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2464100000010

第10章 从“一月天子”到亡国之君

(一)明光宗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八月,明神宗病逝,太子朱常洛于同月继位,改年号为泰昌,史称明光宗。明光宗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

明光宗生于万历十年(1582年),是明神宗的长子。因为他的生母王氏是一名宫女,所以明神宗认为这个皇子的出生是他的一件丑事。直到明神宗去世,明光宗一生未得到父爱。

明神宗宠爱郑贵妃,将郑贵妃的儿子福王朱常洵视若心头肉,因此便有了废长立幼的想法。他先是违反古制册封郑氏为贵妃,而没有册封长子的母亲。不久,他又提出三王并封的主意,将众皇子都封为王,借以降低长子的地位,由于朝臣极力谏阻而没有成功。

在明光宗和朱常洵两人择一而立的问题上,因双方竞争激烈,竟拖了十余年之久,直至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在朝臣的极力争取和皇太后的大力支持下,明光宗才被册立为皇太子。此事史称“国本之争”。

明光宗当上太子后,朝内党争和宫闱纠纷始终时时威胁着他的太子地位。由于明光宗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中规中矩,明神宗才无话可说。

就在太子之位渐渐稳定的时候,宫中发生了“梃击案”。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蓟州(今天津市蓟县)男子张差持枣木棍闯入太子居住的慈庆宫,准备行刺,被宫门太监抓住,明光宗才算躲过一劫。行刺的男子先是装疯,后又供认郑贵妃手下的太监庞保、刘成指使他干的,并引他进入太子寝宫。时人都怀疑郑贵妃是主谋,目的是让她的儿子登上太子之位。但明神宗和太子都不愿意追究,仅仅杀了张差,杖死了庞保和刘成,就草草结案了。

明光宗继位后,在位仅一个月,史称“一月天子”。

明光宗在位时间虽短,却做了不少好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分发内帑犒劳边关将士,罢除了万历朝的矿税。同时,他又拨乱反正,将因进谏而得罪皇帝的言官全部释放,官复原职。

面对万历中后期官员严重不足的情况,明光宗提拔了一批新的官吏,补足了缺额,使朝政有了起色。

但是,明神宗留下的是一堆烂摊子,朝纲腐败,经济凋敝,宫内纠纷无休无止,军力日衰,边疆吃紧,后金崛起,边疆残破,大明王朝摇摇欲坠。明光宗虽有心中兴,但已无力回天了。

明光宗继位后因政务繁忙,不到一个月就病倒了。经太医崔文升诊治,服用泻药后,一日一夜竟腹泻43次,病情日益恶化。这时,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两粒红丸,说是仙药。明光宗用了第一粒,气喘减缓,食欲大增,病情稍见好转。接着,他又服了第二粒,服后昏昏睡去,第二天清晨便病逝了。有人怀疑红丸是郑贵妃指使李可灼进的毒丸,最后也不了了之。这件事史称“红丸案”。

(二)明熹宗

朱由校是明光宗长子,于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继位,次年改元天启,史称明熹宗,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

明熹宗继位时16岁,将乳母客氏封为奉圣夫人,又升与客氏有私情的内监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明熹宗不关心国家大政,整天躲在后宫做木匠活。在木工方面,他的技艺极高。他曾经造过一种木制模型,有山有水还有人,木人身后有机关控制,能动起来。模型做好后,拿到市场上去卖,竟卖了近千两银子。明熹宗高兴得手舞足蹈,从此再也不理朝政,只专心做一名高级木工。明熹宗不理朝政,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乘机掌握了朝政。

魏忠贤网罗亲信,结党营私,从内阁、六部到各省总督、巡抚衙门都有魏忠贤的死党。朝内的“五虎”“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爪牙盘踞各要害部门,大肆杀害反对他们的正直官员。

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魏忠贤以皇帝名义颁布禁令,拆毁全国所有书院,在士人心中享有崇高声誉的东林书院、首善书院、关内书院、江右书院、徽州书院均遭厄运。

魏忠贤专权误国,爱国的士大夫扼腕愤慨,不久便掀起了倒魏风潮。

天启四年(1624年),魏忠贤在明熹宗支持下疯狂反扑。他先迫令主张让魏忠贤自动引退的内阁首辅叶向高辞官,接着将弹劾魏忠贤的杨涟、左光斗、魏大中、高攀龙、赵南星等大臣罢官。这样,内阁、六部、都察院等部门几乎全部落入阉党的控制之下。

魏忠贤见时机成熟,便大开杀戒,先后制造了“六君子之狱”和“七君子之狱”。

魏忠贤假传圣旨,逮捕杨涟以及支持杨涟的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以追赃为借口,将六人拷打至死。这就是“六君子之狱”。

