别下诏说:“郑克塽的祖父郑成功,父亲郑经不是‘乱臣贼子’,可以归葬南安。”

统一台湾后,康熙帝又否决了朝廷内某些人放弃台湾主权的荒谬主张,他毅然批准施琅的建议,在台湾设立一府三县,隶属于福建省,并在台湾驻军八千,澎湖驻兵两千。从此,台湾在政治上、军事上、行政上与大陆重新成为一个整体,由于内地、沿海居民进一步移居台湾,台湾的经济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平定准噶尔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尔喀蒙古内部又分为扎萨克图、土谢图、车臣等三部。漠西厄鲁特蒙古内部又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清军入关之前,漠南蒙古就已归附清朝,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各部,也与清政府关系密切。

在我国的漠西厄鲁特蒙古族中,有一支游牧在巴尔喀什湖以东、天山以北和伊犁河流域的强悍部落,这就是准噶尔部。准噶尔部世代受中国政府的管辖,从17世纪中叶以后逐渐强盛起来。康熙十年(1671年),噶尔丹杀死其兄僧格,夺取了准噶尔部的统治权。噶尔丹是一个雄心勃勃、掠夺成性的人物,他上台后频繁地对临近各部发动了掠夺性战争。他不仅统治了漠西厄鲁特四部,而且占领了天山南麓各回城,势力达到青海、西藏地区。为了实现割据一方的野心,噶尔丹与正在对外扩张的沙俄勾结起来,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春,噶尔丹对喀尔喀蒙古发动了突然进攻,逼得喀尔喀蒙古人民向南迁逃。在清政府的帮助下,噶尔丹暂时退兵。

康熙帝曾致书噶尔丹,要求他“罢兵息战”,不要对四邻各部落肆行侵掠。噶尔丹虽然表面上臣服,但实际上却步步向东南进逼,甚至把他的军队推进到距北京只有几百里的地方。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月,康熙帝决定御驾亲征。八月间,左翼军同噶尔丹军队在乌兰不通(在今辽宁境内)发生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一举击溃噶尔丹的驼军,噶尔丹狼狈逃窜。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噶尔丹派人到北京,向康熙帝“请安进贡”,表面上虽“词调恭顺”,实际上是想麻痹康熙。康熙一眼就看穿了噶尔丹的阴谋,他指出:“噶尔丹不可信任,如果不加防备,万一有事就要后悔。”当时,西藏的第巴桑结与噶尔丹狼狈为奸,要求康熙帝撤回各地戍兵。康熙说:“这是噶尔丹的阴谋。”所以,他决定:不但不能撤兵,还要加强防备。果然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噶尔丹又率三万人马沿克鲁伦河大举南犯,并扬言他背后有沙俄撑腰,已经从俄国借了六万鸟枪兵。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春天,康熙帝力排众议,决定第二次亲征。他指出,上一次亲征,因裕亲王中了西藏喇嘛济隆的缓兵之计,致使噶尔丹从乌兰不通逃走。又加上当时自己生病,未能彻底歼灭噶尔丹,至今犹以为憾,这一次亲征,一定要彻底根除噶尔丹的势力,以绝后患。他命将军萨布素率兵出东路迎头截击、命大将军伯费扬古率兵出宁夏为西路,断绝噶尔丹的退路,自己则亲率劲旅为中路,三路军约期夹攻噶尔丹,欲将其彻底歼灭。

康熙帝亲率的大军,在克鲁伦河附近同噶尔丹的军队相对扎营。但是两军的距离甚近,噶尔丹望见康熙的御营和清军的威武阵容,不禁为之胆寒,立即下令拔营逃走。康熙亲自率兵追击到拖诺山。当噶尔丹逃到昭莫多(今在乌兰巴托以东)时,又同清军的西路大军相遇。在两军激战中,噶尔丹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他仅率少数人死里逃生,这股叛乱势力并未根绝。所以,康熙帝一面分化受噶尔丹控制的回部、青海和哈萨克诸部,警告与噶尔丹狼狈为奸的西藏第巴桑结,一面限期噶尔丹到北京投降。由于噶尔丹拒绝投降,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帝又进行了第三次亲征。当时,康熙帝在各部族中的分化瓦解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此噶尔丹四面楚歌,困难到“居无庐(帐幕),出无骑(马),食无粮”的地步。噶尔丹的儿子到哈密逼粮,也被当地维吾尔族人擒送清营。原先追随噶尔丹叛乱的亲信们,也摄于清军的威力,望风投降。最后,噶尔丹在走投无路、众叛亲离的困境中服毒自杀。至此,康熙平定噶尔丹的斗争宣告结束。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在沙俄煽动下,继两年前进攻哈密之后,又驱兵攻入拉萨,并到处毁坏,抢掠人口。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皇帝命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进驻西宁,指挥清军入藏平叛。当时有些朝臣希图苟安,看不到平叛的必要性,说:“西藏路途遥远险恶,且有瘴气,不能顺利进军。”康熙帝不同意这种看法,他反驳说:“策妄阿拉布坦的军队忍饥挨饿,步行一年有余,尚能到达西藏,我们的平叛大军怎么反而不能到达?”事实证明康熙帝的决定是正确的。但清军进入西藏时,西藏的大小头人、各寺庙的喇嘛都争先恐后地出来迎接。清军迅速驱逐了叛军,取得了胜利。康熙死后,又经过雍正、乾隆两代人的努力,终于最后平定了准噶尔上层分子的叛乱。

康熙在武力平定叛乱的同时,还用各种手段,对蒙古王公用封爵、联姻、阻止打猎等方法加以团结,在承德按照各民族的特点建筑了一批庙宇,以表示他对各民族风俗信仰的尊重,并以此来表明,清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他的这些做法,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