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官渡之战
2464600000002

第2章 战争前夕(1)

中国古代的星宿学,将西方七宿中的白虎星称为“煞星”,意为主持杀伐的战神。认为凡有白虎星经过的地方,一定在某一个时空点上,发生过箭矢如雨、血肉横飞的战事。官渡就属于白虎星曾经眷顾的地方。

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在官渡,北方的两大军阀袁绍与曹操,发生了一场历时数月的极为激烈的战斗。

曹操与袁绍都是官宦世家子弟。袁绍家族的门第更为显赫。因此他在东汉末年崛起的地方军阀中,始终显示出盛气凌人的优越感。他与曹操是少年时代的朋友,在反对宦官干政与董卓乱政的斗争中,又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此后,两人各自拉起队伍,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袁绍在河北,曹操在河南,两人的势力范围基本上以黄河为界。在连续数年的军阀混战中,两人时分时合,有时还共同御敌。这一对政治盟友的彻底决裂,缘于汉献帝被曹操迎到许都之后。

汉献帝名刘协,是汉灵帝的次子,被封为陈留王。董卓控制朝政后,认为他比较机灵,年纪也比较小,好控制,便废除少帝刘辩,拥立刘协即位。不久,董卓一把火烧毁了洛阳的宫殿,将献帝掳到长安。五年后董卓被王允设计杀死,汉献帝在大将军董承和杨奉几个人的护卫下,凄凄惨惨地踏上返回洛阳的旅途。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跋涉,才进入关内的河东地区。听说献帝归来,袁绍与曹操各自与部下商议如何处理与汉献帝的关系。

首先来说袁绍,在他内心深处,一直不怎么看得起汉献帝。说起来,这里面有一个故事:当年董卓打算废掉少帝,另立陈留王的时候,曾找袁绍商量过这件事情。

当董卓说出自己的打算时,袁绍立即表示反对。他说:“这不行,少帝是太子,他合法继承皇位,又没有什么过错,怎么能随便把他废掉呢?”董卓当即就沉下脸来,斥问道:“天底下的事情,只要我董卓想做的,难道还有做不成的吗?”袁绍不屑地回答:“是的,以将军的威势,只要你想做某一件事,天底下没有人能够阻挡你。”董卓一掀胡子:“那不就得了!”袁绍顶了他一句:“但是,有一个人可以阻挡你。”董卓一愣,问:“谁?”袁绍起身离座,大声回答:“我!”吐出这个字后,他头也不回地离去。

这一段记载,虽然对袁绍有溢美的成分,但当时的袁绍的确还存有忠于汉室,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气概。董卓本想拉拢袁绍,但是董卓出身没有袁绍好,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在那个十分重视门第出身的年代,出身于世家大族的袁绍根本看不上他。董卓见袁绍不肯与他合作,便决定对他下毒手。袁绍闻讯后,单骑逃往冀州。

此后不久,他使用不正当手段谋取了老朋友韩馥冀州牧的位置。几年间,袁绍便由名倾天下的“反阉斗士”蜕变为一个利欲熏心的军阀。更可怕的是,这个四代都为汉室重臣、出身名门的袁绍,早就萌生了皇帝梦。在这种情形之下,他怎么可能迎接献帝到他的邺城呢?

但是,他手下的核心人物中,仍有不少人对汉朝忠心耿耿。迫于他们的压力,袁绍只得开一次会议讨论此事。他手下的监军沮授、谋士郭图、将军淳于琼三人都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意见。

沮授首先发表意见说:“主公世受国恩,一门忠义。现在朝廷不稳,宗庙毁坏。我看天下所有的州郡,表面上都说要起兵勤王,实际上都是在攻城掠地壮大自己。没看到有谁真正地忠于皇上,爱惜老百姓。主公今天州城初定,拥有了河北四州,在众多诸侯中,实力最为强大。所以,主公理应恭迎献帝的大驾到邺城来。如果把皇宫建在邺城,主公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朝廷的名义讨伐奸雄,蓄士马以讨国贼,到那时,谁又能阻挡你呢?”

