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苦命皇帝:明思宗
2463200000006

第6章 凄惨的结局

(一)明末农民大起义

明末农民大起义,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民起义军与明清军队进行的一场战争,近二百万农民革命大军在黄河南北、长江上下十几个省的辽阔地区,与明清地主阶级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这次战争从明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王二起义开始,经过渑池之战、洛阳之战、襄阳之战、成都之战和山海关之战,至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失败,起义军与明军战斗十七年,与清军战斗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明朝末年,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突出表现在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

在腐朽的封建地主阶级压榨下,全国各地反抗斗争频频爆发,陕西地区成为农民起义的中心地。陕西长期以来是全国社会矛盾的焦点,明朝藩王对农民横征暴敛,农民生活比其他地区更为困苦,阶级矛盾尖锐。这一地区又是多民族杂居地区,是激烈的民族斗争场所,各族人民与明朝统治者矛盾很深。因此,陕西地区成为最早酝酿和爆发农民战争的地区。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以陕西为中心,全国各地农民起义,士兵兵变,手工业者罢矿不断发生,为明末农民战争准备了必要条件。

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赋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白水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无法活命的农民进行斗争,他高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于是王二率饥民冲进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王二起义点燃了农民战争的星星之火,各地纷纷响应。天启八年(1628年),陕西府谷王嘉胤、汉南王大梁、安塞高迎祥等领导饥民起义,张献忠也在延安米脂起义,李自成后来投入到高迎祥军中。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是王嘉胤义军,他们曾经一度占领府谷,称王设官,建立了临时性革命政权。但是,农民起义军没有统一的指挥,各自为战,而且成分复杂,缺乏推翻明朝政权的明确目标,就全国范围来看还处于战略防御态势。

陕北起义震惊了明朝统治者,崇祯皇帝准备利用剿抚兼施的策略尽快平息农民起义,三边总督杨鹤执行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政策,企图瓦解农民革命。在明军剿抚兼施的进攻下,陕西战场义军除壮烈牺牲外,不少首领接受了朝廷招安,呈现出时降时叛的复杂局面。为避开明军主力,王嘉胤率军入晋,起义中心转移到山西。王嘉胤牺牲后,王自用联合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各部,号称三十六营,在山西继续战斗,农民起义军由分散状态进入协同作战阶段。义军势力壮大,宣告了明朝招抚政策破产,主抚派杨鹤下台,洪承畴继任三边总督,集中力量围剿起义军。王自用在崇祯六年(1633年)作战牺牲,起义军在高迎祥领导下与明军展开了激烈搏斗,损失较大。为保存实力,起义军从山西转入河南。崇祯六年(1633年)冬,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经渑池县突破黄河防线,转移到明军力量薄弱的豫西,展开了新的战斗。渑池突围的胜利,义军不仅未被消灭,反而变被动为主动,对后来起义军势力壮大具有重大意义。

起义军渑池突围后,在豫楚川陕交界山区流动作战,与明军周旋,明军不得不分兵把守要隘,穷于追剿,陷入战线过长、兵力分散的困境。明将洪承畴为改变被动局面,以重兵包围起义中心地区,实施重点进攻,高迎祥义军接连败于确山、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市西南)等地,连连受挫,被迫转入西部山区。崇祯九年(1636年)夏,起义军被围困在丛山之中长达三个月。高迎祥率部从陕西汉中突围,遭到陕西巡抚孙传庭的埋伏,被俘牺牲。

高迎祥牺牲后,起义军逐渐形成两支劲旅,一支由张献忠领导,活动在湖北、安徽、河南一带;另一支由李自成领导,活动在甘肃、宁夏、陕西一带。崇祯十一年(1638年),在洪承畴优势兵力围攻下,起义军蒙受了很大损失。李自成兵败梓潼,退守岷州(今甘肃岷县)、临洮。张献忠败于南阳、麻城,最后投降了明军,起义转入低潮。为保存起义军力量,李自成率部进入河南,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一月攻占洛阳,镇压了福王朱常洵。张献忠经过一年休整,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再次起兵,在罗山(今湖北竹山县东南)歼灭明军主力左良玉部,后转入四川,在达州战役中大获全胜,随即兵进湖北,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攻陷襄阳,镇压了襄王。李自成、张献忠相继攻占洛阳、襄阳,宣告了明朝围剿政策的破产。