魏忠贤又以“欺君蔑旨”的罪名将支持杨涟弹劾他的周起元、周宗建、缪昌期、高攀龙、李应升、黄尊素、周顺昌逮捕入狱,也拷打至死。这就是“七君子之狱”。

这时,魏党额手称庆,开始为其主子魏忠贤大建生祠。昏君明熹宗竟然还为生祠匾额题写了“普德”二字,为之推波助澜。

魏忠贤勾结明熹宗的乳母客氏掌握朝廷大权,专横跋扈,结帮营私,卖官鬻爵,残害忠良,将朝廷搞得暗无天日。魏忠贤极为狡猾,他常趁明熹宗专心做木匠活时送去奏章,让明熹宗批阅。明熹宗哪有心思管这事,便推托说:“我知道啦,你们好好办就行了。”这样,就给了魏忠贤以窃权之机。

这时,国内各种矛盾日益激化,北方女真族在努尔哈赤领导下强大起来,边境形势日益紧张。明熹宗听信谗言,不辨是非,罢免了精通兵法的辽东经略熊廷弼,致使努尔哈赤攻陷了沈阳和辽阳。为了稳定辽东,不得不再次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熊廷弼根据辽东实际情况,制定了正确的攻守方略。而掌握辽东实际兵权的巡抚王化贞却不顾敌强我弱、容易被各个击破的危险,力主分兵把守,全面进攻。在魏忠贤的策划下,明熹宗杀了坚持正确方略的熊廷弼。熊廷弼有胆有识,擅长攻守,守边有功,他的死令时人大呼冤枉。辽东战局陷于严重危机,幸有文武全才袁崇焕坚守宁远,努尔哈赤才未冲进关来。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明熹宗在客氏、魏忠贤的陪同下到西苑乘船游玩时,忽被一阵狂风刮翻了船。明熹宗跌入水中,差点被淹死。虽被人救起,明熹宗经过这次惊吓,却落下了病根,多方医治无效,身体每况愈下。

后来,尚书霍维华进献“灵露饮”,说服后能健身长寿,立竿见影。明熹宗饮用后,觉得清甜可口,便日日服用。不料饮用几个月后,竟得了臌胀病,浑身浮肿,卧床不起,不久便病逝了。

(三)明毅宗

明毅宗朱由检生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是明光宗的第五子,明熹宗的弟弟,于明熹宗继位后的第二年被册封为信王。

明熹宗在位七年,没有子嗣,临终前对朱由检说:“好弟弟,由你来做尧舜吧。”

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比明熹宗小5岁,受过很好的教育,由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悉心调教。18岁时,明熹宗替他完婚,聘周奎之女为王妃。朱由检擅长书法、诗文,也善于弹琴。他的字龙飞凤舞,气韵非凡。

朱由检继位后,次年改年号为崇祯,在位十七年,励精图治,一心一意想做尧舜。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每逢经筵,他总是恭听大臣阐释经义,毫无倦意,还常常召廷臣共同探讨治国之策。但他猜忌之心太重,杀了文武全才袁崇焕,自毁长城;被宦官所误,在军国大事上处置失当。

崇祯皇帝继位伊始,就大力清除阉党,于当年十一月初一降旨,勒令魏忠贤到凤阳去看守皇陵,家产全部充公。魏忠贤出京后,于十一月初六自缢于阜城县南关。在其自缢而死后,崇祯皇帝又下令磔其尸于河间。

崇祯二年(1629年)三月十九日,朱由检公布逆案名单,除首恶魏忠贤自缢、客氏笞死外,其余七类,首逆同谋六人一律拟斩,交结近侍十九人一律论斩,交结近侍次等十一人发配边疆充军。逆孽军犯三十五人、谄附拥戴军犯十五人、交结近侍又次等一百二十八人或削籍,或罢官。这样,总算把朝廷清理干净了。崇祯皇帝铲除了魏忠贤集团,曾一度使明王朝有了中兴的可能。不料崇祯皇帝在清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后,又重用另一批宦官,竟给予宦官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的大权。大批宦官被派往地方重镇,凌驾于督抚之上。甚至派宦官总理户部和工部,而将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搁置一旁,致使宦官权力日益膨胀,统治集团矛盾日益加重。这些宦官在前线挟皇帝之威瞎指挥,断送了大明王朝。

明朝后期,东北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满洲,建立了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明朝江山。他想吞并东北,再入侵关内。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曾经百战百胜、风云一时的他竟在宁远城下败给了一介书生袁崇焕,被红衣大炮击中,重伤而死。

袁崇焕进士出身,满腹经纶,文韬武略,用兵如神。他赤胆忠心,誓死保家卫国。考中进士后曾做过福建邵武县令,政绩突出。后进兵部,守卫山海关及辽东,多次击败后金部队的进攻。