袁绍听了,觉得沮授的话是书生之见,好听不实用,因此默不做声。冷了一会儿场,淳于琼开口说:“沮授的意见,在下不同意。汉室现在已是日薄西山,皇室很难长久了。主公想复兴汉室,依在下看,难上加难。方今天下英雄各据州郡,都在觊觎皇位。古人曾说‘秦失其鹿,先得为王’,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

淳于琼把当时的形势和秦末作比较,认为袁绍就是刘邦,可以取代秦二世而开一代霸业,做一个雄视千古的英主。

淳于琼的话还没说完,袁绍的脸上就浮出了笑意。郭图也站起来附和淳于琼的意见。袁绍便问淳于琼:“将军的意思,是不同意将皇帝迎到邺城?”淳于琼点点头,接着说:“若主公把天子迎到邺城来,你做任何事情都得上表请示。如果按照皇帝说的去做,就显不出你的权威;如违抗皇帝的话,你又得背上抗拒天子旨令的恶名。因此我认为,把天子迎到邺城是自找罪受,绝非上策。”

沮授反驳他:“把天子迎到邺城来,是天下都能接受的公理,而且现在时机非常合适,这是关系到主公事业发展的大计。主公如果一面背弃皇帝,一面又想号令天下,其他的诸侯就会联合起来,以讨伐汉贼的名义来攻打邺城,董卓的教训不得不吸取。主公啊,您如果不早点做决断,一定会有人抢在前面,把皇帝迎走,到那时后悔都来不及了。还请您三思而行。”

这时袁绍再也听不进沮授的建议了,他觉得淳于琼的意见非常正确,因此决定不理睬汉献帝。

在对待汉献帝的问题上,曹操与袁绍的态度截然相反。当曹操听说献帝出了潼关,在今天河南的灵宝一带避难的时候,就有了迎回汉献帝的打算。

曹操之所以想要迎回汉献帝,因为他的家族也是世受国恩,处在公卿地位,因此他心中还存有对刘汉朝廷的感恩之心。但更重要的是,他看中了汉献帝这块招牌,可以为自己的霸业服务。因为当时的一些士族以及广大的民间百姓,对刘汉的社稷还存在着心灵的归附与感情的依赖。他如果控制了汉献帝,就有可能获得民心。

奇怪的是,在曹操举行的会议上,他的谋士们大都反对迎接汉献帝,这一点与袁绍的谋士们倒是惊人地相似。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同袁绍的首席谋士沮授一样,都衷心拥戴汉室,也都具有拨云见日的战略眼光。荀彧在会上力排众议,侃侃而谈:“将军若在此时能迎来天子,是上合天意下符民心的事情。自古得天道与民道者,便是大顺势,此其一;其二,迎来天子可以号令天下英雄,这是大策略;其三,在汉室衰败的时候,迎回天子重振社稷,这是大功德。圣贤顺时而为,英雄择机而动,天下虽然有很多人反对您,但因为您的这个举动,他们就没有办法打垮您。主公,如果现在您不立刻做出决定,一旦天下诸侯生出各种各样的野心时,您想做这件事,也就来不及了。”荀彧建议中的三大,即大顺势、大策略、大功德说得诚恳、动情。曹操当即采纳,并派中郎将曹洪带兵西进,迎接汉献帝。但是汉献帝身边的车骑大将军董承拒守险关,曹洪的兵马无法西进,第一次迎驾失败。

不久,献帝身边的几个重臣发生了内乱。董承和杨奉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历尽艰难,终于在建安元年的七月一日,把汉献帝迎回了故都洛阳。汉献帝从离开洛阳到此次归来,经历了五年四个月又十五天。曾是雕梁画栋、繁华热闹的帝京,如今一片废墟。曾经照遍繁华的夕阳匍匐在离离的荒草之中,夜夜笙歌换成了断鸿的哀鸣。目睹眼前的景象,君臣莫不泪下如雨。

随汉献帝归来的文武官员,只好拔除荆棘杂草,住在断墙破壁之下。更可怕的是,洛阳十室九空,没有人为皇室提供粮食,汉献帝终日饥肠辘辘。董承下令,所有官员无论官职大小、地位尊卑一律到郊外去采摘野菜。野菜采尽,再也找不到任何替代的食品充饥,饿死的官员兵士不在少数,这时的汉献帝已经陷入了绝境。

洛阳之北,是袁绍统治的冀州邺城;洛阳之南,是曹操坐镇的豫州许县。袁绍对汉献帝的处境不闻不问,在这种情况之下,一直把汉献帝视为奇货而拒绝与曹操合作的董承,只好硬着头皮,秘密地请曹操来到洛阳。在汉献帝到达洛阳一个月后,曹操带兵回到了阔别七年的洛阳。

当曹操穿过败壁残垣,看到在破屋中栖身的小皇帝一脸菜色,不禁动了恻隐之心。这时,他有心把汉献帝迎回许县。但他知道,无论是董承还是杨奉,绝不会同意他的主张。