张献忠、李自成两支大军相互应援,分别在川陕和河南战场与明军作战。张献忠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攻下武昌,把楚王投入江中。张献忠在武昌称大西王,初步建立了政权。次年,张献忠带兵入川,八月攻陷成都,在成都称帝,改元大顺,建立大西政权。李自成从洛阳转入湖广作战,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攻下襄阳,称新顺王,初步建立了政权机构。此后连克承天府(今湖北钟祥县)、孝感、黄州(今湖北黄冈市)等地,基本上摧毁了明朝在河南的精兵,“据河洛取天下”。李自成攻占襄阳后,在政治上提出“均田免粮”口号争取群众,军事上改变过去的流动作战战术,派遣将领分守所克城邑,严密军事组织,建立各种军事制度,把军队分为骑兵和步兵两种,形成营队两组编制,战术上步骑配合,骑兵诱敌,步兵拒战,然后骑兵包抄合围。攻城时骑兵布围,步兵冲锋,昼夜三番轮攻。这表明起义军已由流动作战阶段进入阵地战阶段,已具备了推翻明朝的实力。李自成确定了先取关中,继取山西,后占北京的策略。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李自成大军攻克潼关,率十万大军围歼明三边总督孙传庭,十一月起义军不战而进入西安。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势力进一步壮大,把西安作为攻打北京的基地。然后,李自成亲率大军渡黄河进入山西,攻克太原,沿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县),从北面包围了北京。另一路义军由左营制将军刘芳亮率领,渡黄河攻克山西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分取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保定,从南面包围北京。三月十七日,李自成从昌平围攻北京,北京明军不攻自溃,十九日李自成率兵进入北京。

(二)崇祯殉国

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正月,这一段时间,京城始终是天色晦暗,尘土飞扬,北京城冥冥中似乎弥漫着一种不祥的意味。节日的喜庆早已被焦虑不安所取代。有钱的富户开始挖地窖藏金银财宝,官宦人家也开始暗中收拾细软,做好了离京的准备。京城陷入茫然恐慌之中。让北京城陷入恐慌的是漫天飞舞的传言,先是有人说,李自成的大军已开出关中,进入了山西地界,很快就要打到北京了;又有传言说,大明皇帝的老家安徽凤阳发生了严重的地震,震动了大明朝的龙脉。传言中最可怕的是说有人夜晚经过紫禁城正门,经常会听到鬼魂的喧闹和哀嚎,那些鬼魂好像是大明朝曾经的皇亲国戚们。总之一句话,大明朝的气数已尽了。

和北京城内的恐慌比起来,皇宫中似乎显得平静许多。1644年的正月初三,崇祯皇帝在宫中接见了一位大臣,这天的接见极为隐秘,除了崇祯以外没有人知道将要谈的是什么话题。谈话之前,崇祯让所有的人退出,一主一臣就这样从清晨一直谈到了第二天的黎明破晓时分,才算把事情讨论得清清楚楚。

面对当时的局面,大明朝的大臣们也是议论纷纷,有主和的,也有主战的,其中有一位叫做李明睿的大臣,他的建议就比较有创意,是主张三十六计走为上,也就是逃跑,当然这位大臣没有这样明说,他的原话是建议北京城应该迁都,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万岁爷在,早晚大家还能打回来。

1644年的北京城规模已经是相当巨大了,到底有多大,从城墙的城堞上、也就是城垛上就可以推算出来,这时的北京城经过明代十四位帝王的轮番扩建,到崇祯这一代,仅内外城墙上修建的雉堞,就达到了十五万四千多个,每两个雉堞相距大概五米左右,这么算下来北京城内外城城墙总长已经达到了七十五公里。但是守卫京城的三大营士兵总数只有三万人,许多城墙根本没有士兵守卫。

既无财力又无守军,一月中旬,崇祯皇帝召见了宁远总兵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当时吴三桂拥有精兵三万人,是大明朝最重要也是最精良的一支军队,崇祯皇帝有意把吴三桂的军队调进关来,对付农民军,吴襄听了崇祯的打算,慷慨陈词说李自成绝对不是吴三桂的对手,这让崇祯皇帝十分高兴。

但是当时的局势是吴三桂部一旦入关,山海关外就等于拱手送给了大清军队,崇祯皇帝实在是不好自己提出来调吴三桂回京,所以一月二十一日,崇祯召集大臣们集体议政,希望能有个人配合一下提出这个建议。