明熹宗在位时,魏忠贤阉党把袁崇焕的功劳记在自己的名下,反而责怪袁崇焕失职,将其罢官。

崇祯皇帝继位后,惩办了阉党,又给杨涟、左光斗等忠臣平反了冤狱。许多大臣都说袁崇焕善于用兵,能救大明江山,请求崇祯皇帝把袁崇焕召回朝廷。崇祯皇帝接受了这个意见,提拔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负责指挥整个河北、辽东的军事。崇祯皇帝还亲自召见袁崇焕,问他有什么计划。袁崇焕回答说:“只要给我指挥权,朝廷各部又能一致配合,不出五年可以收复辽东。”崇祯皇帝听了十分兴奋,给袁崇焕一口尚方宝剑,准许他便宜行事。

袁崇焕重回宁远,选拔将才,整顿队伍,军纪严明,士气大振。东江总兵毛文龙作战不力,虚报军功,不服从袁崇焕的指挥,袁崇焕用尚方宝剑将他杀了。

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继续南侵。他惧怕袁崇焕威名,不敢再攻宁远和山海关,只好从喜峰口南下,过长城后攻陷遵化,越过蓟州直逼北京。袁崇焕闻讯,率军两昼夜急驰三百余里,赶到北京广渠门外,以一当十大败十万女真兵。他准备等增援主力一到,就对女真兵实施合围。不料,在这关键时刻,崇祯皇帝听信宦官之言,认为这伙女真兵是袁崇焕有意引进来的,竟将尽忠报国的袁崇焕凌迟处死了。从此,明朝再也无人能抵挡女真兵的进攻了。

皇太极率军大掠之后,满载而归。此后,女真越来越强大。崇祯八年(1635年),皇太极把女真改称满洲。又过了一年,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称帝,改国号为清。

明朝派重兵镇守山海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此,明廷把沉重的负担转嫁到百姓头上,专门征收“辽饷”。

李自成是明末起义军领袖,陕北人。他生活的陕北一带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很低,而明朝地方官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按田亩征收田赋。陕北人民的负担要比全国其他地区重,生活极为痛苦。明末,陕北连年灾荒,庄稼颗粒无收,百姓起初吃蓬草,蓬草吃尽了吃树皮,树皮剥光了不得不吃泥土,甚至把石头碾成粉充饥。吃了这种石粉的人,过不了几天就腹胀而死。百姓再也无法生存下去,只得揭竿而起。

崇祯八年,各路义军在河南荥阳召开大会,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越来越高。次年,义军闯王高迎祥牺牲,李自成继称闯王,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获得了广大人民的欢迎,唱起了“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迅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率义军围攻北京城。十八日晚,崇祯皇帝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今北京市景山),见城外烽火连天,长叹不已。

崇祯皇帝回宫后,写下诏书,命戚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并辅佐太子朱慈良。又命周皇后、袁贵妃和三个儿子入宫,简单地叮嘱了儿子们几句,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躲藏。接着,他哭着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哭道:“妾跟从陛下十八年,陛下没听过妾一句话,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敢不死?”说罢解带自缢而死。崇祯皇帝又对袁贵妃说:“你也随皇后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后,也自缢了。崇祯皇帝召来15岁的长公主,流泪道:“你为什么要生到帝王家来啊?”说完用左袖遮脸,右手挥刀要砍死公主,不料只砍中了左臂,接着又砍断了右肩,长公主昏倒在地。崇祯皇帝以为长公主已死,又杀了幼女昭仁公主及几个嫔妃,并命令左右去催张皇后自尽。张皇后隔帘对崇祯皇帝拜了几拜,也去自缢,还未身亡时被人救下,但她还是于第二天晚上自尽了。

崇祯皇帝换上便服准备出城,混在太监中出了东华门。到朝阳门时,他说自己是王太监奉命出城,但守门人说要等天亮时验明后再放行。太监想要夺门而出,没有夺成。崇祯皇帝忙派人到负责城防的戚国公朱纯臣家,朱家人说朱纯臣赴宴未归。崇祯皇帝又赶到安定门,因门闸太重无法打开,外逃的路被彻底截断了。

十九日天刚破晓,太监王相尧开宣武门投降义军,义军浩浩荡荡地开入城中,守卫正阳门的兵部尚书张缙彦和守卫朝阳门的朱纯臣也先后开门迎降,北京内城被攻陷了。

崇祯皇帝得知这个消息,亲自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钟声虽大,却未召来一人。于是,他与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来到检阅内操的寿皇亭,脱下龙袍在衣襟上写道:“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尸,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写罢,与王承恩双双自缢而死。两天后,人们才发现他的尸体。

四月初,李自成派人将崇祯皇帝与周皇后草草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中,人们称之为思陵。

从明神宗末年开始,明朝一步步开始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