那么大臣们为什么还是要反对呢?因为崇祯皇帝的想法不明朗,所以大臣也都不敢承担抽调四方重兵的责任。就这样调兵勤王的事由于大臣们的反对又被搁浅了。

这样一拖就拖到了三月一日,此时李自成的农民军已攻陷大同,即将兵抵宣府。离北京只有二三百公里了。这时,崇祯皇帝终于做出了放弃宁远,招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刘泽清四将入京勤王的决定。但是此时崇祯已经失去了对部下的控制。只有唐通率领八千名援军及时赶来,其他的三员将领不是称病,就是延缓。

然而到了三月初,崇祯皇帝曾经希望的迁都方案又被大臣们翻了出来,这时的说法改为让崇祯皇帝固守京城,但是太子到南京监国,一旦时局有变,明朝进可攻、退可守。大臣们还自告奋勇要求护送太子出行。但是这时的崇祯已经和一月份判若两人了。

1644年,彰义门,也就是现在的广安门外,香烟缭绕,已铺上了黄毯,摆上了龙椅。李自成心满意足地坐下,身边是沦为阶下囚的两位明宗室亲王:秦王、晋王。京城的虚实他早已派遣手下扮作客商摸得清清楚楚。现在,四郊各路官军或降或逃基本扫平,北京已是一座唾手可得的孤城了。

李自成围住北京后并没有下令立即攻打北京城,而是派出投降的太监杜勋做为使者和崇祯议和,但是那个曾经因为自负而错过了迁都、因为犹豫而延误了调援军的崇祯,这次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投降。

劝降失败以后,农民军开始攻城了,一时之间火炮齐发,震耳欲聋。大顺军早已准备好了云梯,在呐喊声中蜂拥而上,前排是几队架云梯的,后排则是携盾持刀的攻击队,前排倒下,后排跟上,连续冲锋。很快西直门、平则门、德胜门被一举攻占,太监曹化淳开彰义门投降。到下午外城被全部攻占。

而这时的崇祯登上了紫禁城的最高处,见北京外城烽火连天,农民军攻城不止,却看不到任何援军的影子,知道大势已去,大顺军攻进内城是早晚的事,他回到乾清宫,对皇后说了一句大势去矣,然后开始安排后事。

崇祯先是令人为儿子们换上便服,送到皇亲们家去,以备东山再起。送走了儿子,崇祯来到后宫,他命令皇后和妃子以及女儿们自杀,周皇后悬梁自尽,袁贵妃自尽未果,崇祯挥刀砍去,接着他又连续砍伤了好几个平时宠爱的嫔妃。可面对自己最喜欢的年仅15岁的长平公主,崇祯皇帝有点心软,连砍了两剑都砍偏了,长平公主失掉了一条胳膊,晕倒在地。小女儿昭仁公主被他一剑砍死。

崇祯杀完至亲后,带着十几个太监在京城转了一圈,他穿着便装,带着数十名持利斧的太监,骑马到朝阳门,但接近城门的时候,城墙上竟然有太监向他放炮,崇祯一行人只好钻胡同前往正阳门也就是现在的前门,但是正阳门城楼上已经悬挂起表示情况紧急的三盏白灯笼,崇祯只好作罢,但他还不死心,又到北边的安定门,但城门怎么都打不开,崇祯皇帝看实在无法出城只好又回到宫中。

在这天的午夜,实际上大顺军队已经攻入了内城,但是崇祯并不知道,在突围不成后,崇祯返回紫禁城,鸣钟开始召集众大臣,据说他的嘴里还喃喃自语说现在是上朝时间,大臣们应该上朝了。但是他敲了好一阵,却没有一个人来。

此时更敲五鼓,崇祯皇帝的身边只剩下太监王承恩一个人,两人手拉手走上了煤山,到达了山顶的寿皇亭,从这里看去北京城火光冲天,杀声不断。环顾四周崇祯皇帝的心中充满了绝望。三月十八日凌晨,当东方刚刚露出一抹晨曦,大明王朝的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检,在寿皇亭旁的一棵海棠树上上吊自杀身亡。

在崇祯皇帝的衣襟上留下了这样的遗言: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貎恭,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百官俱赴东宫行在。”

崇祯皇帝的第一段话是说,事到如今不是我无能,都是因为周围的大臣们把我给耽误了,第二段话是说,我死了众人依然要听从我儿子的指令。当然正如我们后来知道的,自此大明朝算是彻底终结了,从此无人知道崇祯的儿子们的下落,至于崇祯自己,虽然也曾励精图治,勤于政事,但却从此被人称做亡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